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赴喪府和珅聞俪歌 召金殿錢沣蒙知遇
關燈
小
中
大
……王廉出了傅府,心頭才輕松下來,他明白,傅恒已是到了彌留關頭,心裡若明若暗,把自己當成了哪個王公大臣,才娓娓陳說自己的政見。
真的由自己“代奏”,傅恒是三天兩天就去的人。
倒黴的自是他王廉而已!棠兒隻叫請安回旨,頓時解脫了他,想着還要去尹繼善府給兆惠、海蘭察傳旨,便不再留茶,忙忙地打馬徑奔鮮花深處胡同北口的尹府。
尹家比傅家熱鬧得多。
王廉久不來傳旨,已經幾乎認不出這地方兒了。
一則是大雪,把尹家的門樓和一大片青堂瓦舍都混一染上了,二則南側一帶大約哪家王公貴人興蓋府邸,海子都填平了,橫着白茫茫一片大空場,原來狹窄的一條弄巷一下子變得異常開闊,整條街都變了模樣。
隻見沿府門南牆一溜都搭起了靈棚,一道牆全用白幔幛圍了起來,旁邊大轎小轎、八人擡的綠呢暖轎、二人擡的竹絲軟轎排得密密麻麻拖出有半裡之遙,滿街都被人踩成了稀泥雪漿,家人們都披麻戴孝,有的吆喝号子從側門往裡擡“太平杠”,有的在牆外設“執事”,放引魂轎、擺椅轎,往執事架上插“曲律旗”,忙得團團轉,叽裡哇啦的響器中響着深沉的倒頭鼓鑼悶響,官員出出進進裡夾着引喪執事人高聲報唱官名的聲音……甚是熱鬧淆亂。
隻有八字牆外那杆四丈餘高纛旗也似的“嘟噜幡”,在稀疏的雪花中迎風獵獵抖動,幡上荷葉寶蓋、彩球、彩綢、流蘇、飄帶也在風中凄涼地飄舞,似在訴說喪主不凡的生平,也似在哀惋他紅塵一瞬風華不再。
見到那塊豎立在府門頂上的“敕封一等侯爵府”,滿漢合璧藍底金字的匾額,王廉一下子變得躊躇了:我是給兆海二人傳旨的,給靈牌叩頭不叩頭?見了尹家人怎麼說話撫慰?一頭闖進去傳了旨就走,尹家的自然不歡喜,對景兒時候就是事兒!錢,他倒是帶的有,還有傅家的賞銀,一則他舍不得送赙儀,二則太監給大臣送喪禮也沒這規矩。
正思量得不得要領,見尹府門政上老肖頭頭上纏着白布吭吭咳着出來,吩咐門上家人“還缺二十個斛食樓子(1),叫他們趕緊去買!”這是熟極了的人,王廉忙迎上去拉過一邊,如此這般說明來意。
“你進去瞧瞧吧。
”老肖頭忙得有點不耐煩,指着門洞過庭東房道,“迎送客人的事兒是我兒子肖本山管着,他那裡名冊上有就是來了。
這會子沒有坐客,來了又走了也沒準兒。
”說着又忙着指揮家人:“往靈棚裡送茶水!” 王廉隻好自己進府,但見滿府裡都是官員,有的進靈堂有的打靈堂出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說話的,張着眼尋同年找故舊的,遞赙儀單子的,京裡六部的和外任官都有,偶爾也有面熟的,叫不上名字,也不好打招呼,隻縮在人堆裡亂鑽。
乍然間聽得兩聲梆響,瑜伽焰口唱起壓倒了滿府嗡嗡嘤嘤之聲。
笙、管、笛、九音鑼、法鼓、忏鐘按節起樂,铛、鍋、手鼓、引磬、木魚打着闆點,齊奏《菩薩托》,梵音法鼓足壓塵嚣,滿府立刻陷入極度的莊嚴、悲憫、沉渾的氣氛中,領唱的和尚頭戴毘盧帽、身披木棉袈裟,手舉佛尺半詠半唱: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
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 坐在儀門外靈棚裡的和尚們個個精神抖擻齊誦佛号,禮贊地藏王菩薩,歌聲響入雲霄: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仞天。
餓鬼免鐘咽,天罪除愆。
火焰化紅蓮,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 “萬德圓融相好光,紫露碧霧鎮壇場。
雨花動地空中墜,參禮毗盧大法王……” 便見那上師接步踽罡登上法座胎,口中字字句句咬得真切: “圓明一點本非空,了證無為向上宗。
咦!三世諸佛那一步,權留寶座吾即登!” ……正傻着眼看,王廉覺得背上有人拍了自己一下,吓了一跳,回過頭卻見是海蘭察。
海蘭察就是闆着臉也帶三分喜相,觑了觑左近沒人留心,悄聲道:“瞧這群賊和尚,唱着焰口,烏溜骨碌碌一雙眼隻看女人!你他娘的下頭沒蛋,看女人不是望洋興歎!”王廉忙道:“這會子可不敢跟爺說笑——萬歲爺在養心殿,叫我傳旨,您和兆軍門立即去進見!” 海蘭察一怔,左顧右盼了一下,說道:“方才見他和福康安、和珅說話來着,這會子鑽哪了?”王廉道:“和珅在哪兒?他也叫進呢!”海蘭察用手向東一指,說道:“那不是?正在和陰陽先兒排出殃日子呢——你去,我去叫兆惠。
”說罷轉身去了。
這邊王廉忙過來,果見和珅和個道士扯談,正說得唾沫四濺: “尹中堂是十一月寅時故者,醜日醜時出殃,你排得不錯。
可你這殃榜寫得太粗了。
一個天幹一個地支各為殃的一個尺數。
殃高幾丈幾尺?沒有寫出來。
‘甲巳子午九,乙庚醜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己亥是日數’——要推詳明白。
鼠馬雞兔這四個屬相的回避寫對了,沒說‘親丁不忌’,難道要孝子也回避靈棚兒?再說……”他一邊說,尹家管家的捧着一疊子紙單子,王廉看時,有的點神主要請的點主官,襄立官、左執事右執事名單,點主用的各項儀仗物事單子,冥府封車祭庫,番、尼、道、禅四棚經文箱……諸如此類花花綠綠的紙頭等着他過目,王廉便知是尹家不熟悉北京紅白喜事排場,請了和珅來當“裡外通”,總攬喪事參贊的。
但這時候兒再“不便打攪”也要打攪,因插口進來,将乾隆召見的話說了。
“這樣。
”和珅将手頭一堆紙頭遞給管家,“你們不要慌張,騎馬到崇文門把劉全找來,叫他帶着長二奶奶來你府,統由長二奶奶主持,裡頭你女人,外頭劉全幫着你照料。
我進宮去辦公事,請阿桂中堂點主,紀昀中堂為副。
管取是又風光又體面。
待我下朝再過來幫着料理。
”和珅這才擠出人堆,對王廉道:“走——”又高聲對管家道:“叫他們給我備馬——這裡和尚們——念《骷髅真言》——起念!” 一聲“送和大人!”各靈棚斬衰期哀孝子男丁一齊出送叩頭。
和珅忙得一頭熱汗,要熱毛巾揩一把臉笑着道:“元長公地下有靈準得謝我。
照家裡人那麼弄,都是江南風俗兒,都要七颠八倒了。
”說話間馬已備好,和珅坦然受了衆人的禮,出門上騎打馬而去,府裡和尚們誦焰口聲音已從背後傳來: 昨日荒郊去玩遊,忽睹一個大德骷髅。
荊棘叢中草沒立,冷飕飕, 風吹荷葉倒愁! 骷髅!骷髅! 你在涸水河邊卧灑清風, 翠草為氈月作燈。
冷清清, 又無一個來往弟兄。
骷髅!骷髅! 你在路旁,這君子 你是誰家一個先亡? 雨打風吹似雪霜。
痛肝腸,淚汪汪。
骷髅!骷髅! 看你苦落得一對眼眶。
堪歎人生能幾何? 金
真的由自己“代奏”,傅恒是三天兩天就去的人。
倒黴的自是他王廉而已!棠兒隻叫請安回旨,頓時解脫了他,想着還要去尹繼善府給兆惠、海蘭察傳旨,便不再留茶,忙忙地打馬徑奔鮮花深處胡同北口的尹府。
尹家比傅家熱鬧得多。
王廉久不來傳旨,已經幾乎認不出這地方兒了。
一則是大雪,把尹家的門樓和一大片青堂瓦舍都混一染上了,二則南側一帶大約哪家王公貴人興蓋府邸,海子都填平了,橫着白茫茫一片大空場,原來狹窄的一條弄巷一下子變得異常開闊,整條街都變了模樣。
隻見沿府門南牆一溜都搭起了靈棚,一道牆全用白幔幛圍了起來,旁邊大轎小轎、八人擡的綠呢暖轎、二人擡的竹絲軟轎排得密密麻麻拖出有半裡之遙,滿街都被人踩成了稀泥雪漿,家人們都披麻戴孝,有的吆喝号子從側門往裡擡“太平杠”,有的在牆外設“執事”,放引魂轎、擺椅轎,往執事架上插“曲律旗”,忙得團團轉,叽裡哇啦的響器中響着深沉的倒頭鼓鑼悶響,官員出出進進裡夾着引喪執事人高聲報唱官名的聲音……甚是熱鬧淆亂。
隻有八字牆外那杆四丈餘高纛旗也似的“嘟噜幡”,在稀疏的雪花中迎風獵獵抖動,幡上荷葉寶蓋、彩球、彩綢、流蘇、飄帶也在風中凄涼地飄舞,似在訴說喪主不凡的生平,也似在哀惋他紅塵一瞬風華不再。
見到那塊豎立在府門頂上的“敕封一等侯爵府”,滿漢合璧藍底金字的匾額,王廉一下子變得躊躇了:我是給兆海二人傳旨的,給靈牌叩頭不叩頭?見了尹家人怎麼說話撫慰?一頭闖進去傳了旨就走,尹家的自然不歡喜,對景兒時候就是事兒!錢,他倒是帶的有,還有傅家的賞銀,一則他舍不得送赙儀,二則太監給大臣送喪禮也沒這規矩。
正思量得不得要領,見尹府門政上老肖頭頭上纏着白布吭吭咳着出來,吩咐門上家人“還缺二十個斛食樓子
“你進去瞧瞧吧。
”老肖頭忙得有點不耐煩,指着門洞過庭東房道,“迎送客人的事兒是我兒子肖本山管着,他那裡名冊上有就是來了。
這會子沒有坐客,來了又走了也沒準兒。
”說着又忙着指揮家人:“往靈棚裡送茶水!” 王廉隻好自己進府,但見滿府裡都是官員,有的進靈堂有的打靈堂出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說話的,張着眼尋同年找故舊的,遞赙儀單子的,京裡六部的和外任官都有,偶爾也有面熟的,叫不上名字,也不好打招呼,隻縮在人堆裡亂鑽。
乍然間聽得兩聲梆響,瑜伽焰口唱起壓倒了滿府嗡嗡嘤嘤之聲。
笙、管、笛、九音鑼、法鼓、忏鐘按節起樂,铛、鍋、手鼓、引磬、木魚打着闆點,齊奏《菩薩托》,梵音法鼓足壓塵嚣,滿府立刻陷入極度的莊嚴、悲憫、沉渾的氣氛中,領唱的和尚頭戴毘盧帽、身披木棉袈裟,手舉佛尺半詠半唱: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
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 坐在儀門外靈棚裡的和尚們個個精神抖擻齊誦佛号,禮贊地藏王菩薩,歌聲響入雲霄: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仞天。
餓鬼免鐘咽,天罪除愆。
火焰化紅蓮,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 “萬德圓融相好光,紫露碧霧鎮壇場。
雨花動地空中墜,參禮毗盧大法王……” 便見那上師接步踽罡登上法座胎,口中字字句句咬得真切: “圓明一點本非空,了證無為向上宗。
咦!三世諸佛那一步,權留寶座吾即登!” ……正傻着眼看,王廉覺得背上有人拍了自己一下,吓了一跳,回過頭卻見是海蘭察。
海蘭察就是闆着臉也帶三分喜相,觑了觑左近沒人留心,悄聲道:“瞧這群賊和尚,唱着焰口,烏溜骨碌碌一雙眼隻看女人!你他娘的下頭沒蛋,看女人不是望洋興歎!”王廉忙道:“這會子可不敢跟爺說笑——萬歲爺在養心殿,叫我傳旨,您和兆軍門立即去進見!” 海蘭察一怔,左顧右盼了一下,說道:“方才見他和福康安、和珅說話來着,這會子鑽哪了?”王廉道:“和珅在哪兒?他也叫進呢!”海蘭察用手向東一指,說道:“那不是?正在和陰陽先兒排出殃日子呢——你去,我去叫兆惠。
”說罷轉身去了。
這邊王廉忙過來,果見和珅和個道士扯談,正說得唾沫四濺: “尹中堂是十一月寅時故者,醜日醜時出殃,你排得不錯。
可你這殃榜寫得太粗了。
一個天幹一個地支各為殃的一個尺數。
殃高幾丈幾尺?沒有寫出來。
‘甲巳子午九,乙庚醜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己亥是日數’——要推詳明白。
鼠馬雞兔這四個屬相的回避寫對了,沒說‘親丁不忌’,難道要孝子也回避靈棚兒?再說……”他一邊說,尹家管家的捧着一疊子紙單子,王廉看時,有的點神主要請的點主官,襄立官、左執事右執事名單,點主用的各項儀仗物事單子,冥府封車祭庫,番、尼、道、禅四棚經文箱……諸如此類花花綠綠的紙頭等着他過目,王廉便知是尹家不熟悉北京紅白喜事排場,請了和珅來當“裡外通”,總攬喪事參贊的。
但這時候兒再“不便打攪”也要打攪,因插口進來,将乾隆召見的話說了。
“這樣。
”和珅将手頭一堆紙頭遞給管家,“你們不要慌張,騎馬到崇文門把劉全找來,叫他帶着長二奶奶來你府,統由長二奶奶主持,裡頭你女人,外頭劉全幫着你照料。
我進宮去辦公事,請阿桂中堂點主,紀昀中堂為副。
管取是又風光又體面。
待我下朝再過來幫着料理。
”和珅這才擠出人堆,對王廉道:“走——”又高聲對管家道:“叫他們給我備馬——這裡和尚們——念《骷髅真言》——起念!” 一聲“送和大人!”各靈棚斬衰期哀孝子男丁一齊出送叩頭。
和珅忙得一頭熱汗,要熱毛巾揩一把臉笑着道:“元長公地下有靈準得謝我。
照家裡人那麼弄,都是江南風俗兒,都要七颠八倒了。
”說話間馬已備好,和珅坦然受了衆人的禮,出門上騎打馬而去,府裡和尚們誦焰口聲音已從背後傳來: 昨日荒郊去玩遊,忽睹一個大德骷髅。
荊棘叢中草沒立,冷飕飕, 風吹荷葉倒愁! 骷髅!骷髅! 你在涸水河邊卧灑清風, 翠草為氈月作燈。
冷清清, 又無一個來往弟兄。
骷髅!骷髅! 你在路旁,這君子 你是誰家一個先亡? 雨打風吹似雪霜。
痛肝腸,淚汪汪。
骷髅!骷髅! 看你苦落得一對眼眶。
堪歎人生能幾何?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