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迅速消失的一切
關燈
小
中
大
年吧。
還說:“沒有草,沒有水,沒有電,啥也沒有。
去幹啥呢?” 盡管如此,他自己也不是沒想過定居。
這家夥口口聲聲嘲笑農民太窮,日子狼狽又局促。
有時卻也會感慨地說,如果能靠種地種草料喂牛喂羊的話,不用這麼搬來搬去地遷徙也挺好。
有時聊到東面沙丘上的那個鐵架子。
我問他,如果地下真有石油,真要開采的話,他肯定會得到牧場賠償金的,從此就不必放羊了——這是好事嗎?他說,當然是好事啊。
又說,就怕開采遙遙無期,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
還說,如果有了賠償金,就趕緊先買一輛車,在鄉間跑運輸。
他說:“要不然咋辦?打工的體力活又幹不了,老了。
開商店吧,又沒經驗。
” 買汽車的确是居麻長久以來的願望。
而且,說不定車也會吸引住獨子紮達,把他留在身邊。
後來才知道,就算不靠開采石油的賠償,政府退牧還草的賠償也足夠他買車過日子了。
長久以來,他也一直在期待這個政策的落實。
對于懂些漢語的訪客,我總會問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定居是好事嗎?回答全都是肯定的。
但他們又全都表現得那麼茫然。
來收牲畜的生意人則直接說:“定居當然好!但哈薩克都完了!”我不能理解,請他解釋。
但他隻是從醫療和教育兩個方面說明遊牧的弊端,卻并沒有解釋“哈薩克完了”是什麼意思。
無論如何,生命需要保障,世人都需要平等地受用現代生活。
一定要定居,羊群一定要停止下來。
不隻是牧人,連大地也承受不了了。
羊多草少、超載過牧的狀況令脆弱的環境正在迅速惡化。
但是,草畜平衡——這是牧業生産的一個基本原理,也是牧人們自覺恪守的古老準則。
是哪裡出了問題?是什麼導緻失控?……想來想去,大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最先失控了。
每一個人,每一個在餐桌上吃半份羊肉剩半份羊肉的貪婪又狂妄的人。
總之接下來,一定得把羊群攔截在南下的途中,使之停留在烏河一帶。
一定得承受河流截斷土地透支的代價,以及徹底離開羊群後,荒野失去活力,慢慢退化乃至沙化的代價(這種情形恰恰與内地大部分自然環境相反。
在内地那些溫暖濕潤的野地裡,如果沒有大量牲畜的影響,野生植被可能會更旺盛)……無可避免。
羊的數量繼續理直氣壯地增長,世人更加理所當然地浪費。
不知再怎樣說下去…… 總是有人說,今年是羊群進入冬窩子的最後一年。
那麼,這些最後的情景正好讓我遇見……我不認為這是我的幸運。
這天晚餐時,胡爾馬西又來請教手機問題。
突然間他打開了一段視頻,引起了所有人的驚奇。
居麻說:“手機也能看電視嗎?”其實是一部外語片子,沒人聽得懂,内容也沒頭沒腦的。
但所有人緊緊圍在一起盯着手機瞧了半天,津津有味。
連正在拉面的嫂子也忍不住三下兩下迅速把面扔到鍋裡,趕緊湊過來看。
有時看哈語頻道的電視購物廣告時,大家也為那些小巧又神奇的電子産品及天花亂墜的廣告詞驚歎不已。
并反複問我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城裡的人,人人都使用這些東西。
我不知怎麼回答。
我也不太明白這樣的世界,卻知道這并不是正常的。
冒着大雪清理羊圈的嫂子和新什别克,彌漫嗆鼻的驅蟲劑氣味的地窩子(居麻給羊群打藥之前會在家裡反複調試噴壺的噴頭),層層加固、重重包邊、千針萬線縫成的新花氈……這些又是正常的嗎? 居麻躺在床榻正中央抽煙。
加瑪枕着他的膝蓋,大聲念一份哈文報紙。
嫂子則從另一側躺在他懷裡,蜷着身子認真地聽,眼睛明亮無比。
居麻被兩個女人環繞着,也十分享受。
如果有煙灰落在嫂子頭上,就輕輕為她撣去。
地窩子外,大風呼嘯,天窗嘩嘩作響。
似乎有人在風裡努力大喊:息怒吧,請息怒! 那張報紙上的消息是關于青格裡一個叫阿比包的老人撫養了十來個孤兒的故事。
居麻聽完久久不語,情緒有些消沉。
半晌對我說:“哪裡還有不要的娃娃?我和你嫂子也去撿一個……” 我說:“紮達長大了,結婚了,生下的第一個孩子你們會要嗎?”——長孫過繼為幼子,這是哈薩克古老的禮性。
居麻說:“當然要啊,為什麼不要?” 我說:“那再等六七年就有自己的娃娃了,不用去撿。
” 他黯然道:“六七年後,我和你嫂子還在不在啊?”
還說:“沒有草,沒有水,沒有電,啥也沒有。
去幹啥呢?” 盡管如此,他自己也不是沒想過定居。
這家夥口口聲聲嘲笑農民太窮,日子狼狽又局促。
有時卻也會感慨地說,如果能靠種地種草料喂牛喂羊的話,不用這麼搬來搬去地遷徙也挺好。
有時聊到東面沙丘上的那個鐵架子。
我問他,如果地下真有石油,真要開采的話,他肯定會得到牧場賠償金的,從此就不必放羊了——這是好事嗎?他說,當然是好事啊。
又說,就怕開采遙遙無期,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
還說,如果有了賠償金,就趕緊先買一輛車,在鄉間跑運輸。
他說:“要不然咋辦?打工的體力活又幹不了,老了。
開商店吧,又沒經驗。
” 買汽車的确是居麻長久以來的願望。
而且,說不定車也會吸引住獨子紮達,把他留在身邊。
後來才知道,就算不靠開采石油的賠償,政府退牧還草的賠償也足夠他買車過日子了。
長久以來,他也一直在期待這個政策的落實。
對于懂些漢語的訪客,我總會問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定居是好事嗎?回答全都是肯定的。
但他們又全都表現得那麼茫然。
來收牲畜的生意人則直接說:“定居當然好!但哈薩克都完了!”我不能理解,請他解釋。
但他隻是從醫療和教育兩個方面說明遊牧的弊端,卻并沒有解釋“哈薩克完了”是什麼意思。
無論如何,生命需要保障,世人都需要平等地受用現代生活。
一定要定居,羊群一定要停止下來。
不隻是牧人,連大地也承受不了了。
羊多草少、超載過牧的狀況令脆弱的環境正在迅速惡化。
但是,草畜平衡——這是牧業生産的一個基本原理,也是牧人們自覺恪守的古老準則。
是哪裡出了問題?是什麼導緻失控?……想來想去,大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最先失控了。
每一個人,每一個在餐桌上吃半份羊肉剩半份羊肉的貪婪又狂妄的人。
總之接下來,一定得把羊群攔截在南下的途中,使之停留在烏河一帶。
一定得承受河流截斷土地透支的代價,以及徹底離開羊群後,荒野失去活力,慢慢退化乃至沙化的代價(這種情形恰恰與内地大部分自然環境相反。
在内地那些溫暖濕潤的野地裡,如果沒有大量牲畜的影響,野生植被可能會更旺盛)……無可避免。
羊的數量繼續理直氣壯地增長,世人更加理所當然地浪費。
不知再怎樣說下去…… 總是有人說,今年是羊群進入冬窩子的最後一年。
那麼,這些最後的情景正好讓我遇見……我不認為這是我的幸運。
這天晚餐時,胡爾馬西又來請教手機問題。
突然間他打開了一段視頻,引起了所有人的驚奇。
居麻說:“手機也能看電視嗎?”其實是一部外語片子,沒人聽得懂,内容也沒頭沒腦的。
但所有人緊緊圍在一起盯着手機瞧了半天,津津有味。
連正在拉面的嫂子也忍不住三下兩下迅速把面扔到鍋裡,趕緊湊過來看。
有時看哈語頻道的電視購物廣告時,大家也為那些小巧又神奇的電子産品及天花亂墜的廣告詞驚歎不已。
并反複問我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城裡的人,人人都使用這些東西。
我不知怎麼回答。
我也不太明白這樣的世界,卻知道這并不是正常的。
冒着大雪清理羊圈的嫂子和新什别克,彌漫嗆鼻的驅蟲劑氣味的地窩子(居麻給羊群打藥之前會在家裡反複調試噴壺的噴頭),層層加固、重重包邊、千針萬線縫成的新花氈……這些又是正常的嗎? 居麻躺在床榻正中央抽煙。
加瑪枕着他的膝蓋,大聲念一份哈文報紙。
嫂子則從另一側躺在他懷裡,蜷着身子認真地聽,眼睛明亮無比。
居麻被兩個女人環繞着,也十分享受。
如果有煙灰落在嫂子頭上,就輕輕為她撣去。
地窩子外,大風呼嘯,天窗嘩嘩作響。
似乎有人在風裡努力大喊:息怒吧,請息怒! 那張報紙上的消息是關于青格裡一個叫阿比包的老人撫養了十來個孤兒的故事。
居麻聽完久久不語,情緒有些消沉。
半晌對我說:“哪裡還有不要的娃娃?我和你嫂子也去撿一個……” 我說:“紮達長大了,結婚了,生下的第一個孩子你們會要嗎?”——長孫過繼為幼子,這是哈薩克古老的禮性。
居麻說:“當然要啊,為什麼不要?” 我說:“那再等六七年就有自己的娃娃了,不用去撿。
” 他黯然道:“六七年後,我和你嫂子還在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