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吳宮火起焚巢窠
關燈
小
中
大
和尚仿佛,全身不着一縷,就那麼靜靜地站在那裡。
黑暗中看不清他的相貌如何,但周成卻能感覺到一股極為深沉的氣勢從這具人體散發出來,讓他的呼吸有些不暢。
五色筆這時在胸中開始劇烈地躍動,周成試圖讓它平靜下來,卻無濟于事。
這種震顫,不是見到同伴的共鳴,而是一種充滿畏懼的惶恐。
五色筆靈把這種情緒準确地傳遞到了周成的心裡。
“莫非他就是七侯之一,隻不過筆靈化作了人形?” 周成腦海裡劃過一個荒謬的念頭——其實這也不算荒謬,筆冢之内,千奇百怪,有什麼樣的變化都不奇怪。
隻有尊貴無比的七侯,才能讓五色筆拜服戰栗。
這時候那人動了動雙腿,周成能夠望見在他腳下鼎火仍舊燃燒着,隻是被這人輕輕抑住,無路可出。
他似乎對這個世界還很陌生,每做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像是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員,在太極圈内優雅而不失謹慎地移動。
這一次,葛洪鼎火失去了剛才的狂野,變成了被馴服的野獸,随着這個人的足踏節奏一點一滴從太極圈的縫隙中滲透出來,緩慢有緻,不徐不疾,逐漸沿着紋飾走向用火線勾出陰陽雙魚。
最後當陰陽雙魚的魚眼被兩團火星點燃以後,那人終于滿意地點了點頭,重新站回到鼎臍之上。
在他的周圍,是一圈熊熊燃燒着的太極圖。
這火焰飄逸淡定,仿佛洗盡了往日暴戾,變成一位雲淡風輕的火之隐士。
這才是真正的葛仙翁的鼎火啊!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冒出這麼一個念頭。
剛才那種要燒盡天下的野性太過強橫,與道家風骨不合,葛仙翁是修道之人,淡泊清淨方為本色。
葛洪此人,雖非張道陵、陸修靜、寇謙之、王重陽這種道家祖師級人物,但他在羅浮山潛心修行,總晉代之前的神仙方術以及煉丹之大成,融彙合一,化為後世諸派理論之淵薮,可以說是道家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
這種大家,位列管城七侯毫不意外。
“彼得,你還活着?是你嗎?”顔政的聲音從另外一側傳來,從他嘶啞的嗓音來看,剛才着實被燒得不輕。
那人聽到呼喚,扭過頭來。
周成借着太極圈的火光,總算看清了他的面目。
這人是彼得,卻又不是彼得。
就像周成和諸葛淳共享同一副面孔,卻擁有不同表情與氣質一樣,這個人仍是彼得和尚的五官外貌,精神氣度卻大不相同。
現在的這位“彼得”面色沉靜,雙眸黑不見底,似乎沒有焦點,舉手投足之間隐然有一種激浪拍岸的壓迫感。
盡管他現在慢如靈龜,緩似浮雲,卻可以清晰地感覺到皮膚下蘊藏着的、滾燙如岩漿般的激昂。
這一動一靜的矛盾,就集于這人一身,顯得說不出地奇妙。
他一招手,周圍的火焰立刻收束成一支丹色長筆,筆身之上符箓縱橫,隐有青火徐出,如内有鼎火。
他伸手握住那支筆,面色淡然,霎時清淨散淡的缥缈氣息,彌漫在整個洞中。
雖無天台白雲昂揚之勢,卻别有淵深海藏之感。
若非七侯現世,斷無如此氣勢。
周成忽然單腿跪在地上,抱拳大聲道:“後學晚輩五色筆周成,參見葛老仙翁靈崇仙筆!” 七侯筆靈既然化為人形,必有它們自我的性格,不似别的筆靈渾渾噩噩。
倘若貿然上前收筆,隻怕是得不償失,不如先消除它的敵意,再做打算。
那人聽到周成的話,表情浮現些許困惑。
“葛洪?” “正是,您不是葛老仙翁留下的靈崇仙筆嗎?”周成道。
“彼得”搖了搖頭,似乎想起些什麼,又似乎在一瞬間忘記了。
周成愣住了,連忙凝神細觀,發覺自己一直忽略了一件事。
這個“彼得”身上,沒有半點筆靈的氣質。
盡管五色筆見了他,要顫顫戰栗;盡管葛洪丹火在他腳下,馴服得像是小貓,但是他身上偏偏沒有一絲筆靈的感應。
管城七侯都是筆靈中的翹楚,尊貴無比。
像王羲之的天台白雲筆甫一出世,氣象萬千,數十裡内皆為其氣勢所震懾,在場筆靈無不拜服。
可眼前這位,卻連筆靈在何處都看不到。
以筆冢吏的眼光來看,根本就是一片空白。
可這股威嚴是從哪裡來的呢?周成皺起眉頭,隐隐覺得有些不妥。
燒了一個和尚,居然冒出一個道士?這未免太荒唐了。
這高陽洞的格局,是用沈括墨、米芾硯和葛洪丹火來封印某種東西的。
開始所有人都以為封的是七侯之一,可如今葛洪丹火已經化筆,證明它才是七侯之一。
拿管城七侯來做封印,那得是什麼東西? 一念及此,周成的額頭開始有汗沁出來。
“那您……是誰?” “他,就是陸遊陸放翁。
” 韋勢然的聲音從另外一側傳來,音量不大,卻石破天驚。
黑暗中看不清他的相貌如何,但周成卻能感覺到一股極為深沉的氣勢從這具人體散發出來,讓他的呼吸有些不暢。
五色筆這時在胸中開始劇烈地躍動,周成試圖讓它平靜下來,卻無濟于事。
這種震顫,不是見到同伴的共鳴,而是一種充滿畏懼的惶恐。
五色筆靈把這種情緒準确地傳遞到了周成的心裡。
“莫非他就是七侯之一,隻不過筆靈化作了人形?” 周成腦海裡劃過一個荒謬的念頭——其實這也不算荒謬,筆冢之内,千奇百怪,有什麼樣的變化都不奇怪。
隻有尊貴無比的七侯,才能讓五色筆拜服戰栗。
這時候那人動了動雙腿,周成能夠望見在他腳下鼎火仍舊燃燒着,隻是被這人輕輕抑住,無路可出。
他似乎對這個世界還很陌生,每做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像是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員,在太極圈内優雅而不失謹慎地移動。
這一次,葛洪鼎火失去了剛才的狂野,變成了被馴服的野獸,随着這個人的足踏節奏一點一滴從太極圈的縫隙中滲透出來,緩慢有緻,不徐不疾,逐漸沿着紋飾走向用火線勾出陰陽雙魚。
最後當陰陽雙魚的魚眼被兩團火星點燃以後,那人終于滿意地點了點頭,重新站回到鼎臍之上。
在他的周圍,是一圈熊熊燃燒着的太極圖。
這火焰飄逸淡定,仿佛洗盡了往日暴戾,變成一位雲淡風輕的火之隐士。
這才是真正的葛仙翁的鼎火啊!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冒出這麼一個念頭。
剛才那種要燒盡天下的野性太過強橫,與道家風骨不合,葛仙翁是修道之人,淡泊清淨方為本色。
葛洪此人,雖非張道陵、陸修靜、寇謙之、王重陽這種道家祖師級人物,但他在羅浮山潛心修行,總晉代之前的神仙方術以及煉丹之大成,融彙合一,化為後世諸派理論之淵薮,可以說是道家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
這種大家,位列管城七侯毫不意外。
“彼得,你還活着?是你嗎?”顔政的聲音從另外一側傳來,從他嘶啞的嗓音來看,剛才着實被燒得不輕。
那人聽到呼喚,扭過頭來。
周成借着太極圈的火光,總算看清了他的面目。
這人是彼得,卻又不是彼得。
就像周成和諸葛淳共享同一副面孔,卻擁有不同表情與氣質一樣,這個人仍是彼得和尚的五官外貌,精神氣度卻大不相同。
現在的這位“彼得”面色沉靜,雙眸黑不見底,似乎沒有焦點,舉手投足之間隐然有一種激浪拍岸的壓迫感。
盡管他現在慢如靈龜,緩似浮雲,卻可以清晰地感覺到皮膚下蘊藏着的、滾燙如岩漿般的激昂。
這一動一靜的矛盾,就集于這人一身,顯得說不出地奇妙。
他一招手,周圍的火焰立刻收束成一支丹色長筆,筆身之上符箓縱橫,隐有青火徐出,如内有鼎火。
他伸手握住那支筆,面色淡然,霎時清淨散淡的缥缈氣息,彌漫在整個洞中。
雖無天台白雲昂揚之勢,卻别有淵深海藏之感。
若非七侯現世,斷無如此氣勢。
周成忽然單腿跪在地上,抱拳大聲道:“後學晚輩五色筆周成,參見葛老仙翁靈崇仙筆!” 七侯筆靈既然化為人形,必有它們自我的性格,不似别的筆靈渾渾噩噩。
倘若貿然上前收筆,隻怕是得不償失,不如先消除它的敵意,再做打算。
那人聽到周成的話,表情浮現些許困惑。
“葛洪?” “正是,您不是葛老仙翁留下的靈崇仙筆嗎?”周成道。
“彼得”搖了搖頭,似乎想起些什麼,又似乎在一瞬間忘記了。
周成愣住了,連忙凝神細觀,發覺自己一直忽略了一件事。
這個“彼得”身上,沒有半點筆靈的氣質。
盡管五色筆見了他,要顫顫戰栗;盡管葛洪丹火在他腳下,馴服得像是小貓,但是他身上偏偏沒有一絲筆靈的感應。
管城七侯都是筆靈中的翹楚,尊貴無比。
像王羲之的天台白雲筆甫一出世,氣象萬千,數十裡内皆為其氣勢所震懾,在場筆靈無不拜服。
可眼前這位,卻連筆靈在何處都看不到。
以筆冢吏的眼光來看,根本就是一片空白。
可這股威嚴是從哪裡來的呢?周成皺起眉頭,隐隐覺得有些不妥。
燒了一個和尚,居然冒出一個道士?這未免太荒唐了。
這高陽洞的格局,是用沈括墨、米芾硯和葛洪丹火來封印某種東西的。
開始所有人都以為封的是七侯之一,可如今葛洪丹火已經化筆,證明它才是七侯之一。
拿管城七侯來做封印,那得是什麼東西? 一念及此,周成的額頭開始有汗沁出來。
“那您……是誰?” “他,就是陸遊陸放翁。
” 韋勢然的聲音從另外一側傳來,音量不大,卻石破天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