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如此風波不可行
關燈
小
中
大
未等這股灼熱傳遞到肌膚,他已經閃身沖破了屏障,置身内莊之中。
敵人做的什麼打算,他已經完全明白了。
他們的真正目的,不是韋莊,而是衛夫人《筆陣圖》——更準确地說,也不是《筆陣圖》,而是陣中筆靈! 韋莊的筆靈,要麼是由筆冢吏持有,要麼存放在藏筆洞裡,十分分散。
即使天人筆親自出手,也不能保證能把筆靈一支不漏地收回來,一個不慎,被對方搞得全盤翻轉也是可能的。
韋家流傳千年,誰知道除了衛夫人《筆陣圖》還藏着什麼東西? 所以為了确保把韋家收藏的筆靈一網打盡,就必須施加足夠大的壓力,逼迫韋家用出《筆陣圖》。
《筆陣圖》必須要有筆靈才能驅動,韋家為了禦敵,勢必要把大部分筆靈放入陣中,聚集在一處——這便正中了天人筆的下懷。
黑衣人以及他們的儒林桃李陣,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才圍而不攻。
韋家拼盡全力發動衛夫人《筆陣圖》,以為這是最後的撒手锏,殊不知那才合了對手的心意。
羅中夏想到這裡,心中一陣發涼。
函丈這次真是志在必得啊!既要吞噬韋家的全部筆靈,也要順便收走隐藏其中的七侯筆。
他忽然覺得頭頂有異,不由得擡頭望去。
結果他發現原本緊縛住《筆陣圖》的七十二根氣柱,此時卻少了數根,而且數量還在持續減少。
羅中夏猛然意識到,這是顔政和秦宜幹的好事,在為他争取時間。
羅中夏顧不得多發感慨,立刻發足狂奔。
韋家的覆亡,已不可逆轉,隻能盡快去把七侯筆靈收走,避免落入函丈之手。
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了。
羅中夏還依稀記得韋莊的路,一口氣跑到正對着竹橋的韋氏祠堂前,立刻有兩個年輕人跳出來攔住他。
羅中夏沒時間跟他們解釋,喚出青蓮筆幹倒那兩個護衛,趁機沖破封鎖。
此時内莊裡大部分筆冢吏都去支援《筆陣圖》了,沒人能攔得住羅中夏。
他依仗着對地形熟悉,七轉八拐,很快便穿過内莊迷宮一樣的巷道,跑到了藏筆洞前。
果然不出所料,藏筆洞前此時有幾十人,他們全都坐在地上,聚成數個同心圓圈。
最中間的圓圈是幾位須發皆白的老長老,他們一起托着一個古老的卷軸,舉輕若重。
在他們的外圍,是三圈青壯年,這些人各自頭上懸浮着一支筆靈,筆尖全都沖着圓心位置,與卷軸有着若有若無的連接。
這個應該就是衛夫人《筆陣圖》的操控中樞了。
從人員構成來看,韋家确實拼盡了全力,這個陣勢裡的是韋家幾乎全部的筆冢吏。
此時所有人都面色凝重,目不瞬離。
陣中有幾個人已經癱倒在地,想必是自己的筆靈已被吸食一空,心力交瘁的緣故。
但沒有一個人敢擅自離開,大家都清楚這一戰關系到韋家的生死存亡。
托着卷軸的一位長老不時喝道:“點筆勢!快,再換橫筆勢!”另外幾位長老則用手指在虛空中急速比畫。
顯然,他們還沒有死心,還指望着能靠《筆陣圖》本身的力量打破束縛。
在更外圍,則是一大群韋家無筆的成員,有老有少。
他們此時什麼都做不了,隻能憂慮地看着自己的家人在陣中奮戰,默默祈禱家族能撐過這一次大劫。
“快把筆陣撤掉!” 羅中夏突然從暗處跳出來,高聲喊道。
陣中之人恍若未聞,倒是一幹無筆的韋家成員把注意力轉過來。
場面先是沉默了幾秒,然後立刻就有人認出他來:“是羅中夏,那個殺死老族長的兇手!” 當時彼得和尚和他倉皇出逃,韋莊上下都把這兩個人的樣貌記了個十足。
此時見他突然出現在這裡,都以為這個奸賊是為敵人做前驅,前來搗亂。
立刻就有十幾名年輕人氣勢洶洶地朝羅中夏逼來,他們看着前輩們拼盡全力支撐大陣,自己沒有筆靈,幫不上忙,早憋了一肚子氣,此時正好發洩出來。
羅中夏哪裡有時間跟他們計較,他一面躲閃,一面大叫道:“韋定國,韋定國呢?” 彼得和尚曾經叮囑過他,如果說韋莊裡隻有一個人能聽他說話的話,那就是韋定國了。
他與俗世糾纏最深,執念也最少,行事腳踏實地。
韋定國沒有筆靈,《筆陣圖》的事他幫不上什麼忙,但他是現場不可或缺的靈魂。
誰來負責支持《筆陣圖》,誰來負責護法,誰來負責疏散韋家子弟,誰來喚醒藏筆洞中的諸多筆靈,都需要他來統籌安排。
此時他正忙着組織家中的老幼撤退到藏筆洞裡去,忽然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韋定國從人群中站出來,不禁一愣:“羅中夏,你來這裡做什麼?” 羅中夏見韋定國出現,心中大喜,幾個箭步沖到他跟前,急促道:“你們得立刻把筆陣撤下來!” “為什麼?”韋定國皺起眉頭,同時揮手讓那幾個要沖過來的年輕護法停一下。
羅中夏一指外面:“那支吸收筆靈的,是儒家的天人筆,不是我們所能抵擋的!如果現在不撤,韋家筆靈就會全軍覆沒!” 韋定國聽到“天人筆”的名字,面色一滞。
不過既然儒林桃李陣都出現了,那麼同屬儒家一系的天人筆的出世,也并不是很讓人意外。
“可你也看到了,現在這情
敵人做的什麼打算,他已經完全明白了。
他們的真正目的,不是韋莊,而是衛夫人《筆陣圖》——更準确地說,也不是《筆陣圖》,而是陣中筆靈! 韋莊的筆靈,要麼是由筆冢吏持有,要麼存放在藏筆洞裡,十分分散。
即使天人筆親自出手,也不能保證能把筆靈一支不漏地收回來,一個不慎,被對方搞得全盤翻轉也是可能的。
韋家流傳千年,誰知道除了衛夫人《筆陣圖》還藏着什麼東西? 所以為了确保把韋家收藏的筆靈一網打盡,就必須施加足夠大的壓力,逼迫韋家用出《筆陣圖》。
《筆陣圖》必須要有筆靈才能驅動,韋家為了禦敵,勢必要把大部分筆靈放入陣中,聚集在一處——這便正中了天人筆的下懷。
黑衣人以及他們的儒林桃李陣,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才圍而不攻。
韋家拼盡全力發動衛夫人《筆陣圖》,以為這是最後的撒手锏,殊不知那才合了對手的心意。
羅中夏想到這裡,心中一陣發涼。
函丈這次真是志在必得啊!既要吞噬韋家的全部筆靈,也要順便收走隐藏其中的七侯筆。
他忽然覺得頭頂有異,不由得擡頭望去。
結果他發現原本緊縛住《筆陣圖》的七十二根氣柱,此時卻少了數根,而且數量還在持續減少。
羅中夏猛然意識到,這是顔政和秦宜幹的好事,在為他争取時間。
羅中夏顧不得多發感慨,立刻發足狂奔。
韋家的覆亡,已不可逆轉,隻能盡快去把七侯筆靈收走,避免落入函丈之手。
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了。
羅中夏還依稀記得韋莊的路,一口氣跑到正對着竹橋的韋氏祠堂前,立刻有兩個年輕人跳出來攔住他。
羅中夏沒時間跟他們解釋,喚出青蓮筆幹倒那兩個護衛,趁機沖破封鎖。
此時内莊裡大部分筆冢吏都去支援《筆陣圖》了,沒人能攔得住羅中夏。
他依仗着對地形熟悉,七轉八拐,很快便穿過内莊迷宮一樣的巷道,跑到了藏筆洞前。
果然不出所料,藏筆洞前此時有幾十人,他們全都坐在地上,聚成數個同心圓圈。
最中間的圓圈是幾位須發皆白的老長老,他們一起托着一個古老的卷軸,舉輕若重。
在他們的外圍,是三圈青壯年,這些人各自頭上懸浮着一支筆靈,筆尖全都沖着圓心位置,與卷軸有着若有若無的連接。
這個應該就是衛夫人《筆陣圖》的操控中樞了。
從人員構成來看,韋家确實拼盡了全力,這個陣勢裡的是韋家幾乎全部的筆冢吏。
此時所有人都面色凝重,目不瞬離。
陣中有幾個人已經癱倒在地,想必是自己的筆靈已被吸食一空,心力交瘁的緣故。
但沒有一個人敢擅自離開,大家都清楚這一戰關系到韋家的生死存亡。
托着卷軸的一位長老不時喝道:“點筆勢!快,再換橫筆勢!”另外幾位長老則用手指在虛空中急速比畫。
顯然,他們還沒有死心,還指望着能靠《筆陣圖》本身的力量打破束縛。
在更外圍,則是一大群韋家無筆的成員,有老有少。
他們此時什麼都做不了,隻能憂慮地看着自己的家人在陣中奮戰,默默祈禱家族能撐過這一次大劫。
“快把筆陣撤掉!” 羅中夏突然從暗處跳出來,高聲喊道。
陣中之人恍若未聞,倒是一幹無筆的韋家成員把注意力轉過來。
場面先是沉默了幾秒,然後立刻就有人認出他來:“是羅中夏,那個殺死老族長的兇手!” 當時彼得和尚和他倉皇出逃,韋莊上下都把這兩個人的樣貌記了個十足。
此時見他突然出現在這裡,都以為這個奸賊是為敵人做前驅,前來搗亂。
立刻就有十幾名年輕人氣勢洶洶地朝羅中夏逼來,他們看着前輩們拼盡全力支撐大陣,自己沒有筆靈,幫不上忙,早憋了一肚子氣,此時正好發洩出來。
羅中夏哪裡有時間跟他們計較,他一面躲閃,一面大叫道:“韋定國,韋定國呢?” 彼得和尚曾經叮囑過他,如果說韋莊裡隻有一個人能聽他說話的話,那就是韋定國了。
他與俗世糾纏最深,執念也最少,行事腳踏實地。
韋定國沒有筆靈,《筆陣圖》的事他幫不上什麼忙,但他是現場不可或缺的靈魂。
誰來負責支持《筆陣圖》,誰來負責護法,誰來負責疏散韋家子弟,誰來喚醒藏筆洞中的諸多筆靈,都需要他來統籌安排。
此時他正忙着組織家中的老幼撤退到藏筆洞裡去,忽然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韋定國從人群中站出來,不禁一愣:“羅中夏,你來這裡做什麼?” 羅中夏見韋定國出現,心中大喜,幾個箭步沖到他跟前,急促道:“你們得立刻把筆陣撤下來!” “為什麼?”韋定國皺起眉頭,同時揮手讓那幾個要沖過來的年輕護法停一下。
羅中夏一指外面:“那支吸收筆靈的,是儒家的天人筆,不是我們所能抵擋的!如果現在不撤,韋家筆靈就會全軍覆沒!” 韋定國聽到“天人筆”的名字,面色一滞。
不過既然儒林桃李陣都出現了,那麼同屬儒家一系的天人筆的出世,也并不是很讓人意外。
“可你也看到了,現在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