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廟中往往來擊鼓
關燈
小
中
大
廷。
“罷黜”曆時二十餘年,直至董仲舒去世,百家已被殺得人才凋零,十不存一,慘烈至極。
儒家遂成官學,大行其道。
筆冢最為珍惜曆代才情,總設法不使其付諸東流。
而這董仲舒為了儒家獨尊,竟滅盡天下百家學說,稱為筆冢最兇惡的敵人,真是毫不為過。
“難怪那白虎仆能毀殺諸筆,原來它的主人是董仲舒的天人筆……”陸遊喃喃道,脊背開始有冷汗流出。
《白虎通義》根本就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一脈相承的理論學說,那隻白虎做了天人筆的奴仆,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陸遊原本不知這筆靈身份,心中隻是惴惴不安;如今他看清是董仲舒的天人筆,卻忽生絕望之感。
董仲舒當年風頭極盛,就算是筆冢主人都難以制伏,如今光憑這幾個筆冢吏,真的能順利收筆嗎? 他回頭看看,那幾名諸葛家和韋家的人,都傻呆呆地站在原地,被天人筆的氣勢所懾,他們的筆靈如同遇見雄鷹的雛雞一般,甚至不敢露頭——這也難怪,當年死在董仲舒手下的筆靈不知有多少,自然形成極重的煞氣。
尋常筆靈見了,無不退避三舍。
忽然之間,陸遊眼神瞥到筆身,他注意到這天人筆雖然氣勢驚人,筆頭卻是半白半黑。
尋常毛筆蘸墨,多是筆尖黑而筆肚白;而這支天人筆卻與常識迥異,筆尖是白的,再往上的筆肚卻黑得像浸透了墨汁。
“莫非那個就是筆冢主人的封印所在?”陸遊心念一動,連忙靠近朱熹道:“老朱,老朱。
”朱熹被那天人筆的氣勢所驚,雙眼迷茫,直到陸遊拼命搖晃他的肩膀,才如夢初醒。
陸遊道:“你注意到了沒有,這支天人筆雖然主動現身,卻不曾出殿一步。
我們站在這裡,除了精神上略受沖擊,别的也沒什麼異狀。
” 朱熹何等聰明,隻略一想便道:“你是說它其實根本出不了殿門?”陸遊道:“對,我覺得筆冢主人的那道封印,仍舊還有效果,所以這天人筆活動範圍有限,隻要咱們在殿外,它便奈何不了。
”說完他把天人筆筆頭半墨半白的異象說給朱熹聽。
朱熹為難道:“可我們在殿外,雖然它無奈我何,我們亦無法闖進去。
” 陸遊雙臂交攏,關節發出嘎巴嘎巴的脆響,從容道:“這好辦,讓我進殿去試探它一番便是。
”他說得輕描淡寫,可誰都知道這一去絕對是兇險無比。
朱熹聞言一驚,把他扯住,沉聲道:“你可不要輕敵,那可是董仲舒董夫子,不是我們所能抗衡的。
”他自幼向學,把這些大儒先賢奉若神明,如今親見,生不出半點反抗之心。
陸遊盯着那天人筆,嘴邊露出一絲戲谑的笑意:“若換了别人,恐怕是不行。
不過合該這天人筆倒黴,今日之我,正好是它的克星。
”朱熹見他說得堅決,便從懷裡取出一卷書來放到陸遊手裡:“董夫子一生精粹,就在這本《春秋繁露》。
你帶上它,或許這天人筆能看在往日情分,不會痛下殺手。
” 陸遊笑道:“你這家夥,平時木讷少語,這會兒卻忽然話多起來。
”朱熹“哼”了一聲,抿住嘴唇,仍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冷冷回答:“書到用時方恨少。
”陸遊見他難得地說個笑話,哈哈大笑起來。
陸遊又轉身對身後幾名筆冢吏叮囑道:“我若是出了什麼事,我的性命可以不顧,你們記得一定把從戎筆收好,去交還筆冢主人。
這是他借給老夫的,不還給他可不行。
”諸葛宗正和韋時晴面面相觑,覺得這位陸大人似乎在交代遺言,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這時候一人從隊伍裡毅然站起來,大聲道:“陸大人,我陪您進去!”陸遊一看,原來是韋才臣。
他拍拍這一臉激昂的年輕人肩膀,搖搖頭道:“這天人筆,不是你們這些小孩子所能應付的。
”韋才臣還要堅持,被陸遊輕輕一推,他頓覺手腳酸麻,不由得倒退了幾步,撞到韋時晴懷裡。
諸葛家的雪梨筆與常侍筆兩位筆冢吏也都是年輕人,被韋才臣一激,也要站出來慷慨赴義,卻被諸葛宗正一眼瞪了回去。
諸葛宗正怒道:“一切全聽陸大人安排,不要自作主張。
”陸遊知道他的心思,也不說破,隻
“罷黜”曆時二十餘年,直至董仲舒去世,百家已被殺得人才凋零,十不存一,慘烈至極。
儒家遂成官學,大行其道。
筆冢最為珍惜曆代才情,總設法不使其付諸東流。
而這董仲舒為了儒家獨尊,竟滅盡天下百家學說,稱為筆冢最兇惡的敵人,真是毫不為過。
“難怪那白虎仆能毀殺諸筆,原來它的主人是董仲舒的天人筆……”陸遊喃喃道,脊背開始有冷汗流出。
《白虎通義》根本就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一脈相承的理論學說,那隻白虎做了天人筆的奴仆,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陸遊原本不知這筆靈身份,心中隻是惴惴不安;如今他看清是董仲舒的天人筆,卻忽生絕望之感。
董仲舒當年風頭極盛,就算是筆冢主人都難以制伏,如今光憑這幾個筆冢吏,真的能順利收筆嗎? 他回頭看看,那幾名諸葛家和韋家的人,都傻呆呆地站在原地,被天人筆的氣勢所懾,他們的筆靈如同遇見雄鷹的雛雞一般,甚至不敢露頭——這也難怪,當年死在董仲舒手下的筆靈不知有多少,自然形成極重的煞氣。
尋常筆靈見了,無不退避三舍。
忽然之間,陸遊眼神瞥到筆身,他注意到這天人筆雖然氣勢驚人,筆頭卻是半白半黑。
尋常毛筆蘸墨,多是筆尖黑而筆肚白;而這支天人筆卻與常識迥異,筆尖是白的,再往上的筆肚卻黑得像浸透了墨汁。
“莫非那個就是筆冢主人的封印所在?”陸遊心念一動,連忙靠近朱熹道:“老朱,老朱。
”朱熹被那天人筆的氣勢所驚,雙眼迷茫,直到陸遊拼命搖晃他的肩膀,才如夢初醒。
陸遊道:“你注意到了沒有,這支天人筆雖然主動現身,卻不曾出殿一步。
我們站在這裡,除了精神上略受沖擊,别的也沒什麼異狀。
” 朱熹何等聰明,隻略一想便道:“你是說它其實根本出不了殿門?”陸遊道:“對,我覺得筆冢主人的那道封印,仍舊還有效果,所以這天人筆活動範圍有限,隻要咱們在殿外,它便奈何不了。
”說完他把天人筆筆頭半墨半白的異象說給朱熹聽。
朱熹為難道:“可我們在殿外,雖然它無奈我何,我們亦無法闖進去。
” 陸遊雙臂交攏,關節發出嘎巴嘎巴的脆響,從容道:“這好辦,讓我進殿去試探它一番便是。
”他說得輕描淡寫,可誰都知道這一去絕對是兇險無比。
朱熹聞言一驚,把他扯住,沉聲道:“你可不要輕敵,那可是董仲舒董夫子,不是我們所能抗衡的。
”他自幼向學,把這些大儒先賢奉若神明,如今親見,生不出半點反抗之心。
陸遊盯着那天人筆,嘴邊露出一絲戲谑的笑意:“若換了别人,恐怕是不行。
不過合該這天人筆倒黴,今日之我,正好是它的克星。
”朱熹見他說得堅決,便從懷裡取出一卷書來放到陸遊手裡:“董夫子一生精粹,就在這本《春秋繁露》。
你帶上它,或許這天人筆能看在往日情分,不會痛下殺手。
” 陸遊笑道:“你這家夥,平時木讷少語,這會兒卻忽然話多起來。
”朱熹“哼”了一聲,抿住嘴唇,仍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冷冷回答:“書到用時方恨少。
”陸遊見他難得地說個笑話,哈哈大笑起來。
陸遊又轉身對身後幾名筆冢吏叮囑道:“我若是出了什麼事,我的性命可以不顧,你們記得一定把從戎筆收好,去交還筆冢主人。
這是他借給老夫的,不還給他可不行。
”諸葛宗正和韋時晴面面相觑,覺得這位陸大人似乎在交代遺言,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這時候一人從隊伍裡毅然站起來,大聲道:“陸大人,我陪您進去!”陸遊一看,原來是韋才臣。
他拍拍這一臉激昂的年輕人肩膀,搖搖頭道:“這天人筆,不是你們這些小孩子所能應付的。
”韋才臣還要堅持,被陸遊輕輕一推,他頓覺手腳酸麻,不由得倒退了幾步,撞到韋時晴懷裡。
諸葛家的雪梨筆與常侍筆兩位筆冢吏也都是年輕人,被韋才臣一激,也要站出來慷慨赴義,卻被諸葛宗正一眼瞪了回去。
諸葛宗正怒道:“一切全聽陸大人安排,不要自作主張。
”陸遊知道他的心思,也不說破,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