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月好不共有欽差長歎 臨終獻忠心皇帝撫孤

關燈
陽教、紅陽教、白陽教……卑職也不能一一列舉。

    ”傅恒聽到“正陽教”,似乎吃了一驚,說道:“我問的是白蓮教。

    ”劉縣令笑道:“回大人,如今哪有敢明目張膽說自己是‘白蓮教’的?這些大大小小的邪教,都是白蓮教的變種,在民間以行醫施藥、請神扶乩打幌子。

    ” 傅恒用陰沉沉的目光盯着西廂,事情很明白了,飄高這三個人确實是白蓮教的餘脈,想到那根一扯就斷的絨繩,想到方才娟娟舞劍的情景如鬼似魅。

    他心裡一激靈打了個寒顫——連娟娟是人是鬼也有些吃不準了。

    傅恒咬着下嘴唇,說道:“劉縣令。

    ” “卑職在。

    ” “西廂裡住着的三個人是……邪教傳教使者。

    ” “不知是哪一教的?” “正陽教。

    ” “……” 傅恒原本堅信姚秦“寸步未離”自己,此刻又猶豫了,半晌才道:“石應禮未必是他們殺的,但傳教就有罪,該拿下。

    ”劉知縣忙道:“是,大人剖析極明。

    卑職這就去安排!”傅恒搖了搖頭,說道:“他們本領極高,你這點子人根本拿不住。

    ” “那……” “你星夜回去點兵。

    ” “喳!” “小聲!要帶些鎮邪的法物,預備着點糞尿污水,防着他們有妖術——我要活的。

    ” “喳!” 待到劉知縣帶着衙役撤離出店,傅恒叫了吳瞎子過來,将方才的話說了,問道:“你自忖是不是他們的敵手?如不安全,我們這會子就出店。

    ”吳瞎子笑道:“我還不至于吃他們的虧。

    他們功夫漂亮是真的,若上陣一刀一劍地放對兒,用得着那樣舞劍?爺甭犯嘀咕,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 傅恒緊張興奮的心略平靜了些,拿穩了腳步出房,站在廊下大聲笑道:“飄高道長——他們去了,請過來,我們仍舊吃酒賞月。

    ” 沒有人應聲。

     傅恒又叫了一聲,裡邊還是無人答應。

    吳瞎子情知有變,口裡說道:“你這牛鼻子道人,好大的架子!”也不近前,離着三丈來遠,雙手憑空一推,那門“砰”地一響已嘩然洞開。

    一股勁風襲進去,放在窗台上的燈火幾乎被吹熄了。

    吳瞎子一個箭步蹿進屋子裡,但見青燈幽幽,滿屋紙灰,已是人如黃鶴! “走了。

    ”傅恒進屋看了看,皺眉說道,“我本無意傷害他們,隻想知道正陽教到底是什麼根基……他們如此來去無蹤……本領用到正地方不好麼?”他撿起一片燒剩下的紙片細看,正是自己寫詩用的宣紙,不禁怅然,若有所失,踱步在如水的月光下,踽踽回到上房。

     一連接到傅恒幾次奏章,都是洋洋萬言,乾隆沒有急于加批,隻回旨:“知道了。

    ”并不是傅恒的奏折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了,他要好好想想。

    自傅恒下去以後,他連連接到報告,江西安福水災、安徽宿州二十州縣水災,江蘇蕭縣、無錫十六州縣水災,要安排赈濟;禮部籌備博學鴻詞科,九月十五日禦試;不巧的是,大學士朱轼一病不起,接着大學士陳元龍病故。

    李衛已完全卧床待命,鄂爾泰也染病請休。

    乾隆每天召見太醫查閱脈案,詢問病情;把各地進貢的時鮮果品分賜這些老臣;有時還要親臨病榻前探望,近幾日忙得不亦樂乎。

     一月之内四五名熙朝老臣連連病倒,乾隆不禁有點心慌,總覺得兆頭不好,似乎要出點什麼事似的。

    身邊的讷親入值中樞時日不久,理政理軍還不很上手,張廷玉也是望七十的人,雖然勤勉辦差,不免精神體力支撐不來。

    乾隆生恐這兩個大臣也累倒了。

    過了十月,便将西華門外兩處宅子賜給他們,并特許張廷玉在相府處置奏折,一來免了二人往返奔波之苦,二來有急事可以随時召見。

    經過這樣一番安置,乾隆才覺安心了些。

    不料剛剛穩住,禮部、國子監同時奏報:楊名時中風暴病!乾隆立刻命高無庸叫讷親過來。

     “主子……” 讷親進來有一會兒了,因見乾隆頭也不擡隻顧想事情,跪在一邊沒敢驚動,後見乾隆轉身看見自己,才叩頭道:“奴才過來了。

    今兒接着盧焯奏報,浙江尖山壩已經合龍,洪水堵住了。

    盧焯本人因為在水裡浸泡得病了。

    ” “盧焯病得厲害麼?” “無礙。

    他隻是受了點風寒,頭痛難支。

    他是怕主子惦記着秋汛,不得已請人代筆上奏。

    ”乾隆粗重地喘了口氣,說道:“朕這些日子叫病人給吓怕了,這是怎麼了?接二連三死的死病的病?你們上書房好歹也體貼着點下頭辦事的人嘛!” 上書房的差使曆來隻是轉遞奏折、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