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不知道。
” “你看,要是戰争繼續下去,上面會給他家屬找大麻煩的。
” “戰争不會繼續下去的,”一個士兵說。
“我們正在回家。
戰争結束了。
” “人人都在回家。
” “我們都在回家。
” “快走,中尉,”皮安尼說。
他想越過那些士兵。
“中尉?哪一個是中尉?打倒軍官!” 皮安尼攙住我的胳臂。
“我還是叫你名字吧,”他說。
“他們或許會來尋事。
他們已經槍殺了一些軍官。
”我們趕了幾步,趕過了那些部隊。
“我不會打一份報告叫他家屬吃苦頭的。
”我繼續我們的談話。
“要是戰争真結束了,那就沒有關系了,”皮安尼說。
“但是我不相信戰争已經結束。
真這樣就太好啦。
” “我們不久就會知道的,”我說。
“我不相信戰争結束。
他們都這樣想,我可不相信。
” “VivalaPace![1]”一個士兵叫喊起來。
“我們回家去啦。
” “倘若我們大家都回家,那太好了,”皮安尼說。
“你豈不想回家嗎?” “想的。
” “我們回不了。
依我看,戰争還沒有結束。
” “Andimoacasa![2]”一個士兵喊道。
“他們丢掉了步槍,”皮安尼說。
“他們在走的時候把槍摘下,丢掉了。
然後就喊口号。
” “他們不應該丢掉步槍。
” “他們以為隻要把槍丢掉,人家就沒法再叫他們打仗了。
” 在黑暗中和雨中,我們沿着路邊趕路,我看見許多士兵還挂着步槍。
槍在披肩上邊撅出來。
“你們是哪一個旅的?”一個軍官叫道。
“和平旅,”有人喊道。
軍官一聲不響。
“他說什麼?軍官說什麼?” “打倒軍官。
和平萬歲!” “快走吧,”皮安尼說。
我們經過兩部英國救護車,它們給丢在一大批遺棄的車輛間。
“是哥裡察開來的車子,”皮安尼說。
“車子我認得。
” “人家倒比我們走得遠一些。
” “人家比我們早開車啊。
” “司機們不曉得哪兒去啦?” “大概就在前頭吧。
” “德國軍隊在烏迪内城外停下了,”我說。
“這些人都可以渡河了。
” “是的,”皮安尼說。
“我說戰争還要打下去,就是這個緣故。
” “德國軍隊本可以追上來,”我說。
“不曉得為什麼不追上來。
” “我也不知道。
這種戰争我什麼都不懂。
” “依我看,他們得等待他們的運輸供應吧。
” “我不知道,”皮安尼說。
他獨自一個人,态度就和氣得多。
和其他司機在一起時,他講起話來很粗魯。
“你結了婚沒有,路易吉?” “你知道我是結了婚的。
” “你不想當俘虜就是為了這個嗎?” “這是其中的一個理由。
你結了婚沒有,中尉?” “沒有。
” “博内羅也沒結婚。
” “你沒法憑一個人結婚不結婚來說明什麼問題。
不過,我想結了婚的人總想回去找他妻子的吧,”我說。
我很想談談關于妻子的事。
“是的。
” “你的腳怎麼樣?” “着實疼。
” 天亮前,我們趕到了塔利亞門托河的河岸邊,便沿着漲滿水的河走,走近一條所有的人馬要過的橋。
“這條河總該守得住吧,”皮安尼說。
在黑暗中,水好像漲得很高。
河水打着漩渦,河面寬闊。
那座木橋約莫有四分之三英裡長,河水通常很淺,隻是離橋面很遠處的寬闊的石床上的一股窄窄的水道,現在可高漲到緊挨着橋闆了。
我們沿着河岸走,然後擠進了渡橋的人群。
我緊緊地夾在人群中慢慢地過橋,上面是雨,下邊隔着幾尺便是河水,我的前頭是一部炮車上的彈藥箱,我從橋邊探頭望望河水。
現在我們沒法按照我們的速度趕路,反而覺得非常疲乏。
過橋一點兒也不叫人興奮愉快。
我隻是想,要是在白天,飛機來丢炸彈,那才不曉得是個什麼光景呢。
“皮安尼,”我說。
“我在這兒,中尉。
”他給擠在前面一點的人群裡。
沒人說話。
大家隻希望快點過橋,心裡就是這麼個念頭。
我們快過去了。
木橋的那一頭,兩邊站有一些軍官和憲兵,打着手電筒。
我看見他們被地平線襯托出的身影。
我們走近他們時,我看見有個軍官用手指指隊伍中的一個人。
一名憲兵走進行列,抓住那人的胳膊,拖了出去。
憲兵強迫他離開大路。
我們快走到軍官們的正對面了。
他們正仔細察看着行列中的每一個人,有時交談一聲,跨前幾步,打手電筒照照一個人的臉。
我們剛要走到正對面時,他們又抓去了一個人。
我看見那人。
是個中校。
人家用手電筒照他時,我看見他袖管上有兩顆星。
他頭發灰白,長得又矮又胖。
憲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檢查行人的軍官後面。
當我走到那一排軍官跟前時,我看到有一兩個軍官正盯着我。
其中有一位指指我,對憲兵說了一聲。
我看見那憲兵跑過來,擠過隊伍的邊沿來找我,接着我感到被他抓住了我的衣領。
“你怎麼啦?”我說。
一拳打到他臉上去。
我看見那帽子底下的臉,上翹的小胡子,血從他面頰上淌下來。
又有一個憲兵朝我們倆沖過來。
“你怎麼啦?”我說。
他不回答。
他正在尋找機會揪住我。
我伸手到背後去解手槍。
“你難道不
” “你看,要是戰争繼續下去,上面會給他家屬找大麻煩的。
” “戰争不會繼續下去的,”一個士兵說。
“我們正在回家。
戰争結束了。
” “人人都在回家。
” “我們都在回家。
” “快走,中尉,”皮安尼說。
他想越過那些士兵。
“中尉?哪一個是中尉?打倒軍官!” 皮安尼攙住我的胳臂。
“我還是叫你名字吧,”他說。
“他們或許會來尋事。
他們已經槍殺了一些軍官。
”我們趕了幾步,趕過了那些部隊。
“我不會打一份報告叫他家屬吃苦頭的。
”我繼續我們的談話。
“要是戰争真結束了,那就沒有關系了,”皮安尼說。
“但是我不相信戰争已經結束。
真這樣就太好啦。
” “我們不久就會知道的,”我說。
“我不相信戰争結束。
他們都這樣想,我可不相信。
” “VivalaPace!
“我們回家去啦。
” “倘若我們大家都回家,那太好了,”皮安尼說。
“你豈不想回家嗎?” “想的。
” “我們回不了。
依我看,戰争還沒有結束。
” “Andimoacasa!
“他們丢掉了步槍,”皮安尼說。
“他們在走的時候把槍摘下,丢掉了。
然後就喊口号。
” “他們不應該丢掉步槍。
” “他們以為隻要把槍丢掉,人家就沒法再叫他們打仗了。
” 在黑暗中和雨中,我們沿着路邊趕路,我看見許多士兵還挂着步槍。
槍在披肩上邊撅出來。
“你們是哪一個旅的?”一個軍官叫道。
“和平旅,”有人喊道。
軍官一聲不響。
“他說什麼?軍官說什麼?” “打倒軍官。
和平萬歲!” “快走吧,”皮安尼說。
我們經過兩部英國救護車,它們給丢在一大批遺棄的車輛間。
“是哥裡察開來的車子,”皮安尼說。
“車子我認得。
” “人家倒比我們走得遠一些。
” “人家比我們早開車啊。
” “司機們不曉得哪兒去啦?” “大概就在前頭吧。
” “德國軍隊在烏迪内城外停下了,”我說。
“這些人都可以渡河了。
” “是的,”皮安尼說。
“我說戰争還要打下去,就是這個緣故。
” “德國軍隊本可以追上來,”我說。
“不曉得為什麼不追上來。
” “我也不知道。
這種戰争我什麼都不懂。
” “依我看,他們得等待他們的運輸供應吧。
” “我不知道,”皮安尼說。
他獨自一個人,态度就和氣得多。
和其他司機在一起時,他講起話來很粗魯。
“你結了婚沒有,路易吉?” “你知道我是結了婚的。
” “你不想當俘虜就是為了這個嗎?” “這是其中的一個理由。
你結了婚沒有,中尉?” “沒有。
” “博内羅也沒結婚。
” “你沒法憑一個人結婚不結婚來說明什麼問題。
不過,我想結了婚的人總想回去找他妻子的吧,”我說。
我很想談談關于妻子的事。
“是的。
” “你的腳怎麼樣?” “着實疼。
” 天亮前,我們趕到了塔利亞門托河的河岸邊,便沿着漲滿水的河走,走近一條所有的人馬要過的橋。
“這條河總該守得住吧,”皮安尼說。
在黑暗中,水好像漲得很高。
河水打着漩渦,河面寬闊。
那座木橋約莫有四分之三英裡長,河水通常很淺,隻是離橋面很遠處的寬闊的石床上的一股窄窄的水道,現在可高漲到緊挨着橋闆了。
我們沿着河岸走,然後擠進了渡橋的人群。
我緊緊地夾在人群中慢慢地過橋,上面是雨,下邊隔着幾尺便是河水,我的前頭是一部炮車上的彈藥箱,我從橋邊探頭望望河水。
現在我們沒法按照我們的速度趕路,反而覺得非常疲乏。
過橋一點兒也不叫人興奮愉快。
我隻是想,要是在白天,飛機來丢炸彈,那才不曉得是個什麼光景呢。
“皮安尼,”我說。
“我在這兒,中尉。
”他給擠在前面一點的人群裡。
沒人說話。
大家隻希望快點過橋,心裡就是這麼個念頭。
我們快過去了。
木橋的那一頭,兩邊站有一些軍官和憲兵,打着手電筒。
我看見他們被地平線襯托出的身影。
我們走近他們時,我看見有個軍官用手指指隊伍中的一個人。
一名憲兵走進行列,抓住那人的胳膊,拖了出去。
憲兵強迫他離開大路。
我們快走到軍官們的正對面了。
他們正仔細察看着行列中的每一個人,有時交談一聲,跨前幾步,打手電筒照照一個人的臉。
我們剛要走到正對面時,他們又抓去了一個人。
我看見那人。
是個中校。
人家用手電筒照他時,我看見他袖管上有兩顆星。
他頭發灰白,長得又矮又胖。
憲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檢查行人的軍官後面。
當我走到那一排軍官跟前時,我看到有一兩個軍官正盯着我。
其中有一位指指我,對憲兵說了一聲。
我看見那憲兵跑過來,擠過隊伍的邊沿來找我,接着我感到被他抓住了我的衣領。
“你怎麼啦?”我說。
一拳打到他臉上去。
我看見那帽子底下的臉,上翹的小胡子,血從他面頰上淌下來。
又有一個憲兵朝我們倆沖過來。
“你怎麼啦?”我說。
他不回答。
他正在尋找機會揪住我。
我伸手到背後去解手槍。
“你難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