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儒生不及遊俠人

關燈
羅中夏心旌動搖,連帶整個筆陣都陷入混亂。

    靈崇、天台白雲、點睛、青蓮等筆顯得無所适從,攻勢一滞。

     好在天人筆沒有乘虛而入,它也停在半空,似乎在揣摩詠絮筆的煉法精髓。

    那些殉筆童齊立在原地,也停止了騷擾。

    于是在這桃花源内,出現了奇妙的和平對峙局面。

     “哥們兒,你要冷靜啊,冷靜。

    ”顔政在羅中夏腦海裡絮叨,可他自己明顯也坐不住了。

    羅中夏深深歎息一聲,掃了一下筆陣内,秦宜沒吭聲,但看她的腦波淩亂,應該是在照顧韋勢然,二柱子始終默不作聲,專心緻志在駕馭從戎筆。

     這時另外一個聲音傳入羅中夏的耳中:“羅中夏,鎮之以靜!” 聲如霹靂,如當頭棒喝,一下子就把羅中夏有點混沌的情緒打散了。

    羅中夏驚喜道:“彼得?” 這正是彼得和尚的聲音,陸遊精魄化陣之後,彼得的意識便已回歸那具肉身。

    在這個關鍵時刻,彼得居然醒轉過來。

     彼得道:“事已至此,你不可有半分彷徨頹喪,否則再無挽回機會。

    ”羅中夏苦笑道:“我再怎麼努力,還是被天人筆擺了一下,讓小榕被吞掉。

    彼得啊,我隻是個傻大學生,何德何能,能與這麼多千古大家抗衡呢?”語氣裡滿是灰心喪氣。

     彼得道:“拿你的懷素禅心來。

    ”羅中夏一怔,連忙借助筆陣之能,把體内的禅心送到彼得處。

    彼得和尚與禅心一碰即融,聲音又一次傳來:“這顆懷素禅心,我代你收了。

    此乃救生圈,你抱着它,永遠學不會遊泳。

    ” 羅中夏大急,懷素禅心相當于是一輛車的水箱,全靠它給自己降溫冷靜,才能維持筆陣運轉。

    如今彼得不幫忙就算了,還把它給收走,這不添亂嗎?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是這麼玩的。

     這一次,傳來的卻是懷素的聲音:“心志磨砺,本該不假外物。

    你之所以彷徨困惑,是因為從一開始,你便心存退筆之志,又被諸筆寄寓,所見所得,所悟所感,皆因外物,未能照見本心。

    青蓮遺筆也罷,點睛筆也罷,禅心也罷,都不是你,你的本心在哪裡?” 羅中夏不期然想到鞠式耕的話:“不違本心,好自為之。

    ” 可自己的本心,到底是什麼呢?一直在逃避,一直想退筆,即使取得禅心之後,也是一路被形勢推着走,到了現在,自己想守護的到底是什麼?剝去所有的外物和憑恃,内心的堅持又是什麼? 還沒等他想明白這些事,對面的情勢又發生了變化。

     天人筆倏然收回了所有的觸手,紫雲也逐漸反卷消失,就連那耀眼的浩然正氣,也緩緩收斂。

    隻見天人筆從半空降落下來,距離地面越近,它的形體越是模糊,隐然還有赤焰缭繞。

    等到它徹底立于地面之時,已經脫去了筆靈的形體,變成一個青袍長須的儒者。

     這位儒者寬額厚頤,面方耳長,一雙眸子閃着咄咄精光。

    一望便知,天人筆在極短的時間内吞噬了韋小榕,領會了韋勢然的殉筆秘術,可以化為人形而不失性靈。

    不過它的面容,卻始終在變化,讓人捉不住重點,這是因為天人筆如今隻是筆靈變化,還未尋到一具合适的肉身——原來那一具,已經被羅中夏毀了。

     “羅小友,可否一談?”天人筆站在筆冢陣前,發聲呼喊,聲音化為肉眼可見的漣漪擴散開來。

     羅中夏在陣中心想,反正禅心也被收了,筆陣運轉再不似從前那般如意,不如出去談談。

    他被逼到絕境,居然變得光棍起來,一咬牙,擡腿走了出去。

     天人筆笑眯眯地打量了他一眼:“能與我戰到這個地步,你也算是千古第二人了,可堪自傲了。

    ”羅中夏不知道怎麼回答,就這麼一直瞪着它。

    天人筆擡起手來:“當年在桃花源,我與筆冢主人一戰,緻筆冢封閉。

    從此以後,可再沒如此酣暢淋漓地一戰了。

    我很高興,所以我決定給你一條生路。

    ” “生路?” “奉我為師,受我教化,從此以儒門弟子行走天下。

    ” “呸!”羅中夏啐了一聲,不屑一顧。

     天人筆似是預料到這回答,也不動怒:“還有一條路,就是你助我打開筆冢,我放你離去,如何?” 打開筆冢,須得七侯畢至。

    若天人筆執意要戰,打破筆陣吞噬剩餘筆靈,不知要費多少手腳。

    羅中夏也知道它的用意,卻依然用一個“呸”字回答。

     “若我加上這個籌碼呢?”天人筆一笑,閃身讓開。

    從它後面出來三個人,兩男一女。

    羅中夏一看到那女子相貌,頓時失聲叫道:“十九?” 十九神色委頓,恹恹地被兩邊的人架住,對羅中夏的叫聲恍若未聞。

    看她頭頂有一方猙獰筆架,顯然是如椽巨筆被壓制了,連靈智都被死死鎖住——但畢竟還活着。

     左邊的是王爾德,他大概是函丈組織唯一還沒被煉成殉筆童的筆冢吏了,右邊那人,卻完全出乎羅中夏的預料,居然是諸葛一輝? 諸葛一輝看到羅中夏瞪他,有些慚愧地把視線移開,鉗住十九胳膊的手,卻絲毫沒有放松。

    韋莊一戰,老李拼上最後的力量把他送出去,本意是讓他返回家中,救出那些被禁锢的諸葛家反對者。

    可諸葛一輝已經被天人筆駭破了膽,居然把十九擒住,主動來投效函丈。

     适才一戰,他們一直躲在後面,聽到天人筆的呼喚,這才現身。

     “你助我開冢,我把這姑娘連同筆靈還給你,放你們這裡的人活着離開。

    若是不同意,我便吞了她,咱們再戰便是。

    ” 羅中夏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天人筆這種手法實在俗套,可十分有效,所以所有的反派都喜歡這麼用。

    羅中夏張了張嘴,卻發現咽喉幹澀,他看到十九那副模樣,心中一陣刺痛。

    這次沒有懷素禅心遮護,痛楚更深切。

    就連剛才失去小榕那種絕望感,也趁機襲來。

     “十數之内,做出抉擇,否則我的提議作廢。

    ”天人筆踏近一步,似笑非笑,豎起指頭來。

     從大局考慮,根本無須猶豫。

    一人一筆,豈能和筆冢安危相提并論?如今青蓮正筆還沒現身,陸遊筆陣猶在,尚有一戰之力。

    倘若羅中夏投降獻筆,那可就徹底完蛋了。

     九。

     可就這麼把十九犧牲掉?開什麼玩笑!那可是一條人命,人命豈是用價值來衡量的。

     八。

     但如果把十九換回來,之前包括陸遊在内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

    已化人形的天人筆已脫離桎梏,會對這天下造成怎樣影響? 七。

     這些責任,為什麼都要我來承擔啊!羅中夏沒有了懷素禅心,在壓迫之下精神瀕臨崩潰,他雙手抱住頭,絕望地蹲了下來。

     六。

     對了,對了,點睛筆,問問它! 羅中夏像是找到一根救命稻草,正要動作,眼前又浮現房斌死時的面孔,随即聯想到他死後給自己的贈言:“命運并非是确定的,你可以試着去改變,這就是點睛筆的存在意義,它給了我們一個對未來的選擇。

    ” 可是這選擇做出來,是何等艱難啊! 五。

     顔政!秦宜!二柱子!彼得!你們誰也好,替我拿個主意啊! 羅中夏的意識在筆陣中瘋狂地呐喊起來,可其他人都保持着難堪的沉默。

    他們都是悍不懼死之輩,哪怕要犧牲自己也不會含糊,可要做出犧牲别人的抉擇,這實在太難了。

    他們同樣心神激蕩,也同樣束手無策,隻能感受着羅中夏的情緒朝着旋渦滑落。

     四。

     彼得和尚手握禅心,心中也出現一絲猶豫,是否應該把禅心交還給羅中夏?這時他耳畔傳來一個虛弱的聲音:“彼得,助我一臂之力。

    ” 彼得睜開眼,發現傳音過來的是韋勢然。

    詠絮筆被吞之後,他的生命力急遽消失,現在佝偻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