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閉南樓看道書

關燈
小園,幽竹,茶香,琅琅讀書聲。

     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少年正襟危坐,老人負手而立,身旁還有一個少女素手添香。

     一個身材颀長的青年從園外遠遠望去,又豎起耳朵聽了聽,随即輕歎了一口氣。

     “有美女陪伴,就該去泡吧跳舞,讀什麼勞什子詩書……”顔政有些不甘心地嘟囔道,習慣性地撩了撩額前長發,踮腳又去張望。

    以他的思維方式,實在是不能理解羅中夏為什麼能如此耐心地枯坐在屋子裡,旁邊有十九這樣的美人陪着也就罷了,為什麼還找來鞠式耕這糟老頭子? 自從與懷素相見、詩筆相合之後,羅中夏整個人似乎完全沉靜下來,以往那種跳脫、渾不懔的脾氣被懷素的禅心壓制。

    這讓一向視羅中夏為知己的顔政心情頗為怅然,覺得一個大好青年就此堕落了,變得淡而無味。

     十九曾經問羅中夏接下來打算如何,羅中夏說要回到最初。

    青蓮筆靈的最初,是李白,而李白的最初,自然就是李白的詩。

     從永州返回華夏大學以後,羅中夏徑直去見了鞠式耕,表示希望可以踏踏實實地學些國學知識。

    鞠式耕并不知道筆冢的事情,但見這個頑劣學生浪子回頭,心意誠懇,也便欣然允諾。

    這一個月來,羅中夏足不出戶,苦心攻讀。

    十九向老李請了假,陪在他身邊。

     顔政明白,羅中夏必須要對李白詩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發揮青蓮筆的威力,而要理解李白詩,就必須了解國學,并能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學之美,這無法一蹴而就,非得慢慢修煉不可。

    相比之下,顔政的畫眉筆就省事多了,隻要尊重女性就一切OK——這一點上,他的紳士精神可以算得上世界一流水平。

     可他還是覺得可惜,固執地認為變了脾性的羅中夏就不是羅中夏了。

     顔政又看了一眼埋頭苦讀的羅中夏,悻悻轉身離去,在這種濃厚的讀書氛圍下再待個幾分鐘,他也許會瘋掉。

    顔政對這些玩意兒一向敬謝不敏,他喜歡的詩隻有兩句,一句是“劉項原來不讀書”,一句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已經是極限了。

     羅中夏讀書的地方是華夏大學的松濤園。

    這裡是鞠式耕來大學講課時的居所,羅中夏第一次被筆童襲擊、鄭和第一次意識到筆冢世界的存在,都是在這裡發生,可以說松濤園與筆冢充滿了錯綜複雜的聯系。

     顔政沿着松濤園内的碎石小道走出來,穿過低低的半月拱門,一擡頭便看到了松濤園前那一副輯自蘇轼兄弟的對聯:“于書無所不讀,凡物皆有可觀。

    ” “阿彌陀佛,施主看起來有些心事。

    ” 一聲佛号響起,彼得和尚迎面走了過來,戴着金絲眼鏡,臉上挂着萬年不變的溫和笑容。

     “喲,彼得。

    ”顔政揮動手臂,無精打采地打了個招呼。

     彼得和尚雙手合十:“顔施主,有一個好消息。

    ” “啊,什麼好消息?” 彼得和尚微笑着開口道:“那支李長吉的鬼筆,終于找到了。

    ” “這麼快?”顔政面色一凜,嬉笑的表情收斂了起來。

     “我先入為主,以為和鬼筆相合的都是些陰沉的家夥,沒想到它這一次的宿主居然是一個嬌弱的銀行女職員,倒費了一番工夫。

    ”彼得和尚的語氣帶着幾分感歎,顔政聽到“嬌弱女職員”這個詞,眼睛“唰”地一亮,直接切入了主題:“她漂亮嗎?” “施主,佛家眼中,女子都是紅粉骷髅。

    ” “呸,骷髅也是分美醜的。

    ” “施主還是放棄這心思吧,我們可不能再把普通人扯進來。

    貧僧收了筆之後,就回來了,從此她跟筆靈再無瓜葛。

    ” “你這對人性沒信心的死秃驢。

    ”顔政怒道。

     這一個月裡,羅中夏一門心思潛心修煉,而顔政和彼得和尚卻沒閑着。

    他們奔波于全國各地,去搜尋野筆。

     所謂的野筆,并非是《機器貓》的主人公,而是指未被筆冢收錄、在這世界上肆意遊蕩的筆靈——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李白的青蓮筆靈。

    除去這些天生自由的野筆之外,有些筆靈原本是寄于筆冢吏身上,倘若筆冢吏出了什麼變故身亡,筆靈便會脫身而出,逃出桎梏,變成一支野筆。

     事實上,搜集這些散落于世間的野筆,一直以來便是韋家、諸葛家的使命之一。

     這些野筆模模糊糊擁有自己的意識,卻沒有歸宿,也沒有固定形态,猶如鬼魂一樣飄飄蕩蕩。

    有時在機緣巧合之下,它們碰到适合自己的人類,便會施施然遊過去,寄宿于其身。

    那些宿主往往毫無知覺,并對自己發生的異變驚恐不已。

    火車站前賣的那些小報裡經常提及的各類人體神秘現象,99%都是僞造的,剩下的1%,則是野筆上身導緻的現象…… 本來老李表示他們可以借用諸葛家的資源,可羅中夏對老李始終還存有一絲警惕,覺得還是不要跟他們牽扯太深的好,于是這份慷慨的好意被婉言謝絕了。

     也幸虧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