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農業經驗

關燈
我在這個不幸的島上業已十月。

    由此困境中獲救的一切可能性似乎都沒有,我堅信這裡也從來沒有人類踏上過。

    我覺得,我既已安居下來,就該對這個島有更深入的了解,看看能不能找到我尚未發現的别的物産。

     我是在7月15日開始更為徹底地巡視島嶼的。

    我先上到小河那裡,就是當初我劃着木筏上岸的地方。

    我溯河走上兩英裡遠後,發現海潮就沒有了,小河成了一條潺潺流動的小溪,水質清新,口感良好。

    不過現在正逢旱季,小溪的某些段落幾乎枯了水—至少沒有流動了,看不出有溪水。

     在這條小溪的兩岸,我發現了一片片令人心曠神怡的草地,平坦而順滑,綠草如茵。

    在這些草地緊靠着高地的部分—可想而知溪水不會漫到那裡—我發現了一大片煙葉,綠油油的,莖稈強壯。

    那裡還分布着别的我不認識的植物,也許各有各的用處,隻是我不知道罷了。

     我尋找着木薯根,那是印第安人一年四季用來做面包的作物,但一根也沒找到。

    我看到了大蘆荟,但當時認不出來。

    我看到了幾根甘蔗,卻是野生的,未經人工栽培,并不好吃。

    我對這次的發現很滿意,就回來了,一路上琢磨着怎麼了解我發現的這些植物或果實的性質和用處,可是卻沒有頭緒。

    總之,因為我在巴西很少觀察,我對地裡的植物所知甚少。

    至少,對那些現在可在我不幸處境中派上用場的植物所知甚少。

     次日,16日,我走上了同一條路,到了比昨天遠點的地方,發現小溪和草地到了盡頭,地上的樹木比前面茂密。

    在這裡我找到了不同的果實,特别是在地上發現了大量甜瓜,在樹上看到了葡萄。

    葡萄藤爬滿了林子,一串串葡萄又大又紅。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我高興壞了,但是經驗告訴我,不要吃得太多。

    我記得,當初我在巴巴裡注17上岸時,幾個在那裡當奴隸的英國人因為吃葡萄而害痢疾,發高燒,喪了性命。

    不過,我還是想出了一個利用這些葡萄的好辦法,把它們在太陽下曬幹,制成葡萄幹存放起來。

    這樣一來,在沒有葡萄的季節,我也能吃上又有營養又可口的葡萄幹。

    事實也确實如此。

     我那晚就待在那裡了,沒有回我的住所。

    順便說一句,這還是我第一次離開家在外面過夜。

    在晚上,我采用了我最初的辦法,爬到樹上好好地睡了一覺。

    次日早上,我又繼續我的發現之旅。

    我走了将近四英裡,這是我從山谷的長度判斷的。

    我一直是在朝北走,我南面和北面都是一道連綿起伏的山脊。

     在這次遠足的最後,我來到一片開闊地,這裡地勢似乎向西傾斜。

    一小股清泉從我這側的山邊發出,流到另一邊,也就是東邊。

    這片土地看起來如此清新,如此翠綠,如此欣欣向榮,萬物都是一派春天的氣息,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人工花園。

     我順着那個怡人的溪谷旁邊往下走,帶着一股隐秘的喜悅打量着它,也夾雜着痛苦地想,這都是屬于我自己的,我是這裡無可争辯的國王和主人,擁有所有權。

    如果我可以轉讓它的話,我興許會把它傳給子孫,就像英國采邑的領主一樣。

    我在這裡看到了大量的椰子樹、橘子樹、檸檬樹和香橼樹,但都是野生的,很少結果,起碼那時還沒有結果。

    不過我摘到的酸橙不僅好吃,還很有營養。

    後來我把它們的汁跟水摻在一起,不僅富有營養,還很清涼提神。

     現在我發現要做許多采集和搬運的工作。

    我決定儲存一些葡萄、酸橙和檸檬,以備雨季之用。

    雨季快要到了。

     為了做到這一步,我在一個地方采摘了一大堆葡萄,在另一個地方采摘了一小堆葡萄,又在另一個地方采集了一大包酸橙和檸檬。

    我每一樣都随身帶了一點,就往家裡走去。

    我打定主意再來,帶上個大袋子什麼的,把剩下的都帶回家。

     我在路上走了三天才到家(現在得叫帳篷或洞室了),但在此之前葡萄早就爛了。

    葡萄長得粒粒飽滿,汁水又多,一碰就破,因此沒辦法吃了。

    至于酸橙倒是不錯,可是我帶不了幾個。

     次日是19日,我帶着兩隻小袋子回來,想把我收獲的果實裝回家。

    但我吃了一驚。

    當我走到那堆葡萄跟前時,昨天我摘下它們時還又大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