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尹繼善泛舟歌侑酒 劉嘯林閑賦譏時文
關燈
小
中
大
孫嘉淦在店中匆匆用了早點,命幾個師爺進城中驿站安頓,自帶了兩個小僮徑往巡撫衙門拜會尹繼善。
巡撫衙門的門官看了他的名刺,頓時一怔,說道:“我們老爺昨兒還說,孫都老爺三五日就到。
大人竟來得這麼快!不過太不巧了,中丞幕裡有幾位清客要應考,今兒去莫愁湖為他們送行。
這麼着,大人您在簽押房先坐着吃茶,小人這就去請,一個時辰用不了,準請回來。
”孫嘉淦笑道:“小尹如此雅興,不可掃了他的興。
你不要去,我自己去尋吧。
”說罷徑自上馬,由老城隍廟向南,但見碧水蕩漾,岸邊秋風拂柳,曲廊蜿蜒,湖中荷葉搖曳,幾隻畫舫遊蕩其間——這就是名馳天下的莫愁湖了。
孫嘉淦沿遊廊一步步行來,穿過落虹橋,繞過勝棋樓,在莫愁亭旁假山石上伫望良久,但見湖中畫舫如織,沿岸遊人似蟻,往往來來,哪裡見尹繼善的影子?正俯仰間,湖南邊傳來一陣鼓樂聲,見一條畫舫從蓮叢邊劃過,有一個女子伴着樂聲在吟唱,隔水傳來,聽去格外清新。
春日理紅妝,春風開素裳。
春月渾無賴,來照床上郎。
攜手大堤上,大堤女如玉。
與郎說分明,不得通眉目。
何用踏青去,往來車馬中。
與郎卧繡帳,何處無春風……妾有合歡床,歡行無十步。
卻笑天上郎,辛苦河邊渡。
妾在機中織,歡在帳中憶。
道郎且安卧,纏綿自成匹。
逢歡在何許?藉塘東複東。
要郎知曲意,彈指向梧桐…… 孫嘉淦在岸上循着歌聲望去,卻見尹繼善和幾個人在船上吃酒,幾個歌伎倚欄奏樂,還有兩三個女孩子站在舫邊,邊采蓮蓬、菱角,邊唱着歌,眼見那畫舫要調頭西去,孫嘉淦忙喊一聲:“元長弟,你好安樂!” “是哪個?”尹繼善聽岸上有人呼喚自己,忙命止樂,踱出艙來見是孫嘉淦,意外地怔了一下,忙命移舫就岸,拱手笑呵呵說道:“哎呀是錫公大人到了!真真的意外。
我算着你至少要五天才到得金陵呢。
”……說着畫舫已經靠岸,尹繼善等船夫搭好跳闆,方款步上岸。
兩個人相對一揖,禮畢,尹繼善一把拉了孫嘉淦的手相攜上船,口中道:“且不說公事。
公事早着呢!來來,上船,我給你介紹幾位文場中朋友!” 孫嘉淦命兩個小奚奴在岸上看管馬匹,自上船來,果見五六個文士在桌前,都已站起身相迎。
尹繼善見他臉上帶着戒備之色,笑道:“錫公忒煞地小瞧了天下人!這裡頭隻有勒敏是捐了貢的,要進京會試。
今兒就是送他的——”說着指了指靠西站的勒敏,勒敏也隻向孫嘉淦一躬緻意——“其餘的沒一個應試的——這位是曹霑,雪芹先生;這位是何是之先生;這位是劉嘯林先生……”一一介紹着,拖孫嘉淦挨身邊坐了,笑道:“你該放心了吧?——哦,你們還不認識,這就是當年在先帝爺跟前谏三事的孫錫公都禦史,下江南主考南闱來了,也是個風流雅俊之士!”一句話說得衆人都笑了。
孫嘉淦也笑道:“現在一說‘直臣’,好似都是不吃人間煙火食的神仙。
忠烈都打性情中來,我其實最厭那些假道學的。
上次去一位同年那裡他誇他兒子有格緻功夫,喜讀書不近女色,外頭親眷年輕女子來,或有戲班子女孩子演戲,都躲得遠遠的。
我說,‘食色,性也’,那是你不知道,他背地裡冥思苦想的,其實更狠呢?——這裡頭隻有勒敏見過,雪芹先生雖未謀面,怡王爺曾說起過你,‘第一才子’,今兒好走運,聽你們雅歌,看你們投壺——大家随意耍子。
” “這一位老夫子嘯林先生,康熙五十一年的探花,當年也是心雄萬夫,寫得一手好詞,可惜宦途多外,一個罣誤跌落紅塵。
”尹繼善一邊給花白胡子的劉嘯林斟酒,一邊說道,“如今在我府,教讀幾個子侄。
雪芹正著書,嘯林當年在曹家也當過西席,就近兒一處批注雪芹的《紅樓夢》……”劉嘯林撫須搖頭道:“搖手休問當年事,如今隻剩了朽木一塊,不堪說了。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啊!”“哪裡話?”尹繼善殷殷勸酒,笑道,“——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麼!來,為錫公接風,為敏兄殿試奪魁,幹一杯!” 孫嘉淦凝視着這位倜傥風流的封疆大吏,剛剛三十歲出頭,渾身上下幹淨利落,白淨面孔上才蓄的八字髭須濃如墨染,一條油黑的大辮子又粗又亮,直垂到腰後,怎麼看都像個放蕩不羁的未第孝廉。
誰能想到他不到二十歲便入翰林院,作為欽差大臣的随員出使廣東,悍然抗上,手誅廣東布政使官達和按察使方顧英,平息了即将爆發的民變,一日之内被雍正連晉六級,四年之間便擢升到巡撫、開府建牙為一方諸侯。
……正發怔間,尹繼善轉臉問道:“錫公,你在想什麼?”“我是在想——”孫嘉淦忙舉杯與尹繼善一碰,“我在想你這個人,哪來這份才情?懂漕運、通鹽政、通軍事,政事繁冗間又能風花雪月,操琴擊節——都是人,我怎麼就不成,這定必是尹泰老相公厚福所積的……” “錫公又在這兒用格緻功夫了。
”尹繼善笑着歎道,“天資是一說,其實我是極平常的。
要說比人強的,我好奇
巡撫衙門的門官看了他的名刺,頓時一怔,說道:“我們老爺昨兒還說,孫都老爺三五日就到。
大人竟來得這麼快!不過太不巧了,中丞幕裡有幾位清客要應考,今兒去莫愁湖為他們送行。
這麼着,大人您在簽押房先坐着吃茶,小人這就去請,一個時辰用不了,準請回來。
”孫嘉淦笑道:“小尹如此雅興,不可掃了他的興。
你不要去,我自己去尋吧。
”說罷徑自上馬,由老城隍廟向南,但見碧水蕩漾,岸邊秋風拂柳,曲廊蜿蜒,湖中荷葉搖曳,幾隻畫舫遊蕩其間——這就是名馳天下的莫愁湖了。
孫嘉淦沿遊廊一步步行來,穿過落虹橋,繞過勝棋樓,在莫愁亭旁假山石上伫望良久,但見湖中畫舫如織,沿岸遊人似蟻,往往來來,哪裡見尹繼善的影子?正俯仰間,湖南邊傳來一陣鼓樂聲,見一條畫舫從蓮叢邊劃過,有一個女子伴着樂聲在吟唱,隔水傳來,聽去格外清新。
春日理紅妝,春風開素裳。
春月渾無賴,來照床上郎。
攜手大堤上,大堤女如玉。
與郎說分明,不得通眉目。
何用踏青去,往來車馬中。
與郎卧繡帳,何處無春風……妾有合歡床,歡行無十步。
卻笑天上郎,辛苦河邊渡。
妾在機中織,歡在帳中憶。
道郎且安卧,纏綿自成匹。
逢歡在何許?藉塘東複東。
要郎知曲意,彈指向梧桐…… 孫嘉淦在岸上循着歌聲望去,卻見尹繼善和幾個人在船上吃酒,幾個歌伎倚欄奏樂,還有兩三個女孩子站在舫邊,邊采蓮蓬、菱角,邊唱着歌,眼見那畫舫要調頭西去,孫嘉淦忙喊一聲:“元長弟,你好安樂!” “是哪個?”尹繼善聽岸上有人呼喚自己,忙命止樂,踱出艙來見是孫嘉淦,意外地怔了一下,忙命移舫就岸,拱手笑呵呵說道:“哎呀是錫公大人到了!真真的意外。
我算着你至少要五天才到得金陵呢。
”……說着畫舫已經靠岸,尹繼善等船夫搭好跳闆,方款步上岸。
兩個人相對一揖,禮畢,尹繼善一把拉了孫嘉淦的手相攜上船,口中道:“且不說公事。
公事早着呢!來來,上船,我給你介紹幾位文場中朋友!” 孫嘉淦命兩個小奚奴在岸上看管馬匹,自上船來,果見五六個文士在桌前,都已站起身相迎。
尹繼善見他臉上帶着戒備之色,笑道:“錫公忒煞地小瞧了天下人!這裡頭隻有勒敏是捐了貢的,要進京會試。
今兒就是送他的——”說着指了指靠西站的勒敏,勒敏也隻向孫嘉淦一躬緻意——“其餘的沒一個應試的——這位是曹霑,雪芹先生;這位是何是之先生;這位是劉嘯林先生……”一一介紹着,拖孫嘉淦挨身邊坐了,笑道:“你該放心了吧?——哦,你們還不認識,這就是當年在先帝爺跟前谏三事的孫錫公都禦史,下江南主考南闱來了,也是個風流雅俊之士!”一句話說得衆人都笑了。
孫嘉淦也笑道:“現在一說‘直臣’,好似都是不吃人間煙火食的神仙。
忠烈都打性情中來,我其實最厭那些假道學的。
上次去一位同年那裡他誇他兒子有格緻功夫,喜讀書不近女色,外頭親眷年輕女子來,或有戲班子女孩子演戲,都躲得遠遠的。
我說,‘食色,性也’,那是你不知道,他背地裡冥思苦想的,其實更狠呢?——這裡頭隻有勒敏見過,雪芹先生雖未謀面,怡王爺曾說起過你,‘第一才子’,今兒好走運,聽你們雅歌,看你們投壺——大家随意耍子。
” “這一位老夫子嘯林先生,康熙五十一年的探花,當年也是心雄萬夫,寫得一手好詞,可惜宦途多外,一個罣誤跌落紅塵。
”尹繼善一邊給花白胡子的劉嘯林斟酒,一邊說道,“如今在我府,教讀幾個子侄。
雪芹正著書,嘯林當年在曹家也當過西席,就近兒一處批注雪芹的《紅樓夢》……”劉嘯林撫須搖頭道:“搖手休問當年事,如今隻剩了朽木一塊,不堪說了。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啊!”“哪裡話?”尹繼善殷殷勸酒,笑道,“——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麼!來,為錫公接風,為敏兄殿試奪魁,幹一杯!” 孫嘉淦凝視着這位倜傥風流的封疆大吏,剛剛三十歲出頭,渾身上下幹淨利落,白淨面孔上才蓄的八字髭須濃如墨染,一條油黑的大辮子又粗又亮,直垂到腰後,怎麼看都像個放蕩不羁的未第孝廉。
誰能想到他不到二十歲便入翰林院,作為欽差大臣的随員出使廣東,悍然抗上,手誅廣東布政使官達和按察使方顧英,平息了即将爆發的民變,一日之内被雍正連晉六級,四年之間便擢升到巡撫、開府建牙為一方諸侯。
……正發怔間,尹繼善轉臉問道:“錫公,你在想什麼?”“我是在想——”孫嘉淦忙舉杯與尹繼善一碰,“我在想你這個人,哪來這份才情?懂漕運、通鹽政、通軍事,政事繁冗間又能風花雪月,操琴擊節——都是人,我怎麼就不成,這定必是尹泰老相公厚福所積的……” “錫公又在這兒用格緻功夫了。
”尹繼善笑着歎道,“天資是一說,其實我是極平常的。
要說比人強的,我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