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停梭怅然憶遠人
關燈
小
中
大
是筆靈歸宗大會。
筆靈歸宗是韋家的儀式,五年一次,韋家的一部分少年才俊會進入藏筆洞,希望自己能被其中一支筆靈看中,晉身成為筆冢吏,一步登天。
” “你一定又沒資格參加吧?”顔政問。
彼得和尚搖了搖頭:“剛好相反,我居然被破格允許參加這次歸宗。
大概是我展現了筆通的才能,平時又比較低調,韋家長老們覺得人才難得,可以考慮通融一次。
我很高興,十幾年的壓抑,讓我對擁有筆靈的渴望比誰都強烈。
但這次放寬卻害了另外一個人,就是苑苑。
韋家的藏筆洞一次不可以進太多人,有名額的限制。
我被納入名單,擠占的卻是苑苑——她本是外姓人,自然是長老們優先考慮淘汰的對象。
苑苑生性要強,一直認為隻有當上筆冢吏才能揚眉吐氣。
這一次被擠掉名額,她誤會是我為了自己而從中作梗,大發了一頓脾氣。
唉,我當時也是年輕氣盛,覺得自己根本沒耍什麼手段,沒做錯什麼,便絲毫沒有退讓,兩個人不歡而散。
“在歸宗大會的前一天晚上,忽然莊内響起了警報,有人試圖潛入藏筆洞。
當時我就在附近,立刻趕過去查看,卻發現苑苑站在洞口。
我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苑苑卻說她沒打算闖進去,還問我信不信她。
我回答說證據确鑿,有什麼好辯解的。
苑苑隻是笑了笑。
當時她的那種凄然的笑容,我到現在都忘不了……” 彼得和尚面露痛苦,顯然說到了至為痛楚之處。
“當時的我,說了一句至今仍讓我痛徹心扉的蠢話,我說你們姓柳的憑什麼跟我們搶筆靈。
我真蠢,真的,唉,我竟不知那句話把她傷至多深,大概是在我潛意識裡,還是把筆靈與筆冢吏的身份看得最重,必要時甚至可以不顧及苑苑的感受。
苑苑聽到以後,有些失魂落魄,我也意識到自己話說過分了,想開口道歉,面子上又挂不住。
在這遲疑之間,苑苑竟然湊了過來。
“韋家的小孩在變成筆冢吏前都要學些異能法門,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看到苑苑過來,我下意識地以為她想攻擊我——我都不知道那時候怎會有這麼荒謬的想法——我便做了反擊。
毫無心理準備的苑苑沒料到我會真的出手,一下子被打成了重傷。
我吓壞了,趕緊把她扶起來,拼命道歉。
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苑苑掙紮着起來,擦幹嘴角的鮮血,怨毒地看了我一眼,轉身離去…… “我自知已鑄成大錯,追悔莫及,就連追上去解釋的機會也沒有。
一直到那時候,我才知道,苑苑對我有多重要,失去才知珍惜,可那還有什麼用呢?等到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以後,卻從定國叔那裡得知:原來分給我的歸宗名額,根本就是族裡長老們的一個局。
他們既不想讓苑苑這外姓人參加歸宗,也不想我這叛徒韋情剛的親弟弟拿到筆靈,就用了這二桃殺三士的手腕——那些人對韋情剛那次事件的忌憚與心結,這麼多年來根本一點都沒有消除,一直如同陰雲般籠罩在我頭頂。
定國叔和我父親,明知這種事,卻為了他們口中的‘大局’而保持緘默。
而我和苑苑貌似牢不可破的感情,卻因為這種拙劣的計策而蕩然無存。
可我又能責怪誰呢?不信任苑苑的,是我;把她視為外人的,是我;被對筆冢和筆靈的渴望扭曲了心靈的人,還是我。
” 說到這裡,彼得和尚像是老了十幾歲,不得不停下來喘息一陣,又喝了幾口紅牛,才繼續說道:“當我知道這一切的時候,真的是萬念俱灰,生無可戀,幾乎想過要去自殺。
曾老師及時地勸阻住了我,但也隻是打消了我尋死的念頭罷了。
我恨定國叔,恨我父親,恨所有的韋家長老,我一點也不想在這個虛僞的家族繼續待下去。
我離開了韋莊,可天下雖大,卻沒有我容身之處,最終我選擇了遁入空門做和尚,希望能從佛法中得到一些慰藉,讓我忘掉這一切。
在剃度之時,我發了兩個誓言:第一,今生縱然有再好的機會,也絕不做筆冢吏——這是為了懲罰我被渴望扭曲的人性;第二,從剃度之日起,隻修煉十成的守禦之術,絕不再碰那些可以傷害别人的能力——這是為了懲罰我對苑苑的錯手傷害。
如大家所見,這就是今日之我的由來。
” 彼得和尚長出一口氣,示意這個故事終于講完了,仿佛卸下了一個千斤重擔。
這個十幾年來一直背負的沉重心理包袱,直到今日才算放了下來。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把痛苦說給别人聽,不一定會減輕痛苦,但至少會讓别人了解你為什麼痛苦,那也是一種寬慰。
周圍的聽衆保持着安靜。
他們都沒想到,在彼得和尚不收筆靈、隻精于守禦的怪癖背後,竟然還隐藏着這樣的故事。
秦宜眼神中有些東西在閃動,她搖了搖頭,試圖把那種情緒隐藏起來,輕輕問道:“所以當她又一次出現在你面前時,你這十幾年來的愧疚便全湧現了?” “是的,倘若那筆的主人換了别人,隻怕我會因此愧疚而死。
而當我發現竟然是苑苑的時候,那種愧疚便化成了強烈的思念,讓我的意志反而更堅定。
越痛苦,越愧疚,就越堅定。
我想見到她,好好說一句對不起。
” “你早就應該說這句話了。
” 一個女人的聲音突然從洞外傳來,同時傳來的還有十九的痛苦呻吟。
筆靈歸宗是韋家的儀式,五年一次,韋家的一部分少年才俊會進入藏筆洞,希望自己能被其中一支筆靈看中,晉身成為筆冢吏,一步登天。
” “你一定又沒資格參加吧?”顔政問。
彼得和尚搖了搖頭:“剛好相反,我居然被破格允許參加這次歸宗。
大概是我展現了筆通的才能,平時又比較低調,韋家長老們覺得人才難得,可以考慮通融一次。
我很高興,十幾年的壓抑,讓我對擁有筆靈的渴望比誰都強烈。
但這次放寬卻害了另外一個人,就是苑苑。
韋家的藏筆洞一次不可以進太多人,有名額的限制。
我被納入名單,擠占的卻是苑苑——她本是外姓人,自然是長老們優先考慮淘汰的對象。
苑苑生性要強,一直認為隻有當上筆冢吏才能揚眉吐氣。
這一次被擠掉名額,她誤會是我為了自己而從中作梗,大發了一頓脾氣。
唉,我當時也是年輕氣盛,覺得自己根本沒耍什麼手段,沒做錯什麼,便絲毫沒有退讓,兩個人不歡而散。
“在歸宗大會的前一天晚上,忽然莊内響起了警報,有人試圖潛入藏筆洞。
當時我就在附近,立刻趕過去查看,卻發現苑苑站在洞口。
我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苑苑卻說她沒打算闖進去,還問我信不信她。
我回答說證據确鑿,有什麼好辯解的。
苑苑隻是笑了笑。
當時她的那種凄然的笑容,我到現在都忘不了……” 彼得和尚面露痛苦,顯然說到了至為痛楚之處。
“當時的我,說了一句至今仍讓我痛徹心扉的蠢話,我說你們姓柳的憑什麼跟我們搶筆靈。
我真蠢,真的,唉,我竟不知那句話把她傷至多深,大概是在我潛意識裡,還是把筆靈與筆冢吏的身份看得最重,必要時甚至可以不顧及苑苑的感受。
苑苑聽到以後,有些失魂落魄,我也意識到自己話說過分了,想開口道歉,面子上又挂不住。
在這遲疑之間,苑苑竟然湊了過來。
“韋家的小孩在變成筆冢吏前都要學些異能法門,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看到苑苑過來,我下意識地以為她想攻擊我——我都不知道那時候怎會有這麼荒謬的想法——我便做了反擊。
毫無心理準備的苑苑沒料到我會真的出手,一下子被打成了重傷。
我吓壞了,趕緊把她扶起來,拼命道歉。
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苑苑掙紮着起來,擦幹嘴角的鮮血,怨毒地看了我一眼,轉身離去…… “我自知已鑄成大錯,追悔莫及,就連追上去解釋的機會也沒有。
一直到那時候,我才知道,苑苑對我有多重要,失去才知珍惜,可那還有什麼用呢?等到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以後,卻從定國叔那裡得知:原來分給我的歸宗名額,根本就是族裡長老們的一個局。
他們既不想讓苑苑這外姓人參加歸宗,也不想我這叛徒韋情剛的親弟弟拿到筆靈,就用了這二桃殺三士的手腕——那些人對韋情剛那次事件的忌憚與心結,這麼多年來根本一點都沒有消除,一直如同陰雲般籠罩在我頭頂。
定國叔和我父親,明知這種事,卻為了他們口中的‘大局’而保持緘默。
而我和苑苑貌似牢不可破的感情,卻因為這種拙劣的計策而蕩然無存。
可我又能責怪誰呢?不信任苑苑的,是我;把她視為外人的,是我;被對筆冢和筆靈的渴望扭曲了心靈的人,還是我。
” 說到這裡,彼得和尚像是老了十幾歲,不得不停下來喘息一陣,又喝了幾口紅牛,才繼續說道:“當我知道這一切的時候,真的是萬念俱灰,生無可戀,幾乎想過要去自殺。
曾老師及時地勸阻住了我,但也隻是打消了我尋死的念頭罷了。
我恨定國叔,恨我父親,恨所有的韋家長老,我一點也不想在這個虛僞的家族繼續待下去。
我離開了韋莊,可天下雖大,卻沒有我容身之處,最終我選擇了遁入空門做和尚,希望能從佛法中得到一些慰藉,讓我忘掉這一切。
在剃度之時,我發了兩個誓言:第一,今生縱然有再好的機會,也絕不做筆冢吏——這是為了懲罰我被渴望扭曲的人性;第二,從剃度之日起,隻修煉十成的守禦之術,絕不再碰那些可以傷害别人的能力——這是為了懲罰我對苑苑的錯手傷害。
如大家所見,這就是今日之我的由來。
” 彼得和尚長出一口氣,示意這個故事終于講完了,仿佛卸下了一個千斤重擔。
這個十幾年來一直背負的沉重心理包袱,直到今日才算放了下來。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把痛苦說給别人聽,不一定會減輕痛苦,但至少會讓别人了解你為什麼痛苦,那也是一種寬慰。
周圍的聽衆保持着安靜。
他們都沒想到,在彼得和尚不收筆靈、隻精于守禦的怪癖背後,竟然還隐藏着這樣的故事。
秦宜眼神中有些東西在閃動,她搖了搖頭,試圖把那種情緒隐藏起來,輕輕問道:“所以當她又一次出現在你面前時,你這十幾年來的愧疚便全湧現了?” “是的,倘若那筆的主人換了别人,隻怕我會因此愧疚而死。
而當我發現竟然是苑苑的時候,那種愧疚便化成了強烈的思念,讓我的意志反而更堅定。
越痛苦,越愧疚,就越堅定。
我想見到她,好好說一句對不起。
” “你早就應該說這句話了。
” 一個女人的聲音突然從洞外傳來,同時傳來的還有十九的痛苦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