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娟娟女逞技石家莊 欽差臣賦詩中秋夜
關燈
小
中
大
話,便聽東邊街口鑼聲篩得山響,幾個衙役提燈喝道,後邊兩乘轎逶迤而來。
石家幾十名家丁站在大燈籠下吆喝着攆人: “都去入席!快點快點!一個臭玩百戲的,有什麼好看?石老太爺請縣太爺來了!” 于是連剩餘的觀衆也紛紛離去。
傅恒見娟娟和那個毛頭小子在收拾場子,便走過去問道:“你們住哪家客店?”飄高笑道:“出家人随遇而安,我們住在鎮東關帝廟裡。
您想看娟娟舞劍,隻好到我們下處去了。
”傅恒笑道:“那索性再結點福緣——我在這店裡包了一個小院,有空餘的房子,請搬過來住,店錢自然我付。
”飄高也不甚推辭,隻叫娟娟收拾行頭箱子,又吩咐那個毛頭小子:“姚秦,你去廟裡,把我們的鋪蓋取來。
”收拾完箱子,便随傅恒進店。
傅恒将那西廂三間房給了他們,自進上房命仆人辦酒,又命“多買幾支蠟燭,裡外點得亮亮的,我們好觀劍!”吳瞎子見飄高他們還沒過來,湊近了道: “六爺。
” “嗯!” “小心着點。
” “嗯?” “江湖道上沒聽說過。
他們這一套不是正經功夫。
” 傅恒點了點頭,輕聲道:“我想問問他們教裡的情形。
他們和我沒有仇,又是我請來的,斷不至于騙我們……”話沒說完飄高已經進來,便止住了,笑道:“請坐——真是有緣,今兒恰是八月十五,大好的月亮,我們就在這檐下吃酒賞月,觀舞劍,作一夕暢談,也是一大快事。
”飄高看一眼默然不語靜坐一旁的吳瞎子,仰臉道:“請教二位貴人尊姓大名?” “不敢,敝姓師,名永。
” “吳亮,人稱吳瞎子,”吳瞎子冷冷說道,“本名我反而不受用——你怎麼就認定了我們是貴人呢?” 飄高道人隻微微一哂,說道:“吳瞎子,自然不是等閑人物。
你一定有點‘正經功夫’,不然憑什麼天下镖局、黑白兩道朋友都捧你呢?”吳瞎子想不到連悄悄話都被他聽了去,心裡更是警惕,嘿嘿一笑,試探着問道:“那——飄高道長你是哪個‘道’上的呢?”“我是黃道。
”飄高大笑,說道,“我是正陽教傳教使者;發願以身濟世,割股醫人,剜心飼鷹;遇善緣則募化,遇災厄則救度;行的是堂皇正大之事,抱的是安性挽劫之志,有什麼見不得人處,要人‘小心着點’呢?” “道長本領實在神乎矣!我們出門在外的人乍逢生人,背地裡提醒一下也是常情,是吧?”傅恒也笑道,“不過我方才聽你說的‘正陽教’似儒似道似佛,又不儒不道不佛,是不是‘白蓮’一派呢?哦,對此,我不甚明白,随便問問。
”飄高拈須歎息,說道:“大道多途,哪能一概而論呢?恰恰相反,正陽教是反白蓮教的,我們救世歌裡頭說得明白。
”遂似詠似唱地輕輕哼了起來道: 白蓮教,下地獄,生死受苦; 白蓮教,轉回生,永不翻身; 白蓮教,哄人家,錢财好物; 犯王法,拿住你,苦害多人! 傅恒不知怎的,聽了反覺安心。
見姚秦已經回來,家人已在檐前擺好瓜果菜蔬茶酒,傅恒笑道:“我們都是腳行商賈生意人,管他什麼這教那教,來來,入席!”請飄高入了客席,自斟了一杯酒捧給娟娟姑娘,說道:“一杯水酒為謝,請姑娘大展才藝。
” 娟娟雙手接過,看了看飄高,見飄高微微點頭,舉杯一飲而盡,低聲說了句“謝謝”,将杯遞回傅恒手中。
月色下,隻見她那纖手如玉瑩光潔白,傅恒不禁一呆,卻聽娟娟嬌叱一聲:“安坐看劍!”輕身一躍向後退已到天井正中,一個“魔女飛天”,兩柄銀光閃閃的寶劍已掣在手中,卻是身随劍翻,劈刺旋削,兩手手法不同,風疾雪飄般已在天井中周行一匝。
吳瞎子是此中行家,坐在一旁執杯沉吟,見這劍法既非太極,也非峨嵋,非柔雲、非昆侖……以他腹笥之廣,竟不知娟娟使的是什麼套路,一眨眼間,娟娟已變了身法,兩把冷森森的寶劍護住身子,陀螺般旋轉成一團銀球,一股股旋風陣陣襲來。
吳瞎子不禁拍案叫絕:“好,千手觀音手法!這太耗力,隻怕不能持久。
” “師先生,有硯麼?” 飄高道人向傅恒問了一句,見傅恒聚精會神地觀看,竟沒有聽見。
又說了一句,傅恒才從驚怔中清醒過來:“啊?啊,你要硯麼?”便回身吩咐:“把馬褡子裡的那方大硯取出來,還有紙、筆,我有用。
”小七子在旁忙答應一聲,取硯台舀水、磨墨,好一陣子才磨了半硯池墨汁。
傅恒提筆要寫時,飄高不言聲一把抓過硯台,把半池墨汁“唿”地潑向正在舞劍的娟娟! 衆人驚呼一聲,猝不及防。
那墨汁被劍擋住激得四濺開來,檐下人躲避不及,臉上手上衣服上到處都濺得斑斑墨漬。
正驚異
石家幾十名家丁站在大燈籠下吆喝着攆人: “都去入席!快點快點!一個臭玩百戲的,有什麼好看?石老太爺請縣太爺來了!” 于是連剩餘的觀衆也紛紛離去。
傅恒見娟娟和那個毛頭小子在收拾場子,便走過去問道:“你們住哪家客店?”飄高笑道:“出家人随遇而安,我們住在鎮東關帝廟裡。
您想看娟娟舞劍,隻好到我們下處去了。
”傅恒笑道:“那索性再結點福緣——我在這店裡包了一個小院,有空餘的房子,請搬過來住,店錢自然我付。
”飄高也不甚推辭,隻叫娟娟收拾行頭箱子,又吩咐那個毛頭小子:“姚秦,你去廟裡,把我們的鋪蓋取來。
”收拾完箱子,便随傅恒進店。
傅恒将那西廂三間房給了他們,自進上房命仆人辦酒,又命“多買幾支蠟燭,裡外點得亮亮的,我們好觀劍!”吳瞎子見飄高他們還沒過來,湊近了道: “六爺。
” “嗯!” “小心着點。
” “嗯?” “江湖道上沒聽說過。
他們這一套不是正經功夫。
” 傅恒點了點頭,輕聲道:“我想問問他們教裡的情形。
他們和我沒有仇,又是我請來的,斷不至于騙我們……”話沒說完飄高已經進來,便止住了,笑道:“請坐——真是有緣,今兒恰是八月十五,大好的月亮,我們就在這檐下吃酒賞月,觀舞劍,作一夕暢談,也是一大快事。
”飄高看一眼默然不語靜坐一旁的吳瞎子,仰臉道:“請教二位貴人尊姓大名?” “不敢,敝姓師,名永。
” “吳亮,人稱吳瞎子,”吳瞎子冷冷說道,“本名我反而不受用——你怎麼就認定了我們是貴人呢?” 飄高道人隻微微一哂,說道:“吳瞎子,自然不是等閑人物。
你一定有點‘正經功夫’,不然憑什麼天下镖局、黑白兩道朋友都捧你呢?”吳瞎子想不到連悄悄話都被他聽了去,心裡更是警惕,嘿嘿一笑,試探着問道:“那——飄高道長你是哪個‘道’上的呢?”“我是黃道。
”飄高大笑,說道,“我是正陽教傳教使者;發願以身濟世,割股醫人,剜心飼鷹;遇善緣則募化,遇災厄則救度;行的是堂皇正大之事,抱的是安性挽劫之志,有什麼見不得人處,要人‘小心着點’呢?” “道長本領實在神乎矣!我們出門在外的人乍逢生人,背地裡提醒一下也是常情,是吧?”傅恒也笑道,“不過我方才聽你說的‘正陽教’似儒似道似佛,又不儒不道不佛,是不是‘白蓮’一派呢?哦,對此,我不甚明白,随便問問。
”飄高拈須歎息,說道:“大道多途,哪能一概而論呢?恰恰相反,正陽教是反白蓮教的,我們救世歌裡頭說得明白。
”遂似詠似唱地輕輕哼了起來道: 白蓮教,下地獄,生死受苦; 白蓮教,轉回生,永不翻身; 白蓮教,哄人家,錢财好物; 犯王法,拿住你,苦害多人! 傅恒不知怎的,聽了反覺安心。
見姚秦已經回來,家人已在檐前擺好瓜果菜蔬茶酒,傅恒笑道:“我們都是腳行商賈生意人,管他什麼這教那教,來來,入席!”請飄高入了客席,自斟了一杯酒捧給娟娟姑娘,說道:“一杯水酒為謝,請姑娘大展才藝。
” 娟娟雙手接過,看了看飄高,見飄高微微點頭,舉杯一飲而盡,低聲說了句“謝謝”,将杯遞回傅恒手中。
月色下,隻見她那纖手如玉瑩光潔白,傅恒不禁一呆,卻聽娟娟嬌叱一聲:“安坐看劍!”輕身一躍向後退已到天井正中,一個“魔女飛天”,兩柄銀光閃閃的寶劍已掣在手中,卻是身随劍翻,劈刺旋削,兩手手法不同,風疾雪飄般已在天井中周行一匝。
吳瞎子是此中行家,坐在一旁執杯沉吟,見這劍法既非太極,也非峨嵋,非柔雲、非昆侖……以他腹笥之廣,竟不知娟娟使的是什麼套路,一眨眼間,娟娟已變了身法,兩把冷森森的寶劍護住身子,陀螺般旋轉成一團銀球,一股股旋風陣陣襲來。
吳瞎子不禁拍案叫絕:“好,千手觀音手法!這太耗力,隻怕不能持久。
” “師先生,有硯麼?” 飄高道人向傅恒問了一句,見傅恒聚精會神地觀看,竟沒有聽見。
又說了一句,傅恒才從驚怔中清醒過來:“啊?啊,你要硯麼?”便回身吩咐:“把馬褡子裡的那方大硯取出來,還有紙、筆,我有用。
”小七子在旁忙答應一聲,取硯台舀水、磨墨,好一陣子才磨了半硯池墨汁。
傅恒提筆要寫時,飄高不言聲一把抓過硯台,把半池墨汁“唿”地潑向正在舞劍的娟娟! 衆人驚呼一聲,猝不及防。
那墨汁被劍擋住激得四濺開來,檐下人躲避不及,臉上手上衣服上到處都濺得斑斑墨漬。
正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