關燈
筆錢,給佛身貼上金箔。

    此後國運一路向下,到了革命前一年,一直是靠哥老會派兵守廟,但金箔還是左一塊右一塊失了蹤迹,怕有一半倒是官兵自己剝了去換鴉片,現在遙遙看去,佛祖身上仿似長了癬疥。

    往年他們來廟中閑玩,總是先拜如來,再慢悠悠去三寶殿、千佛塔,再往後的真武殿、玉皇殿、藥師殿……令之調皮,連廚房都要進去逛一圈,偷吃壇中泡菜,天池寺和尚推豆腐和做泡菜是有名的,每年觀音菩薩生日,滿城的人要來吃齋飯。

     到了如來殿門口,香客大都聚在這裡拜佛,令之卻隻在門外往裡看了看,就拐彎進了右手邊的千手觀音殿。

    上回他們同來,這裡還隻是一尊尋常觀音銅像,恩溥去東洋的第二年,林家死了個小兒子,城裡有些風言風語,說是林湘濤平日善事做太少,又嫖賭不忌,觸怒佛祖,他就出捐了一筆大錢,重修觀音殿。

    剛修成時,令之來看紅鯉,進來拜過兩次,但所求之事,菩薩也并未應允。

     令之點了香燭,隻站着拜了三拜。

    她轉頭問林恩溥:“恩溥哥哥,你怎麼不上來拜拜?” 林恩溥搖搖頭:“我不拜我不信的東西。

    ” “小時候我們不都一起拜過?不過……你大概都不記得了。

    ”當年放完紅鯉,二人也來拜過觀音,出殿後令之曾問他許了什麼願,林恩溥輕撫令之的長辮,隻道“也沒什麼,和你的一樣”。

     “記得,但那時候……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

    ” 令之本已打算出殿,聽了這話,又跪在蒲團上,規規矩矩磕了三個頭,起身後道:“恩溥哥哥,你現在當是什麼都懂了,那你還拜什麼?” 林恩溥道:“我現在什麼也不拜。

    ” “是不是你什麼也不信了?” “不是,我信的東西,什麼都不拜。

    ” 令之凝神看着觀音銅像,道:“恩溥哥哥,你知道不知道,千手觀音,其實隻有四十二隻手。

    ” “你數過?” “以前餘淮哥哥去三台寺數過,他對我說,中間有兩隻合起來的,兩邊則各有二十隻,手心裡都畫着眼睛,拿各種法器。

    ”三台寺也是孜城名寺,距離嚴家不遠,每逢嚴家請客設宴,孩童們總去廟裡遊玩。

     “你和餘淮……倒是從小就好。

    ” “這兩年也都沒見到了,你也知道,小時候的好,長大了都算不得數。

    ” 他們這時已出了觀音殿,繞過院中青銅大鐘,四具銅磐,經過飯堂和花廳,到了後邊禅院。

    院中植有松柏,又有翠竹成林,大山門上挂巨匾,是乾隆二十八年孜城縣令黃大本手書的“天池禅院”四字,幼時餘立心請了師傅在家教令之詩書,還臨過黃大本的帖子。

     令之擡頭看那行草,道:“人過進賢橋外路,寺傳興國古時鐘。

    ”這是黃大本在天池山題的詩,詞句平平,但幼時二人遊玩,總經過那塊石碑,一來二去都牢牢記住了,令之還曾笑道:“也真是的,父親和你都讓我背《全唐詩》,來來回回背不出三十首,這黃大本的倒是滾瓜爛熟。

    ” 恩溥想來也憶起往事,隻在一旁站着,假意看院中枯竹。

     令之本已打算出了禅院往回走,走到門前,又止步回頭,道:“我等到四月。

    ” 恩溥不言,看着她,令之又道:“四月,你知道的,我的生日。

    ” 令之生日前半月光景,達之來林家商讨雜事,夜半事情方談完,兩人一起在書房吃面,廚房的人本在一旁等着收拾,達之把他們叫了出去,又闩門閉窗,這才對林恩溥道:“千夏的意思,你趁着令之生日,就把事情定了。

    ” 恩溥仍是低頭吃面,不發一語。

     達之又道:“令之那邊……鐵定是沒有問題的,她怎麼待你,你心裡也有數……哪怕隻為着你們這麼些年……何況我們的計劃,也得盡早籌謀……” 面已吃淨了,恩溥又從碗裡一粒粒夾起哨子,道:“這件事不做,我們的計劃也不會有問題,餘家有你,林家有我……嚴家和李家,不過遲早的事情。

    ” 達之道:“話雖如此,但我畢竟不是長子,父親待我,也終究是留了心眼……大哥這個人,是誰都說不清的,誰知他會不會突然又回來,再說還有個胡松,父親和大哥,都信賴他,這次回來,他卻從來沒有信過我……有了令之就不一樣了,家裡人最疼她,以後要有什麼差錯,也有她替我們兜底。

    ” 恩溥搖搖頭:“無須如此。

    ” 達之不解:“即使無須,難道你不想?令之已過了二十,這麼些年,你以為城裡沒人給她做媒?不過父親知道她的心意,不想強她而已。

    ” 恩溥起身,把下人叫進來收碗,道:“我自有主意,你回去告訴千夏,少管我的私事。

    ” 終到了令之生辰那日,幾人在書房裡外撞上,令之倒是大方,見了他們,隻嬌聲笑道:“二哥,你不好好陪我過生日,今天怎麼也要談正事……哎呀罷了,我和餘淮哥哥也不打擾你們……餘淮哥哥,你出來呀,我們看戲去好不好?” 嚴餘淮本來在屋裡找書,聽到聲音才出來,手裡拿着一本林琴南的《恨縷情絲》。

    他今日來時滿臉病容,眼下淤淤烏青,現在倒突然有了神氣,隻是出了一頭一臉汗,鬓角粘灰,看到嚴筱坡,他臉色沉了沉,輕聲叫:“二伯。

    ”又向衆人點點頭,和令之一起退了出去。

     待達之恩溥與嚴李兩家訂好契,再回到羅馬樓,晚飯已經開過了,在池邊給他們四人單留了一桌,嚴筱坡和李林庵等了半日,隻慌着回去吃煙,不過胡亂用雞湯泡飯,吃了點涼菜,就匆匆告辭。

    天色半明半暗,院中雜花噴香,屋内有西洋樂聲,啟爾德大概修好了唱片機。

    年長的要不散了,要不還是散在院内各處打牌聽戲,年輕人都在廳中跳舞。

    鹽商子弟留過洋的已占一半,剩下一半也都去過北京上海,見過一番世面,會跳舞的人着實不少。

     達之慢條斯理吃凍魚,他細心剝出魚籽,又對恩溥道:“你該進去跳舞。

    ” 恩溥今日沒吃什麼東西,正喝第三杯高粱,他淡淡道:“我不會跳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