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波士頓仁慈醫院
關燈
小
中
大
後果:給人體中的化學反應注入砷,來清洗人們化學反應的惡果。
另一種“彼得”療法,隻有當地的醫院才有,同樣需要大量使用流質。
珍妮經常協助這種消毒法,因為患者在這種時候需要特别照料,實際上有時他們需要有人托着自己的生殖器。
消毒過程很簡單,注射一百毫升的液體進生殖器,在尿道裡循環一圈,不過每個經曆過這種療法的人都覺得有點兒疼。
發明這個消毒法的人叫華倫泰,消毒器因此被稱為華倫泰沖洗器。
在華倫泰醫生的沖洗器被改良之後很久,或早已被另一種沖洗器取代,波士頓仁慈醫院的護士們仍舊稱這種治療手法為華倫泰療法,珍妮·菲爾茲認為這是對情人的合适懲罰【2】。
“我母親她,”蓋普寫道,“不是生性浪漫的人。
” 電影院裡的那個兵第一次換座位企圖靠近她時,珍妮·菲爾茲想到華倫泰療法太适合這個人了。
但她并沒有攜帶沖洗器,她的包塞不下那個大家夥。
再說,要用華倫泰消毒法也需要病人配合。
她随身帶着的是一柄手術刀,她從來手術刀不離身。
不是她從手術室偷出來的,這刀的尖端有一道很深的缺口(準是掉到過地上或水槽裡),被醫院丢掉了,它已經不适合精細的工作了,不過珍妮又不是要做什麼精細活兒。
起初這刀劃破了她小包的絲綢口袋。
不過她找來一個舊體溫計套子,就像自來水筆的蓋子那樣,套住手術刀的刀片。
那個兵挪到緊挨着她的座位,伸出整條手臂,擱在他們倆之間本應(古怪)共享的座位扶手上時,珍妮的手在包裡打開了蓋住手術刀的體溫計套子。
他修長的手越過扶手耷拉着,抽搐着好像馬在抖動着一側的馬背趕蒼蠅似的。
珍妮一隻手握住包裡的手術刀,另一隻手把包緊緊按在白衣覆蓋的大腿上。
她想象自己的白色護士服像神聖護盾般閃耀,出于某種變态的理由,她身邊的歹徒就是被她的聖光吸引。
“我母親她,”蓋普寫道,“終其一生都在提防搶包的和劫色的。
” 在電影院裡,那個兵要的可不是她的包。
他碰了碰她的膝蓋。
珍妮清楚明白地開口喝止。
她呵斥道:“把你的髒手拿開。
”幾個觀衆轉過頭來。
“哦,得了吧。
”那個兵呻吟道,手很快伸進她的制服裡面,他發現她的大腿緊緊并攏在一起。
他感到自己的整條胳膊——從肩膀到手腕,忽然像軟瓜一樣被剖開。
珍妮的刀利落地割開他的徽章和襯衫,幹脆地割開他的皮肉,他手肘關節的骨頭露了出來。
(“如果我真要殺他,”她後來跟警察說,“我就會割他的手腕。
我是護士,知道人哪兒流血最要命。
”) 那個兵尖叫起來。
他站起來又倒了下去。
他沒被割到的手揮向珍妮的頭,重擊她的耳朵,她的頭嗡嗡作響。
她手握着手術刀撲向他,割下了他上唇一塊肉,形狀厚度類似大拇指。
(“我當時沒想割破他的喉嚨,”她後來跟警察說,“我是要割掉他的鼻子,不過沒割中。
”) 士兵大叫着在電影院走道摸爬逃跑,朝亮着燈的安全出口逃命。
電影院裡有人驚恐地嗚咽起來。
珍妮在座位上擦幹淨手術刀,放回包裡,重新用體溫計套子蓋住刀刃,然後走向大廳。
士兵的尖銳哭聲震耳欲聾,電影院經理隔着大廳的門對着黑暗中的觀衆叫道:“有沒有醫生啊?拜托!哪位是醫生?” 有人倒是護士,她過去想盡力幫點兒忙。
士兵一看是她,立馬暈倒,真不是因為失血過多。
珍妮知道面部傷口流起血來很吓人,其實不打緊。
他手臂上更深的傷口,才應該馬上處理,但是這人并不會因此流血而死。
除了珍妮似乎沒人懂這一點,畢竟他流了那麼多血,而且她潔白的護士制服上還沾了那麼多血。
他們很快意識到動手的就是她,電影院的雜役不讓她碰昏倒的士兵,有人把她的包拿走了。
這個瘋護士!砍人狂!珍妮·菲爾茲非常冷靜。
她想隻要等真正的執法人員來了就能明白來龍去脈。
但警察對她也不太友善。
“你和這家夥談戀愛很久了?”第一個警察在押她去分局的路上這麼問她。
後來另一個問她:“你怎麼知道他要攻擊你?他說他隻是想認識你。
” “寶貝兒,那可是把惡毒的小兇器,”第三個警察對她說,“你不應該随身帶着這種玩意兒,這可是給自己找麻煩。
” 于是珍妮等着她哥哥們來把事說清楚。
他們可是河對岸劍橋大學法學院的人。
一個是法學院學生,一個是法學院老師。
“他們都認為,”蓋普寫道,“當律師有辱斯文,不過學習法律很崇高。
” 他們的到來,并沒有給珍妮帶來太大安慰。
一個說:“母親可要傷透心了。
” “要是你還在衛斯理讀書就好了。
”另一個說。
“女孩子一個人出門得保護好自己,”珍妮說,“還有比這更天經地義的事嗎?” 但她的一個哥哥問她,是否能證明和這個士兵沒有過瓜葛。
“咱們關起門來說,”另一個則小聲說,“你和這男人是不是交往很久了?” 終于事情都弄清了,因為警察調查出這名士兵來自紐約,在那裡有妻有子。
他到波士頓來休假,他比誰都怕這件事傳到他妻子耳朵裡。
所有人都同意要是那樣的話就糟了,對誰都不好,因此珍妮被釋放,沒有被告。
珍妮吵着警察沒有把手術刀還給她,一個哥哥說:“看在上帝的份上,别鬧了,珍妮,你還可以再偷一把不是嘛。
” “不是我偷來的。
” “你應該交一些朋友。
”一個哥哥說。
“在衛斯理的朋友。
”兩人一起重複道。
“謝謝你們接了我電話就趕過來。
” 一個哥哥說:“家人不就應該這樣嗎?” 另一個說:“血濃于……”然後他的臉色變得蒼白,因為珍妮的護士服滿是血污,這個比喻有點兒尴尬。
“我是個好姑娘。
”珍妮對他們說。
“珍妮,”年長些的哥哥開了口,他曾是珍妮最早的偶像,她崇拜他的智慧,覺得他做什麼都對,他神情嚴肅,“最好不要和已婚男子糾纏。
” “我們不會告訴母親的。
”另一個說。
年長的哥哥又說:“更不會告訴父親!”他想示好,對珍妮擠了一下眼。
這個怪異的表情讓他的臉都扭曲了,有那麼一瞬珍妮以為她最早的偶像得了面部痙攣。
在兩兄弟旁邊是一個貼着山姆大叔招貼的信箱。
一個一身褐色的小兵正從山姆大叔的兩隻大手上爬下來。
這個兵正要落腳在一張歐洲地圖上。
招貼底部寫着一行字:“支持我們的小夥子!”珍妮的大哥看見她看着這張招貼。
“也不要和當兵的攪和在一起。
”他補了一句,盡管再過幾個月他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士兵,并且會成為一去不回的犧牲者一員,他會傷透母親的心,他生前說起這種行為來可是帶着不齒的口吻。
珍妮僅剩的另一個哥哥,将會在戰後很久揚帆出海時死于船難。
他會在離犬首灣的住宅幾英裡【3】處溺水身亡。
珍妮的母親說起他悲痛不已的妻子:“還那麼年輕漂亮,孩子也不是很讨人厭。
起碼還沒有開始讨人厭,我肯定她得體地守一陣子寡以後,就能再找到一個人。
”珍妮的哥哥溺亡快一年時,寡嫂最終找到珍妮商量。
她問珍妮“得體的時間”有沒有到,到底可不可以開始“再找一個人”。
她害怕得罪珍妮的母親,她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用服喪了。
“如果你不想服喪,又在為誰服喪呢?”珍妮在自傳裡寫道,“可憐的女人,要别人告訴她應該怎麼想。
” “我母親說這是她見過的最蠢的女人,”蓋普寫道,“而且她還念了衛斯理。
” 不過珍妮·菲爾茲和哥哥們道了晚安之後,在波士頓仁慈醫院附近的小公寓裡,卻因為太過困擾而無法好好生氣。
而且她也渾身酸痛,耳朵被那個兵打得很疼,肩胛骨之間的肌肉也深深抽痛,讓她睡不着。
她想道,肯定是被劇院雜工抓住時胳膊被扭到背後扭傷的。
她想起用熱水瓶熱敷能緩解肌肉酸痛,于是起床打開壁櫥拿出一個母親送的禮物盒。
那裡面原來不是熱水瓶,熱水瓶是她母親用來說她不便直呼其名的東西的代稱。
包裝盒裡是一個陰部沖洗袋。
珍妮的母親知道這是用來幹嗎的,珍妮也知道。
珍妮在醫院幫助不少病人使用沖洗袋,不過在醫院它們大多不是被用來在性交之後防止懷孕的,而是一般被用作婦女保持衛生和治療性病的工具。
對珍妮·菲爾茲來說,沖洗袋就是更大更溫和的華倫泰沖洗器。
珍妮拆開母親送的所有禮物盒,每一個裡面都有一隻沖洗袋。
“求求你用一下吧,親愛的。
”她母親曾經這麼求她。
珍妮明白,她母親認為她的性生活頻繁而且不負責任,盡管母親是為了她好。
毫無疑問,就像她母親說的,“自從離開衛斯理”。
自從離開衛斯理,她母親就認為珍妮的婚前性行為非常頻繁(她母親會用這個說法)。
珍妮·菲爾茲爬回床上,把裝滿熱水的沖洗袋緊貼在肩胛骨之間。
她希望沖洗袋上控制不讓水流下軟管的夾子能一滴不漏,不過保險起見她還是用手提着管子,有點兒像塑料玫瑰念珠,她把袋子的噴嘴放進玻璃水杯。
珍妮聽了一整晚沖洗袋漏水的聲響。
在這個思想污濁的世界上,她想,你要麼是哪個人的妻子,要麼是哪個人的婊子,要麼就快要成為哪個人的妻子或婊子。
如果你不屬于這兩個類别,每個人都會設法讓你覺得你不正常。
但是,她想,我絲毫沒有不正常。
這段話,多年後,當然成了讓珍妮一舉成名的那本書的開頭。
無論評論者的說法多粗俗,她的自傳據說很好地兼顧了文學價值和人氣。
盡管蓋普聲稱他母親的作品的文學價值,隻是西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的産品目錄水準。
然而到底是誰讓珍妮變粗俗的?不是她學法律的哥哥們
另一種“彼得”療法,隻有當地的醫院才有,同樣需要大量使用流質。
珍妮經常協助這種消毒法,因為患者在這種時候需要特别照料,實際上有時他們需要有人托着自己的生殖器。
消毒過程很簡單,注射一百毫升的液體進生殖器,在尿道裡循環一圈,不過每個經曆過這種療法的人都覺得有點兒疼。
發明這個消毒法的人叫華倫泰,消毒器因此被稱為華倫泰沖洗器。
在華倫泰醫生的沖洗器被改良之後很久,或早已被另一種沖洗器取代,波士頓仁慈醫院的護士們仍舊稱這種治療手法為華倫泰療法,珍妮·菲爾茲認為這是對情人的合适懲罰
“我母親她,”蓋普寫道,“不是生性浪漫的人。
” 電影院裡的那個兵第一次換座位企圖靠近她時,珍妮·菲爾茲想到華倫泰療法太适合這個人了。
但她并沒有攜帶沖洗器,她的包塞不下那個大家夥。
再說,要用華倫泰消毒法也需要病人配合。
她随身帶着的是一柄手術刀,她從來手術刀不離身。
不是她從手術室偷出來的,這刀的尖端有一道很深的缺口(準是掉到過地上或水槽裡),被醫院丢掉了,它已經不适合精細的工作了,不過珍妮又不是要做什麼精細活兒。
起初這刀劃破了她小包的絲綢口袋。
不過她找來一個舊體溫計套子,就像自來水筆的蓋子那樣,套住手術刀的刀片。
那個兵挪到緊挨着她的座位,伸出整條手臂,擱在他們倆之間本應(古怪)共享的座位扶手上時,珍妮的手在包裡打開了蓋住手術刀的體溫計套子。
他修長的手越過扶手耷拉着,抽搐着好像馬在抖動着一側的馬背趕蒼蠅似的。
珍妮一隻手握住包裡的手術刀,另一隻手把包緊緊按在白衣覆蓋的大腿上。
她想象自己的白色護士服像神聖護盾般閃耀,出于某種變态的理由,她身邊的歹徒就是被她的聖光吸引。
“我母親她,”蓋普寫道,“終其一生都在提防搶包的和劫色的。
” 在電影院裡,那個兵要的可不是她的包。
他碰了碰她的膝蓋。
珍妮清楚明白地開口喝止。
她呵斥道:“把你的髒手拿開。
”幾個觀衆轉過頭來。
“哦,得了吧。
”那個兵呻吟道,手很快伸進她的制服裡面,他發現她的大腿緊緊并攏在一起。
他感到自己的整條胳膊——從肩膀到手腕,忽然像軟瓜一樣被剖開。
珍妮的刀利落地割開他的徽章和襯衫,幹脆地割開他的皮肉,他手肘關節的骨頭露了出來。
(“如果我真要殺他,”她後來跟警察說,“我就會割他的手腕。
我是護士,知道人哪兒流血最要命。
”) 那個兵尖叫起來。
他站起來又倒了下去。
他沒被割到的手揮向珍妮的頭,重擊她的耳朵,她的頭嗡嗡作響。
她手握着手術刀撲向他,割下了他上唇一塊肉,形狀厚度類似大拇指。
(“我當時沒想割破他的喉嚨,”她後來跟警察說,“我是要割掉他的鼻子,不過沒割中。
”) 士兵大叫着在電影院走道摸爬逃跑,朝亮着燈的安全出口逃命。
電影院裡有人驚恐地嗚咽起來。
珍妮在座位上擦幹淨手術刀,放回包裡,重新用體溫計套子蓋住刀刃,然後走向大廳。
士兵的尖銳哭聲震耳欲聾,電影院經理隔着大廳的門對着黑暗中的觀衆叫道:“有沒有醫生啊?拜托!哪位是醫生?” 有人倒是護士,她過去想盡力幫點兒忙。
士兵一看是她,立馬暈倒,真不是因為失血過多。
珍妮知道面部傷口流起血來很吓人,其實不打緊。
他手臂上更深的傷口,才應該馬上處理,但是這人并不會因此流血而死。
除了珍妮似乎沒人懂這一點,畢竟他流了那麼多血,而且她潔白的護士制服上還沾了那麼多血。
他們很快意識到動手的就是她,電影院的雜役不讓她碰昏倒的士兵,有人把她的包拿走了。
這個瘋護士!砍人狂!珍妮·菲爾茲非常冷靜。
她想隻要等真正的執法人員來了就能明白來龍去脈。
但警察對她也不太友善。
“你和這家夥談戀愛很久了?”第一個警察在押她去分局的路上這麼問她。
後來另一個問她:“你怎麼知道他要攻擊你?他說他隻是想認識你。
” “寶貝兒,那可是把惡毒的小兇器,”第三個警察對她說,“你不應該随身帶着這種玩意兒,這可是給自己找麻煩。
” 于是珍妮等着她哥哥們來把事說清楚。
他們可是河對岸劍橋大學法學院的人。
一個是法學院學生,一個是法學院老師。
“他們都認為,”蓋普寫道,“當律師有辱斯文,不過學習法律很崇高。
” 他們的到來,并沒有給珍妮帶來太大安慰。
一個說:“母親可要傷透心了。
” “要是你還在衛斯理讀書就好了。
”另一個說。
“女孩子一個人出門得保護好自己,”珍妮說,“還有比這更天經地義的事嗎?” 但她的一個哥哥問她,是否能證明和這個士兵沒有過瓜葛。
“咱們關起門來說,”另一個則小聲說,“你和這男人是不是交往很久了?” 終于事情都弄清了,因為警察調查出這名士兵來自紐約,在那裡有妻有子。
他到波士頓來休假,他比誰都怕這件事傳到他妻子耳朵裡。
所有人都同意要是那樣的話就糟了,對誰都不好,因此珍妮被釋放,沒有被告。
珍妮吵着警察沒有把手術刀還給她,一個哥哥說:“看在上帝的份上,别鬧了,珍妮,你還可以再偷一把不是嘛。
” “不是我偷來的。
” “你應該交一些朋友。
”一個哥哥說。
“在衛斯理的朋友。
”兩人一起重複道。
“謝謝你們接了我電話就趕過來。
” 一個哥哥說:“家人不就應該這樣嗎?” 另一個說:“血濃于……”然後他的臉色變得蒼白,因為珍妮的護士服滿是血污,這個比喻有點兒尴尬。
“我是個好姑娘。
”珍妮對他們說。
“珍妮,”年長些的哥哥開了口,他曾是珍妮最早的偶像,她崇拜他的智慧,覺得他做什麼都對,他神情嚴肅,“最好不要和已婚男子糾纏。
” “我們不會告訴母親的。
”另一個說。
年長的哥哥又說:“更不會告訴父親!”他想示好,對珍妮擠了一下眼。
這個怪異的表情讓他的臉都扭曲了,有那麼一瞬珍妮以為她最早的偶像得了面部痙攣。
在兩兄弟旁邊是一個貼着山姆大叔招貼的信箱。
一個一身褐色的小兵正從山姆大叔的兩隻大手上爬下來。
這個兵正要落腳在一張歐洲地圖上。
招貼底部寫着一行字:“支持我們的小夥子!”珍妮的大哥看見她看着這張招貼。
“也不要和當兵的攪和在一起。
”他補了一句,盡管再過幾個月他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士兵,并且會成為一去不回的犧牲者一員,他會傷透母親的心,他生前說起這種行為來可是帶着不齒的口吻。
珍妮僅剩的另一個哥哥,将會在戰後很久揚帆出海時死于船難。
他會在離犬首灣的住宅幾英裡
珍妮的母親說起他悲痛不已的妻子:“還那麼年輕漂亮,孩子也不是很讨人厭。
起碼還沒有開始讨人厭,我肯定她得體地守一陣子寡以後,就能再找到一個人。
”珍妮的哥哥溺亡快一年時,寡嫂最終找到珍妮商量。
她問珍妮“得體的時間”有沒有到,到底可不可以開始“再找一個人”。
她害怕得罪珍妮的母親,她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用服喪了。
“如果你不想服喪,又在為誰服喪呢?”珍妮在自傳裡寫道,“可憐的女人,要别人告訴她應該怎麼想。
” “我母親說這是她見過的最蠢的女人,”蓋普寫道,“而且她還念了衛斯理。
” 不過珍妮·菲爾茲和哥哥們道了晚安之後,在波士頓仁慈醫院附近的小公寓裡,卻因為太過困擾而無法好好生氣。
而且她也渾身酸痛,耳朵被那個兵打得很疼,肩胛骨之間的肌肉也深深抽痛,讓她睡不着。
她想道,肯定是被劇院雜工抓住時胳膊被扭到背後扭傷的。
她想起用熱水瓶熱敷能緩解肌肉酸痛,于是起床打開壁櫥拿出一個母親送的禮物盒。
那裡面原來不是熱水瓶,熱水瓶是她母親用來說她不便直呼其名的東西的代稱。
包裝盒裡是一個陰部沖洗袋。
珍妮的母親知道這是用來幹嗎的,珍妮也知道。
珍妮在醫院幫助不少病人使用沖洗袋,不過在醫院它們大多不是被用來在性交之後防止懷孕的,而是一般被用作婦女保持衛生和治療性病的工具。
對珍妮·菲爾茲來說,沖洗袋就是更大更溫和的華倫泰沖洗器。
珍妮拆開母親送的所有禮物盒,每一個裡面都有一隻沖洗袋。
“求求你用一下吧,親愛的。
”她母親曾經這麼求她。
珍妮明白,她母親認為她的性生活頻繁而且不負責任,盡管母親是為了她好。
毫無疑問,就像她母親說的,“自從離開衛斯理”。
自從離開衛斯理,她母親就認為珍妮的婚前性行為非常頻繁(她母親會用這個說法)。
珍妮·菲爾茲爬回床上,把裝滿熱水的沖洗袋緊貼在肩胛骨之間。
她希望沖洗袋上控制不讓水流下軟管的夾子能一滴不漏,不過保險起見她還是用手提着管子,有點兒像塑料玫瑰念珠,她把袋子的噴嘴放進玻璃水杯。
珍妮聽了一整晚沖洗袋漏水的聲響。
在這個思想污濁的世界上,她想,你要麼是哪個人的妻子,要麼是哪個人的婊子,要麼就快要成為哪個人的妻子或婊子。
如果你不屬于這兩個類别,每個人都會設法讓你覺得你不正常。
但是,她想,我絲毫沒有不正常。
這段話,多年後,當然成了讓珍妮一舉成名的那本書的開頭。
無論評論者的說法多粗俗,她的自傳據說很好地兼顧了文學價值和人氣。
盡管蓋普聲稱他母親的作品的文學價值,隻是西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的産品目錄水準。
然而到底是誰讓珍妮變粗俗的?不是她學法律的哥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