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月好不共有欽差長歎 臨終獻忠心皇帝撫孤
關燈
小
中
大
去看看,你們兩個跟着吧。
”說着便出來,大小官員立時“忽”地跪了一大片。
“據朕看,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倒容易做到。
”乾隆站在階前對這群官員說道,“富貴不能淫卻很難!朱師傅做四十年官,位極人臣,辦了多少河工塘工、總理水利營田,過手銀子上千萬兩,是别人争不到的肥缺!他清明廉潔至此——試問你們大小臣工,誰還住這樣房子?”說罷一擺手去了。
楊名時宅前也是門可羅雀。
這是一座新賜的宅第,乾隆下車看了看,說道:“别是走錯了地方兒吧?怎麼連個守門的長随也沒有。
”孫嘉淦笑道:“楊名時就這個秉性。
喏,皇上您看,門上有告客榜。
”乾隆果然見東牆上挂一塊水曲柳木闆,上面寫着: 不佞奉旨青宮講書。
此亦餘心之所善,國家之大事。
來訪諸君如以學問下教或匡正不佞修品之處,敬請不吝賜教。
如以私情欲有所求,不惟不佞無能為力,諸君豈可陷不佞于不義耶!楊名時謹啟。
“這是他的拒客榜。
”史贻直在旁說道,“就是我和孫嘉淦,和他私交最好的,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 “自古士大夫以名節自勵。
”乾隆歎道,“要都像朱師傅和楊名時就好了。
太平日子過久了,武臣怕死文臣愛錢,真是無藥可醫。
”說着便走進宅院。
院子裡頗為熱鬧,廊下站着十幾個太監,有的掃地,有的撣窗外的灰,有的在東廂房幫着楊風兒熬藥。
陣陣藥香和柴煙在料峭寒冷的天井院裡飄蕩。
還有幾個禦醫在西耳房裡小聲商議着脈案。
見乾隆帶着兩個大臣進來,衆人一齊都愣了。
乾隆皺了皺眉頭,問道:“你們誰是這裡的頭兒?”一個太監忙從上房跑來,磕下頭去禀道:“奴才馮恩叩見主子!” “誰派你們來的?”乾隆問道,“這麼亂糟糟的,是侍候病人的麼?”馮恩笑道:“是七貝子弘升派我們來的,我們原在毓慶宮當差。
楊太傅病了,家裡人手少……這都是在書房裡侍候的小蘇拉太監……”乾隆這才明白,是學生們派了太監來侍候老師湯藥,便不再言語,徑進上房來。
楊名時的妻子正偏着身子坐在炕沿上喂水,兩個十幾歲的丫頭站在一旁侍候巾栉。
乍見乾隆進來,三個人卻又都不認得,見史、孫二人都是一品頂戴,料乾隆更不是等閑人物,慌亂中卻又沒處回避,甚是尴尬。
外頭楊風兒趕緊進來道:“太太,這是萬歲爺。
” “皇上!”夫人帶着兩個丫頭撲通一聲跪到了地上,隻哽咽了一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乾隆湊到炕前,摸了摸楊名時前額,汗浸浸的,并不熱,說道:“這炕燒得太熱了。
松公,你覺得怎麼樣?” 楊名時昏沉沉躺在炕上,聽到呼喚,慢慢睜開眼來。
見是乾隆,目光倏忽熠熠一閃,兩行淚水無聲地順頰流到枕上。
乾隆見他翕動着嘴唇,胸脯急促地起伏着,像有什麼話要說,便躬曲了身子湊近了聽,但聽了好久,隻是含糊聽到他說:“阿哥……”乾隆微笑道:“阿哥們沒什麼要緊的。
你不要急,慢慢調治,病來如山倒,病去似抽絲,急了反而會加重病情的。
”楊名時似乎更為激動,嚅動着嘴唇,擡起右臂,無力地劃了一下,又弛然落了下來,懇求地望着孫嘉淦。
“主子,”孫嘉淦心裡又悲痛又驚訝,說道:“他是要紙筆,有話要說。
”見楊名時眨眼歎息,忙過去取來筆墨,因紙太軟,便問楊夫人:“有方便一點的木闆麼?”楊夫人四下望望,搖了搖頭,正要說話,乾隆道:“你的病不要緊,尹泰中風那麼重,還活了二十五年,整整八十才壽終,千萬不要急。
” 楊名時直盯盯地看了乾隆一眼,用右臂想支撐着坐起來。
楊夫人這才領悟到丈夫确實有急事要禀報皇帝,情急間從櫃頂上取下一把折扇,史贻直和孫嘉淦二人合力扶着他半坐起來。
楊名時左半身軟如稀泥,右半身也隻勉強能動,舉着筆隻是抖動。
半晌才歪歪斜斜劃出兩個字,卻仍舊是“阿哥”。
第三個字隻影影綽綽看出有個走之(之),怎麼也辨認不出來是什麼字。
楊名時絕望地丢了筆,仰天長歎一聲,淚落如雨,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松公,再大的事現在不要想它。
”乾隆心裡陡起驚覺,臉上卻不帶出,伏身溫聲說道,“朕信得過你,你也要信得過朕。
等病好些朕再來看望你。
”說罷走出來,命禦醫呈上藥方,見無非是祛風安神鎮邪諸藥,因見裡頭有雪蓮,說道:“這是強補的虎狼藥,去掉!明兒叫你們太醫院醫正過來看脈——我們走吧。
”
”說着便出來,大小官員立時“忽”地跪了一大片。
“據朕看,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倒容易做到。
”乾隆站在階前對這群官員說道,“富貴不能淫卻很難!朱師傅做四十年官,位極人臣,辦了多少河工塘工、總理水利營田,過手銀子上千萬兩,是别人争不到的肥缺!他清明廉潔至此——試問你們大小臣工,誰還住這樣房子?”說罷一擺手去了。
楊名時宅前也是門可羅雀。
這是一座新賜的宅第,乾隆下車看了看,說道:“别是走錯了地方兒吧?怎麼連個守門的長随也沒有。
”孫嘉淦笑道:“楊名時就這個秉性。
喏,皇上您看,門上有告客榜。
”乾隆果然見東牆上挂一塊水曲柳木闆,上面寫着: 不佞奉旨青宮講書。
此亦餘心之所善,國家之大事。
來訪諸君如以學問下教或匡正不佞修品之處,敬請不吝賜教。
如以私情欲有所求,不惟不佞無能為力,諸君豈可陷不佞于不義耶!楊名時謹啟。
“這是他的拒客榜。
”史贻直在旁說道,“就是我和孫嘉淦,和他私交最好的,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 “自古士大夫以名節自勵。
”乾隆歎道,“要都像朱師傅和楊名時就好了。
太平日子過久了,武臣怕死文臣愛錢,真是無藥可醫。
”說着便走進宅院。
院子裡頗為熱鬧,廊下站着十幾個太監,有的掃地,有的撣窗外的灰,有的在東廂房幫着楊風兒熬藥。
陣陣藥香和柴煙在料峭寒冷的天井院裡飄蕩。
還有幾個禦醫在西耳房裡小聲商議着脈案。
見乾隆帶着兩個大臣進來,衆人一齊都愣了。
乾隆皺了皺眉頭,問道:“你們誰是這裡的頭兒?”一個太監忙從上房跑來,磕下頭去禀道:“奴才馮恩叩見主子!” “誰派你們來的?”乾隆問道,“這麼亂糟糟的,是侍候病人的麼?”馮恩笑道:“是七貝子弘升派我們來的,我們原在毓慶宮當差。
楊太傅病了,家裡人手少……這都是在書房裡侍候的小蘇拉太監……”乾隆這才明白,是學生們派了太監來侍候老師湯藥,便不再言語,徑進上房來。
楊名時的妻子正偏着身子坐在炕沿上喂水,兩個十幾歲的丫頭站在一旁侍候巾栉。
乍見乾隆進來,三個人卻又都不認得,見史、孫二人都是一品頂戴,料乾隆更不是等閑人物,慌亂中卻又沒處回避,甚是尴尬。
外頭楊風兒趕緊進來道:“太太,這是萬歲爺。
” “皇上!”夫人帶着兩個丫頭撲通一聲跪到了地上,隻哽咽了一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乾隆湊到炕前,摸了摸楊名時前額,汗浸浸的,并不熱,說道:“這炕燒得太熱了。
松公,你覺得怎麼樣?” 楊名時昏沉沉躺在炕上,聽到呼喚,慢慢睜開眼來。
見是乾隆,目光倏忽熠熠一閃,兩行淚水無聲地順頰流到枕上。
乾隆見他翕動着嘴唇,胸脯急促地起伏着,像有什麼話要說,便躬曲了身子湊近了聽,但聽了好久,隻是含糊聽到他說:“阿哥……”乾隆微笑道:“阿哥們沒什麼要緊的。
你不要急,慢慢調治,病來如山倒,病去似抽絲,急了反而會加重病情的。
”楊名時似乎更為激動,嚅動着嘴唇,擡起右臂,無力地劃了一下,又弛然落了下來,懇求地望着孫嘉淦。
“主子,”孫嘉淦心裡又悲痛又驚訝,說道:“他是要紙筆,有話要說。
”見楊名時眨眼歎息,忙過去取來筆墨,因紙太軟,便問楊夫人:“有方便一點的木闆麼?”楊夫人四下望望,搖了搖頭,正要說話,乾隆道:“你的病不要緊,尹泰中風那麼重,還活了二十五年,整整八十才壽終,千萬不要急。
” 楊名時直盯盯地看了乾隆一眼,用右臂想支撐着坐起來。
楊夫人這才領悟到丈夫确實有急事要禀報皇帝,情急間從櫃頂上取下一把折扇,史贻直和孫嘉淦二人合力扶着他半坐起來。
楊名時左半身軟如稀泥,右半身也隻勉強能動,舉着筆隻是抖動。
半晌才歪歪斜斜劃出兩個字,卻仍舊是“阿哥”。
第三個字隻影影綽綽看出有個走之(之),怎麼也辨認不出來是什麼字。
楊名時絕望地丢了筆,仰天長歎一聲,淚落如雨,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松公,再大的事現在不要想它。
”乾隆心裡陡起驚覺,臉上卻不帶出,伏身溫聲說道,“朕信得過你,你也要信得過朕。
等病好些朕再來看望你。
”說罷走出來,命禦醫呈上藥方,見無非是祛風安神鎮邪諸藥,因見裡頭有雪蓮,說道:“這是強補的虎狼藥,去掉!明兒叫你們太醫院醫正過來看脈——我們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