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禦花園遊園驚憶往事 福康安居喪慷慨請纓
關燈
小
中
大
就罷了。
宮裡連兩三錢重的金調羹子都化進去了,下頭底座兒用金銀摻和兩攪兒澆出來。
皇帝,咱們是天家,自家屋裡這些不急之需馬虎一點兒無礙的。
你就下旨,别那麼旮旯縫隙地收羅了——好麼?” “兒子聽着了。
”乾隆賠笑說道,“母親太儉省了,這發塔并沒有動用國庫金子,純是兒子自己的一點孝心。
母親說的是,下頭底座兒可以用金銀合鑄。
既這麼着,芍藥花兒傳旨給王廉,和珅送來的三百兩金子,用三十兩打一百把金匙送慈甯宮,餘下的化進底座裡,不再征用金子了。
”因見烏雅氏手帕子捂着口笑,問道,“嬸子笑什麼?”烏雅氏笑得漲紅了臉,說道:“回皇上,奴婢還是笑芍藥花兒這名字,這麼個麻臉太監黑不溜秋的,喊個‘芍藥花兒’跑得狗颠尾巴似的,還‘芍藥花兒’呢!”陳氏道:“嬸子王府的太監是先帝爺留下的,名兒都不怪,你見得多了也就不怪了——五叔府裡幾個太監,有的叫‘狗屎’,‘混賬行子’‘王八蛋’什麼的。
有一回五叔嫌菜做得不好,發脾氣拍桌子罵:‘這菜怎麼做成這樣,混賬行子王八蛋!’兩個太監吓得一齊跪下,苦巴着臉說‘這不幹奴才們的事,是狗屎去廚房交待的!’” 話音一落,立時衆人笑成一片,十幾個宮女叽叽格格笑得東倒西歪,太監們躬背轉身咳嗽打跌,隻有和卓氏沒有聽懂,睜着一雙大眼睛微笑看衆人。
乾隆見母親一手端着茶碗笑得渾身亂顫,忙掏出手巾上去照料着揩拭。
陳氏一邊給太後捶背,淺笑着道:“是我不好,看老佛爺嗆着了……” 笑了一氣,園中氣氛已不似安座時那般肅穆,因說起元宵觀燈的事,有頭臉的女官宮女也來湊趣兒,有說在禦花園喳個大龍燈的,有說在慈甯宮設架燈棚的,有說叫宮裡太監踩高跷扮百戲耍子的,旱船花轎舞燈……再放出象麋鹿……那景緻在外頭也是萬萬沒這眼福。
乾隆笑道:“紫禁城趕進來一群野獸那成什麼光景?這禦花園要設筵款待百官,欠莊重了也不好。
倒不如索性圓明園裡去,寶月樓西海子邊那片空場,叫内務府弄熱鬧起來,又寬敞又展樣大方。
這麼着可成?”太後聽着都笑着搖頭:“宮苑裡不論怎麼擺布,都得不了真趣。
他們跳啊舞呀,一想都是些太監出來花梢樣子,想笑也笑不出來了。
這裡出去到正陽門,是北京城最熱鬧的,先帝爺年輕時候帶我去看過花燈,那焰火爆竹、那銀山火樹、那戲那人……宮裡頭怎麼也裝扮不出來——先帝爺給我們都是用轎車,玻璃窗戶上看了半夜呢!”她眼睛向前方盯着,有些昏瞀了的瞳仁放出喜悅的光,像是憧憬當年風華,又像慨歎時光一逝似川,“唉,五十五年沒再見那景緻了……” “老佛爺既有這心情,兒子當得巴結孝順。
”乾隆也被她的情緒感染,笑着說道,“先帝爺能讓您看燈,兒子為什麼不能?索性就大熱鬧一回,通告京師百姓,我陪您上正陽門觀燈!皇後、貴妃、妃、嫔……還有——”他瞟一眼二十四福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福晉都上垛樓上,百官筵宴就設在正陽門内——這麼着,百姓們誰不要來瞻仰觀光,越發的熱鬧了!”太後喜道:“敢情是好!這叫與民同樂金吾不禁,是盛世景象——隻怕人太多了擠壞了人,鼓兒詞裡說的拍花賊也最愛趁亂熱鬧拐人家孩子的。
”“這個不礙。
”乾隆笑說道,“李侍堯是做什麼吃的?叫他着意防護保駕就是了。
”說着,見太後微笑着哈腰起身,便道:“還是陳氏和二十四嬸扶着,咱們看花房裡的花兒去。
” 一衆人等又紛紛起身,由乾隆陪着,簇擁着太後向西行,卻不由石階原路走,沿西門内漫坡石卵甬道上北,繞澄瑞亭、順貞門到浮碧亭,一路沿花房隔玻璃天窗看花兒。
堪堪到萬春亭北,乾隆一眼瞭見高芍藥兒回來,身後還跟着王八恥,匆匆往這邊走,便知前殿有事,果然見高芍藥對王八恥說了句什麼,王八恥站住了腳。
乾隆見高芍藥一臉讪笑過來,趁太後、和卓氏、二十四福晉和陳氏正觑着眼看裡頭的“平地一聲雷”花兒,趁步過來問道:“有什麼事?”高芍藥小聲道:“傅恒公爺——薨了!” “……” “福康安進天街報喪,現在軍機處候旨。
” 乾隆臉上的笑容像被驟然襲來的冷風激了一下,立刻僵住了凝固了,盡知必有的噩耗,盡知“就這幾天的事”,乍聽之下,心裡還是轟然一聲,仿佛坍陷了似的沉落下去。
驚怔移時,方才回過神,匆匆吩咐道:“着王八恥叫當值軍機大臣帶福康安到養心殿,朕這就去——傳旨叫李侍堯也進來見朕!”他又站着略定定心,轉身回去,見花工太監正捧一碗蜂王蜜汁獻給太後,便命:“你先喝一口再獻太後!”打疊起精神笑臉又道:“老佛爺,前頭又叫兒子有事兒,不能陪您進早膳了。
你們隻管過去樂子,和卓氏還有拿手的西域舞給您逗悶子呢!兒子這就去,要有空兒呢,再進去陪您,要不得閑,晚上再過去請安。
和卓氏小心侍候着點——二十四嬸輕易不進來,多陪陪老佛爺,也要去見見皇後,晚了就不必回去了,陳氏照料着點……”太後笑着擺手道:“你忙你的去,還有人敢委屈我了?” 乾隆拿捏着步子出禦花園,一乘明黃軟轎已等在坤甯門北,匆匆幾步上去坐了,轎子一滑已疾速前行,迎頭到儲秀宮門口,筆直的永巷南頭養心殿垂花門口看得清爽,紀昀已經到了,和一身白孝的福康安都跪伏在門前階下迎駕。
乾隆下轎,隻看了一眼渾身顫抖的福康安,歎息一聲,說了句:“進來吧……”便徑自進殿。
王八恥王廉忙着替乾隆除下皮袍,茶未及上,紀昀在前默默引路,福康安踉跄趨步已進了暖閣。
“皇上……”福康安仿佛四肢都癱軟了,幾乎是貼在地上,從肩到臂都在劇烈地顫抖,平時梳理得極精緻的發辮也有些松散,額前的頭發足有寸半長,灰蒙蒙的毫無光澤,随着不計其數的碰頭絲絲顫動,哽着嗓子隻連連叫,“皇上……皇上……皇皇……”紀昀和他并排而跪,他雖略撐得住,也是面色灰白目光呆滞,嘴角也有點扭曲,抽動着似乎想哭,但這個方寸之地是天下中樞之紐,曆來規矩最嚴,别說正月年節間,就是平日說話高聲過限,也是君前失禮,隻強忍着哽咽拭淚,說道:“傅恒撒手去了……” 乾隆一時沒有言語,四邊沒有着落似的看看窗外,又仰臉看殿頂的藻井,恍然間淚水一下子溢滿眼眶,忍了忍,還是撲簌簌走珠般淌落下來,顫着手接過王八恥遞
宮裡連兩三錢重的金調羹子都化進去了,下頭底座兒用金銀摻和兩攪兒澆出來。
皇帝,咱們是天家,自家屋裡這些不急之需馬虎一點兒無礙的。
你就下旨,别那麼旮旯縫隙地收羅了——好麼?” “兒子聽着了。
”乾隆賠笑說道,“母親太儉省了,這發塔并沒有動用國庫金子,純是兒子自己的一點孝心。
母親說的是,下頭底座兒可以用金銀合鑄。
既這麼着,芍藥花兒傳旨給王廉,和珅送來的三百兩金子,用三十兩打一百把金匙送慈甯宮,餘下的化進底座裡,不再征用金子了。
”因見烏雅氏手帕子捂着口笑,問道,“嬸子笑什麼?”烏雅氏笑得漲紅了臉,說道:“回皇上,奴婢還是笑芍藥花兒這名字,這麼個麻臉太監黑不溜秋的,喊個‘芍藥花兒’跑得狗颠尾巴似的,還‘芍藥花兒’呢!”陳氏道:“嬸子王府的太監是先帝爺留下的,名兒都不怪,你見得多了也就不怪了——五叔府裡幾個太監,有的叫‘狗屎’,‘混賬行子’‘王八蛋’什麼的。
有一回五叔嫌菜做得不好,發脾氣拍桌子罵:‘這菜怎麼做成這樣,混賬行子王八蛋!’兩個太監吓得一齊跪下,苦巴着臉說‘這不幹奴才們的事,是狗屎去廚房交待的!’” 話音一落,立時衆人笑成一片,十幾個宮女叽叽格格笑得東倒西歪,太監們躬背轉身咳嗽打跌,隻有和卓氏沒有聽懂,睜着一雙大眼睛微笑看衆人。
乾隆見母親一手端着茶碗笑得渾身亂顫,忙掏出手巾上去照料着揩拭。
陳氏一邊給太後捶背,淺笑着道:“是我不好,看老佛爺嗆着了……” 笑了一氣,園中氣氛已不似安座時那般肅穆,因說起元宵觀燈的事,有頭臉的女官宮女也來湊趣兒,有說在禦花園喳個大龍燈的,有說在慈甯宮設架燈棚的,有說叫宮裡太監踩高跷扮百戲耍子的,旱船花轎舞燈……再放出象麋鹿……那景緻在外頭也是萬萬沒這眼福。
乾隆笑道:“紫禁城趕進來一群野獸那成什麼光景?這禦花園要設筵款待百官,欠莊重了也不好。
倒不如索性圓明園裡去,寶月樓西海子邊那片空場,叫内務府弄熱鬧起來,又寬敞又展樣大方。
這麼着可成?”太後聽着都笑着搖頭:“宮苑裡不論怎麼擺布,都得不了真趣。
他們跳啊舞呀,一想都是些太監出來花梢樣子,想笑也笑不出來了。
這裡出去到正陽門,是北京城最熱鬧的,先帝爺年輕時候帶我去看過花燈,那焰火爆竹、那銀山火樹、那戲那人……宮裡頭怎麼也裝扮不出來——先帝爺給我們都是用轎車,玻璃窗戶上看了半夜呢!”她眼睛向前方盯着,有些昏瞀了的瞳仁放出喜悅的光,像是憧憬當年風華,又像慨歎時光一逝似川,“唉,五十五年沒再見那景緻了……” “老佛爺既有這心情,兒子當得巴結孝順。
”乾隆也被她的情緒感染,笑着說道,“先帝爺能讓您看燈,兒子為什麼不能?索性就大熱鬧一回,通告京師百姓,我陪您上正陽門觀燈!皇後、貴妃、妃、嫔……還有——”他瞟一眼二十四福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福晉都上垛樓上,百官筵宴就設在正陽門内——這麼着,百姓們誰不要來瞻仰觀光,越發的熱鬧了!”太後喜道:“敢情是好!這叫與民同樂金吾不禁,是盛世景象——隻怕人太多了擠壞了人,鼓兒詞裡說的拍花賊也最愛趁亂熱鬧拐人家孩子的。
”“這個不礙。
”乾隆笑說道,“李侍堯是做什麼吃的?叫他着意防護保駕就是了。
”說着,見太後微笑着哈腰起身,便道:“還是陳氏和二十四嬸扶着,咱們看花房裡的花兒去。
” 一衆人等又紛紛起身,由乾隆陪着,簇擁着太後向西行,卻不由石階原路走,沿西門内漫坡石卵甬道上北,繞澄瑞亭、順貞門到浮碧亭,一路沿花房隔玻璃天窗看花兒。
堪堪到萬春亭北,乾隆一眼瞭見高芍藥兒回來,身後還跟着王八恥,匆匆往這邊走,便知前殿有事,果然見高芍藥對王八恥說了句什麼,王八恥站住了腳。
乾隆見高芍藥一臉讪笑過來,趁太後、和卓氏、二十四福晉和陳氏正觑着眼看裡頭的“平地一聲雷”花兒,趁步過來問道:“有什麼事?”高芍藥小聲道:“傅恒公爺——薨了!” “……” “福康安進天街報喪,現在軍機處候旨。
” 乾隆臉上的笑容像被驟然襲來的冷風激了一下,立刻僵住了凝固了,盡知必有的噩耗,盡知“就這幾天的事”,乍聽之下,心裡還是轟然一聲,仿佛坍陷了似的沉落下去。
驚怔移時,方才回過神,匆匆吩咐道:“着王八恥叫當值軍機大臣帶福康安到養心殿,朕這就去——傳旨叫李侍堯也進來見朕!”他又站着略定定心,轉身回去,見花工太監正捧一碗蜂王蜜汁獻給太後,便命:“你先喝一口再獻太後!”打疊起精神笑臉又道:“老佛爺,前頭又叫兒子有事兒,不能陪您進早膳了。
你們隻管過去樂子,和卓氏還有拿手的西域舞給您逗悶子呢!兒子這就去,要有空兒呢,再進去陪您,要不得閑,晚上再過去請安。
和卓氏小心侍候着點——二十四嬸輕易不進來,多陪陪老佛爺,也要去見見皇後,晚了就不必回去了,陳氏照料着點……”太後笑着擺手道:“你忙你的去,還有人敢委屈我了?” 乾隆拿捏着步子出禦花園,一乘明黃軟轎已等在坤甯門北,匆匆幾步上去坐了,轎子一滑已疾速前行,迎頭到儲秀宮門口,筆直的永巷南頭養心殿垂花門口看得清爽,紀昀已經到了,和一身白孝的福康安都跪伏在門前階下迎駕。
乾隆下轎,隻看了一眼渾身顫抖的福康安,歎息一聲,說了句:“進來吧……”便徑自進殿。
王八恥王廉忙着替乾隆除下皮袍,茶未及上,紀昀在前默默引路,福康安踉跄趨步已進了暖閣。
“皇上……”福康安仿佛四肢都癱軟了,幾乎是貼在地上,從肩到臂都在劇烈地顫抖,平時梳理得極精緻的發辮也有些松散,額前的頭發足有寸半長,灰蒙蒙的毫無光澤,随着不計其數的碰頭絲絲顫動,哽着嗓子隻連連叫,“皇上……皇上……皇皇……”紀昀和他并排而跪,他雖略撐得住,也是面色灰白目光呆滞,嘴角也有點扭曲,抽動着似乎想哭,但這個方寸之地是天下中樞之紐,曆來規矩最嚴,别說正月年節間,就是平日說話高聲過限,也是君前失禮,隻強忍着哽咽拭淚,說道:“傅恒撒手去了……” 乾隆一時沒有言語,四邊沒有着落似的看看窗外,又仰臉看殿頂的藻井,恍然間淚水一下子溢滿眼眶,忍了忍,還是撲簌簌走珠般淌落下來,顫着手接過王八恥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