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首先,想一想奧地利,”他繼續說,“我的維也納堂兄羅伯特也不會否認,奧匈帝國想把它的邊界向東南延伸。
”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羅伯特抗議道,“被英國稱為巴爾幹的那個地區,幾百年來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但奧斯曼的統治已經崩潰,現在的巴爾幹半島局勢不穩。
奧地利皇帝認為維持那裡的秩序和基督教信仰是他的神聖職責。
” “的确如此,”沃爾特說,“但是,俄國也想要巴爾幹的領土。
” 菲茨覺得他有責任為俄國政府辯護,大概是因為碧的緣故。
“他們也有十分正當的理由,”他說,“一半的對外貿易要穿越黑海,從那兒穿過海峽到達地中海。
俄國不能讓任何其他大國獲得巴爾幹東部地區,繼而主宰海峽。
這無疑是往它的脖子上套絞索,扼住了俄國的經濟命脈。
” “一點不錯,”沃爾特說,“再看看歐洲的最西端,法國野心勃勃,想從德國那裡奪走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領土。
” 這話把法國客人讓-皮埃爾?夏洛易斯激怒了:“那是四十三年前從法國偷走的!” “我不糾纏這件事,”沃爾特緩和着氣氛,“應該說,1871年阿爾薩斯-洛林加入了德意志帝國,就在法國于普法戰争中戰敗之後。
無論是不是被偷走的,伯爵先生,你必須承認法國想奪回這些土地。
” “當然。
”法國人坐直身子,呷了一口波爾多。
沃爾特說:“就連意大利都想從奧地利那兒奪回特倫蒂諾……” “那兒的人大多數人講意大利語!”貝盧斯科尼?法裡嚷了起來。
“外加達爾馬提亞大部分海岸……” “到處是威尼斯名勝、天主教教堂、古羅馬圓柱!” “還有蒂羅爾,這一地區有着悠久的自治曆史,大部分人都說德語。
” “出于戰略的必要。
” “當然。
” 菲茨覺得沃爾特簡直太精明了。
他毫不粗魯蠻橫,暗自卻在煽風點火,刺激這些國家的代表用多少有些好戰的口吻承認他們的領土野心。
沃爾特又說:“可是德國提出了哪些新的領土要求了呢?”他看了看桌子四周,誰都沒有說話。
“沒有,”他得意地說,“隻有另一個歐洲大國可以作出同樣的回答,那就是英國!” 格斯?杜瓦傳過波爾多葡萄酒,用他那慢條斯理的美國口音說:“我認為很有道理。
” 沃爾特說:“所以說,我的老朋友菲茨,我們之間怎麼可能發生戰争呢?” 星期天的早餐前,茉黛女勳爵派人去找艾瑟爾。
艾瑟爾忙得不可開交,她必須忍下心裡的惱火,也不能唉聲歎氣。
時間還早,但雇工們已經忙碌起來。
在賓客起床前,所有的壁爐都必須清理幹淨,重新點火,煤桶裡要裝滿煤炭。
幾個重要的房間——飯廳、晨間起居室、書房和吸煙室,還有較小的公共區域,都必須清掃幹淨,收拾整齊。
艾瑟爾檢查了台球室擺放的鮮花,把打蔫枯萎的花枝換掉,這時便有人來喚她。
盡管她很喜歡菲茨這位激進的妹妹,但她希望茉黛别給她吩咐什麼過于複雜的差事。
艾瑟爾十三歲那年開始在泰-格溫工作,當時她覺得菲茨赫伯特家族和他們的客人都不太真實。
他們好像是故事裡的人物,或者像《聖經》中那些奇怪的部族,比如赫梯人,他們讓她感到害怕。
她擔心做錯什麼而被解雇,但她也會在這些奇怪生物靠近時帶着強烈的好奇打量他們。
有一天,一個廚房裡的傭人讓她去樓上的台球室把坦塔羅斯拿下來。
她太過緊張,連什麼是坦塔羅斯都忘了問。
她進了那個房間,四下看了看,希望它是類似一堆髒盤子那樣顯眼的東西,但她沒看到任何屬于樓下的物件。
正當她涕淚漣漣的時候,茉黛走了進來。
茉黛當時十五歲,身材瘦高,像個穿着女孩衣服的成年女人,很不快活,也很叛逆。
她最終理解生命的意義,将自己的不滿投入到正義的運動中去,都是後話了。
盡管隻有十五歲,她也已經極富同情心,對不公和壓迫很敏感。
她問艾瑟爾到底出了什麼事。
原來,坦塔羅斯是那個放白蘭地和威士忌的銀制酒瓶架。
茉黛解釋說,這酒架很逗弄人,因為它有一個扣鎖機關,用來防仆人偷喝。
艾瑟爾對此很是感激。
後來的這些年裡,茉黛多次表示出自己的善意。
那是第一次,艾瑟爾對這個比自己年長的女孩充滿崇拜之情。
艾瑟爾上樓來到茉黛的房間,敲了敲門,走了進去。
栀子花套房裡貼着精緻華麗的壁紙,這種裝飾在世紀之交已經不再流行。
不過,它的飄窗俯視菲茨家花園最為迷人的部分——西向小道。
小道筆直穿過花壇,一直延伸到涼亭那邊。
艾瑟爾看見茉黛正在穿靴子,心裡便不太高興。
“我要出去散步,你得給我當陪伴,”她說,“幫我戴上帽子,跟我聊點兒新鮮事。
” 艾瑟爾實在抽不出時間,但除了困擾之外,也有點好奇。
茉黛要跟誰一塊兒散步?一直陪伴她的赫姆姑媽到哪兒去了?去趟花園為什麼要戴這麼華麗的帽子?會不會有個男人摻和進來? 艾瑟爾把帽子固定在茉黛深色的頭發上,開口說:“今天一早下面發生了一件事。
”茉黛喜歡收集閑言碎語,就像國王收集郵票那樣。
“莫裡森直到淩晨四點還沒有上床。
就是那個長着金色鬓須的大個子仆人。
” “我知道莫裡森。
還知道他在哪兒過的夜。
”茉黛猶豫着說。
艾瑟爾等了一會兒,然後說:“那你跟我講講?” “你聽了得吓一跳。
” 艾瑟爾笑了:“那就更好了。
” “他跟羅伯特?馮?烏爾裡希一塊兒過夜。
”茉黛朝梳妝台鏡子裡的艾瑟爾看了一眼,“你吓壞了吧?” 艾瑟爾出了一會兒神。
“哦,我怎麼會!我知道莫裡森不是那種讨女人喜歡的男人,可我沒想到他會是那種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嗯,羅伯特肯定是那種人,我看見他在晚餐的時候往莫裡森那邊瞟了好幾眼。
” “竟然還是在國王面前!你怎麼知道羅伯特是那樣?” “沃爾特告訴我的。
” “一個正人君子怎麼會跟一位女士講這種事!人們簡直什麼話都傳。
倫敦那邊都在聊什麼?” “都在議論勞埃德?喬治先生。
” 大衛?勞埃德?喬治是英國财政大臣,掌管全國的财政事務。
他是威爾士人,一位熱情激烈的左翼演說家。
艾瑟爾的父親說,勞埃德?喬治應該加入工黨。
在1912年的煤炭罷工中他甚至談到要将煤礦國有化。
“他們說他什麼?”艾瑟爾問道。
“他有一個情婦。
” “不會吧!”這一次艾瑟爾真的震驚了,“他從小就是浸禮教徒啊!” 茉黛笑了起來:“他要是英國國教徒的話,難道就會好聽些嗎?” “是啊!”艾瑟爾把“那還用說”這幾個字咽了下去,“那女人是誰?” “弗朗西斯?史蒂文森。
她一開始是他女兒的家庭教師,但這個女人十分聰明——她有古典文學學位,現在她成了他的私人秘書。
” “簡直太可怕了。
” “他管她叫小貓咪。
” 艾瑟爾的臉都紅了。
她不知說什麼才好。
茉黛站了起來,艾瑟爾幫她穿上外套,然後問道:“那他的妻子瑪格麗特呢?” “她跟四個孩子待在威爾士這邊。
” “原來是五個,後來其中一個死了。
可憐的女人。
” 茉黛裝扮好了。
她們沿着走廊,從大樓梯下去。
身穿黑色長大衣的沃爾特?馮?烏爾裡希,正在大廳裡等着。
他下巴上留着小胡子,眼睛是柔軟的淡褐色。
看上去潇灑淡定,好整以暇,一副德國人的派頭——會對你低頭行禮,腳後跟相碰,随後朝你眨眨眼睛,艾瑟爾這樣想着。
原來是因為這個,茉黛才不願意讓荷米亞夫人當她的陪伴。
茉黛對沃爾特說:“我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威廉姆斯就來這兒工作了,後來我們就一直很要好。
” 艾瑟爾喜歡茉黛,但要說她們兩個是朋友,這話就有點兒扯遠了。
茉黛很友好,艾瑟爾也佩服她,但她們仍然是女主人和仆人的關系。
茉黛這話的意思不過是說艾瑟爾可以信任。
沃爾特用對待下等人那種略顯做作的客氣對艾瑟爾說:“你好啊,威廉姆斯。
我很高興認識你。
” “謝謝你,先生。
我去拿我的外套。
” 她跑下樓去。
她實在不太想去散步,國王還在這兒呢——她甯願留下監督那些仆人——但她又無法拒絕。
碧公主的侍女尼娜正在廚房給她的主人沏俄式茶。
艾瑟爾對一個負責清理卧室的女仆說:“沃爾特先生起床了,你可以去收拾格雷房了。
”隻要客人一出現,女傭就要去收拾卧室,鋪床,清空夜壺,放上淨水洗涮。
她看見了仆役長皮爾正在清點盤子。
“樓上有什麼事情嗎?”她問道。
“十九、二十……”他說,“杜瓦先生要熱水剃須,貝盧斯科尼?法裡想要咖啡。
” “茉黛小姐要我跟她到外面去。
” “這就麻煩了,”皮爾生氣地說,“屋裡還需要你呢。
” 艾瑟爾很清楚。
她沒好氣地說:“那你說我該怎麼辦,皮爾先生,告訴她滾一邊去嗎?” “不要放肆。
你盡量快去快回。
” 她回到樓上,伯爵的狗格雷特正站在門口,急急地喘着氣,早已猜出馬上就要出去散步了。
大家出了門,穿過東草坪朝樹林那邊走去。
沃爾特對艾瑟爾說:“我想,茉黛小姐一定把你培養成婦女參政論者了。
” “情況恰好相反,”茉黛對他說,“威廉姆斯恰恰是第一個向我灌輸自由思想的人。
” 艾瑟爾說:“我是從我父親那兒知道這些事情的。
” 艾瑟爾知道他們并不打算跟她交談下去。
禮節上不允許他們單獨外出,但他們甯願将就一下,退而求其次。
她招呼了一聲格雷特,然後就往前面跑去,跟狗玩耍的工夫能讓他們單獨相處,他倆大概就盼着這個。
回頭一瞧,兩個人已經牽起了手。
在這種事上茉黛是個急脾氣,艾瑟爾想。
她昨天說過,已經十年沒見過沃爾特了。
就算在當年,他們之間也沒出現過公認的戀情,隻是默默相互吸引罷了。
一定是昨晚發生了什麼事情。
也許他們兩個一直聊到很晚。
茉黛能跟任何人調情——她就是這樣從他們嘴裡得到消息的——但顯然這次她更認真了。
過了一會兒,艾瑟爾聽到沃爾特在那邊唱了起來。
茉黛也随聲附和,他倆站在那兒,哈哈大笑。
茉黛喜愛音樂,鋼琴彈得相當不錯,不像菲茨,是個五音不全的人。
看來沃爾特也是個樂迷。
他那輕快的男中音聽上去十分悅耳,艾瑟爾想,要是在畢士大禮拜堂唱,肯定會受到人們的贊賞。
她的思緒又回到自己的工作上。
卧室門口沒有擺着應該擦好的鞋子,她得催促那幾個鞋童快點兒幹活。
她氣惱地想,不知道現在幾點了,如果一直這麼拖下去,她就得堅持回房子裡去了。
她回頭看了一眼,但這次她既看不到沃爾特,也沒瞧見茉黛。
他們是在哪兒逗留,還是朝另一個方向走了?她原地站了一兩分鐘,但覺得自己不能整個上午都這麼等着,便沿着來路,穿過樹林往回走。
過了一會兒,她看見了他們。
兩個人緊緊抱在一起,互相狂吻着。
沃爾特的手摟着茉黛的身子,讓她緊緊靠着自己。
他們張着嘴,艾瑟爾聽見茉黛在呻吟。
她盯着他們。
她不知道會不會有個男人這樣親吻自己。
斑點?盧埃林在一次禮拜堂郊遊會的沙灘上吻過她,但那時既沒有張開嘴巴,身體也沒有這樣貼在一起,當然也沒有讓艾瑟爾呻吟起來。
那個小戴?肖普,曾在加地夫看電影的時候把手伸進她的裙子,但沒幾秒鐘就被她推開了。
她真的很喜歡盧埃林?戴維斯,他是教師的兒子,跟她講了不少自由黨政府的事情,還跟她說,她的乳房像鳥巢裡溫暖的小鳥。
但他離家去上大學了,從來沒給她寫過信。
她被他們吸引,因為好奇嘗試過一些事,可從來沒有這般激情。
她實在是嫉妒茉黛。
這時茉黛睜開眼睛,瞥見艾瑟爾站在那兒,便一下子掙脫了擁抱。
格雷特發出一陣哀鳴,夾着尾巴繞着圈子。
它這是怎麼了? 緊接着,艾瑟爾感到大地開始震顫,好像有一列快速火車經過,但鐵道線在一英裡外。
“怎麼回事?”茉黛問。
艾瑟爾一下子明白了。
她大叫一聲,開始狂奔。
比利?威廉姆斯和湯米?格裡菲斯正在休息。
他們工作的礦層叫作四足煤,隻有五百米,不像主坑道那麼深。
這道礦層分為五個作業區,全部用英國的賽馬場命名,他們這一個叫作愛斯科特,最接近上排氣井。
兩個男孩給老礦工當助手。
采煤工用心軸——一種直頭帶刃的鋤頭把煤塊挖出作業面,助手就把煤塊用鏟子裝入道車。
他們平常都是早上六點開工,現在已經幹了幾個小時,該歇一會兒了。
他們坐在潮濕的地上,後背靠着坑道的牆壁,讓通風系統帶來的柔和空氣吹涼皮膚,然後拿出瓶子,大口喝着溫熱的甜茶。
他們兩個是在1898年的同一天出生的,十六歲的生日過去半年了。
十三歲的時候,比利還為兩人在體格發育上的差别感到難堪,現在他們都長成了年輕男人,肩膀寬闊,身強力壯,每周剃一次胡須,盡管沒有太多必要。
他們隻穿短褲和靴子,身上的汗水合着煤灰,顯得黝黑發亮。
在昏暗的燈光下,他們猶如異教神的烏木雕像,熠熠發光。
隻是頭上的帽子破壞了整體效果。
工作很辛苦,但他們已經習慣了。
他們從不像那些上了歲數的礦工那樣抱怨背疼、關節僵硬。
他們有使不完的力氣,休息的時候也能找到一大堆事情做,打橄榄球,挖花壇,甚至在雙冠酒館後面的谷倉裡赤手打拳擊。
比利忘不了三年前自己經曆的入行儀式——的确,每當想起那些,他仍然感到憤憤不平。
那時他便發誓絕不欺負新來的孩子。
今天他還在提醒小伯特?摩根:“這些人如果跟你耍花招也不必吃驚。
他們可能讓你摸黑待一個鐘頭,或者幹什麼别的蠢事。
沒腦子的人就喜歡這些小樂子。
”吊籠裡的老家夥們狠狠地瞪着他,但他毫不示弱,也瞪着他們——他知道自己是對的,他們心裡也清楚這一點。
媽媽甚至比比利還要生氣。
她兩手叉腰站在起居室的正中,黑眼睛裡閃着正義的光芒,對爸爸說:“你告訴我,上帝通過折磨小孩子要達到什麼目的?” “你不懂,因為你是個女人。
”爸爸說,他一反常态,顯得毫無說服力。
比利覺得,如果人人都過一種敬畏上帝的生活,整個世界,尤其是阿伯羅溫的礦井這裡會變得更好。
湯米的父親是個無神論者,信仰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将很快毀滅,工人階級革命也會加速它的滅亡。
兩個男孩争得十分厲害,但他們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你不該在星期天工作的。
”湯米說。
這話不錯。
礦上安排加班以應付煤炭的巨大需求,但為了尊重宗教信仰,凱爾特礦業的周日加班不是強迫的。
比利願意加班,盡管他虔信安息日習俗。
“我認為上帝希望我有一輛自行車。
”他說。
湯米笑了,但比利不是開玩笑。
畢士大禮拜堂在十英裡外的小村子開設了一個姊妹教堂,比利是阿伯羅溫的會衆之一,自發在隔周日翻山越嶺去那兒做禮拜以示支持。
如果他有一輛自行車,他就能每周日的晚上去那兒,幫忙籌備講經課或禱告會。
他跟長者們探讨過這個問題,他們都認為主會保佑比利在安息日工作幾個星期。
比利正要解釋,便覺得腳下的地面震動起來,接着是“轟”的一聲巨響,一股強烈氣流把他手裡的瓶子吹到了地上。
他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他一下子想到自己是在八百米深的地下,頭上有數百萬噸的土石,隻有很少的木梁支撐。
“發生什麼事了?”湯米吓得聲音發抖。
比利跳起來,渾身直打哆嗦。
他舉起礦燈,看着左右兩邊長長的隧道。
他沒有看見火焰,也沒有散落的石頭,灰塵也不比平常厲害。
回響消失後,也聽不到什麼噪音。
“一定是什麼地方發生爆炸了。
”他說,聲音不穩。
這是礦工們每天都在擔心的事情。
甲烷可能因為石塊坍塌或者礦工鑽透某個煤層而突然間釋放。
如果沒人留意出現的預兆——或者氣體濃度上升過快——馬蹄下的一個火花,或者吊籠裡的電鈴,以及哪個愚蠢的礦工違反規定點燃煙鬥都會點燃這種易燃氣體。
湯米問:“是在哪兒呢?” “肯定是向下的主坑道——所以我們才沒事。
” “耶稣基督快幫我們吧。
” “他會的,”比利說,他不像剛才那麼害怕了,“重要的是我們得自己幫自己。
”讓他們當助手的那兩個礦工連個影子也沒有——他們趁着歇工去古德伍德區了。
比利跟湯米得自己拿主意。
“我們最好去豎井那邊。
” 他們穿上衣服,把礦燈拴在皮帶上,然後朝上升井,也就是所謂的“皮拉姆斯”那邊跑去。
負責升降機的把鈎工是戴?肖普。
“吊籠還沒來!”他慌慌張張地說,“我一直在打鈴!” 見他吓成這樣,比利不得不強壓着自己心裡的惶恐。
過了一會兒他說:“打電話了嗎?”把鈎工用電鈴跟地面上的同事聯絡,但最近兩頭都安裝了電話,電話線通到礦井董事馬爾德溫?摩根的辦公室。
“沒人接。
”戴說。
“我再試試。
”電話固定在吊籠旁邊的牆上。
比利拿起聽筒,搖動把手。
“快點兒,快點兒。
” “喂?”裡面傳來一個顫巍巍的聲音。
這是亞瑟?盧埃林,董事的辦事員。
“斑點,我是比利?威廉姆斯,”比利對着話筒喊道,“摩根先生在哪兒?” “不在這兒。
那聲巨響是怎麼回事?” “地下發生了爆炸,你個大傻瓜!老闆哪兒去了?” “他去梅瑟了。
”斑點抱怨。
“他為什麼——算了,先不提這個。
現在你要辦件事情。
斑點,你能聽見嗎?” “哎。
”聲音聽上去有了點兒力氣。
“首先,你派人去衛理會教堂,告訴戴哭寶馬上組織救援隊。
” “好。
” “然後打電話聯系醫院,讓他們派救護車到井口這邊。
” “有人受傷了嗎?” “爆炸這麼厲害,肯定會有的!第三,讓所有清潔煤棚的人去拉消防水帶。
” “着火了嗎?” “粉塵會燃燒的。
第四,給警察署打電話,告訴傑蘭特這兒發生了爆炸。
他會給加地夫打電話。
”比利想不出别的了,“聽明白了吧?” “好的,比利。
” 比利把聽筒放回挂鈎。
他不知道他的指令最後效果如何,但跟斑點說了這些話讓他的腦子清晰起來。
“主坑道那邊會有人受傷,”他對戴?肖普和湯米說,“我們得下去看看。
” 戴?肖普說:“我們去不了,吊籠不在這兒。
” “能去,井壁上有梯子,對吧?” “你打算往下爬兩百米嗎!” “是的,如果我膽小怕事,就不會當礦工了。
”他說話口氣很大,但心裡也在打鼓。
豎井的梯子很少使用,有可能維護欠佳。
腳下稍稍一滑或踩到破損的橫檔,他就會掉下去摔死。
戴“咣當”一聲把門打開。
井洞四周砌着磚,已經潮濕發黴。
一條踏闆沿着井壁水平延伸,圍着木制的吊籠機架四周。
一個鐵梯子用水泥黏合在磚砌的井壁上。
兩邊的鐵架和細細的踏闆讓人心裡沒底。
比利猶豫了,後悔自己虛張聲勢,太過沖動。
但現在才說不幹有辱人格。
他深吸了一口氣,默默祈禱了幾句,便走上了踏闆架子。
他向邊上挪動,探到下面的梯子。
他在褲子上擦了擦手,抓住了兩邊的鐵架,讓腳踩在踏闆上。
他往下移動着。
鐵架摸上去很毛糙,兩手一抓,鐵鏽便剝
”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羅伯特抗議道,“被英國稱為巴爾幹的那個地區,幾百年來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但奧斯曼的統治已經崩潰,現在的巴爾幹半島局勢不穩。
奧地利皇帝認為維持那裡的秩序和基督教信仰是他的神聖職責。
” “的确如此,”沃爾特說,“但是,俄國也想要巴爾幹的領土。
” 菲茨覺得他有責任為俄國政府辯護,大概是因為碧的緣故。
“他們也有十分正當的理由,”他說,“一半的對外貿易要穿越黑海,從那兒穿過海峽到達地中海。
俄國不能讓任何其他大國獲得巴爾幹東部地區,繼而主宰海峽。
這無疑是往它的脖子上套絞索,扼住了俄國的經濟命脈。
” “一點不錯,”沃爾特說,“再看看歐洲的最西端,法國野心勃勃,想從德國那裡奪走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領土。
” 這話把法國客人讓-皮埃爾?夏洛易斯激怒了:“那是四十三年前從法國偷走的!” “我不糾纏這件事,”沃爾特緩和着氣氛,“應該說,1871年阿爾薩斯-洛林加入了德意志帝國,就在法國于普法戰争中戰敗之後。
無論是不是被偷走的,伯爵先生,你必須承認法國想奪回這些土地。
” “當然。
”法國人坐直身子,呷了一口波爾多。
沃爾特說:“就連意大利都想從奧地利那兒奪回特倫蒂諾……” “那兒的人大多數人講意大利語!”貝盧斯科尼?法裡嚷了起來。
“外加達爾馬提亞大部分海岸……” “到處是威尼斯名勝、天主教教堂、古羅馬圓柱!” “還有蒂羅爾,這一地區有着悠久的自治曆史,大部分人都說德語。
” “出于戰略的必要。
” “當然。
” 菲茨覺得沃爾特簡直太精明了。
他毫不粗魯蠻橫,暗自卻在煽風點火,刺激這些國家的代表用多少有些好戰的口吻承認他們的領土野心。
沃爾特又說:“可是德國提出了哪些新的領土要求了呢?”他看了看桌子四周,誰都沒有說話。
“沒有,”他得意地說,“隻有另一個歐洲大國可以作出同樣的回答,那就是英國!” 格斯?杜瓦傳過波爾多葡萄酒,用他那慢條斯理的美國口音說:“我認為很有道理。
” 沃爾特說:“所以說,我的老朋友菲茨,我們之間怎麼可能發生戰争呢?” 星期天的早餐前,茉黛女勳爵派人去找艾瑟爾。
艾瑟爾忙得不可開交,她必須忍下心裡的惱火,也不能唉聲歎氣。
時間還早,但雇工們已經忙碌起來。
在賓客起床前,所有的壁爐都必須清理幹淨,重新點火,煤桶裡要裝滿煤炭。
幾個重要的房間——飯廳、晨間起居室、書房和吸煙室,還有較小的公共區域,都必須清掃幹淨,收拾整齊。
艾瑟爾檢查了台球室擺放的鮮花,把打蔫枯萎的花枝換掉,這時便有人來喚她。
盡管她很喜歡菲茨這位激進的妹妹,但她希望茉黛别給她吩咐什麼過于複雜的差事。
艾瑟爾十三歲那年開始在泰-格溫工作,當時她覺得菲茨赫伯特家族和他們的客人都不太真實。
他們好像是故事裡的人物,或者像《聖經》中那些奇怪的部族,比如赫梯人,他們讓她感到害怕。
她擔心做錯什麼而被解雇,但她也會在這些奇怪生物靠近時帶着強烈的好奇打量他們。
有一天,一個廚房裡的傭人讓她去樓上的台球室把坦塔羅斯拿下來。
她太過緊張,連什麼是坦塔羅斯都忘了問。
她進了那個房間,四下看了看,希望它是類似一堆髒盤子那樣顯眼的東西,但她沒看到任何屬于樓下的物件。
正當她涕淚漣漣的時候,茉黛走了進來。
茉黛當時十五歲,身材瘦高,像個穿着女孩衣服的成年女人,很不快活,也很叛逆。
她最終理解生命的意義,将自己的不滿投入到正義的運動中去,都是後話了。
盡管隻有十五歲,她也已經極富同情心,對不公和壓迫很敏感。
她問艾瑟爾到底出了什麼事。
原來,坦塔羅斯是那個放白蘭地和威士忌的銀制酒瓶架。
茉黛解釋說,這酒架很逗弄人,因為它有一個扣鎖機關,用來防仆人偷喝。
艾瑟爾對此很是感激。
後來的這些年裡,茉黛多次表示出自己的善意。
那是第一次,艾瑟爾對這個比自己年長的女孩充滿崇拜之情。
艾瑟爾上樓來到茉黛的房間,敲了敲門,走了進去。
栀子花套房裡貼着精緻華麗的壁紙,這種裝飾在世紀之交已經不再流行。
不過,它的飄窗俯視菲茨家花園最為迷人的部分——西向小道。
小道筆直穿過花壇,一直延伸到涼亭那邊。
艾瑟爾看見茉黛正在穿靴子,心裡便不太高興。
“我要出去散步,你得給我當陪伴,”她說,“幫我戴上帽子,跟我聊點兒新鮮事。
” 艾瑟爾實在抽不出時間,但除了困擾之外,也有點好奇。
茉黛要跟誰一塊兒散步?一直陪伴她的赫姆姑媽到哪兒去了?去趟花園為什麼要戴這麼華麗的帽子?會不會有個男人摻和進來? 艾瑟爾把帽子固定在茉黛深色的頭發上,開口說:“今天一早下面發生了一件事。
”茉黛喜歡收集閑言碎語,就像國王收集郵票那樣。
“莫裡森直到淩晨四點還沒有上床。
就是那個長着金色鬓須的大個子仆人。
” “我知道莫裡森。
還知道他在哪兒過的夜。
”茉黛猶豫着說。
艾瑟爾等了一會兒,然後說:“那你跟我講講?” “你聽了得吓一跳。
” 艾瑟爾笑了:“那就更好了。
” “他跟羅伯特?馮?烏爾裡希一塊兒過夜。
”茉黛朝梳妝台鏡子裡的艾瑟爾看了一眼,“你吓壞了吧?” 艾瑟爾出了一會兒神。
“哦,我怎麼會!我知道莫裡森不是那種讨女人喜歡的男人,可我沒想到他會是那種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嗯,羅伯特肯定是那種人,我看見他在晚餐的時候往莫裡森那邊瞟了好幾眼。
” “竟然還是在國王面前!你怎麼知道羅伯特是那樣?” “沃爾特告訴我的。
” “一個正人君子怎麼會跟一位女士講這種事!人們簡直什麼話都傳。
倫敦那邊都在聊什麼?” “都在議論勞埃德?喬治先生。
” 大衛?勞埃德?喬治是英國财政大臣,掌管全國的财政事務。
他是威爾士人,一位熱情激烈的左翼演說家。
艾瑟爾的父親說,勞埃德?喬治應該加入工黨。
在1912年的煤炭罷工中他甚至談到要将煤礦國有化。
“他們說他什麼?”艾瑟爾問道。
“他有一個情婦。
” “不會吧!”這一次艾瑟爾真的震驚了,“他從小就是浸禮教徒啊!” 茉黛笑了起來:“他要是英國國教徒的話,難道就會好聽些嗎?” “是啊!”艾瑟爾把“那還用說”這幾個字咽了下去,“那女人是誰?” “弗朗西斯?史蒂文森。
她一開始是他女兒的家庭教師,但這個女人十分聰明——她有古典文學學位,現在她成了他的私人秘書。
” “簡直太可怕了。
” “他管她叫小貓咪。
” 艾瑟爾的臉都紅了。
她不知說什麼才好。
茉黛站了起來,艾瑟爾幫她穿上外套,然後問道:“那他的妻子瑪格麗特呢?” “她跟四個孩子待在威爾士這邊。
” “原來是五個,後來其中一個死了。
可憐的女人。
” 茉黛裝扮好了。
她們沿着走廊,從大樓梯下去。
身穿黑色長大衣的沃爾特?馮?烏爾裡希,正在大廳裡等着。
他下巴上留着小胡子,眼睛是柔軟的淡褐色。
看上去潇灑淡定,好整以暇,一副德國人的派頭——會對你低頭行禮,腳後跟相碰,随後朝你眨眨眼睛,艾瑟爾這樣想着。
原來是因為這個,茉黛才不願意讓荷米亞夫人當她的陪伴。
茉黛對沃爾特說:“我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威廉姆斯就來這兒工作了,後來我們就一直很要好。
” 艾瑟爾喜歡茉黛,但要說她們兩個是朋友,這話就有點兒扯遠了。
茉黛很友好,艾瑟爾也佩服她,但她們仍然是女主人和仆人的關系。
茉黛這話的意思不過是說艾瑟爾可以信任。
沃爾特用對待下等人那種略顯做作的客氣對艾瑟爾說:“你好啊,威廉姆斯。
我很高興認識你。
” “謝謝你,先生。
我去拿我的外套。
” 她跑下樓去。
她實在不太想去散步,國王還在這兒呢——她甯願留下監督那些仆人——但她又無法拒絕。
碧公主的侍女尼娜正在廚房給她的主人沏俄式茶。
艾瑟爾對一個負責清理卧室的女仆說:“沃爾特先生起床了,你可以去收拾格雷房了。
”隻要客人一出現,女傭就要去收拾卧室,鋪床,清空夜壺,放上淨水洗涮。
她看見了仆役長皮爾正在清點盤子。
“樓上有什麼事情嗎?”她問道。
“十九、二十……”他說,“杜瓦先生要熱水剃須,貝盧斯科尼?法裡想要咖啡。
” “茉黛小姐要我跟她到外面去。
” “這就麻煩了,”皮爾生氣地說,“屋裡還需要你呢。
” 艾瑟爾很清楚。
她沒好氣地說:“那你說我該怎麼辦,皮爾先生,告訴她滾一邊去嗎?” “不要放肆。
你盡量快去快回。
” 她回到樓上,伯爵的狗格雷特正站在門口,急急地喘着氣,早已猜出馬上就要出去散步了。
大家出了門,穿過東草坪朝樹林那邊走去。
沃爾特對艾瑟爾說:“我想,茉黛小姐一定把你培養成婦女參政論者了。
” “情況恰好相反,”茉黛對他說,“威廉姆斯恰恰是第一個向我灌輸自由思想的人。
” 艾瑟爾說:“我是從我父親那兒知道這些事情的。
” 艾瑟爾知道他們并不打算跟她交談下去。
禮節上不允許他們單獨外出,但他們甯願将就一下,退而求其次。
她招呼了一聲格雷特,然後就往前面跑去,跟狗玩耍的工夫能讓他們單獨相處,他倆大概就盼着這個。
回頭一瞧,兩個人已經牽起了手。
在這種事上茉黛是個急脾氣,艾瑟爾想。
她昨天說過,已經十年沒見過沃爾特了。
就算在當年,他們之間也沒出現過公認的戀情,隻是默默相互吸引罷了。
一定是昨晚發生了什麼事情。
也許他們兩個一直聊到很晚。
茉黛能跟任何人調情——她就是這樣從他們嘴裡得到消息的——但顯然這次她更認真了。
過了一會兒,艾瑟爾聽到沃爾特在那邊唱了起來。
茉黛也随聲附和,他倆站在那兒,哈哈大笑。
茉黛喜愛音樂,鋼琴彈得相當不錯,不像菲茨,是個五音不全的人。
看來沃爾特也是個樂迷。
他那輕快的男中音聽上去十分悅耳,艾瑟爾想,要是在畢士大禮拜堂唱,肯定會受到人們的贊賞。
她的思緒又回到自己的工作上。
卧室門口沒有擺着應該擦好的鞋子,她得催促那幾個鞋童快點兒幹活。
她氣惱地想,不知道現在幾點了,如果一直這麼拖下去,她就得堅持回房子裡去了。
她回頭看了一眼,但這次她既看不到沃爾特,也沒瞧見茉黛。
他們是在哪兒逗留,還是朝另一個方向走了?她原地站了一兩分鐘,但覺得自己不能整個上午都這麼等着,便沿着來路,穿過樹林往回走。
過了一會兒,她看見了他們。
兩個人緊緊抱在一起,互相狂吻着。
沃爾特的手摟着茉黛的身子,讓她緊緊靠着自己。
他們張着嘴,艾瑟爾聽見茉黛在呻吟。
她盯着他們。
她不知道會不會有個男人這樣親吻自己。
斑點?盧埃林在一次禮拜堂郊遊會的沙灘上吻過她,但那時既沒有張開嘴巴,身體也沒有這樣貼在一起,當然也沒有讓艾瑟爾呻吟起來。
那個小戴?肖普,曾在加地夫看電影的時候把手伸進她的裙子,但沒幾秒鐘就被她推開了。
她真的很喜歡盧埃林?戴維斯,他是教師的兒子,跟她講了不少自由黨政府的事情,還跟她說,她的乳房像鳥巢裡溫暖的小鳥。
但他離家去上大學了,從來沒給她寫過信。
她被他們吸引,因為好奇嘗試過一些事,可從來沒有這般激情。
她實在是嫉妒茉黛。
這時茉黛睜開眼睛,瞥見艾瑟爾站在那兒,便一下子掙脫了擁抱。
格雷特發出一陣哀鳴,夾着尾巴繞着圈子。
它這是怎麼了? 緊接着,艾瑟爾感到大地開始震顫,好像有一列快速火車經過,但鐵道線在一英裡外。
“怎麼回事?”茉黛問。
艾瑟爾一下子明白了。
她大叫一聲,開始狂奔。
比利?威廉姆斯和湯米?格裡菲斯正在休息。
他們工作的礦層叫作四足煤,隻有五百米,不像主坑道那麼深。
這道礦層分為五個作業區,全部用英國的賽馬場命名,他們這一個叫作愛斯科特,最接近上排氣井。
兩個男孩給老礦工當助手。
采煤工用心軸——一種直頭帶刃的鋤頭把煤塊挖出作業面,助手就把煤塊用鏟子裝入道車。
他們平常都是早上六點開工,現在已經幹了幾個小時,該歇一會兒了。
他們坐在潮濕的地上,後背靠着坑道的牆壁,讓通風系統帶來的柔和空氣吹涼皮膚,然後拿出瓶子,大口喝着溫熱的甜茶。
他們兩個是在1898年的同一天出生的,十六歲的生日過去半年了。
十三歲的時候,比利還為兩人在體格發育上的差别感到難堪,現在他們都長成了年輕男人,肩膀寬闊,身強力壯,每周剃一次胡須,盡管沒有太多必要。
他們隻穿短褲和靴子,身上的汗水合着煤灰,顯得黝黑發亮。
在昏暗的燈光下,他們猶如異教神的烏木雕像,熠熠發光。
隻是頭上的帽子破壞了整體效果。
工作很辛苦,但他們已經習慣了。
他們從不像那些上了歲數的礦工那樣抱怨背疼、關節僵硬。
他們有使不完的力氣,休息的時候也能找到一大堆事情做,打橄榄球,挖花壇,甚至在雙冠酒館後面的谷倉裡赤手打拳擊。
比利忘不了三年前自己經曆的入行儀式——的确,每當想起那些,他仍然感到憤憤不平。
那時他便發誓絕不欺負新來的孩子。
今天他還在提醒小伯特?摩根:“這些人如果跟你耍花招也不必吃驚。
他們可能讓你摸黑待一個鐘頭,或者幹什麼别的蠢事。
沒腦子的人就喜歡這些小樂子。
”吊籠裡的老家夥們狠狠地瞪着他,但他毫不示弱,也瞪着他們——他知道自己是對的,他們心裡也清楚這一點。
媽媽甚至比比利還要生氣。
她兩手叉腰站在起居室的正中,黑眼睛裡閃着正義的光芒,對爸爸說:“你告訴我,上帝通過折磨小孩子要達到什麼目的?” “你不懂,因為你是個女人。
”爸爸說,他一反常态,顯得毫無說服力。
比利覺得,如果人人都過一種敬畏上帝的生活,整個世界,尤其是阿伯羅溫的礦井這裡會變得更好。
湯米的父親是個無神論者,信仰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将很快毀滅,工人階級革命也會加速它的滅亡。
兩個男孩争得十分厲害,但他們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你不該在星期天工作的。
”湯米說。
這話不錯。
礦上安排加班以應付煤炭的巨大需求,但為了尊重宗教信仰,凱爾特礦業的周日加班不是強迫的。
比利願意加班,盡管他虔信安息日習俗。
“我認為上帝希望我有一輛自行車。
”他說。
湯米笑了,但比利不是開玩笑。
畢士大禮拜堂在十英裡外的小村子開設了一個姊妹教堂,比利是阿伯羅溫的會衆之一,自發在隔周日翻山越嶺去那兒做禮拜以示支持。
如果他有一輛自行車,他就能每周日的晚上去那兒,幫忙籌備講經課或禱告會。
他跟長者們探讨過這個問題,他們都認為主會保佑比利在安息日工作幾個星期。
比利正要解釋,便覺得腳下的地面震動起來,接着是“轟”的一聲巨響,一股強烈氣流把他手裡的瓶子吹到了地上。
他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他一下子想到自己是在八百米深的地下,頭上有數百萬噸的土石,隻有很少的木梁支撐。
“發生什麼事了?”湯米吓得聲音發抖。
比利跳起來,渾身直打哆嗦。
他舉起礦燈,看着左右兩邊長長的隧道。
他沒有看見火焰,也沒有散落的石頭,灰塵也不比平常厲害。
回響消失後,也聽不到什麼噪音。
“一定是什麼地方發生爆炸了。
”他說,聲音不穩。
這是礦工們每天都在擔心的事情。
甲烷可能因為石塊坍塌或者礦工鑽透某個煤層而突然間釋放。
如果沒人留意出現的預兆——或者氣體濃度上升過快——馬蹄下的一個火花,或者吊籠裡的電鈴,以及哪個愚蠢的礦工違反規定點燃煙鬥都會點燃這種易燃氣體。
湯米問:“是在哪兒呢?” “肯定是向下的主坑道——所以我們才沒事。
” “耶稣基督快幫我們吧。
” “他會的,”比利說,他不像剛才那麼害怕了,“重要的是我們得自己幫自己。
”讓他們當助手的那兩個礦工連個影子也沒有——他們趁着歇工去古德伍德區了。
比利跟湯米得自己拿主意。
“我們最好去豎井那邊。
” 他們穿上衣服,把礦燈拴在皮帶上,然後朝上升井,也就是所謂的“皮拉姆斯”那邊跑去。
負責升降機的把鈎工是戴?肖普。
“吊籠還沒來!”他慌慌張張地說,“我一直在打鈴!” 見他吓成這樣,比利不得不強壓着自己心裡的惶恐。
過了一會兒他說:“打電話了嗎?”把鈎工用電鈴跟地面上的同事聯絡,但最近兩頭都安裝了電話,電話線通到礦井董事馬爾德溫?摩根的辦公室。
“沒人接。
”戴說。
“我再試試。
”電話固定在吊籠旁邊的牆上。
比利拿起聽筒,搖動把手。
“快點兒,快點兒。
” “喂?”裡面傳來一個顫巍巍的聲音。
這是亞瑟?盧埃林,董事的辦事員。
“斑點,我是比利?威廉姆斯,”比利對着話筒喊道,“摩根先生在哪兒?” “不在這兒。
那聲巨響是怎麼回事?” “地下發生了爆炸,你個大傻瓜!老闆哪兒去了?” “他去梅瑟了。
”斑點抱怨。
“他為什麼——算了,先不提這個。
現在你要辦件事情。
斑點,你能聽見嗎?” “哎。
”聲音聽上去有了點兒力氣。
“首先,你派人去衛理會教堂,告訴戴哭寶馬上組織救援隊。
” “好。
” “然後打電話聯系醫院,讓他們派救護車到井口這邊。
” “有人受傷了嗎?” “爆炸這麼厲害,肯定會有的!第三,讓所有清潔煤棚的人去拉消防水帶。
” “着火了嗎?” “粉塵會燃燒的。
第四,給警察署打電話,告訴傑蘭特這兒發生了爆炸。
他會給加地夫打電話。
”比利想不出别的了,“聽明白了吧?” “好的,比利。
” 比利把聽筒放回挂鈎。
他不知道他的指令最後效果如何,但跟斑點說了這些話讓他的腦子清晰起來。
“主坑道那邊會有人受傷,”他對戴?肖普和湯米說,“我們得下去看看。
” 戴?肖普說:“我們去不了,吊籠不在這兒。
” “能去,井壁上有梯子,對吧?” “你打算往下爬兩百米嗎!” “是的,如果我膽小怕事,就不會當礦工了。
”他說話口氣很大,但心裡也在打鼓。
豎井的梯子很少使用,有可能維護欠佳。
腳下稍稍一滑或踩到破損的橫檔,他就會掉下去摔死。
戴“咣當”一聲把門打開。
井洞四周砌着磚,已經潮濕發黴。
一條踏闆沿着井壁水平延伸,圍着木制的吊籠機架四周。
一個鐵梯子用水泥黏合在磚砌的井壁上。
兩邊的鐵架和細細的踏闆讓人心裡沒底。
比利猶豫了,後悔自己虛張聲勢,太過沖動。
但現在才說不幹有辱人格。
他深吸了一口氣,默默祈禱了幾句,便走上了踏闆架子。
他向邊上挪動,探到下面的梯子。
他在褲子上擦了擦手,抓住了兩邊的鐵架,讓腳踩在踏闆上。
他往下移動着。
鐵架摸上去很毛糙,兩手一抓,鐵鏽便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