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反攻為守密說侍堯 承恩綢缪驚心往事
關燈
小
中
大
安——王廉去内務府工匠上頭問問金發塔的事,看幾時能鑄好,催着他們快些兒。
到傅恒府看看他的病,順便傳旨兆惠海蘭察立即遞牌子進養心殿。
傳于敏中、紀昀、阿桂、劉墉、和珅、錢沣也到養心殿會議——去吧!” “是!”乾隆說一句,王廉躬身應一聲,又重述一遍,打個千兒倒退一步轉身出房,蹑腳兒走幾步放開了跑出去。
乾隆聽着腳步去遠,又聽“嗤——騰”兩聲,仿佛什麼重物捶在地上,便看魏佳氏。
魏佳氏笑道:“薄冰上頭蓋了層薄雪,賊滑的,準是這奴才跌倒了。
”乾隆一想不錯,也笑了,出了屋門,對守門蘇拉太監道:“備轎,去養心殿。
” ……王廉一出垂花門便摔了個狗趴,一個骨碌翻起身來,試了試隻是膝蓋碰疼了,别處沒事,倒歡喜起來:太監們最是迷信的,人交了好運,常常招促狹鬼嫉妒,摔跤子給鬼解了氣也就不再有晦氣——昨兒一跤“自然”,今兒又自然一跤,足證時運不賴。
笑着颠出永巷,到侍衛房裡傳旨會議,自到上驷院領了馬,騎了趕往傅恒府,“看望”傅恒,并帶給兆惠海蘭察傳旨。
照别的大臣府傳旨規矩,隻要一聲“有旨意”,阖府大小人等都得開中門放炮出迎,跪接聆聽,但這裡是真正的相國公府,一般的闳深森嚴,自有的威勢奪人心魄。
旨意是傳給兆惠二人的,傅恒那邊隻是“看看”,這份“欽差”身份不好抖落,不待到儀門,王廉便下了馬。
裡頭福康安的貼身親衛王吉保出來問道:“是王廉啊!有什麼事?” “咱是奉旨來的。
”王廉看了看王吉保,還不到二十歲年紀吧,已經是八蟒五爪袍子雪雁補服,留着小胡子一身铮勁,一睨一睥都帶着小瞧人的神氣,咽了一口唾液笑道,“主子要見兆軍門海軍門,叫立即就去養心殿見駕,我還要見見傅中堂,看看病勢兒,好回去禀主子爺。
” 王吉保審賊似的上下打量王廉多時,一笑說道:“你照鏡子看看,臉上一塊青一塊紅,額角還鼓起個包,真的不像好人!兆軍門海軍門跟我們四爺去了尹繼善府。
我們老爺除非皇上有旨要當面宣,現在不能見人。
來,我帶你見我們主母。
”說罷,帶了王廉逶迤進了西花廳隔壁的書房來,王吉保先進去禀了,便聽棠兒在裡邊道:“既是萬歲爺派來的,快請進來,我身上不适,不能迎了。
”王廉這才進屋,低聲述說了乾隆看望問候的旨意。
棠兒扶着椅背艱難起身聽了,說道:“叫賬房封二十兩銀子給王公公吃茶——我也發熱,身上無力,不能給主子叩安了……煩王公公回去上複皇上,傅恒昨個兒起一直昏睡,脈息也弱。
昨晚半夜醒了,還說夢見了主子說話。
太醫說這場雪隻怕于他身子有礙,要能到立春,陽氣複盛,就能添三分指望。
請皇上自己多保重,不要為傅恒的病多分心……”說着心裡酸楚眼圈已經紅了。
王廉見銀子送過來,忙打千兒謝了賞,說道:“太太放心,皇上福氣大,傅爵相也是大福人,佑護着些不妨的。
要需用什麼,早就有旨意的,交待給我,我就能給您效勞……”正說着,隔壁的家人胡克敬過了這屋,這也是福康安的貼身小厮,也已是六品服色了,垂手向棠兒道:“太太,老爺醒了,聽這邊皇上派人來看,叫請過去說話。
”棠兒點頭,由兩個丫頭攙着,将手一讓,請王廉到花廳去——花廳書房是打通了的,兩邊夾着兩道屏風,王廉由人導引着,小心翼翼繞屏過門進了花廳。
傅恒雙眸半開半閉,仰面躺在榻上,臉色蒼白得像天色将亮的窗紙,面色十分平靜,像是在認真思索着什麼,又像在回憶自己壯闊波瀾的一生,聽見王廉進來,嘴角翕動了一下,竟帶出一絲微笑,極低地極清晰地說道:“是王廉啊……坐吧。
有幾句話,就幾句話,趁我心裡清楚,你轉奏皇上,我……沒有氣力再寫折子了……” “我是王廉。
”王廉答着身子半坐到榻前瓷花墩上,像是怕驚了傅恒,又像怕驚了自己,小心翼翼說道,“謝六爺賞座兒。
主子委我來瞧瞧,六爺有什麼事兒,缺什麼東西,隻管告訴我,我準能一字不拉回奏給萬歲爺。
” 傅恒幹咽了一下,喉結動着說道:“我夢見主子了,主子身體好,我真歡喜。
代我給主子再請個安……”王廉欠身說道:“是……六爺放心,這回我替六爺請安,趕明個六爺康複了,請安見面的日子有着呢!”傅恒不答這個話茬兒,自顧接着說道:“一件事是,西北駐軍事權要統一,一個天山大營,一個蒙古察哈爾駐軍,一個西安大營駐軍,還有準葛爾駐軍、哈密駐軍……過去各有統帥,兆惠海蘭察雖是有名戰将,隻是在内地和雲貴川聲望高,沒有掌握過這大局面。
阿桂在軍機掌總,原是阿桂去前線最好,可主子身邊萬萬不能沒有阿桂——這個話要緊——阿桂不能久在前線,無論兆惠還是海蘭察,主子要給他權,各路人馬、糧秣供應都調得動,升降黜殺有權,權出于一才成——要知道……和卓的事和準葛爾的事是連着的,西北通着外國,又信的伊斯蘭,這個仗不是容易打的……” 說着,他便喘息,王廉趁他休息,便在椅上複述他的話,也虧他好記性,一句一頓,竟說得一字不拉一字不多。
傅恒滿意地透一口氣,接着說道:“和卓人崇信伊斯蘭教,人民善良、團結,比漢人幹淨,一人有事八方援助。
一味軍事痛剿不是上策,要剿撫并用。
内地回民更要安撫防着内外串連,不妨由五爺出面,修一下牛街禮拜寺……要知道,天下回民是一家……就是和卓部,霍集占兄弟也并不全然一心。
不服我天朝法統,自外于朝廷的,想立什麼伊斯蘭汗國的要剿,其餘平民要撫、要宣布朝廷的德音——這是軍事上的事,求主子體察留意。
” 待王廉複述了,傅恒徐徐又道:“吏治上的事遺折裡頭已經寫了,有兩條補遺的。
一是刑獄,要守住秋決這一關,萬不敢殺錯了人;二是錢糧,要守好春秋兩季,防着急征暴斂,防着八月十五主佃算賬時民事究端;三是鄉試、會試科取人才,主考官遴選極要緊。
這話劉統勳在世時候我們反複談過,什麼時候人命官司也婪取賄賂、秋季糧倉上場胥吏擠榨得人過不得;什麼時候公開賄賣試卷、人才競進路子堵了,人才就會流向盜賊,就到出大事的時候了……” 王廉聽着聽着,立刻覺得不安了。
棠兒在一邊也皺眉頭,這些話都由太監轉奏乾隆,無論如何也是不妥當的。
王廉嚅動一下嘴唇,剛說了句“中堂太勞乏,這麼要緊的話,待精神好些,當面——”沒說完,見棠兒擺手,便止住了。
棠兒對傅恒道:“王公公是奉旨來看看你,這些軍國大事代奏着不合規例。
我在你遺折裡再添補個夾片,細細的你再斟酌,奏上去更好。
王公公隻要回去代你請聖安,就說還有遺物夾片奏上來就成,這麼着可好!” “是我糊塗了……糊塗了……”傅恒蓦然憬悟了一下,竟張開眼看了看王廉,略帶失望地又閉上,“我是夢見主子,想說這些話……王廉去奏隻會給他招麻煩……給賞王廉銀子。
且請去回旨吧……” ————————————————————(1)?“環”,即楊玉環;“燕”指漢代名妃趙飛燕。
到傅恒府看看他的病,順便傳旨兆惠海蘭察立即遞牌子進養心殿。
傳于敏中、紀昀、阿桂、劉墉、和珅、錢沣也到養心殿會議——去吧!” “是!”乾隆說一句,王廉躬身應一聲,又重述一遍,打個千兒倒退一步轉身出房,蹑腳兒走幾步放開了跑出去。
乾隆聽着腳步去遠,又聽“嗤——騰”兩聲,仿佛什麼重物捶在地上,便看魏佳氏。
魏佳氏笑道:“薄冰上頭蓋了層薄雪,賊滑的,準是這奴才跌倒了。
”乾隆一想不錯,也笑了,出了屋門,對守門蘇拉太監道:“備轎,去養心殿。
” ……王廉一出垂花門便摔了個狗趴,一個骨碌翻起身來,試了試隻是膝蓋碰疼了,别處沒事,倒歡喜起來:太監們最是迷信的,人交了好運,常常招促狹鬼嫉妒,摔跤子給鬼解了氣也就不再有晦氣——昨兒一跤“自然”,今兒又自然一跤,足證時運不賴。
笑着颠出永巷,到侍衛房裡傳旨會議,自到上驷院領了馬,騎了趕往傅恒府,“看望”傅恒,并帶給兆惠海蘭察傳旨。
照别的大臣府傳旨規矩,隻要一聲“有旨意”,阖府大小人等都得開中門放炮出迎,跪接聆聽,但這裡是真正的相國公府,一般的闳深森嚴,自有的威勢奪人心魄。
旨意是傳給兆惠二人的,傅恒那邊隻是“看看”,這份“欽差”身份不好抖落,不待到儀門,王廉便下了馬。
裡頭福康安的貼身親衛王吉保出來問道:“是王廉啊!有什麼事?” “咱是奉旨來的。
”王廉看了看王吉保,還不到二十歲年紀吧,已經是八蟒五爪袍子雪雁補服,留着小胡子一身铮勁,一睨一睥都帶着小瞧人的神氣,咽了一口唾液笑道,“主子要見兆軍門海軍門,叫立即就去養心殿見駕,我還要見見傅中堂,看看病勢兒,好回去禀主子爺。
” 王吉保審賊似的上下打量王廉多時,一笑說道:“你照鏡子看看,臉上一塊青一塊紅,額角還鼓起個包,真的不像好人!兆軍門海軍門跟我們四爺去了尹繼善府。
我們老爺除非皇上有旨要當面宣,現在不能見人。
來,我帶你見我們主母。
”說罷,帶了王廉逶迤進了西花廳隔壁的書房來,王吉保先進去禀了,便聽棠兒在裡邊道:“既是萬歲爺派來的,快請進來,我身上不适,不能迎了。
”王廉這才進屋,低聲述說了乾隆看望問候的旨意。
棠兒扶着椅背艱難起身聽了,說道:“叫賬房封二十兩銀子給王公公吃茶——我也發熱,身上無力,不能給主子叩安了……煩王公公回去上複皇上,傅恒昨個兒起一直昏睡,脈息也弱。
昨晚半夜醒了,還說夢見了主子說話。
太醫說這場雪隻怕于他身子有礙,要能到立春,陽氣複盛,就能添三分指望。
請皇上自己多保重,不要為傅恒的病多分心……”說着心裡酸楚眼圈已經紅了。
王廉見銀子送過來,忙打千兒謝了賞,說道:“太太放心,皇上福氣大,傅爵相也是大福人,佑護着些不妨的。
要需用什麼,早就有旨意的,交待給我,我就能給您效勞……”正說着,隔壁的家人胡克敬過了這屋,這也是福康安的貼身小厮,也已是六品服色了,垂手向棠兒道:“太太,老爺醒了,聽這邊皇上派人來看,叫請過去說話。
”棠兒點頭,由兩個丫頭攙着,将手一讓,請王廉到花廳去——花廳書房是打通了的,兩邊夾着兩道屏風,王廉由人導引着,小心翼翼繞屏過門進了花廳。
傅恒雙眸半開半閉,仰面躺在榻上,臉色蒼白得像天色将亮的窗紙,面色十分平靜,像是在認真思索着什麼,又像在回憶自己壯闊波瀾的一生,聽見王廉進來,嘴角翕動了一下,竟帶出一絲微笑,極低地極清晰地說道:“是王廉啊……坐吧。
有幾句話,就幾句話,趁我心裡清楚,你轉奏皇上,我……沒有氣力再寫折子了……” “我是王廉。
”王廉答着身子半坐到榻前瓷花墩上,像是怕驚了傅恒,又像怕驚了自己,小心翼翼說道,“謝六爺賞座兒。
主子委我來瞧瞧,六爺有什麼事兒,缺什麼東西,隻管告訴我,我準能一字不拉回奏給萬歲爺。
” 傅恒幹咽了一下,喉結動着說道:“我夢見主子了,主子身體好,我真歡喜。
代我給主子再請個安……”王廉欠身說道:“是……六爺放心,這回我替六爺請安,趕明個六爺康複了,請安見面的日子有着呢!”傅恒不答這個話茬兒,自顧接着說道:“一件事是,西北駐軍事權要統一,一個天山大營,一個蒙古察哈爾駐軍,一個西安大營駐軍,還有準葛爾駐軍、哈密駐軍……過去各有統帥,兆惠海蘭察雖是有名戰将,隻是在内地和雲貴川聲望高,沒有掌握過這大局面。
阿桂在軍機掌總,原是阿桂去前線最好,可主子身邊萬萬不能沒有阿桂——這個話要緊——阿桂不能久在前線,無論兆惠還是海蘭察,主子要給他權,各路人馬、糧秣供應都調得動,升降黜殺有權,權出于一才成——要知道……和卓的事和準葛爾的事是連着的,西北通着外國,又信的伊斯蘭,這個仗不是容易打的……” 說着,他便喘息,王廉趁他休息,便在椅上複述他的話,也虧他好記性,一句一頓,竟說得一字不拉一字不多。
傅恒滿意地透一口氣,接着說道:“和卓人崇信伊斯蘭教,人民善良、團結,比漢人幹淨,一人有事八方援助。
一味軍事痛剿不是上策,要剿撫并用。
内地回民更要安撫防着内外串連,不妨由五爺出面,修一下牛街禮拜寺……要知道,天下回民是一家……就是和卓部,霍集占兄弟也并不全然一心。
不服我天朝法統,自外于朝廷的,想立什麼伊斯蘭汗國的要剿,其餘平民要撫、要宣布朝廷的德音——這是軍事上的事,求主子體察留意。
” 待王廉複述了,傅恒徐徐又道:“吏治上的事遺折裡頭已經寫了,有兩條補遺的。
一是刑獄,要守住秋決這一關,萬不敢殺錯了人;二是錢糧,要守好春秋兩季,防着急征暴斂,防着八月十五主佃算賬時民事究端;三是鄉試、會試科取人才,主考官遴選極要緊。
這話劉統勳在世時候我們反複談過,什麼時候人命官司也婪取賄賂、秋季糧倉上場胥吏擠榨得人過不得;什麼時候公開賄賣試卷、人才競進路子堵了,人才就會流向盜賊,就到出大事的時候了……” 王廉聽着聽着,立刻覺得不安了。
棠兒在一邊也皺眉頭,這些話都由太監轉奏乾隆,無論如何也是不妥當的。
王廉嚅動一下嘴唇,剛說了句“中堂太勞乏,這麼要緊的話,待精神好些,當面——”沒說完,見棠兒擺手,便止住了。
棠兒對傅恒道:“王公公是奉旨來看看你,這些軍國大事代奏着不合規例。
我在你遺折裡再添補個夾片,細細的你再斟酌,奏上去更好。
王公公隻要回去代你請聖安,就說還有遺物夾片奏上來就成,這麼着可好!” “是我糊塗了……糊塗了……”傅恒蓦然憬悟了一下,竟張開眼看了看王廉,略帶失望地又閉上,“我是夢見主子,想說這些話……王廉去奏隻會給他招麻煩……給賞王廉銀子。
且請去回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