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閉南樓看道書

關燈
棟樓之間都種着一排排槐樹與柳樹,如今已經長得非常茂盛,樹遮擋住了太陽的暴曬,行走其間頗為涼爽,讓剛被烈日荼毒的行人精神為之一舒。

     房斌就曾經住在這片家屬區中,彼得與顔政按着警察朋友提供的地址,很輕易地找到了八十九号樓五單元。

    樓道裡采光不算太好,很狹窄,又被自行車、腌菜缸之類的東西占去了大部分空間,他們兩個費了好大力氣才上到四樓。

     正對着樓梯口的就是房斌的租屋。

    他家居然沒裝保險鐵門,隻有一扇綠漆斑駁不堪的木門。

    兩人對視一眼,彼此心裡都冒出同一句話:“這就是那個房斌曾經住過的地方啊?!” 房斌對于他們來說,可是個不一般的神秘存在。

     他是上一代點睛筆的宿主,後來在法源寺内被諸葛長卿殺死,點睛筆被羅中夏繼承了下來。

    最初他們還以為房斌隻是一個普通的不幸筆冢吏,等到接觸了諸葛家以後才知道,原來房斌是一個獨立的筆冢研究學者,與諸葛、韋兩家并無關系,卻一直緻力于挖掘筆冢的秘辛。

    他與諸葛家保持着緊密的聯系,其豐富的學識與洞察力連諸葛家當家老李與費老都稱贊不已。

    諸葛家的新一代,都尊稱房斌為房老師,受其教誨不少——像十九這樣的少女,甚至對他抱持着愛慕與崇敬之心。

     但即使是諸葛家,也隻是通過網絡與房斌聯絡,他的其餘資料則一概欠奉,連相貌都沒人知道。

    而現在,房斌被殺的兩名目擊者——彼得和尚與顔政就站在死者生前住的房門前,心中自然有些難以壓抑的波瀾。

     彼得和尚恭敬地敲了敲門,很快門裡傳來腳步聲,一個女子的聲音随後傳來:“誰啊?” “請問房斌先生在嗎?” 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穿着保潔長袍、戴着口罩的中年婦女出現在門口,手裡還拿着一把掃帚,全身沾着灰塵與蜘蛛網。

    她打量了一下彼得和尚與顔政,摘下口罩,不耐煩地問道:“你們是房斌什麼人?” 顔政搶着回答說:“我們是他的朋友,請問房先生在嗎?” 中年婦女冷冷哼了一聲:“他?他都失蹤好幾個月了!房租也不交,電話也打不通,你說說哪有這麼辦事的?我們家還指望房租過日子呢,他這一走,我收也收不到錢,租也不敢往外租!”一連串的抱怨從她口中湧出來,顔政賠笑道:“就是,就是,起碼得給您打個電話啊!現在像您這麼明事理的房東可太少了,還等了這麼久。

    若是我以前的房東,隻怕頭天沒交錢,第二天就把門踹開了。

    ” 聽了顔政的恭維,中年婦女大有知己之感,态度緩和了不少,繼續唠叨着:“也就是我一老實人,一直等到現在。

    這不昨天我實在等不得了,就叫了開鎖公司和派出所的民警,把門打開。

    我拾掇拾掇,好給别的租客。

    ” 彼得和尚問道:“那他房間裡的東西,還留着嗎?” “賣了。

    ” “賣……賣了?”顔政和彼得和尚一起驚道。

     “對啊,要不我的房租怎麼辦?我還得過日子哪。

    ” “都有些什麼東西?” “呸,什麼值錢的都沒有!就剩幾百本書、一台電腦、幾把椅子而已,連衣服都沒幾件。

    還有一大堆稿紙,都讓收廢品的一車收了。

    ”中年婦女絮叨着,閃身讓他們進屋。

    他們進去一看,不禁暗暗叫苦,整個房間已經是空空蕩蕩,什麼都沒剩下,隻留了一堆垃圾在地闆上。

     房斌既然是筆冢研究學者,必然留有大量資料,這些資料對于筆冢中人來說彌足珍貴,不知裡面隐藏着多少秘密。

    而現在,這些資料竟全都被這個房東賣了廢紙…… “您,還找得到那個收廢品的嗎?”顔政不甘心地追問。

    中年婦女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我怎麼找得到……他不是欠你們錢吧?我先說在前頭,他那點東西賣的錢,都拿來抵房租了。

    ” 顔政賠笑道:“我們不跟您争那些錢,也不是債主,就是想找點東西。

    ”中年婦女忽然想起什麼,俯身從垃圾堆裡掏了掏:“哦,對了,我剛才打掃房間的時候,還撿到一把鑰匙,不是這房間的。

    你們找的是這個?” 顔政和彼得和尚對視一眼,把鑰匙接了過去。

    這把鑰匙和普通鑰匙不太一樣,鑰身很短,呈銀灰色,而且頭部是圓柄中空,手握處還镂刻着一行細小的文字:D-318。

     “這個似乎是地鐵車站寄存箱的鑰匙。

    ” 彼得和尚認出了鑰匙的用途,便對顔政使了一個眼色,顔政趕緊接過鑰匙:“謝謝您,那我們走了,祝您早日找到靠譜的房客。

    ”中年婦女不耐煩地催促道:“别貧了,沒事就快走吧,别耽誤我打掃衛生。

    ” 兩個人道了謝,轉身匆匆離去。

    中年婦女把房門謹慎地關好,忽然一個轉身,把口罩、假發套和臉膜都扯掉,露出一張妩媚靓麗的面孔。

    她走到陽台,隔着窗戶目送着彼得和尚與顔政上了出租車,唇邊微微露出一絲微笑。

     “這樣,就算是成功了吧?” 秦宜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