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楊名時遭鸩毓慶宮 不逞徒撫屍假流淚
關燈
小
中
大
在楊名時面前,叩頭道:“先生這話仁德之心,上通于天!先父九泉之下實實是聽見了看見了……先生,我們家真的是再也經不起這樣的波折了……”說罷淚如雨下。
“這怎麼使得,快起來!”楊名時看看金自鳴鐘已近未正,連忙攙起弘皙,“阿哥們一會來了瞧着是怎麼回事?”弘皙仰臉直盯盯地看着楊名時,“求先生恩典!誰作的孽,我必定處死他。
隻請不要驚動朝廷,這罪名株連的人太多了……您若不答應,我就跪這裡。
反正結局也一樣,聽朝廷公道處置……” 弘皙的如簧之舌終于軟化了楊名時——一邊攙他起身,歎道:“不但理親王府受不起這場浩劫,朝廷也不宜再折騰這類事了。
王爺,我不上奏了,三天之内你給我句回話,辦這事的下人要處死,哪個阿哥起謀,要另尋理由請旨削爵,我就把這事爛在心裡……楊名時平生不違心,想不到……”他搖了搖頭,仿佛咽一口苦澀無比的酒,攢眉不語。
但楊名時萬萬沒有料到,第二天自己就遭了毒手。
連弘皙也沒有想到的是,弘晌那天中午放學沒回家,吃飽了點心,蜷着身子在熏籠旁邊的春凳上假寐,竟一字不漏地聽完他們的對話。
大轎平穩地落地了。
王英掀開轎簾,見弘皙猶自閉着眼靠在轎背上出神,小心翼翼地禀道:“王爺,到家了。
昇爺、昌爺先到了,在門口候着呢!” “晤。
”弘皙慢慢睜開眼,多少有點迷惘地隔窗看看,哈着腰出來,看也沒有看弘昇和弘昌便進了倒廈大門,往書房而來。
弘昇和弘昌對視一眼,沿超手遊廊曲曲折折跟着進來。
理親王府是北京所有王府規模最宏偉、最龐大的宅邸。
是康熙十二年開始,修建了十多年才建起的太子府,七十年來随着主人幾起幾落,王府幾次修葺又幾次破落,如今是陳舊了,但結構規制還保留着允礽當年最鼎盛年代的模樣。
正中銀安殿一帶自從允礽第二次被廢後便被封了,雍正初年允礽被釋後也住在現在弘皙書房後另辟的小院中。
隻這書房還是當年模樣,從大玻璃窗東望,便是高大灰暗的銀安寶殿和已經結滿了黯紅色苔藓的宮牆。
牆頭和殿角上長滿了枯黃的衰草,在風中凄涼地瑟瑟作抖,似乎在告訴着人們什麼。
弘昇、弘昌進來,見弘皙望着外頭一語不發,許久,才粗重地透了一口氣,弘昇便問:“二哥,您得了幾本什麼珍版書?” “和上回楊師傅見到的仿帖一樣。
”弘皙倏地回身,他背對着光,臉色又青又暗,“如果弄不好,比楊名時還難對付。
” 弘昇、弘昌兩腿一軟,就勢兒都坐在雕花瓷墩上,一時屋裡死一般寂靜!弘昇臉色蒼白,細白的十指交叉揉捏着,倒抽着冷氣道:“藥是太醫阮安順配的,使的是安南秘方,是我親手……當時屋裡屋外仔細看過,确實沒一個閑人!”說着目視弘昌。
弘昌被他寒凜凜的目光鎮得一縮,忙道:“這是何等樣事,我敢跟閑人說。
要告密,我不會親自去見讷親?” “我也不疑你們這個。
要是你們變心,早就出大事了。
怕的是吃醉酒說夢話洩露了出去,現在看也不像。
斷沒有一下子就傳到弘晌耳朵裡的理。
”他喃喃自語,想了一陣子,才恢複常态,又把今天毓慶宮諸阿哥争橘子的事緩緩說了,又道,“想得腦門子疼,也沒有想出個頭緒。
我覺得不必費這個心了,最要緊的是當前怎麼辦。
”弘昇仰臉想着,說道:“二哥你私下怎麼安慰他的?他怎麼說?”“我沒敢直說,也不敢多送銀子。
”弘皙說道:“給了他幾個金瓜子兒算是代弘晥賠他的不是,又許給他一個金絲蝈蝈籠。
他到底才八歲,也就破涕為笑了,說自己說話不知道上下,也有不是。
别的話沒敢再深談。
” 弘昌是這三個阿哥裡最年輕的一個,剛剛二十歲出頭,黑緞小羊皮袍子外套一件石青天馬風毛坎肩,一張清秀的臉上嵌一雙賊亮的小眼睛,十分精神。
他原是怡親王允祥的嫡子,恰允祥去世那一年,誠親王允祉的兒子弘晟代父祭吊,弘晟當時年紀不過十歲,對這個十三叔的情分原本就淡,磕頭時孝帽掉在靈桌下面,也是小孩子好玩心性,他不用手去撿,頭在桌下拱來拱去要把孝帽套上。
旁邊守靈的弘昌一眼瞧見,忍不住竟“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允祉趕來奔弟弟的喪,恰見這一情形,也是淡淡一笑。
為此,允祿具本參劾,雍正赫然震怒,将弘晟交宗人府禁锢,革掉允祉親王爵位,險些父子一同做了刀下之鬼;弘昌也因“居喪不戚”剝掉了貝子爵,徑由長兄弘曉承襲了怡親王爵位。
因此,弘昌對允祿和弘曉也銜恨入骨,和為保奏允祉而被削掉了恒親王世子銜的弘昇一拍即合,上了“老主子”理親王弘皙的船。
聽弘皙說完,見弘昇還在沉思,弘昌便道:“二
“這怎麼使得,快起來!”楊名時看看金自鳴鐘已近未正,連忙攙起弘皙,“阿哥們一會來了瞧着是怎麼回事?”弘皙仰臉直盯盯地看着楊名時,“求先生恩典!誰作的孽,我必定處死他。
隻請不要驚動朝廷,這罪名株連的人太多了……您若不答應,我就跪這裡。
反正結局也一樣,聽朝廷公道處置……” 弘皙的如簧之舌終于軟化了楊名時——一邊攙他起身,歎道:“不但理親王府受不起這場浩劫,朝廷也不宜再折騰這類事了。
王爺,我不上奏了,三天之内你給我句回話,辦這事的下人要處死,哪個阿哥起謀,要另尋理由請旨削爵,我就把這事爛在心裡……楊名時平生不違心,想不到……”他搖了搖頭,仿佛咽一口苦澀無比的酒,攢眉不語。
但楊名時萬萬沒有料到,第二天自己就遭了毒手。
連弘皙也沒有想到的是,弘晌那天中午放學沒回家,吃飽了點心,蜷着身子在熏籠旁邊的春凳上假寐,竟一字不漏地聽完他們的對話。
大轎平穩地落地了。
王英掀開轎簾,見弘皙猶自閉着眼靠在轎背上出神,小心翼翼地禀道:“王爺,到家了。
昇爺、昌爺先到了,在門口候着呢!” “晤。
”弘皙慢慢睜開眼,多少有點迷惘地隔窗看看,哈着腰出來,看也沒有看弘昇和弘昌便進了倒廈大門,往書房而來。
弘昇和弘昌對視一眼,沿超手遊廊曲曲折折跟着進來。
理親王府是北京所有王府規模最宏偉、最龐大的宅邸。
是康熙十二年開始,修建了十多年才建起的太子府,七十年來随着主人幾起幾落,王府幾次修葺又幾次破落,如今是陳舊了,但結構規制還保留着允礽當年最鼎盛年代的模樣。
正中銀安殿一帶自從允礽第二次被廢後便被封了,雍正初年允礽被釋後也住在現在弘皙書房後另辟的小院中。
隻這書房還是當年模樣,從大玻璃窗東望,便是高大灰暗的銀安寶殿和已經結滿了黯紅色苔藓的宮牆。
牆頭和殿角上長滿了枯黃的衰草,在風中凄涼地瑟瑟作抖,似乎在告訴着人們什麼。
弘昇、弘昌進來,見弘皙望着外頭一語不發,許久,才粗重地透了一口氣,弘昇便問:“二哥,您得了幾本什麼珍版書?” “和上回楊師傅見到的仿帖一樣。
”弘皙倏地回身,他背對着光,臉色又青又暗,“如果弄不好,比楊名時還難對付。
” 弘昇、弘昌兩腿一軟,就勢兒都坐在雕花瓷墩上,一時屋裡死一般寂靜!弘昇臉色蒼白,細白的十指交叉揉捏着,倒抽着冷氣道:“藥是太醫阮安順配的,使的是安南秘方,是我親手……當時屋裡屋外仔細看過,确實沒一個閑人!”說着目視弘昌。
弘昌被他寒凜凜的目光鎮得一縮,忙道:“這是何等樣事,我敢跟閑人說。
要告密,我不會親自去見讷親?” “我也不疑你們這個。
要是你們變心,早就出大事了。
怕的是吃醉酒說夢話洩露了出去,現在看也不像。
斷沒有一下子就傳到弘晌耳朵裡的理。
”他喃喃自語,想了一陣子,才恢複常态,又把今天毓慶宮諸阿哥争橘子的事緩緩說了,又道,“想得腦門子疼,也沒有想出個頭緒。
我覺得不必費這個心了,最要緊的是當前怎麼辦。
”弘昇仰臉想着,說道:“二哥你私下怎麼安慰他的?他怎麼說?”“我沒敢直說,也不敢多送銀子。
”弘皙說道:“給了他幾個金瓜子兒算是代弘晥賠他的不是,又許給他一個金絲蝈蝈籠。
他到底才八歲,也就破涕為笑了,說自己說話不知道上下,也有不是。
别的話沒敢再深談。
” 弘昌是這三個阿哥裡最年輕的一個,剛剛二十歲出頭,黑緞小羊皮袍子外套一件石青天馬風毛坎肩,一張清秀的臉上嵌一雙賊亮的小眼睛,十分精神。
他原是怡親王允祥的嫡子,恰允祥去世那一年,誠親王允祉的兒子弘晟代父祭吊,弘晟當時年紀不過十歲,對這個十三叔的情分原本就淡,磕頭時孝帽掉在靈桌下面,也是小孩子好玩心性,他不用手去撿,頭在桌下拱來拱去要把孝帽套上。
旁邊守靈的弘昌一眼瞧見,忍不住竟“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允祉趕來奔弟弟的喪,恰見這一情形,也是淡淡一笑。
為此,允祿具本參劾,雍正赫然震怒,将弘晟交宗人府禁锢,革掉允祉親王爵位,險些父子一同做了刀下之鬼;弘昌也因“居喪不戚”剝掉了貝子爵,徑由長兄弘曉承襲了怡親王爵位。
因此,弘昌對允祿和弘曉也銜恨入骨,和為保奏允祉而被削掉了恒親王世子銜的弘昇一拍即合,上了“老主子”理親王弘皙的船。
聽弘皙說完,見弘昇還在沉思,弘昌便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