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楊太保奉诏主東宮 傅六爺風雅會名士

關燈
,前程不可限量。

    但這個差使輕不得重不得,皇族裡頭也有不成器的。

    這個師傅不好當。

    當年廷璐就吃了這個虧,他靠上了弘時,以為有恃無恐,結果他血刃于刀下,冰山也垮了。

    ” 楊名時聽得目光炯炯,良久,說道:“師相說的,我都銘記在心,與阿哥們我謹以道義交,執中而不偏,循情導之以理。

    我決不有負您這樣的諄諄教誨。

    ” “就是這些話。

    ”張廷玉笑道,“你這些年讀書辦差曆事,未必沒有這點見識,我隻是白囑咐幾句。

    ”說着便起身。

    楊名時忙也起身,張廷玉一邊送他出來,口裡說道:“皇上叫我在京給你安排一處宅子。

    太奢華太大的諒你也不要,東華門外有一處四合院,原是曹寅的産業。

    抄家歸公了的,已奏明皇上賞了你。

    你就搬去吧——離毓慶宮也近些兒——下人夠使不夠?入闱看卷子,總要幾個幫手,要不要我挑幾個老成點的跟進去?”楊名時笑道:“十八房試官還看不過來麼?我隻看落卷和前三十名。

    ——說到這裡,我還想向師相薦個人——”遂把小路子的情形說了,“如今他走投無路,我留他又違了母訓。

    不拘哪裡,師相給他派個吃飯的差事,也算我救人救到底了。

    ”張廷玉道:“他既然通一點文墨,就叫他在軍機章京房裡做雜役吧。

    ”說着送楊名時出來,吩咐守在門口的小蘇拉太監,“叫山西糧道何嘯松、河南糧道易永順、濟南糧道劉康進來。

    ”恰好轉臉見傅恒過來,便問,“六爺,去見皇上了麼?” 傅恒看着豎在軍機處門前的“文武百官并諸王公不得擅入”的大鐵牌,含笑說道:“沒有見皇上。

    主子娘娘前些日子叫買書,剛剛送進去,出來又碰上内務府的阿桂,扯住我下了一盤棋。

    阿桂想以恩蔭貢生應這一科的殿試。

    他不曉得規矩。

    那不是楊名時麼?我問問他去。

    ”張廷玉笑道:“滿洲旗人,做副标統了,還要到文場取功名?你也不用去尋楊名時,問我好了。

    叫他在旗裡備個案,交上書房用印,殿試時奏明就是了。

    ”傅恒笑着說了句“承指教”便出了隆宗門。

     錢度自河南到濟南,毫不費事便進了李衛幕府,原想死心塌地到北京直隸總督衙門好生作為一番的,不料連衙門口朝哪開都沒見便另生枝節,先說叫李衛去古北口閱軍,接着又有旨意,撤去李衛總督改任兵部尚書。

    當大司馬自然來了興頭,但上任的票拟卻又遲遲不下。

    眼見四面八方的孝廉紛紛入京,車水馬龍。

    富的高車驷馬,仆從如雲,窮的布衣青衫,孑然一身。

    或顧盼自雄,或猶疑徘徊,滿街熙熙攘攘。

    各家旅店住的都是來跳龍門的各地舉人。

    夜裡從街上走過,各處燈火繁星閃爍。

    會文的、吟酒作詩的、朗誦墨卷的應有盡有。

    錢度年不過四十,多年不曾文戰,見這情景,撩撥得雄心陡起,便向李衛透出口風,想進場試試。

    這種好事任誰斷沒有阻止的道理。

    李衛便取一百六十兩銀子贈他,“既然考試,住我這裡就不方便。

    你隻管去奪關斬将,升發了也是我的彩頭。

    萬一不如意,還回我這裡就是。

    ”錢度有了銀子又沒有後顧之憂,越發來了興頭,在前門租了小小一間房子,白天揣摩墨卷,一篇篇起承轉合地試筆,夜裡便出去會文,幾天之後便結識不少文友。

     這天下午,錢度剛午睡起來,睡眼惺忪地在面盆裡洗了一把臉,定住神剛要翻開墨卷,便聽外頭有人喊自己。

    錢度隔門向院裡看時,是在大廊廟文館認識的幾個朋友,一個叫紀昀,一個叫何之,一個叫莊有恭,還有一個是内務府的,卻是旗人,叫阿桂,帶着幾個家人說說笑笑進來。

    一進門何之便笑道:“這滿院石榴殷紅碧綠,真是可人意啊!噴鼻兒香!”莊有恭便笑着看錢度草拟的文章,說道:“老夫子揣摩又有新得。

    楊大人是理學大宗,最不愛詞藻鋪陳,文章要立意新穎,因理而入情,才能入他老人家慧眼。

    孫主考要的是文理清晰,厚實有力。

    ”阿桂在這群人中是最年輕的,并不參加貢試,便和紀昀湊近了看,阿桂笑道:“文貴理平氣清。

    這文章,隻覺得強拗倔直了些。

    曉岚兄以為如何?” “石榴花。

    ”紀昀連連贊歎,“一字一個中口,字字賽珠玑!”錢度忙道:“這哪裡敢當!”阿桂笑道:“紀曉岚是河間才子,你可不要中了他的花言巧語。

    ‘石榴花’說是中看不中吃,‘一個中口’是說‘不中口’,字字賽豬雞——也虧得他才思敏捷。

    ” 阿桂這麼一解說,衆人立時哄然大笑。

    紀昀道:“小小年齡,還是個旗人,能有這樣玲珑心肝,真不含糊——告訴你們,文章憎命,你越揣摩越是個不成、糊塗文章狗屁亂圈,哪有什麼定規?有這工夫,趁良宵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