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人都在哪兒?也許他們逃掉了。
也有可能這是一支敢死隊,留下來守衛這塊毫無防禦的陣地,為其他同伴撤退創造機會。
其中一個死掉的英國人是個高個子,長得粗手大腳。
格倫沃爾德馬上把靴子從屍體上剝下來。
“我穿正好!”他對沃爾特解釋說。
沃爾特無心阻止他——格倫沃爾德腳上的靴子已經千瘡百孔了。
他坐下歇口氣,腦海裡回顧着第一階段的進程,他已經做到最好了。
一小時後,德國的炮聲又停了。
沃爾特集結部下繼續前進。
一段緩坡的半路上,他聽到有人在說話。
他朝旁邊的人做了個手勢。
前面有人用英語說:“我他媽的根本什麼都看不見。
” 這口音聽上去有點耳熟。
澳大利亞人嗎?似乎更像印度人。
另一個聲音用相同的口音說:“如果他們看不見你,這幫該死的也就打不着你!” 一瞬間,沃爾特似乎回到了1914年,在威爾士菲茨的那幢鄉間莊園裡,仆人們就是這樣說話的。
現在,就在這滿目瘡痍的法國戰場上,幾個威爾士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頭頂上的天空似乎漸漸放亮。
比利?威廉姆斯中士盯着眼前的霧。
謝天謝地炮擊停了,但這僅僅意味着德軍正在接近。
他要怎麼辦呢? 他沒有接到任何命令。
他的排占領了一座多面堡壘,它在前沿後面不遠處的一片坡地上。
在正常的天氣下,他們的陣地視野寬闊,能夠俯瞰長長的緩坡,一直望到盡頭的一片瓦礫堆,想必那裡原是一片農戶的房屋。
一條戰壕讓他們與别的堡壘相連通,但現在全都看不見。
命令通常是從後方傳達過來,但今天什麼命令都沒有收到。
電話已經壞掉,彈幕炮擊大概切斷了電話線。
士兵站在或是坐在壕溝裡。
炮轟停止後他們就走出防空洞。
有時候,野戰廚房會在上午推着輪車,帶着一隻大甕沿戰壕為他們送來熱茶,但今天沒有茶點的任何迹象。
他們隻吃了野戰口糧當早餐。
他的排裡有一杆美國設計的劉易斯輕機槍,就立在戰壕後牆的防空洞上方。
機槍由十九歲的喬治?巴羅——那個少年管教所出來的男孩操控,他是個好兵,可是受的教育太少,他竟然以為英格蘭的最後一個侵略者叫作諾曼征服者。
喬治坐在機槍的後面,身前有一塊後膛鋼闆擋住流彈。
他正在抽煙鬥。
他們還有一門斯托克斯迫擊炮,這武器十分管用,發射的炮彈直徑近八厘米,可以打到七百多米外。
喬尼?龐蒂下士——就是在索姆河戰役犧牲的喬伊?龐蒂的弟弟,已經可以發動緻命的襲擊了。
比利爬到機槍旁,站在喬治身邊,但他無法看得更遠。
喬治對他說:“比利,别的國家也是我們這樣的帝國嗎?” “是啊,”比利說,“法國擁有大部分北非,還有荷屬東印度群島和德屬西南非洲……” “哦,”喬治有點洩氣,“聽人說過,我以為不是真的。
” “為什麼?” “嗯,他們有什麼資格統治别人呢?” “那我們有什麼資格統治尼日利亞、牙買加和印度呢?” “因為我們是英國人。
” 比利點了點頭。
喬治?巴羅顯然從未見過任何地圖,卻覺得自己高于笛卡兒、倫勃朗和貝多芬。
他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
多年的教育一直告訴他們英國打赢了哪些戰争,卻從來沒提過敗仗。
他們了解倫敦的民主,卻對開羅的暴政一無所知。
當他們了解英國的正義時,并不提及澳大利亞的鞭刑、愛爾蘭的饑餓或印度的大屠殺。
他們知曉天主教徒在火刑柱上燒死新教徒,但如果他們發現新教徒得到機會也會對天主教徒做同樣的事時,就會大為震驚,他們的父親很少會像比利的爸爸那樣,告訴他們,教科書裡描繪的世界是一個幻想。
但比利今天沒時間糾正喬治。
他有其他的事情要擔心。
天稍稍亮了點,比利覺得霧氣有可能會退,緊接着,真的一下子就消散了。
喬治說:“該死!”轉瞬間,比利眼前的景象把他吓呆了——四百米開外,幾百名德軍士兵正爬上斜坡,朝他這裡逼近。
比利跳進戰壕。
又有幾個人也發現了敵人,他們的驚呼聲提醒了其他人。
比利透過護牆上插着的鐵護闆上的裂縫往外看。
德國人的反應緩慢,大概因為英軍這邊全都躲在戰壕裡,沒有引起懷疑。
一兩個人停下腳步,但其他人繼續往上跑。
一分鐘後,戰壕各處響起了步槍的射擊聲。
有的德軍士兵倒下了。
其他人紛紛卧倒在地,跳進彈坑或者躲進了幾處低矮的灌木叢後面。
在比利的腦袋上方,劉易斯機槍嗒嗒作響,聽上去就像足球啦啦隊用的撥浪鼓發出的噪聲。
一分鐘後,德國人開始還擊。
他們似乎沒有機關槍和迫擊炮,這讓比利松了一口氣。
他聽到自己這邊有人尖叫了一聲——或許是某個眼尖的德國兵發現有人把頭探過護欄,更有可能的是這個幸運的射手擊中了一個不幸的英國人的腦袋。
湯米?格裡菲斯出現在比利旁邊:“戴?鮑威爾中槍了。
” “受傷了?” “死了。
一槍打穿了腦袋。
” “哦,天啊。
”比利說。
鮑威爾太太喜歡編織,給他兒子往法國寄了套頭衫。
現在她要給誰織啊? “我從他口袋掏出了他的收藏。
”湯米說。
戴有一疊色情明信片,那是他從一個法國人那兒買的。
明信片上滿是肉嘟嘟的女孩,長着一團團的陰毛。
營裡的大多數戰士都不時借來看看。
“為什麼?”比利心不在焉地問。
他在觀察敵人的動向。
“不想讓他們把這些送回老家阿伯羅溫。
” “哦,是啊。
” “我該怎麼處理這些明信片?” “該死,湯米,等會兒再說行不行?他媽的,現在有好幾百個德國人要對付。
” “對不起,比利。
” 到底有多少德國人?戰場上很難估計人數,但比利覺得自己眼前看見的至少有兩百人,恐怕後面還有不少,他看不見。
他估計面前的兵力有一個營。
他這個排隻有四十人,相差懸殊。
他到底該怎麼辦? 他已經超過二十四小時沒見到任何軍官。
他是這裡軍階最高的。
這裡該他負責,他必須制訂出應對計劃。
他已經習慣了上級軍官的無能,早就不再感到生氣了。
這正是等級制度的可恨之處,他從小就知道。
但偶爾
也有可能這是一支敢死隊,留下來守衛這塊毫無防禦的陣地,為其他同伴撤退創造機會。
其中一個死掉的英國人是個高個子,長得粗手大腳。
格倫沃爾德馬上把靴子從屍體上剝下來。
“我穿正好!”他對沃爾特解釋說。
沃爾特無心阻止他——格倫沃爾德腳上的靴子已經千瘡百孔了。
他坐下歇口氣,腦海裡回顧着第一階段的進程,他已經做到最好了。
一小時後,德國的炮聲又停了。
沃爾特集結部下繼續前進。
一段緩坡的半路上,他聽到有人在說話。
他朝旁邊的人做了個手勢。
前面有人用英語說:“我他媽的根本什麼都看不見。
” 這口音聽上去有點耳熟。
澳大利亞人嗎?似乎更像印度人。
另一個聲音用相同的口音說:“如果他們看不見你,這幫該死的也就打不着你!” 一瞬間,沃爾特似乎回到了1914年,在威爾士菲茨的那幢鄉間莊園裡,仆人們就是這樣說話的。
現在,就在這滿目瘡痍的法國戰場上,幾個威爾士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頭頂上的天空似乎漸漸放亮。
比利?威廉姆斯中士盯着眼前的霧。
謝天謝地炮擊停了,但這僅僅意味着德軍正在接近。
他要怎麼辦呢? 他沒有接到任何命令。
他的排占領了一座多面堡壘,它在前沿後面不遠處的一片坡地上。
在正常的天氣下,他們的陣地視野寬闊,能夠俯瞰長長的緩坡,一直望到盡頭的一片瓦礫堆,想必那裡原是一片農戶的房屋。
一條戰壕讓他們與别的堡壘相連通,但現在全都看不見。
命令通常是從後方傳達過來,但今天什麼命令都沒有收到。
電話已經壞掉,彈幕炮擊大概切斷了電話線。
士兵站在或是坐在壕溝裡。
炮轟停止後他們就走出防空洞。
有時候,野戰廚房會在上午推着輪車,帶着一隻大甕沿戰壕為他們送來熱茶,但今天沒有茶點的任何迹象。
他們隻吃了野戰口糧當早餐。
他的排裡有一杆美國設計的劉易斯輕機槍,就立在戰壕後牆的防空洞上方。
機槍由十九歲的喬治?巴羅——那個少年管教所出來的男孩操控,他是個好兵,可是受的教育太少,他竟然以為英格蘭的最後一個侵略者叫作諾曼征服者。
喬治坐在機槍的後面,身前有一塊後膛鋼闆擋住流彈。
他正在抽煙鬥。
他們還有一門斯托克斯迫擊炮,這武器十分管用,發射的炮彈直徑近八厘米,可以打到七百多米外。
喬尼?龐蒂下士——就是在索姆河戰役犧牲的喬伊?龐蒂的弟弟,已經可以發動緻命的襲擊了。
比利爬到機槍旁,站在喬治身邊,但他無法看得更遠。
喬治對他說:“比利,别的國家也是我們這樣的帝國嗎?” “是啊,”比利說,“法國擁有大部分北非,還有荷屬東印度群島和德屬西南非洲……” “哦,”喬治有點洩氣,“聽人說過,我以為不是真的。
” “為什麼?” “嗯,他們有什麼資格統治别人呢?” “那我們有什麼資格統治尼日利亞、牙買加和印度呢?” “因為我們是英國人。
” 比利點了點頭。
喬治?巴羅顯然從未見過任何地圖,卻覺得自己高于笛卡兒、倫勃朗和貝多芬。
他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
多年的教育一直告訴他們英國打赢了哪些戰争,卻從來沒提過敗仗。
他們了解倫敦的民主,卻對開羅的暴政一無所知。
當他們了解英國的正義時,并不提及澳大利亞的鞭刑、愛爾蘭的饑餓或印度的大屠殺。
他們知曉天主教徒在火刑柱上燒死新教徒,但如果他們發現新教徒得到機會也會對天主教徒做同樣的事時,就會大為震驚,他們的父親很少會像比利的爸爸那樣,告訴他們,教科書裡描繪的世界是一個幻想。
但比利今天沒時間糾正喬治。
他有其他的事情要擔心。
天稍稍亮了點,比利覺得霧氣有可能會退,緊接着,真的一下子就消散了。
喬治說:“該死!”轉瞬間,比利眼前的景象把他吓呆了——四百米開外,幾百名德軍士兵正爬上斜坡,朝他這裡逼近。
比利跳進戰壕。
又有幾個人也發現了敵人,他們的驚呼聲提醒了其他人。
比利透過護牆上插着的鐵護闆上的裂縫往外看。
德國人的反應緩慢,大概因為英軍這邊全都躲在戰壕裡,沒有引起懷疑。
一兩個人停下腳步,但其他人繼續往上跑。
一分鐘後,戰壕各處響起了步槍的射擊聲。
有的德軍士兵倒下了。
其他人紛紛卧倒在地,跳進彈坑或者躲進了幾處低矮的灌木叢後面。
在比利的腦袋上方,劉易斯機槍嗒嗒作響,聽上去就像足球啦啦隊用的撥浪鼓發出的噪聲。
一分鐘後,德國人開始還擊。
他們似乎沒有機關槍和迫擊炮,這讓比利松了一口氣。
他聽到自己這邊有人尖叫了一聲——或許是某個眼尖的德國兵發現有人把頭探過護欄,更有可能的是這個幸運的射手擊中了一個不幸的英國人的腦袋。
湯米?格裡菲斯出現在比利旁邊:“戴?鮑威爾中槍了。
” “受傷了?” “死了。
一槍打穿了腦袋。
” “哦,天啊。
”比利說。
鮑威爾太太喜歡編織,給他兒子往法國寄了套頭衫。
現在她要給誰織啊? “我從他口袋掏出了他的收藏。
”湯米說。
戴有一疊色情明信片,那是他從一個法國人那兒買的。
明信片上滿是肉嘟嘟的女孩,長着一團團的陰毛。
營裡的大多數戰士都不時借來看看。
“為什麼?”比利心不在焉地問。
他在觀察敵人的動向。
“不想讓他們把這些送回老家阿伯羅溫。
” “哦,是啊。
” “我該怎麼處理這些明信片?” “該死,湯米,等會兒再說行不行?他媽的,現在有好幾百個德國人要對付。
” “對不起,比利。
” 到底有多少德國人?戰場上很難估計人數,但比利覺得自己眼前看見的至少有兩百人,恐怕後面還有不少,他看不見。
他估計面前的兵力有一個營。
他這個排隻有四十人,相差懸殊。
他到底該怎麼辦? 他已經超過二十四小時沒見到任何軍官。
他是這裡軍階最高的。
這裡該他負責,他必須制訂出應對計劃。
他已經習慣了上級軍官的無能,早就不再感到生氣了。
這正是等級制度的可恨之處,他從小就知道。
但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