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挺然為之張居正——一位活着沒有挨整死後遭到清算的改革家
關燈
小
中
大
運的張居正,他是死後才受到清算的,他活着,卻是誰也扳不倒的超級強人。
強到萬曆也要望其顔色。
有一次,他給這位皇帝上課,萬曆念錯了一個字音,讀“勃”如“背”,他大聲吼責:“當讀‘勃’!”吓得皇帝面如土色,旁邊侍候的臣屬也大吃一驚,心想,張閣老,即使訓斥兒子也不該如此聲嚴色厲呀!所以,他活着一天,威風一天,加之年輕皇帝不得不依賴和不敢不支持的情況之下,滿朝文武,都得聽他的,誰敢說聲不。
我在想,樹敵太多的張居正,以其智慧,以其識見,以其在嘉靖、隆慶年間供職翰林院,冷眼旁觀朝野傾軋的無情現實,以其勾結大珰馮保将其前任高拱趕出内閣的卑劣行徑,會對眼前身邊的危機了然無知?會不感到實際上被排斥的孤獨?後來,我讀袁小修的文章,這位張居正的同鄉,有一段說法,使我釋疑解惑了:“江陵少時,留心禅學,見《華嚴經》,不惜頭目腦髓以為世界衆生,乃是大菩薩行。
故其立朝,于稱譏毀譽,俱所不計,一切福國利民之事,挺然為之。
”(《日記》卷五) 看來,那些被強制納稅的地主豪強,被整肅得戰戰兢兢的各級官員,被旁置被冷落對他側目而視的同僚,被他收拾得死去活來的反對派,都以仇恨的眼光在一旁盯着他。
這其中,尤其那早先的小學生,現在已是初中生或高中生的朱翊鈞,一天天積累起來的逆反心理,這位政治家是感受到的,對其處境像明鏡似的清楚。
要不然,他不會提出緻仕的想法,但太後有話,萬曆不到三十歲,不令其親政,這位戀權的政治家,實際上也不想真的罷手,于是,視事如舊。
袁中道散文寫得漂亮,煉字如金,一個“挺”字,便将其特立獨行,四面受敵的處境,形容出來。
于是,這位騎在虎背上的改革家,顯然,下來是死,不下來也是死,他隻有繼續“挺”下去的一條路好走。
我想他那時肯定有一種理念在支撐着,他估計不至于馬上與死神見面,隻要不死,他就繼續當首輔。
隻要在這個座位上,一切都可以從長計議。
唉!這也是許多強人,在興頭上,不懂得什麼叫留有餘地,什麼叫急流勇退的悲劇。
他忘了,你強大,你厲害,你了不起,但你無法改變上帝。
這位活得太忐忑,太吃力,太提心吊膽,太心神不甯的改革家,終于邁不過去萬曆十年(1582)這個門檻,二月,病發,六月,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他活得比同齡人都短命,王世貞六十四歲,耿定向七十二歲,李贽七十五歲。
張居正的死亡,早有預感,掌政十年,心力交瘁,是主因。
“靡曼皓齒”,也是促其早死的“伐性之斧”。
他渴嗜權力,沉迷女色,欲望之強烈,後者甚至要超過前者,在曆史上是少見的。
一方面,明代到了嘉靖、萬曆年間,淫風大熾,整個社會洋溢着一種世紀末的氣氛。
享受,佚樂,奢侈,腐化,縱情,放誕,靡費,荒淫,是普遍風氣。
一方面,張居正在“食色性也”的需求,高出常人許多倍,永不餍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我記不得是基辛格,還是别的外國政治家講的,權力具有壯陽的作用。
或許如此,張居正手中權力愈大,其性饑渴愈甚,但年歲不饒人,不得不求助于藥物維持其性能力,得以肆意淫欲。
據沈德符《萬曆野獲篇》稱,張“末年以姬侍多,不能遍及,專取以劑藥”,由于“餌房中藥過多,毒發于首,冬月遂不禦貂帽”。
據說,這是名将戚繼光為拍他的馬屁,貢獻他一種叫腽肭臍(海狗腎)的媚藥所緻,服藥以後,熱發遍體,即使數九天氣,也戴不住帽子。
因此,萬曆年間,首輔不戴,百官豈有敢戴之理,京都冬天的紫禁城内,光頭一片,大概算得上是一景了。
此公對于漂亮女子,從來是不拒絕的。
有一次,一位外省大員投其所好,送他一尊栩栩如生、非常性感的玉雕美人,他自然是會笑納的了。
明代官員,工資雖是中國曆代最低,但貪污程度,也是中國曆代最劇。
張居正觀賞之餘,愛不釋手,同時,又搖着腦袋,有一點不滿足感,巡撫忙問:“大人還有什麼吩咐?”張居正說:“若得真人如斯,可謂兩姝并美了!”果然,這位巡撫還當真物色到一位美人,不僅形似,而且色藝雙絕,送到相府,成為首輔的床第新
強到萬曆也要望其顔色。
有一次,他給這位皇帝上課,萬曆念錯了一個字音,讀“勃”如“背”,他大聲吼責:“當讀‘勃’!”吓得皇帝面如土色,旁邊侍候的臣屬也大吃一驚,心想,張閣老,即使訓斥兒子也不該如此聲嚴色厲呀!所以,他活着一天,威風一天,加之年輕皇帝不得不依賴和不敢不支持的情況之下,滿朝文武,都得聽他的,誰敢說聲不。
我在想,樹敵太多的張居正,以其智慧,以其識見,以其在嘉靖、隆慶年間供職翰林院,冷眼旁觀朝野傾軋的無情現實,以其勾結大珰馮保将其前任高拱趕出内閣的卑劣行徑,會對眼前身邊的危機了然無知?會不感到實際上被排斥的孤獨?後來,我讀袁小修的文章,這位張居正的同鄉,有一段說法,使我釋疑解惑了:“江陵少時,留心禅學,見《華嚴經》,不惜頭目腦髓以為世界衆生,乃是大菩薩行。
故其立朝,于稱譏毀譽,俱所不計,一切福國利民之事,挺然為之。
”(《日記》卷五) 看來,那些被強制納稅的地主豪強,被整肅得戰戰兢兢的各級官員,被旁置被冷落對他側目而視的同僚,被他收拾得死去活來的反對派,都以仇恨的眼光在一旁盯着他。
這其中,尤其那早先的小學生,現在已是初中生或高中生的朱翊鈞,一天天積累起來的逆反心理,這位政治家是感受到的,對其處境像明鏡似的清楚。
要不然,他不會提出緻仕的想法,但太後有話,萬曆不到三十歲,不令其親政,這位戀權的政治家,實際上也不想真的罷手,于是,視事如舊。
袁中道散文寫得漂亮,煉字如金,一個“挺”字,便将其特立獨行,四面受敵的處境,形容出來。
于是,這位騎在虎背上的改革家,顯然,下來是死,不下來也是死,他隻有繼續“挺”下去的一條路好走。
我想他那時肯定有一種理念在支撐着,他估計不至于馬上與死神見面,隻要不死,他就繼續當首輔。
隻要在這個座位上,一切都可以從長計議。
唉!這也是許多強人,在興頭上,不懂得什麼叫留有餘地,什麼叫急流勇退的悲劇。
他忘了,你強大,你厲害,你了不起,但你無法改變上帝。
這位活得太忐忑,太吃力,太提心吊膽,太心神不甯的改革家,終于邁不過去萬曆十年(1582)這個門檻,二月,病發,六月,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他活得比同齡人都短命,王世貞六十四歲,耿定向七十二歲,李贽七十五歲。
張居正的死亡,早有預感,掌政十年,心力交瘁,是主因。
“靡曼皓齒”,也是促其早死的“伐性之斧”。
他渴嗜權力,沉迷女色,欲望之強烈,後者甚至要超過前者,在曆史上是少見的。
一方面,明代到了嘉靖、萬曆年間,淫風大熾,整個社會洋溢着一種世紀末的氣氛。
享受,佚樂,奢侈,腐化,縱情,放誕,靡費,荒淫,是普遍風氣。
一方面,張居正在“食色性也”的需求,高出常人許多倍,永不餍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我記不得是基辛格,還是别的外國政治家講的,權力具有壯陽的作用。
或許如此,張居正手中權力愈大,其性饑渴愈甚,但年歲不饒人,不得不求助于藥物維持其性能力,得以肆意淫欲。
據沈德符《萬曆野獲篇》稱,張“末年以姬侍多,不能遍及,專取以劑藥”,由于“餌房中藥過多,毒發于首,冬月遂不禦貂帽”。
據說,這是名将戚繼光為拍他的馬屁,貢獻他一種叫腽肭臍(海狗腎)的媚藥所緻,服藥以後,熱發遍體,即使數九天氣,也戴不住帽子。
因此,萬曆年間,首輔不戴,百官豈有敢戴之理,京都冬天的紫禁城内,光頭一片,大概算得上是一景了。
此公對于漂亮女子,從來是不拒絕的。
有一次,一位外省大員投其所好,送他一尊栩栩如生、非常性感的玉雕美人,他自然是會笑納的了。
明代官員,工資雖是中國曆代最低,但貪污程度,也是中國曆代最劇。
張居正觀賞之餘,愛不釋手,同時,又搖着腦袋,有一點不滿足感,巡撫忙問:“大人還有什麼吩咐?”張居正說:“若得真人如斯,可謂兩姝并美了!”果然,這位巡撫還當真物色到一位美人,不僅形似,而且色藝雙絕,送到相府,成為首輔的床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