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皇宮喋血
關燈
小
中
大
批義俠人才,内宮形勢,已逼得我不能再拖下去,我想委請你擔大任,以清君側,重振大明朝綱,不知你意下如何?”
嶽秀道:“草民隻恐才慧所限,難當此等大任,似乎是很難再找個适當的人了。
” 七王爺回顧了嶽秀一眼道:“嶽秀,你不用辭,我已代你答應下來了。
” 嶽秀道:“既承看重,草民隻有全力以赴了。
” 官家點點頭,道:“那很好,但以平民布衣,出入深宮内苑,實有諸多不便之處,所以,寡人要封你個名号……” 嶽秀急道:“萬歲,草民無意名位……” 官家笑道:“我知道,所以,我想了很久,才想出一個折衷之法,你不入仕,但卻封布衣侯,寡人已賜你玉指,再賜金鳳剪一把,鳳剪所至,三宮六院,任你便宜行事,王妃抗命,也任你先斬後奏。
” 七王爺怔了一怔,道:“皇兄,這個……” 官家笑一笑,接道:“七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好的是國境四鄰,尚稱平靜,但這平靜的日子,不會太久,這是我整頓内苑府的最好機會。
” 七王爺低聲說道:“臣的意思,金鳳剪乃先朝傳下之物,權威太重,皇兄……” 官家搖搖頭道:“我知道,目下不但内宮叛亂,幾家藩鎮,似乎也有變化,我請出金鳳剪,整理京界内亂,也要幾個藩鎮明白。
” 七王爺哦了一聲,未再多言。
官家的目光,轉注到嶽秀的身上,道:“嶽秀,你知道金鳳剪的來曆嗎?” 嶽秀搖搖頭,道:“草民不知。
” 官家道:“金鳳剪來自外國貢物,長度二尺八寸,鋒利可斷金鐵,先帝以金風剪清理宮亂、親王,誅殺百人,不沾血迹,以後封存後宮,作為權威之征,寡人賜你,不但要你代清君側,還要布衣伏剪,盡除朝中叛王、奸臣,小者江湖匪盜,亦在剪除之列,金剪到處,不受大明律令的限制,我信任你不緻妄用。
” 嶽秀呆了一呆,道:“這等先朝遺物,草民怎敢……” 官家接道:“孤意已決,你不用再推辭了,而且,金風剪,也隻有你這樣武功的人,才能執用。
” 嶽秀心中大奇,道:“金鳳剪除了鋒利之外,還有别的妙用嗎?” 官家道:“金風剪來自甫蠻貢物,造剪人不但極善治鋼,也兼顧了外觀,其形如鳳,張剪如翼,寡人曾經仔細看過那金剪形狀,它應該是一件奇異暗器。
” 嶽秀哦了一聲道:“有這等事?” 官家笑一笑,道:“我也許練過幾天劍木……” 嶽秀接道:“萬歲施援七王爺,金丸發如流星,足見高明。
” 官家哈哈一笑,道:“但我還不會施用金風剪。
” 嶽秀道:“草民也不會。
” 官家道:“我相信你的才智一看就會,内苑後宮中,我可以信得過的親随,隻有一十二個人,他們倒是個個忠心,武功也過得去,你既接受了布衣侯、金鳳剪,行動要愈快愈好,但不知你幾時進宮?” 嶽秀道:“這個,草民請教過七王爺,再奏诏選。
” 官家點點頭,道:“好!我希望是愈快愈好。
” 七王爺道:“臣弟自會促應诏選,進宮侍駕。
” 官家站起了身子,笑道:“嶽秀入宮時,你也進宮,咱們兄弟要多談談國家大事,你布政七省,對江南風土人情,知之甚詳,民間疾苦,也比我知曉的多些,我還要借重你的長才。
” 七王爺忽然間滾落下一片汗珠,拜伏于地,道:“臣弟理當效命。
” 譚雲、楊玉燕,本來都要送駕,但見嶽秀站着未動。
送走了官家,七王爺重回密室,拭拭頭上的汗珠,緩緩說道:“嶽兄弟,你幾時進宮?” 嶽秀笑一笑,道:“大哥的決定呢?” 七王爺道:“愈快愈好。
” 嶽秀道:“好吧,咱們明天午時進宮如何?” 七王爺道:“好!就是明天午時……” 輕輕籲一口氣,接道:“嶽兄弟,你要把人手集中一下進宮去,隻怕很難免去和内苑府、侍衛宮的沖突。
” 嶽秀道:“侍衛中人,大半來自江湖,不去管它了,但内苑府,是怎麼一回事呢? 難道是太監在搗亂?” 七王爺道:“大概是吧!皇上沒有說明白,但我想你受賜金鳳剪時,他會有個交代。
” 嶽秀歎口氣,道:“照小弟的看法,内苑府的太監們,早已變質,可能是别人安排的死士。
” 七王爺道:“我那皇帝兄長,對你似是特别優遇,這件事,你們當面談談吧!” 嶽秀吸一口氣,道:“好吧!大哥,請安歇吧!” 帶着譚雲和楊玉燕告退出來。
譚雲哈哈一笑,道:“嶽兄,咱們來自江湖,想不到竟然會擔負起清理君側的事,想來,真是像做夢一樣。
” 嶽秀道:“皇帝也是人,龍心難測,完全是權威之心作祟,這件事……” 突然停下腳步住口不言。
楊玉燕一颦眉,道:“大哥,可是有人來了?” 嶽秀點點頭。
楊玉燕呆了一呆,道:“敵人已經來了?” 嶽秀道:“不錯,就是那屋角暗影之處。
” 譚雲皺皺眉頭,沒有講話,心中卻暗暗忖道:這地方,巡察極嚴,朱奇、馬鵬擔負警戒之責,兩人都是老江湖了,怎的會被人闖了進來,竟無所覺。
忖思之間,隻見暗影中,行出一個身着灰衣,年過半百,留着花白長須的者者。
隻見拂須一笑,道:“佩服,佩服,閣下好靈敏的耳目。
” 嶽秀仔細打量了那灰衣老者一眼,竟是素不相識。
淡淡的笑一笑,道:“不敢,不敢……” 目光卻轉注到譚雲的臉上。
想那譚雲見多識廣,或可認出這老者的來曆。
對于江湖上酬應之言,嶽秀自知不如譚雲,同時,也瞧出了,譚雲也不識老者,當下低聲說道:“譚兄,問問他什麼來路?” 譚雲行前兩步,一抱拳,道:“恕兄弟眼拙,不識大駕。
” 灰衣人笑一笑,道:“但老夫卻識得閣下是湘西譚二公子。
” 譚雲微微一怔,忽然縱聲而笑,道:“說的是啊!一明一暗之間,自不可同時相識,在下确是譚雲,閣下怎麼稱呼?” 灰衣老者道:“通名報君子,如非太重要的事情,我看那就免了,還是談談重要的事吧!” 譚雲沉吟了一陣,道:“閣下不肯奏告姓名,也就罷了,但不知有什麼大事奏告。
” 灰衣人道:“大明皇帝,剛剛離開此地,但不知和諸位談些什麼?” 譚雲未作回答,回顧了嶽秀一眼,才緩緩說道:“他們兄弟相晤,說些什麼咱們也不清楚,就算知道一些,也不會告閣下。
” 灰衣老者呵呵一笑,道:“相談如此不歡,那也很難談得下去了,老夫告辭。
” 嶽秀冷冷說道:“站住。
” 灰衣老者目光轉注到嶽秀的臉上,道:“你要留下老夫?” 朱奇接道:“不錯,這不是戲院子,任你進進出出。
” 灰衣老者目光一掃朱奇,笑道:“好啊,大名鼎鼎的膽叟朱奇,竟然也在此地…… 那頑童呢?” 朱奇心中暗道:這人對我認識的這樣清楚,我怎麼卻一點也認不出他是何人。
馬鵬低聲說道:“朱兄,他可能戴有人皮面具。
” 朱奇道:“你脫下人皮面具,以真正面目和人相見,在下或可認出閣下。
” 灰衣人哈哈一笑,道:“朱兄,兄弟認識你就夠,朱兄似是用不着一定要認出在下是誰了。
” 說完話,突然飛身而起,夜色中,直飛起三四丈高,斜向一個屋面上落去。
朱奇道:“怎不派人追他下去。
” 嶽秀笑一笑道:“咱們沒有什麼傷亡,放他一馬算了。
” 朱奇道:“公子大度海量。
” 嶽秀道:“大家都回房去休息一下,明天,咱們還有很多事幹。
” 朱奇一欠身,轉身而去。
群豪各回居室,嶽秀步入譚雲住房。
譚雲啟門讓客,拱手一笑,道:“嶽兄,有什麼要事吩咐?” 嶽秀道:“就表面觀察所得,當今很精明,七王爺有點懦弱,皇上對他很放心,咱們如是真要擔負起清君側的大任,不但是和内苑府、侍衛宮中人沖突,整個江湖恐怕都會和咱們為敵,這一點不知譚兄想過沒有?” 譚雲道:“沒有想到如此複雜,但現在已成騎虎,總不能半途而廢吧!” 嶽秀苦笑一笑,道:“宦海是非和江湖恩怨,一樣的沾不得手,一旦被沾惹上手,就如陷身泥淖,欲罷不能,目前是咱們已成了非管不可的局面,管下去,這份麻煩恐怕一輩子無法擺脫了。
” 譚雲笑一笑,道:“如是咱們現在撒手一走,七王爺隻怕是很難交待了。
” 嶽秀道:“何止是無法交代,說不定吃足苦頭。
” 譚雲道:“嶽兄,事已如此,咱們已無選擇的餘地,隻有硬着頭皮管下去了。
” 嶽秀神情肅然的說道:“譚兄,在下無意仕途,目下咱們是提着腦袋玩命的局面,但也是入仕為官的進身之階,百年難遏的好機會,在下覺着,咱們隻賣命,不受祿也不是為人之道,譚兄不妨考慮一下,是否要謀個一官半職?” 譚雲道:“江湖生涯,和宦海風雲,同樣是險惡萬變,防不勝防,但為朝廷效命,總算是個正經出身,歐陽俊、嶺南雙龍、唐嘯、朱奇等,都算是江湖人,如能歸伏正途,謀個出身也好榮宗躍祖一番,對他們而言,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 譚雲道:“兄弟出自江湖世家,想不到遇上嶽兄後,竟然一變為身負清君側的大任……” 譚雲笑一笑,扭轉話題,道:“嶽兄,亂源發自内苑府,主使人用心何在呢?” 嶽秀道:“挾天子以令諸侯。
” 譚雲道:“那是留京親王的陰謀了。
” 嶽秀沉思了一陣,道:“綜觀全局,似是有很多股勢力在沖突、争權,侍衛宮中,未必忠于皇上;内苑府似是受命後宮。
我想,可能龍鳳會從中作祟,至于親王謀權,蓄養死士,那又是一股勢力,是否已侵入内廷,還無法找出線索,也正因這幾股勢力,形成了一股激蕩暗流,誰也沒有取得絕對優勢,皇上的智慧,就在讓他們互相暗鬥,自己裝作不知,置身事外!” 譚雲接道:“既是如此,他又何以對嶽兄倚重,授于大權?” 嶽秀笑道:“他目前雖然置身事外,但并非他的意願,哪是不得不爾的做法,這幾股勢力,一旦分出了勝負,取得優勢的一股勢力,立刻就有篡位之險,把咱們加進去,作他參于本錢,鼎足之勢,變成了四角紛争。
” 譚雲道:“看來,他對咱們确實看重。
” 嶽秀道:“目前确然如此,這是他重振君權,整饬綱紀的希望所寄。
” 譚雲道:“唉!兄弟擔心咱們的實力太單薄,一旦正面交鋒,隻怕力難勝任。
” 嶽秀笑一笑,道:“所以,咱們也得結合一批人手為助。
” 潭雲道:“嶽兄,是否胸有成竹?” 嶽秀道:“我想外結丐幫,然後,結好侍衛宮,全力對付内苑府,先找出控制内苑府的幕後人物,逐一清除。
” 譚雲道:“嶽兄高明,但丐幫一向最不喜和公門中人合作,如何能使他們插手其中,隻怕還得大費一番周折。
” 嶽秀道:“這隻是一個想法,如何付諸行動,咱們還得仔細研商……” 站起身子,接道:“譚兄也該休息一下了,明天咱們還得去見皇帝。
” 輕輕籲一口氣,接道:“明日進宮,咱們要去幾人?” 嶽秀沉吟了一陣,道:“先去四個
” 七王爺回顧了嶽秀一眼道:“嶽秀,你不用辭,我已代你答應下來了。
” 嶽秀道:“既承看重,草民隻有全力以赴了。
” 官家點點頭,道:“那很好,但以平民布衣,出入深宮内苑,實有諸多不便之處,所以,寡人要封你個名号……” 嶽秀急道:“萬歲,草民無意名位……” 官家笑道:“我知道,所以,我想了很久,才想出一個折衷之法,你不入仕,但卻封布衣侯,寡人已賜你玉指,再賜金鳳剪一把,鳳剪所至,三宮六院,任你便宜行事,王妃抗命,也任你先斬後奏。
” 七王爺怔了一怔,道:“皇兄,這個……” 官家笑一笑,接道:“七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好的是國境四鄰,尚稱平靜,但這平靜的日子,不會太久,這是我整頓内苑府的最好機會。
” 七王爺低聲說道:“臣的意思,金鳳剪乃先朝傳下之物,權威太重,皇兄……” 官家搖搖頭道:“我知道,目下不但内宮叛亂,幾家藩鎮,似乎也有變化,我請出金鳳剪,整理京界内亂,也要幾個藩鎮明白。
” 七王爺哦了一聲,未再多言。
官家的目光,轉注到嶽秀的身上,道:“嶽秀,你知道金鳳剪的來曆嗎?” 嶽秀搖搖頭,道:“草民不知。
” 官家道:“金鳳剪來自外國貢物,長度二尺八寸,鋒利可斷金鐵,先帝以金風剪清理宮亂、親王,誅殺百人,不沾血迹,以後封存後宮,作為權威之征,寡人賜你,不但要你代清君側,還要布衣伏剪,盡除朝中叛王、奸臣,小者江湖匪盜,亦在剪除之列,金剪到處,不受大明律令的限制,我信任你不緻妄用。
” 嶽秀呆了一呆,道:“這等先朝遺物,草民怎敢……” 官家接道:“孤意已決,你不用再推辭了,而且,金風剪,也隻有你這樣武功的人,才能執用。
” 嶽秀心中大奇,道:“金鳳剪除了鋒利之外,還有别的妙用嗎?” 官家道:“金風剪來自甫蠻貢物,造剪人不但極善治鋼,也兼顧了外觀,其形如鳳,張剪如翼,寡人曾經仔細看過那金剪形狀,它應該是一件奇異暗器。
” 嶽秀哦了一聲道:“有這等事?” 官家笑一笑,道:“我也許練過幾天劍木……” 嶽秀接道:“萬歲施援七王爺,金丸發如流星,足見高明。
” 官家哈哈一笑,道:“但我還不會施用金風剪。
” 嶽秀道:“草民也不會。
” 官家道:“我相信你的才智一看就會,内苑後宮中,我可以信得過的親随,隻有一十二個人,他們倒是個個忠心,武功也過得去,你既接受了布衣侯、金鳳剪,行動要愈快愈好,但不知你幾時進宮?” 嶽秀道:“這個,草民請教過七王爺,再奏诏選。
” 官家點點頭,道:“好!我希望是愈快愈好。
” 七王爺道:“臣弟自會促應诏選,進宮侍駕。
” 官家站起了身子,笑道:“嶽秀入宮時,你也進宮,咱們兄弟要多談談國家大事,你布政七省,對江南風土人情,知之甚詳,民間疾苦,也比我知曉的多些,我還要借重你的長才。
” 七王爺忽然間滾落下一片汗珠,拜伏于地,道:“臣弟理當效命。
” 譚雲、楊玉燕,本來都要送駕,但見嶽秀站着未動。
送走了官家,七王爺重回密室,拭拭頭上的汗珠,緩緩說道:“嶽兄弟,你幾時進宮?” 嶽秀笑一笑,道:“大哥的決定呢?” 七王爺道:“愈快愈好。
” 嶽秀道:“好吧,咱們明天午時進宮如何?” 七王爺道:“好!就是明天午時……” 輕輕籲一口氣,接道:“嶽兄弟,你要把人手集中一下進宮去,隻怕很難免去和内苑府、侍衛宮的沖突。
” 嶽秀道:“侍衛中人,大半來自江湖,不去管它了,但内苑府,是怎麼一回事呢? 難道是太監在搗亂?” 七王爺道:“大概是吧!皇上沒有說明白,但我想你受賜金鳳剪時,他會有個交代。
” 嶽秀歎口氣,道:“照小弟的看法,内苑府的太監們,早已變質,可能是别人安排的死士。
” 七王爺道:“我那皇帝兄長,對你似是特别優遇,這件事,你們當面談談吧!” 嶽秀吸一口氣,道:“好吧!大哥,請安歇吧!” 帶着譚雲和楊玉燕告退出來。
譚雲哈哈一笑,道:“嶽兄,咱們來自江湖,想不到竟然會擔負起清理君側的事,想來,真是像做夢一樣。
” 嶽秀道:“皇帝也是人,龍心難測,完全是權威之心作祟,這件事……” 突然停下腳步住口不言。
楊玉燕一颦眉,道:“大哥,可是有人來了?” 嶽秀點點頭。
楊玉燕呆了一呆,道:“敵人已經來了?” 嶽秀道:“不錯,就是那屋角暗影之處。
” 譚雲皺皺眉頭,沒有講話,心中卻暗暗忖道:這地方,巡察極嚴,朱奇、馬鵬擔負警戒之責,兩人都是老江湖了,怎的會被人闖了進來,竟無所覺。
忖思之間,隻見暗影中,行出一個身着灰衣,年過半百,留着花白長須的者者。
隻見拂須一笑,道:“佩服,佩服,閣下好靈敏的耳目。
” 嶽秀仔細打量了那灰衣老者一眼,竟是素不相識。
淡淡的笑一笑,道:“不敢,不敢……” 目光卻轉注到譚雲的臉上。
想那譚雲見多識廣,或可認出這老者的來曆。
對于江湖上酬應之言,嶽秀自知不如譚雲,同時,也瞧出了,譚雲也不識老者,當下低聲說道:“譚兄,問問他什麼來路?” 譚雲行前兩步,一抱拳,道:“恕兄弟眼拙,不識大駕。
” 灰衣人笑一笑,道:“但老夫卻識得閣下是湘西譚二公子。
” 譚雲微微一怔,忽然縱聲而笑,道:“說的是啊!一明一暗之間,自不可同時相識,在下确是譚雲,閣下怎麼稱呼?” 灰衣老者道:“通名報君子,如非太重要的事情,我看那就免了,還是談談重要的事吧!” 譚雲沉吟了一陣,道:“閣下不肯奏告姓名,也就罷了,但不知有什麼大事奏告。
” 灰衣人道:“大明皇帝,剛剛離開此地,但不知和諸位談些什麼?” 譚雲未作回答,回顧了嶽秀一眼,才緩緩說道:“他們兄弟相晤,說些什麼咱們也不清楚,就算知道一些,也不會告閣下。
” 灰衣老者呵呵一笑,道:“相談如此不歡,那也很難談得下去了,老夫告辭。
” 嶽秀冷冷說道:“站住。
” 灰衣老者目光轉注到嶽秀的臉上,道:“你要留下老夫?” 朱奇接道:“不錯,這不是戲院子,任你進進出出。
” 灰衣老者目光一掃朱奇,笑道:“好啊,大名鼎鼎的膽叟朱奇,竟然也在此地…… 那頑童呢?” 朱奇心中暗道:這人對我認識的這樣清楚,我怎麼卻一點也認不出他是何人。
馬鵬低聲說道:“朱兄,他可能戴有人皮面具。
” 朱奇道:“你脫下人皮面具,以真正面目和人相見,在下或可認出閣下。
” 灰衣人哈哈一笑,道:“朱兄,兄弟認識你就夠,朱兄似是用不着一定要認出在下是誰了。
” 說完話,突然飛身而起,夜色中,直飛起三四丈高,斜向一個屋面上落去。
朱奇道:“怎不派人追他下去。
” 嶽秀笑一笑道:“咱們沒有什麼傷亡,放他一馬算了。
” 朱奇道:“公子大度海量。
” 嶽秀道:“大家都回房去休息一下,明天,咱們還有很多事幹。
” 朱奇一欠身,轉身而去。
群豪各回居室,嶽秀步入譚雲住房。
譚雲啟門讓客,拱手一笑,道:“嶽兄,有什麼要事吩咐?” 嶽秀道:“就表面觀察所得,當今很精明,七王爺有點懦弱,皇上對他很放心,咱們如是真要擔負起清君側的大任,不但是和内苑府、侍衛宮中人沖突,整個江湖恐怕都會和咱們為敵,這一點不知譚兄想過沒有?” 譚雲道:“沒有想到如此複雜,但現在已成騎虎,總不能半途而廢吧!” 嶽秀苦笑一笑,道:“宦海是非和江湖恩怨,一樣的沾不得手,一旦被沾惹上手,就如陷身泥淖,欲罷不能,目前是咱們已成了非管不可的局面,管下去,這份麻煩恐怕一輩子無法擺脫了。
” 譚雲笑一笑,道:“如是咱們現在撒手一走,七王爺隻怕是很難交待了。
” 嶽秀道:“何止是無法交代,說不定吃足苦頭。
” 譚雲道:“嶽兄,事已如此,咱們已無選擇的餘地,隻有硬着頭皮管下去了。
” 嶽秀神情肅然的說道:“譚兄,在下無意仕途,目下咱們是提着腦袋玩命的局面,但也是入仕為官的進身之階,百年難遏的好機會,在下覺着,咱們隻賣命,不受祿也不是為人之道,譚兄不妨考慮一下,是否要謀個一官半職?” 譚雲道:“江湖生涯,和宦海風雲,同樣是險惡萬變,防不勝防,但為朝廷效命,總算是個正經出身,歐陽俊、嶺南雙龍、唐嘯、朱奇等,都算是江湖人,如能歸伏正途,謀個出身也好榮宗躍祖一番,對他們而言,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 譚雲道:“兄弟出自江湖世家,想不到遇上嶽兄後,竟然一變為身負清君側的大任……” 譚雲笑一笑,扭轉話題,道:“嶽兄,亂源發自内苑府,主使人用心何在呢?” 嶽秀道:“挾天子以令諸侯。
” 譚雲道:“那是留京親王的陰謀了。
” 嶽秀沉思了一陣,道:“綜觀全局,似是有很多股勢力在沖突、争權,侍衛宮中,未必忠于皇上;内苑府似是受命後宮。
我想,可能龍鳳會從中作祟,至于親王謀權,蓄養死士,那又是一股勢力,是否已侵入内廷,還無法找出線索,也正因這幾股勢力,形成了一股激蕩暗流,誰也沒有取得絕對優勢,皇上的智慧,就在讓他們互相暗鬥,自己裝作不知,置身事外!” 譚雲接道:“既是如此,他又何以對嶽兄倚重,授于大權?” 嶽秀笑道:“他目前雖然置身事外,但并非他的意願,哪是不得不爾的做法,這幾股勢力,一旦分出了勝負,取得優勢的一股勢力,立刻就有篡位之險,把咱們加進去,作他參于本錢,鼎足之勢,變成了四角紛争。
” 譚雲道:“看來,他對咱們确實看重。
” 嶽秀道:“目前确然如此,這是他重振君權,整饬綱紀的希望所寄。
” 譚雲道:“唉!兄弟擔心咱們的實力太單薄,一旦正面交鋒,隻怕力難勝任。
” 嶽秀笑一笑,道:“所以,咱們也得結合一批人手為助。
” 潭雲道:“嶽兄,是否胸有成竹?” 嶽秀道:“我想外結丐幫,然後,結好侍衛宮,全力對付内苑府,先找出控制内苑府的幕後人物,逐一清除。
” 譚雲道:“嶽兄高明,但丐幫一向最不喜和公門中人合作,如何能使他們插手其中,隻怕還得大費一番周折。
” 嶽秀道:“這隻是一個想法,如何付諸行動,咱們還得仔細研商……” 站起身子,接道:“譚兄也該休息一下了,明天咱們還得去見皇帝。
” 輕輕籲一口氣,接道:“明日進宮,咱們要去幾人?” 嶽秀沉吟了一陣,道:“先去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