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乾清宮嚴詞訓廷臣 謄本處密旨捕劉康
關燈
小
中
大
親目所見,每年征收國賦,各省都有上萬貧民小田主,慘遭酷吏鞭撻勒索,不堪饑寒者為匪為盜、循法良善的餓凍溝渠,常常釀成大變,然後興師平叛。
與其将錢用在屠戮賊匪上,何如施以恩政,使其當初就不反?” 乾隆說到這裡,臉色已是變得鐵青:“大約朕施了這個善政,掐了一些龌龊官的财路,自然麼,正額不納了,苛派也就無從派起——所以這樣的好政治,居然也時有煩言。
有說朕沽名釣譽的,有說朕違背世宗父訓的,還有異樣心思的,說朕‘飽漢不知餓漢饑’的,甚至有人在外邊巧立名目剝削錢财的——以為朕施仁政,是懦弱可欺之主。
今且告汝,朕立意創大清極盛之世,效聖祖為一代令主,順朕此心,犯顔直谏也由得爾,痛批龍鱗也由得爾,逆朕此志,則三尺之冰正為汝設!” 雍正往年元宵賜筵,群臣到乾清宮不過照例的念“萬壽無疆頌”,君臣對柏梁體詩,叩頭領宴,悄悄往懷裡袖裡塞些個果子點心回家與老小分享,今年是新君第一次大宴群臣,而且乾隆高倡“以寬為政”,登極以來接見大小臣工,總是和顔悅色、溫語諄諄,誰想這位英俊文雅得像個翩翩公子哥兒的皇帝一翻臉,不但威嚴駭人,其詞氣也犀利刻毒,如刀似劍,絲毫不遜于冷峻刻薄的雍正。
這一番長篇大論說得铮铮有力,偌大乾清宮中二百餘人都聽得股栗變色,直挺挺跪着,一聲咳痰不聞。
“今天過節是喜日子,本來朕想等幾日再說這些話。
”乾隆放緩了口氣,滿意地綻出一絲笑容,“難得的是人到得齊全,過了年又要忙起來,專門召集朝會似乎不必。
所以随便說說——賜筵!” 頃時鐘呂磬铛齊鳴,樂聲中百官叩頭謝恩起身,禦膳房執事太監指揮着差役,小蘇拉太監擡着二十多桌已經擺得整整齊齊的水陸全席進殿、布座安席,乾隆一手挽了張廷玉,一手挽了鄂爾泰含笑入席,莊親王允祿、怡親王弘曉和軍機大臣讷親下首作陪,一齊坐在首桌,乾隆隻一颔首,弘曉忙立起身來大聲道:“止樂——君臣對詩!” 中元佳節春氣揚, 乾隆笑容可掬,舉杯一呷,曼聲吟罷,轉臉笑着對張廷玉和鄂爾泰道:“你們是三朝元老,柏梁體詩是輕車熟路了,賞你們一杯延壽酒,讓了年輕人對詩如何?”兩個老臣忙笑着起身道:“臣遵旨。
”乾隆便目視讷親。
讷親忙道:“臣不長于此,勉強應诏而已。
”吟道: 太和春風真浩蕩! “也罷了,賜酒!”乾隆一笑說道。
高無庸便忙過來斟酒。
乾隆用目光搜尋着,因見孫嘉淦坐在第六桌上,點名道:“嘉淦,朕以為你身子骨兒未必支撐得住,你還是來了。
氣色還好麼!你來接一句!” 孫嘉淦不防乾隆直點自己的名,慌亂地站起身來說道:“臣于詩詞一道實在平平。
不過臣世受國恩,不敢違旨。
”遂也吟道: 聖恩即今多雨露, 他這樣一轉韻,已與往年對柏梁體習例不合,一向順韻拈句的臣子們倒都是一愣,一時竟沒有人出來合句。
“你們不知道這個人。
”乾隆笑着指孫嘉淦道:“此人十九歲為報父仇,夜走三百裡手誅仇人,避禍三年出仕為官,最是正直真性之人,是先帝禦座前的魏征,朕之股肱良臣。
他說聖恩雨露,是他一生寫照,朕就敬他這樣的老臣!嘉淦因病不能飲酒,高無庸——”他指着禦案笑道:“把那柄攢珠玉如意賞他!” 大殿裡立時一片啧啧稱羨聲。
但詩還是沒人出來對。
忽然,翰林中一個六品頂戴的官員,長得又黑又高十分魁梧,四方臉一擡,舉起酒杯吟道: 灑向人間澤萬方! 乾隆看了看,卻不認得,看允祿時允祿也輕輕搖頭,張廷玉湊近了輕輕說道:“是去年恩科新取的進士,叫紀昀。
” “嗯,紀昀。
”乾隆盯着看了紀昀移時,見紀昀軀幹魁偉,神采奕奕,衆目睽睽之下一副從容自若沉穩雍容态度,心中頓起好感,笑道:“詩有起承轉合,你合得不壞,朕看你秉賦不薄,像個武人,能食肉否?”
與其将錢用在屠戮賊匪上,何如施以恩政,使其當初就不反?” 乾隆說到這裡,臉色已是變得鐵青:“大約朕施了這個善政,掐了一些龌龊官的财路,自然麼,正額不納了,苛派也就無從派起——所以這樣的好政治,居然也時有煩言。
有說朕沽名釣譽的,有說朕違背世宗父訓的,還有異樣心思的,說朕‘飽漢不知餓漢饑’的,甚至有人在外邊巧立名目剝削錢财的——以為朕施仁政,是懦弱可欺之主。
今且告汝,朕立意創大清極盛之世,效聖祖為一代令主,順朕此心,犯顔直谏也由得爾,痛批龍鱗也由得爾,逆朕此志,則三尺之冰正為汝設!” 雍正往年元宵賜筵,群臣到乾清宮不過照例的念“萬壽無疆頌”,君臣對柏梁體詩,叩頭領宴,悄悄往懷裡袖裡塞些個果子點心回家與老小分享,今年是新君第一次大宴群臣,而且乾隆高倡“以寬為政”,登極以來接見大小臣工,總是和顔悅色、溫語諄諄,誰想這位英俊文雅得像個翩翩公子哥兒的皇帝一翻臉,不但威嚴駭人,其詞氣也犀利刻毒,如刀似劍,絲毫不遜于冷峻刻薄的雍正。
這一番長篇大論說得铮铮有力,偌大乾清宮中二百餘人都聽得股栗變色,直挺挺跪着,一聲咳痰不聞。
“今天過節是喜日子,本來朕想等幾日再說這些話。
”乾隆放緩了口氣,滿意地綻出一絲笑容,“難得的是人到得齊全,過了年又要忙起來,專門召集朝會似乎不必。
所以随便說說——賜筵!” 頃時鐘呂磬铛齊鳴,樂聲中百官叩頭謝恩起身,禦膳房執事太監指揮着差役,小蘇拉太監擡着二十多桌已經擺得整整齊齊的水陸全席進殿、布座安席,乾隆一手挽了張廷玉,一手挽了鄂爾泰含笑入席,莊親王允祿、怡親王弘曉和軍機大臣讷親下首作陪,一齊坐在首桌,乾隆隻一颔首,弘曉忙立起身來大聲道:“止樂——君臣對詩!” 中元佳節春氣揚, 乾隆笑容可掬,舉杯一呷,曼聲吟罷,轉臉笑着對張廷玉和鄂爾泰道:“你們是三朝元老,柏梁體詩是輕車熟路了,賞你們一杯延壽酒,讓了年輕人對詩如何?”兩個老臣忙笑着起身道:“臣遵旨。
”乾隆便目視讷親。
讷親忙道:“臣不長于此,勉強應诏而已。
”吟道: 太和春風真浩蕩! “也罷了,賜酒!”乾隆一笑說道。
高無庸便忙過來斟酒。
乾隆用目光搜尋着,因見孫嘉淦坐在第六桌上,點名道:“嘉淦,朕以為你身子骨兒未必支撐得住,你還是來了。
氣色還好麼!你來接一句!” 孫嘉淦不防乾隆直點自己的名,慌亂地站起身來說道:“臣于詩詞一道實在平平。
不過臣世受國恩,不敢違旨。
”遂也吟道: 聖恩即今多雨露, 他這樣一轉韻,已與往年對柏梁體習例不合,一向順韻拈句的臣子們倒都是一愣,一時竟沒有人出來合句。
“你們不知道這個人。
”乾隆笑着指孫嘉淦道:“此人十九歲為報父仇,夜走三百裡手誅仇人,避禍三年出仕為官,最是正直真性之人,是先帝禦座前的魏征,朕之股肱良臣。
他說聖恩雨露,是他一生寫照,朕就敬他這樣的老臣!嘉淦因病不能飲酒,高無庸——”他指着禦案笑道:“把那柄攢珠玉如意賞他!” 大殿裡立時一片啧啧稱羨聲。
但詩還是沒人出來對。
忽然,翰林中一個六品頂戴的官員,長得又黑又高十分魁梧,四方臉一擡,舉起酒杯吟道: 灑向人間澤萬方! 乾隆看了看,卻不認得,看允祿時允祿也輕輕搖頭,張廷玉湊近了輕輕說道:“是去年恩科新取的進士,叫紀昀。
” “嗯,紀昀。
”乾隆盯着看了紀昀移時,見紀昀軀幹魁偉,神采奕奕,衆目睽睽之下一副從容自若沉穩雍容态度,心中頓起好感,笑道:“詩有起承轉合,你合得不壞,朕看你秉賦不薄,像個武人,能食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