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楊名時遭鸩毓慶宮 不逞徒撫屍假流淚
關燈
小
中
大
王兄這麼處置還是對的,弘晌家裡如今精窮。
他又是個孩子,一下子拿回許多銀子,反倒招疑。
依着我看,這種有天沒日頭的事拖得越久越容易出事。
想不出亂子,現今必須滅口:一是楊名時,二是弘晌。
當斷不斷,總有一日東窗事發,我們至少也要被永久圈禁!”他是有名的賊大膽兒,這樣兇殘的話說出來,臉色平靜得像剛剛睡醒的孩子,弘皙和弘昇都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
“似乎過了些。
”弘皙無可奈何地歎道:“楊名時是不得已兒,弘晌到底是骨肉,他還小……” 弘昇陰沉沉一笑,說道:“這是大清社稷歸還原主的大事,講不得私情骨肉。
要看是不是該做,是不是能做。
除掉一個楊名時我們手腳那麼幹淨,又冒出個弘晌。
再下手弄弘晌,到底有多大把握?楊名時那邊好辦,阮安順走了第一步,第二步不聽我們的也不行。
弘晌這邊,聽二哥方才講的,這毛頭小子似乎也沒有拿住我們什麼把柄。
二哥不便出面,我和弘昌多往他家走動走動。
他就孤兒寡母兩個,缺的不過是銀子,周濟得他不窮了,估約至少不會拿這無根無梢的話得罪我們。
若弄死弘晌,允禔一家就斷了根,萬一再出個纰漏,你就把金山搬給弘晌他娘,也堵不住她的嘴!” “弘昇說的是。
”弘皙原本方寸已亂,聽弘昇這麼一解說,越覺得弘昌的話不可取,“弘晌的哥哥早死,侄子也是閑散宗室,本來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再弄掉了她的兒子,窮極又到絕路,沒事還要生出事來,敢再加上有點影子?弘晌又十分伶俐,萬一不成事,我們真的連退路也尋不出來,那才真叫滾湯潑老鼠!我看除掉楊名時也就夠了。
也是警戒弘晌母子,也告訴他們‘死無對證’,再加上銀子填,不至于出事。
再說,殺一無辜而得天下即為不仁,我也真難對這弟弟下毒手。
”弘昌一笑,說道:“哪個奪天下的不殺得血流成河,死的都是‘有辜’的麼?——這是婦人之仁。
我就佩服我的阿瑪和當年的十四叔,說做什麼事從來不犯嘀咕——要不是你們說的有道理,我還是那個字:‘殺’!” 一陣料峭的冷風從檐下掠過,罘罳旁邊的鐵馬不安地晃動着,發出清冷凄涼的撞擊聲,三個兄弟望着外邊漸漸蒼暗的天色,一時都沒吱聲。
弘皙的眸子閃着暗幽幽的光,像若明若暗的兩團鬼火。
許久才喃喃道:“一看見這銀安殿,我就想起當年……阿瑪,那是多仁慈的一位太子,生生地被人暗算了!雍正不過是阿瑪手下的一個臣仆,篡改遺诏謀奪了江山,他自己暴死偏宮,焉知不是現世報應!弘曆(乾隆)憑什麼安坐九重,不是靠了雍正麼?唉,天意……天意真難知啊!” 就在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子正過後,楊名時一碗湯藥被人灌了下去。
第二日淩晨,楊風兒過來侍候他翻身解手,發現他垂睑不語,靜靜躺着一動不動,和平日不大一樣,伸手觸時,鼻息全無。
楊風兒渾身一激靈,兩腿一軟,幾乎癱倒在地。
楊風兒整日侍候在楊名時卧榻側畔,隐隐覺得楊名時病得蹊跷,但這裡往來探望冠蓋如雲,都是朝中當政大老,診脈看病的又是太醫院的醫生阮安順,藥都是自己親口嘗了才喂楊名時的,心裡縱然萬般狐疑,口中卻半句閑話不敢吐露。
他心裡沉了一下,想起楊名時身居高官終生坎坷,竟然就這樣撒手而去,不禁悲從中來大聲号啕痛哭,撲在楊名時身上,扳着肩頭哭叫,“大爺……你醒一醒兒……你不能就這麼去了……可憐孃孃和弟弟,他們可怎麼過活,啊?你醒醒吧,醒醒……嗬嗬……” 哭聲立刻驚動了裡間的楊夫人,她是和衣睡着的,一骨碌翻身起來,揉着發瘀的眼便往外急走,正和剛剛搶進來的太醫阮安順撞個滿懷。
楊夫人也顧不得這些,隻連聲問:“是怎麼了?是怎麼了?”阮安順卻暴躁地說道:“不要哭!”幾步跨到楊名時跟前,一手把脈,一手翻開楊名時眼皮看了看,極敏捷地從懷中取出銀針包兒,在楊名時頭頂、耳鬓、前胸行針,密密麻麻紮下去幾十根。
楊氏和楊風兒傻子似地站在一旁看,見阮安順号着脈,一會兒神情緊張,一會兒搖頭沉吟,許久,他驚喜地叫一聲:“有了脈象!夫人,請你把把看!” “是麼?”楊夫人急忙扶住丈夫的右脈,屏息凝神,果然慢慢覺得緩似靜水,細若遊絲般微微搏動。
楊夫人驚喜交集,正要說話,隻見楊名時全身一顫,仿佛要把無盡的哀愁一吐而盡似的長長籲了一口氣,頓時脈息全無!她驚惶地看了一眼阮安順,阮安順卻什麼也沒說,怔怔地收針,許久許久才道:“夫人,我已經盡了全力。
楊大人已經……”他似乎很吃力地迸出三個字:“歸天了……”楊夫人頭一陣暈眩,頓時歪倒在丈夫的榻前。
他又是個孩子,一下子拿回許多銀子,反倒招疑。
依着我看,這種有天沒日頭的事拖得越久越容易出事。
想不出亂子,現今必須滅口:一是楊名時,二是弘晌。
當斷不斷,總有一日東窗事發,我們至少也要被永久圈禁!”他是有名的賊大膽兒,這樣兇殘的話說出來,臉色平靜得像剛剛睡醒的孩子,弘皙和弘昇都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
“似乎過了些。
”弘皙無可奈何地歎道:“楊名時是不得已兒,弘晌到底是骨肉,他還小……” 弘昇陰沉沉一笑,說道:“這是大清社稷歸還原主的大事,講不得私情骨肉。
要看是不是該做,是不是能做。
除掉一個楊名時我們手腳那麼幹淨,又冒出個弘晌。
再下手弄弘晌,到底有多大把握?楊名時那邊好辦,阮安順走了第一步,第二步不聽我們的也不行。
弘晌這邊,聽二哥方才講的,這毛頭小子似乎也沒有拿住我們什麼把柄。
二哥不便出面,我和弘昌多往他家走動走動。
他就孤兒寡母兩個,缺的不過是銀子,周濟得他不窮了,估約至少不會拿這無根無梢的話得罪我們。
若弄死弘晌,允禔一家就斷了根,萬一再出個纰漏,你就把金山搬給弘晌他娘,也堵不住她的嘴!” “弘昇說的是。
”弘皙原本方寸已亂,聽弘昇這麼一解說,越覺得弘昌的話不可取,“弘晌的哥哥早死,侄子也是閑散宗室,本來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再弄掉了她的兒子,窮極又到絕路,沒事還要生出事來,敢再加上有點影子?弘晌又十分伶俐,萬一不成事,我們真的連退路也尋不出來,那才真叫滾湯潑老鼠!我看除掉楊名時也就夠了。
也是警戒弘晌母子,也告訴他們‘死無對證’,再加上銀子填,不至于出事。
再說,殺一無辜而得天下即為不仁,我也真難對這弟弟下毒手。
”弘昌一笑,說道:“哪個奪天下的不殺得血流成河,死的都是‘有辜’的麼?——這是婦人之仁。
我就佩服我的阿瑪和當年的十四叔,說做什麼事從來不犯嘀咕——要不是你們說的有道理,我還是那個字:‘殺’!” 一陣料峭的冷風從檐下掠過,罘罳旁邊的鐵馬不安地晃動着,發出清冷凄涼的撞擊聲,三個兄弟望着外邊漸漸蒼暗的天色,一時都沒吱聲。
弘皙的眸子閃着暗幽幽的光,像若明若暗的兩團鬼火。
許久才喃喃道:“一看見這銀安殿,我就想起當年……阿瑪,那是多仁慈的一位太子,生生地被人暗算了!雍正不過是阿瑪手下的一個臣仆,篡改遺诏謀奪了江山,他自己暴死偏宮,焉知不是現世報應!弘曆(乾隆)憑什麼安坐九重,不是靠了雍正麼?唉,天意……天意真難知啊!” 就在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子正過後,楊名時一碗湯藥被人灌了下去。
第二日淩晨,楊風兒過來侍候他翻身解手,發現他垂睑不語,靜靜躺着一動不動,和平日不大一樣,伸手觸時,鼻息全無。
楊風兒渾身一激靈,兩腿一軟,幾乎癱倒在地。
楊風兒整日侍候在楊名時卧榻側畔,隐隐覺得楊名時病得蹊跷,但這裡往來探望冠蓋如雲,都是朝中當政大老,診脈看病的又是太醫院的醫生阮安順,藥都是自己親口嘗了才喂楊名時的,心裡縱然萬般狐疑,口中卻半句閑話不敢吐露。
他心裡沉了一下,想起楊名時身居高官終生坎坷,竟然就這樣撒手而去,不禁悲從中來大聲号啕痛哭,撲在楊名時身上,扳着肩頭哭叫,“大爺……你醒一醒兒……你不能就這麼去了……可憐孃孃和弟弟,他們可怎麼過活,啊?你醒醒吧,醒醒……嗬嗬……” 哭聲立刻驚動了裡間的楊夫人,她是和衣睡着的,一骨碌翻身起來,揉着發瘀的眼便往外急走,正和剛剛搶進來的太醫阮安順撞個滿懷。
楊夫人也顧不得這些,隻連聲問:“是怎麼了?是怎麼了?”阮安順卻暴躁地說道:“不要哭!”幾步跨到楊名時跟前,一手把脈,一手翻開楊名時眼皮看了看,極敏捷地從懷中取出銀針包兒,在楊名時頭頂、耳鬓、前胸行針,密密麻麻紮下去幾十根。
楊氏和楊風兒傻子似地站在一旁看,見阮安順号着脈,一會兒神情緊張,一會兒搖頭沉吟,許久,他驚喜地叫一聲:“有了脈象!夫人,請你把把看!” “是麼?”楊夫人急忙扶住丈夫的右脈,屏息凝神,果然慢慢覺得緩似靜水,細若遊絲般微微搏動。
楊夫人驚喜交集,正要說話,隻見楊名時全身一顫,仿佛要把無盡的哀愁一吐而盡似的長長籲了一口氣,頓時脈息全無!她驚惶地看了一眼阮安順,阮安順卻什麼也沒說,怔怔地收針,許久許久才道:“夫人,我已經盡了全力。
楊大人已經……”他似乎很吃力地迸出三個字:“歸天了……”楊夫人頭一陣暈眩,頓時歪倒在丈夫的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