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棄
關燈
小
中
大
飛馬,飛過了百貨店,飛過了影劇院,飛過了醫院——飛過醫院以後,國慶像是被擊中似的放下了手臂,他的飛翔夭折了。
他哭喪着臉,貼着牆壁往我們來的方向走去。
他都沒有和我們說一句話,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趕緊追上去問他為什麼不去看飛馬了。
可他隻知道不停地往前走,我們去拉住他,他生氣地打開我們的手,哭泣着說: “你們别理我。
” 我和劉小青傻頭傻腦地互相看了半晌,然後驚愕地看着他走遠。
随即我們就不再吃驚,我們立刻忘記了他。
我和劉小青張開手臂繼續奔跑,要去看飛翔的馬。
那是兩匹棕黃的馬,它們在中學的小樹林裡,一匹在木槽裡喝水,另一匹不停地在樹幹上蹭屁股。
它們根本就沒有翅膀,而且渾身髒乎乎的。
一股馬臊臭熏得我們龇牙咧嘴。
我輕聲問劉小青: “這是馬嗎?” 劉小青提心吊膽地走上去,怯生生地問一位年輕的軍人: “它們為什麼沒有翅膀?” “什麼?翅膀?”那個軍人很不耐煩地揮揮手,“走開,走開。
” 我們趕緊走開,周圍的人都嘻嘻笑了起來。
我對劉小青說: “這肯定不是馬,馬應該是白顔色的。
” 一個大孩子對我們說: “對,這不是馬。
” “那它是什麼?”劉小青問。
“老鼠。
” 這麼大的老鼠?我和劉小青吓一跳。
國慶在醫院的門口看到了他的父親,他突然悲傷的原因是他父親走進了醫院,這情景意味着他最後的期待已經落空。
那時候飛馬還有什麼意思呢? 第二天國慶告訴了我們,他昨天為何轉身離去。
他憂傷地說: “我爹不會來找我了。
” 然後他響亮地哭了起來。
“我看到他去醫院了,他生了病都不來找我,他就再也不會來找我了。
” 國慶站在籃球架下放聲大哭,他一點都不知道難為情,我和劉小青隻得氣勢洶洶地去驅趕圍上來的同學。
被活人遺棄的國慶,開始了與樓下那位被死人遺棄的老太太的親密交往。
那個穿着黑色綢衣,臉上的皺紋如同波浪一樣的老女人,實在讓我害怕,可是國慶卻不對她産生恐懼。
國慶不再把全部的時間,貢獻給我們共同的童年。
他經常和那位孤單老太太待在一起。
有時我在街上看到他們兩人拉着手一起走來,國慶本該是活潑的臉,在她黑色的手臂旁顯得有些陰沉。
這個女人以她垂暮的氣息腐化着國慶蓬勃的生命力,從而讓我現在眺望尚是年幼的國慶時,看到了他臉上閃爍着灰暗的衰落。
我無法設想他們兩人坐在一間門窗緊閉屋中的情景,他們肯定會走上與死人交往的路途。
那個嗓音喑啞的老太太講叙死人時,有着令人戰栗的親切,這一點我已經飽受驚吓了。
而我的同學顯然被這一切所迷住,他經常向我和劉小青講起他的母親,怎樣在黎明前無聲地走來和他說上幾句話後又無聲地離去。
當我們詢問究竟說些什麼時,他卻神态莊重地告訴我們這應當是保密的。
有一次他母親忘了回去的時間,公雞的啼叫使她大驚失色,急忙中她沒有從門口出去,而是破窗而出像鳥一樣飛走了。
這個細節的應用,無疑增強了國慶叙述的真實性。
也使我一連幾天疑惑不解,國慶母親破窗而出讓我為她擔驚受怕,她家可是住在樓上。
我曾悄悄問過劉小青: “她會不會摔死?” 劉小青回答: “她已經死了,就不會怕摔死。
” 我聽後恍然大悟。
國慶講叙他和母親相會時的神态是那麼的認真,甚至是幸福的,我們很難不相信他。
可他講叙的語調實在叫我害怕,那種迷人的親切和黑衣老太太簡直一模一樣。
而且他聲稱自己經常看到菩薩,有房屋那麼大,像陽光那麼金燦燦,它會突然在眼前的上空出現,随即猶如閃電一樣消失。
有一天傍晚,我們兩人坐在河邊,我反駁了他,我堅決不相信會有菩薩,為了證明自己的不信,我大罵菩薩。
國慶卻無動于衷地坐着,過了一會才說: “你罵菩薩時,心裡怕極了。
” 他不說這話我還好,那麼一說我突然真的害怕了。
那時夜色正在來臨,我看着寬廣無比的灰暗正在彌漫開來,内心的顫抖使我的呼吸雜亂無章。
國慶繼續說: “不怕菩薩的人會受到懲罰的。
” 我聲音亂抖地問他: “是什麼樣的懲罰呢?” 國慶沉思了片刻,然後說: “婆婆知道。
” 那個吓人的老太太知道? 國慶輕聲告訴我: “人在害怕時就能看到菩薩。
” 我立刻睜大眼睛去看灰暗的天空,可是什麼都沒有看到。
我吓得都要哭出來了,我對國慶說: “你可千萬不要騙我。
” 那時的國慶體現了令我感激的友情,他輕聲鼓勵我: “你再仔細看看。
” 我再次睜大眼睛,那時天完全黑了。
害怕和虔誠終于讓我看到了菩薩,我不知道是真正看到,還是在想象中看到。
總之我看到了一尊有房屋那麼大,像陽光那麼金燦燦的菩薩,不過它一閃就消失了。
那位和死者親密無間并且無所顧忌的老太太,由于生命還在極其苦惱地延續,她就不得不經常和極其陌生的現實打交道。
她用可怕的方式使國慶的靈魂得到安甯,國慶則以勇敢的行為在現實中保護了她。
她最為憂心忡忡的是那條經常盤踞在胡同中央的黃毛狗,當她不得不上街買米買鹽或者打醬油時,狗使她的害怕,遠遠勝過她使我的害怕。
事實上那條沒有孩子喜歡的醜八怪老狗,對誰都汪汪亂叫,可她卻是一廂情願地把自己作為了它唯一的敵人。
那條狗一看到她就顯出一副窮兇極惡的樣子,它汪汪吼着不斷做出準備撲上去的姿态,其實它隻是原地蹦而已。
那時候她屋内牆上衆多的死人就愛莫能助了。
我看到過她被狗吓得渾身哆嗦,她的小腳在往回逃命時充滿了彈性,這個上了年紀的女人把身體搖擺得像一把正在扇動的扇子。
那時候國慶的父親還沒有離家出走,我們三個孩子在後面幸災樂禍地高聲大笑。
我向國慶家走去時,已經不用擔心她在門縫後面的半張臉,她沒有工夫在門後守候我們,而是坐在自己屋中哭哭泣泣。
我們會貼到她的門上,從木縫裡欣賞她撩起衣角擦眼淚。
後來,她通過死者和國慶建立了奇妙的默契,也就意外地得到了國慶的保護。
那些日子裡她每次上街都要有國慶走在身邊,這樣她就可以不必提心吊膽。
那條黃毛狗每次汪汪叫着企圖阻擋他們,國慶都蹲下身體作出一副撿石頭的樣子,狗就迅速逃竄了。
他們繼續往前走去時,老太太的眼神充滿了對國慶的崇拜,我的同學則是驕傲地對她說: “再兇的狗也都怕我。
” 對狗的懼怕,使她每天都要跪在泥塑的觀音前,虔誠地懇求菩薩保佑那條老狗長壽。
國慶每次放學回家,她最先詢問的就是那條狗還在不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她就欣然微笑起來。
她最為擔心的就是黃毛狗先她而死。
她告訴國慶,去陰間的路途非常遙遠,既黑又冷,她要穿上棉衣還要拿一盞油燈。
如果狗比她先死,就會在陰間的路上守候她,她說到這裡時緊張得全身發抖,她眼淚汪汪地說: “到那時候你就幫不了我了。
” 這個孤獨的老女人,具有時代特有的固執和認真。
她用了幾十年的油瓶有自己的刻度,她不相信商店的售貨員,他們灌油時眼睛總是望着别處。
一旦油超過了刻度,她絕不會沾沾自喜,而是心懷不滿地倒出來一點。
如果沒有到刻度,那麼不加滿她就不會走開,她會長時間地站在那裡,什麼話也不說,隻是固執地看着油瓶。
她的丈夫似乎在很早以前就魂歸西天,那個有很大力氣的男人,生前對螺蛳有着古怪的熱衷。
他喜歡坐在夏天的天井裡,搖着扇子悠然自得地吃着螺蛳。
她幾十年守寡生涯裡,對丈夫最好的紀念還不是她力保了貞操,而是一絲不苟地繼承了他的這一嗜好。
生前的時候,那個男人占有了所有的螺蛳肉,她則是心甘情願地去吃屁股上那截亂糟糟的東西。
丈夫死後的幾十年,她始終沒去
他哭喪着臉,貼着牆壁往我們來的方向走去。
他都沒有和我們說一句話,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趕緊追上去問他為什麼不去看飛馬了。
可他隻知道不停地往前走,我們去拉住他,他生氣地打開我們的手,哭泣着說: “你們别理我。
” 我和劉小青傻頭傻腦地互相看了半晌,然後驚愕地看着他走遠。
随即我們就不再吃驚,我們立刻忘記了他。
我和劉小青張開手臂繼續奔跑,要去看飛翔的馬。
那是兩匹棕黃的馬,它們在中學的小樹林裡,一匹在木槽裡喝水,另一匹不停地在樹幹上蹭屁股。
它們根本就沒有翅膀,而且渾身髒乎乎的。
一股馬臊臭熏得我們龇牙咧嘴。
我輕聲問劉小青: “這是馬嗎?” 劉小青提心吊膽地走上去,怯生生地問一位年輕的軍人: “它們為什麼沒有翅膀?” “什麼?翅膀?”那個軍人很不耐煩地揮揮手,“走開,走開。
” 我們趕緊走開,周圍的人都嘻嘻笑了起來。
我對劉小青說: “這肯定不是馬,馬應該是白顔色的。
” 一個大孩子對我們說: “對,這不是馬。
” “那它是什麼?”劉小青問。
“老鼠。
” 這麼大的老鼠?我和劉小青吓一跳。
國慶在醫院的門口看到了他的父親,他突然悲傷的原因是他父親走進了醫院,這情景意味着他最後的期待已經落空。
那時候飛馬還有什麼意思呢? 第二天國慶告訴了我們,他昨天為何轉身離去。
他憂傷地說: “我爹不會來找我了。
” 然後他響亮地哭了起來。
“我看到他去醫院了,他生了病都不來找我,他就再也不會來找我了。
” 國慶站在籃球架下放聲大哭,他一點都不知道難為情,我和劉小青隻得氣勢洶洶地去驅趕圍上來的同學。
被活人遺棄的國慶,開始了與樓下那位被死人遺棄的老太太的親密交往。
那個穿着黑色綢衣,臉上的皺紋如同波浪一樣的老女人,實在讓我害怕,可是國慶卻不對她産生恐懼。
國慶不再把全部的時間,貢獻給我們共同的童年。
他經常和那位孤單老太太待在一起。
有時我在街上看到他們兩人拉着手一起走來,國慶本該是活潑的臉,在她黑色的手臂旁顯得有些陰沉。
這個女人以她垂暮的氣息腐化着國慶蓬勃的生命力,從而讓我現在眺望尚是年幼的國慶時,看到了他臉上閃爍着灰暗的衰落。
我無法設想他們兩人坐在一間門窗緊閉屋中的情景,他們肯定會走上與死人交往的路途。
那個嗓音喑啞的老太太講叙死人時,有着令人戰栗的親切,這一點我已經飽受驚吓了。
而我的同學顯然被這一切所迷住,他經常向我和劉小青講起他的母親,怎樣在黎明前無聲地走來和他說上幾句話後又無聲地離去。
當我們詢問究竟說些什麼時,他卻神态莊重地告訴我們這應當是保密的。
有一次他母親忘了回去的時間,公雞的啼叫使她大驚失色,急忙中她沒有從門口出去,而是破窗而出像鳥一樣飛走了。
這個細節的應用,無疑增強了國慶叙述的真實性。
也使我一連幾天疑惑不解,國慶母親破窗而出讓我為她擔驚受怕,她家可是住在樓上。
我曾悄悄問過劉小青: “她會不會摔死?” 劉小青回答: “她已經死了,就不會怕摔死。
” 我聽後恍然大悟。
國慶講叙他和母親相會時的神态是那麼的認真,甚至是幸福的,我們很難不相信他。
可他講叙的語調實在叫我害怕,那種迷人的親切和黑衣老太太簡直一模一樣。
而且他聲稱自己經常看到菩薩,有房屋那麼大,像陽光那麼金燦燦,它會突然在眼前的上空出現,随即猶如閃電一樣消失。
有一天傍晚,我們兩人坐在河邊,我反駁了他,我堅決不相信會有菩薩,為了證明自己的不信,我大罵菩薩。
國慶卻無動于衷地坐着,過了一會才說: “你罵菩薩時,心裡怕極了。
” 他不說這話我還好,那麼一說我突然真的害怕了。
那時夜色正在來臨,我看着寬廣無比的灰暗正在彌漫開來,内心的顫抖使我的呼吸雜亂無章。
國慶繼續說: “不怕菩薩的人會受到懲罰的。
” 我聲音亂抖地問他: “是什麼樣的懲罰呢?” 國慶沉思了片刻,然後說: “婆婆知道。
” 那個吓人的老太太知道? 國慶輕聲告訴我: “人在害怕時就能看到菩薩。
” 我立刻睜大眼睛去看灰暗的天空,可是什麼都沒有看到。
我吓得都要哭出來了,我對國慶說: “你可千萬不要騙我。
” 那時的國慶體現了令我感激的友情,他輕聲鼓勵我: “你再仔細看看。
” 我再次睜大眼睛,那時天完全黑了。
害怕和虔誠終于讓我看到了菩薩,我不知道是真正看到,還是在想象中看到。
總之我看到了一尊有房屋那麼大,像陽光那麼金燦燦的菩薩,不過它一閃就消失了。
那位和死者親密無間并且無所顧忌的老太太,由于生命還在極其苦惱地延續,她就不得不經常和極其陌生的現實打交道。
她用可怕的方式使國慶的靈魂得到安甯,國慶則以勇敢的行為在現實中保護了她。
她最為憂心忡忡的是那條經常盤踞在胡同中央的黃毛狗,當她不得不上街買米買鹽或者打醬油時,狗使她的害怕,遠遠勝過她使我的害怕。
事實上那條沒有孩子喜歡的醜八怪老狗,對誰都汪汪亂叫,可她卻是一廂情願地把自己作為了它唯一的敵人。
那條狗一看到她就顯出一副窮兇極惡的樣子,它汪汪吼着不斷做出準備撲上去的姿态,其實它隻是原地蹦而已。
那時候她屋内牆上衆多的死人就愛莫能助了。
我看到過她被狗吓得渾身哆嗦,她的小腳在往回逃命時充滿了彈性,這個上了年紀的女人把身體搖擺得像一把正在扇動的扇子。
那時候國慶的父親還沒有離家出走,我們三個孩子在後面幸災樂禍地高聲大笑。
我向國慶家走去時,已經不用擔心她在門縫後面的半張臉,她沒有工夫在門後守候我們,而是坐在自己屋中哭哭泣泣。
我們會貼到她的門上,從木縫裡欣賞她撩起衣角擦眼淚。
後來,她通過死者和國慶建立了奇妙的默契,也就意外地得到了國慶的保護。
那些日子裡她每次上街都要有國慶走在身邊,這樣她就可以不必提心吊膽。
那條黃毛狗每次汪汪叫着企圖阻擋他們,國慶都蹲下身體作出一副撿石頭的樣子,狗就迅速逃竄了。
他們繼續往前走去時,老太太的眼神充滿了對國慶的崇拜,我的同學則是驕傲地對她說: “再兇的狗也都怕我。
” 對狗的懼怕,使她每天都要跪在泥塑的觀音前,虔誠地懇求菩薩保佑那條老狗長壽。
國慶每次放學回家,她最先詢問的就是那條狗還在不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她就欣然微笑起來。
她最為擔心的就是黃毛狗先她而死。
她告訴國慶,去陰間的路途非常遙遠,既黑又冷,她要穿上棉衣還要拿一盞油燈。
如果狗比她先死,就會在陰間的路上守候她,她說到這裡時緊張得全身發抖,她眼淚汪汪地說: “到那時候你就幫不了我了。
” 這個孤獨的老女人,具有時代特有的固執和認真。
她用了幾十年的油瓶有自己的刻度,她不相信商店的售貨員,他們灌油時眼睛總是望着别處。
一旦油超過了刻度,她絕不會沾沾自喜,而是心懷不滿地倒出來一點。
如果沒有到刻度,那麼不加滿她就不會走開,她會長時間地站在那裡,什麼話也不說,隻是固執地看着油瓶。
她的丈夫似乎在很早以前就魂歸西天,那個有很大力氣的男人,生前對螺蛳有着古怪的熱衷。
他喜歡坐在夏天的天井裡,搖着扇子悠然自得地吃着螺蛳。
她幾十年守寡生涯裡,對丈夫最好的紀念還不是她力保了貞操,而是一絲不苟地繼承了他的這一嗜好。
生前的時候,那個男人占有了所有的螺蛳肉,她則是心甘情願地去吃屁股上那截亂糟糟的東西。
丈夫死後的幾十年,她始終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