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隐秘王府
關燈
小
中
大
秀沒有還手,但如風中飄絮,搖來擺去,竟然,避開了那鐵婦一陣淩厲的攻擊。
隻聽一個冷冰的聲音,自那軟簾垂遮的内室傳了出來,道:“鐵婦!你和人家相差太遠了,還不住手,真要自讨苦吃嗎?” 鐵婦臉上一紅,退到一側。
嶽秀輕輕咳了一聲,道:“我嶽秀是安善良民,一不作好,二不犯科,你們這樣步步逼我,一旦激出我的怒火,造成什麼樣的局面,在下也很難把握。
” 垂簾内又傳出那冷冷的聲音,道:“嶽秀,你知道,你在和誰說話嗎?” 嶽秀心中大大的一震,暗道:怎麼會是一個男人的聲音。
在他的想象之中,這垂簾之内,應該是七王爺的夫人,但怎的竟然會變作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呢? 但他乃具大智慧之人,略一沉吟,立刻恢複了鎮靜,道:“金陵城中,身份最高的,莫過七王爺,閣下大概不是吧!” 詞鋒犀利,膽氣豪壯,占足了一個理字。
内室中,一陣短暫的沉默後,又傳出那冷冰的聲音,道:“嶽秀,你果然膽大的很。
” 嶽秀冷笑一聲,道:“你是七王爺,就該堂堂正正的升堂理事,問個明白,像閣下這等行徑,未免有失你的身份了。
” 那冰冷的聲音,又傳了出來,道:“嶽秀,你放肆的很啊!” 嶽秀道:“如是在下料斷的不錯,你決非七王爺,這王府之中,除了七王爺之外,任何人,都不應該私下傳谕拿人,應天府現在府堂,王府中要拿人,也該通過府衙拘拿才是。
” 那人似是被嶽秀這理直氣壯的一番話,逼的無活可說,又經過一陣沉默,聲音突然間,變的十分溫和道:“嶽秀,至少你應該明白,我能在王府中發号施令,自具有極高的身份……” 嶽秀一笑,接道:“閣下想證明什麼?” 那人道:“你掙斷刑具,藐視王法,是不是有罪呢?” 嶽秀哈哈一笑,道:“私室之内宅,也是論王法的所在麼?如是我嶽秀,沒有幾分能耐,單是那鐵婦幾掌幾指,早已取了我的性命,在下早橫屍萬段。
” 鐵婦臉色大變,怒聲喝道:“你放肆至此,應該碎屍萬段。
” 嶽秀冷冷口顧了鐵婦一眼,道:“我剛才對你手下留情,你如再敢出手施術,我就算不取你性命,也要廢你一身武功。
” 這番話,似有着很大的吓阻之力,已然向前奔行的鐵婦,果然收住了腳步,不敢再向前行去。
另一個銀婦,似是很沉得住氣?一直神情冷漠的望着嶽秀,既不出手,也未多言。
小廳中突然靜了下來,大約是内室中那主事人,也覺着事情已經鬧砸了,在思索應對之策。
嶽秀也在冷靜推敲事情的發展,下一步應該如何? 内室垂簾後,傳出了男子的聲音,使得嶽秀原先的推想有了很大的變化。
自然,那男人如不是七王爺,事情就更為刺手,複雜。
心念轉動了一陣,突然伸手抓住了楊玉燕腕上的鐵铐,用力扭斷,道:“姑娘也不用手下留情了,盡管施下毒手就是。
” 室中人緩緩說道:“閣下身手高明,我們很敬佩,不願太開罪你閣下,但希望你答應一件事。
” 嶽秀道:“請說吧!” 室中人道:“離開金陵,不再過問江湖上的是非。
” 嶽秀道:“本來,在下已準備遠離金陵,是你們硬把我牽入此中……” 室中人接道:“嶽秀,事猶未晚,我們不願逼你作對,但并不是怕你……” 嶽秀笑一笑,接道:“事情來的太突然,大出了我意料之外,因此,在下也得仔細的想想才成,一時很難答複。
” 室中人道:“好吧!我們給你三天的時間,你隻要在三天内離開金陵,既往不究,我們還有厚贈,過了三天限期,那就是拒絕了我們的條件……” 言未盡意,但卻突然住口,竟然是不願對嶽秀有所威吓。
嶽秀道:“閣下的口氣,似乎是可以放我們離開了?” 室中人道:“不錯,為着你嶽秀的面子,我們把玉燕姑娘一并放了。
” 嶽秀道:“果然很賞我嶽某人的臉,咱們就以此為約,如是在下三天限期内,不離金陵,那就不願離開了。
” 鐵婦冷冷說道:“兩位請跟我走!” 轉身大步而去。
出了便門,離開王府,直奔楊晉家中。
目睹兒子歸來,揚晉心中說不出高興,但臉上卻是一片怒意,冷冷叱道:“你這丫頭,怎麼能咬了嶽先生一口,害的嶽夫人……” 嶽秀連連搖手,道:“大人,算了,不能怪楊姑娘,人家把我摸的很清楚,也幸好楊姑娘咬了我,也好使我早些有了些準備,如是等他們準備了再動手,隻怕結局更慘了。
” 楊晉揮手讓楊玉燕回到後面更衣,一面問道:“嶽老弟,這是怎麼回事?” 嶽秀道:“王府中事情的複雜,完全出了人意料之外,看來,這一次金陵動亂之源,隻怕是王府中人物暗中策動,指揮。
” 楊晉臉色大變,道:“老弟,這話可有所本?” 嶽秀點點頭,說明了深入王府的經過。
楊晉道:“七王爺權傾南國,手執舉國一半兵馬,怎會和武林人物勾結。
” 嶽秀道:“在下也覺着七王爺不大可能,但那能入内宅的男人又是誰呢?怎能和王爺夫人的從婢,走在一起?” 楊晉愣住了,半晌答不出一句活。
嶽秀笑一笑道:“應天府如若不敢動七王爺府中的人,這件案子,辦到此地,就可以停下了,或能保住你這個總捕頭的位置,應該如何,你自己拿主意吧,在下告辭了。
” 楊晉道:“嶽老弟,你要到哪裡去?” 嶽秀道:“我回長江镖局,和舅父商量一下,如何自處,我本身不畏任何事情,但我娘和舅父這一片基業,很難作處。
” 楊晉沉吟了一陣,道:“你先回去,我這就去見府堂大人,有消息,我會到長江镖局子拜訪。
” 嶽秀點點頭,笑道:“包大方這人很有用處,權勢地位,都不算小,但更重要的是他承上啟下,從中弄梳,頗有一手遮天之能。
” 楊晉茫然不解,道:“這個和我……” 嶽秀道:“我傳你一樣解穴之法,你解了他的穴道,借機攀交,包大方好名利,不難對副。
” 當下仔細傳授了楊晉解穴之法。
楊晉學完解穴手法,歎口氣,道:“老弟,我在江湖上混了大半輩子,見識過不少高人,但真正能叫我佩服的,到目前為止,還隻有你嶽老弟一個。
” 嶽秀苦笑道:“在下承繼兩位老前輩的絕學,一位把全身武功傳授于我,一位把絕世的醫道傳授給我,這兩種表面上文武殊途。
大不相同的武功、醫道,事實上,卻有着很多相伺之處。
兩位老人家也都有這麼一個想法,希望我能把武功、醫道融合起來,看看能不能找出一條新的習武之路,這自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也要本身去體會試驗,想不到竟被江湖上的事務拖住……” 言未盡意,卻突然住口一拱手,道:“在下去了。
” 轉身出門而去。
楊晉突然想起膽叟、頑童和譚雲這些人,都被嶽秀遣派了出去,不知現在何處? 他想叫住嶽秀問個明白,但最後還是忍下未言。
楊姑娘換過衣服,特意打扮的素雅可人,但卻晚了一步,嶽秀已去。
楊晉望望嬌生慣養的愛女,不過幾個月的時光中,但卻似長大了,變的很文靜。
交代了女兒幾句話,舉步欲行,楊玉燕突然沉聲叫道:“爹,王府的事情太複雜,咱們管不了,這世間,唯一有能管這件事的,就是嶽秀,但人家不願卷入江湖是非,也不能硬拖人家。
他外面柔和,内心剛毅,他對人和氣,但卻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越過了那個限度,他就剛毅不屈,氣勢迫人。
爹,能辭了總捕頭就辭了算了,咱們連夜離開金陵。
” 楊晉啊了一聲,道:“孩子,你長大了。
” 楊玉燕笑一笑道:“當半個多月丫頭,似過了十幾年……” 楊晉呆了一呆,道:“怎麼,孩子你吃了苦頭?” 楊上燕道:“皮鞭抽打和掃穴手的折磨……” 楊晉啊的一聲,接道:“孩子,傷的……” 楊玉燕笑一笑,接道:“爹,當時,我都忍受了,現在已經好了大半,不用為孩兒擔心……”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嶽伯母人很好,也很和氣,如是爹能辭去這總捕頭的位置,咱們也就即日離開金陵。
” 話說的很明白,楊晉那還能不了解女兒的心情,歎口氣,道:“孩子,我會盡心力,但我能不能辭掉,為父的心中也無把握。
” 楊玉燕微微一笑,道:“爹!應天府也管不到府中事,你拿王府的帽子壓他們。
” 楊晉失聲一笑,道:“孩子,我知道,能用的方法,爹都會用。
” 趕楊晉回應天府,直奔向文案劉文長的書房。
文案師爺劉文長,還在書房裡蹁着方步,到楊晉行進來,有如看到救星一般,急急說道:“楊兄,你來的正好,兄弟正要找你!” 楊晉一皺眉頭,暗道:我還未開口,他倒先開口,既不能不理會,隻好說道:“文長兄又有什麼事了?” 劉文長道:“玉府中有一道令谕下來。
” 楊晉道:“說些什麼?” 劉文長道:“要大人把人犯準備妥當,七王爺明日要提審正兇呢!” 劉文長道:“胡大人現在内宅等候,咱們一起去見大人。
” 兩人行入内宅,胡大人便裝相迎,把兩人延入書房落座。
女婢獻上了香茗後,俏然退出。
胡大人堆了一臉笑容,道:“楊總捕頭,這件案子,辦的漂亮的很,明天七王爺審過正兇之後,我準備替你當面請賞。
” 楊晉搖搖頭,道:“大人,請獎的事,再也休提,我是來辭職的。
” 胡大人道:“為什麼?” 楊晉道:“大人對我楊某人,一向十分着重,因此,楊某人心中有幾句話,不得不說出來。
” 胡正光哦了一聲,道:“什麼事?” 楊晉道:“七王爺府中的形勢,十分複雜,決非應天府能管得了。
” 胡正光道:“這話怎麼說?” 楊晉略一沉吟,簡略他說出了楊姑娘和嶽秀目睹的經過。
劉文長聽得呆住了,胡正光更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楊晉輕輕咳一聲,接道:“七王爺要拿的兇手,咱們已經抓到,可以銷案了,如若事情真的牽扯到王府中去,大人無法辦,卑職也辦不到了,所以,請大人體念下情,恩準卑職退休。
” 劉文長籲了一口長氣,道:“楊兄。
兄弟昨天還在和大人談起楊兄,應天府藏龍卧虎,這幾年能過這麼太平,實仗楊兄之力,退休的事,再也休提。
” 胡正光道:“唉!楊總捕頭,本官待你不薄,這當口,你怎能提出退休的事呢?” 楊晉道:“小人年紀大了,再說承蒙大人看重,這些年勉得保持個平穩局面,這次,追查王府兇手,卑職已盡了全力,卑職想一個全身退休。
” 胡正光道:“楊晉,你落個全身退休,本官呢?咱們相處數年,你就能放得下本官的事情不管。
” 楊晉接道:“胡大人,王府的事,咱們辦不了……” 劉文長,接道:“我知道,大人不會逼你辦,事實上,大人也無能辦,這就要看七王爺的意思了。
”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楊兄,嶽秀這個人,似乎是很有點才氣,是嗎?” 楊晉道:“不瞞文長兄,此人的武功,已到了令人莫測之境,年紀不大,但遇事的沉着、幹練,在下難及萬一。
” 劉文長道:“楊兄,介紹他一位副總捕頭的位置,由他協助楊兄如何?” 楊晉連連搖頭,道:“文長兄,就算這總捕頭的位置,他也不放在眼中,就在下所知,他不喜同官府中人往來。
” 劉文長回顧了胡正光一眼,道:“大人,文長有一點拙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胡正光道:
隻聽一個冷冰的聲音,自那軟簾垂遮的内室傳了出來,道:“鐵婦!你和人家相差太遠了,還不住手,真要自讨苦吃嗎?” 鐵婦臉上一紅,退到一側。
嶽秀輕輕咳了一聲,道:“我嶽秀是安善良民,一不作好,二不犯科,你們這樣步步逼我,一旦激出我的怒火,造成什麼樣的局面,在下也很難把握。
” 垂簾内又傳出那冷冷的聲音,道:“嶽秀,你知道,你在和誰說話嗎?” 嶽秀心中大大的一震,暗道:怎麼會是一個男人的聲音。
在他的想象之中,這垂簾之内,應該是七王爺的夫人,但怎的竟然會變作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呢? 但他乃具大智慧之人,略一沉吟,立刻恢複了鎮靜,道:“金陵城中,身份最高的,莫過七王爺,閣下大概不是吧!” 詞鋒犀利,膽氣豪壯,占足了一個理字。
内室中,一陣短暫的沉默後,又傳出那冷冰的聲音,道:“嶽秀,你果然膽大的很。
” 嶽秀冷笑一聲,道:“你是七王爺,就該堂堂正正的升堂理事,問個明白,像閣下這等行徑,未免有失你的身份了。
” 那冰冷的聲音,又傳了出來,道:“嶽秀,你放肆的很啊!” 嶽秀道:“如是在下料斷的不錯,你決非七王爺,這王府之中,除了七王爺之外,任何人,都不應該私下傳谕拿人,應天府現在府堂,王府中要拿人,也該通過府衙拘拿才是。
” 那人似是被嶽秀這理直氣壯的一番話,逼的無活可說,又經過一陣沉默,聲音突然間,變的十分溫和道:“嶽秀,至少你應該明白,我能在王府中發号施令,自具有極高的身份……” 嶽秀一笑,接道:“閣下想證明什麼?” 那人道:“你掙斷刑具,藐視王法,是不是有罪呢?” 嶽秀哈哈一笑,道:“私室之内宅,也是論王法的所在麼?如是我嶽秀,沒有幾分能耐,單是那鐵婦幾掌幾指,早已取了我的性命,在下早橫屍萬段。
” 鐵婦臉色大變,怒聲喝道:“你放肆至此,應該碎屍萬段。
” 嶽秀冷冷口顧了鐵婦一眼,道:“我剛才對你手下留情,你如再敢出手施術,我就算不取你性命,也要廢你一身武功。
” 這番話,似有着很大的吓阻之力,已然向前奔行的鐵婦,果然收住了腳步,不敢再向前行去。
另一個銀婦,似是很沉得住氣?一直神情冷漠的望着嶽秀,既不出手,也未多言。
小廳中突然靜了下來,大約是内室中那主事人,也覺着事情已經鬧砸了,在思索應對之策。
嶽秀也在冷靜推敲事情的發展,下一步應該如何? 内室垂簾後,傳出了男子的聲音,使得嶽秀原先的推想有了很大的變化。
自然,那男人如不是七王爺,事情就更為刺手,複雜。
心念轉動了一陣,突然伸手抓住了楊玉燕腕上的鐵铐,用力扭斷,道:“姑娘也不用手下留情了,盡管施下毒手就是。
” 室中人緩緩說道:“閣下身手高明,我們很敬佩,不願太開罪你閣下,但希望你答應一件事。
” 嶽秀道:“請說吧!” 室中人道:“離開金陵,不再過問江湖上的是非。
” 嶽秀道:“本來,在下已準備遠離金陵,是你們硬把我牽入此中……” 室中人接道:“嶽秀,事猶未晚,我們不願逼你作對,但并不是怕你……” 嶽秀笑一笑,接道:“事情來的太突然,大出了我意料之外,因此,在下也得仔細的想想才成,一時很難答複。
” 室中人道:“好吧!我們給你三天的時間,你隻要在三天内離開金陵,既往不究,我們還有厚贈,過了三天限期,那就是拒絕了我們的條件……” 言未盡意,但卻突然住口,竟然是不願對嶽秀有所威吓。
嶽秀道:“閣下的口氣,似乎是可以放我們離開了?” 室中人道:“不錯,為着你嶽秀的面子,我們把玉燕姑娘一并放了。
” 嶽秀道:“果然很賞我嶽某人的臉,咱們就以此為約,如是在下三天限期内,不離金陵,那就不願離開了。
” 鐵婦冷冷說道:“兩位請跟我走!” 轉身大步而去。
出了便門,離開王府,直奔楊晉家中。
目睹兒子歸來,揚晉心中說不出高興,但臉上卻是一片怒意,冷冷叱道:“你這丫頭,怎麼能咬了嶽先生一口,害的嶽夫人……” 嶽秀連連搖手,道:“大人,算了,不能怪楊姑娘,人家把我摸的很清楚,也幸好楊姑娘咬了我,也好使我早些有了些準備,如是等他們準備了再動手,隻怕結局更慘了。
” 楊晉揮手讓楊玉燕回到後面更衣,一面問道:“嶽老弟,這是怎麼回事?” 嶽秀道:“王府中事情的複雜,完全出了人意料之外,看來,這一次金陵動亂之源,隻怕是王府中人物暗中策動,指揮。
” 楊晉臉色大變,道:“老弟,這話可有所本?” 嶽秀點點頭,說明了深入王府的經過。
楊晉道:“七王爺權傾南國,手執舉國一半兵馬,怎會和武林人物勾結。
” 嶽秀道:“在下也覺着七王爺不大可能,但那能入内宅的男人又是誰呢?怎能和王爺夫人的從婢,走在一起?” 楊晉愣住了,半晌答不出一句活。
嶽秀笑一笑道:“應天府如若不敢動七王爺府中的人,這件案子,辦到此地,就可以停下了,或能保住你這個總捕頭的位置,應該如何,你自己拿主意吧,在下告辭了。
” 楊晉道:“嶽老弟,你要到哪裡去?” 嶽秀道:“我回長江镖局,和舅父商量一下,如何自處,我本身不畏任何事情,但我娘和舅父這一片基業,很難作處。
” 楊晉沉吟了一陣,道:“你先回去,我這就去見府堂大人,有消息,我會到長江镖局子拜訪。
” 嶽秀點點頭,笑道:“包大方這人很有用處,權勢地位,都不算小,但更重要的是他承上啟下,從中弄梳,頗有一手遮天之能。
” 楊晉茫然不解,道:“這個和我……” 嶽秀道:“我傳你一樣解穴之法,你解了他的穴道,借機攀交,包大方好名利,不難對副。
” 當下仔細傳授了楊晉解穴之法。
楊晉學完解穴手法,歎口氣,道:“老弟,我在江湖上混了大半輩子,見識過不少高人,但真正能叫我佩服的,到目前為止,還隻有你嶽老弟一個。
” 嶽秀苦笑道:“在下承繼兩位老前輩的絕學,一位把全身武功傳授于我,一位把絕世的醫道傳授給我,這兩種表面上文武殊途。
大不相同的武功、醫道,事實上,卻有着很多相伺之處。
兩位老人家也都有這麼一個想法,希望我能把武功、醫道融合起來,看看能不能找出一條新的習武之路,這自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也要本身去體會試驗,想不到竟被江湖上的事務拖住……” 言未盡意,卻突然住口一拱手,道:“在下去了。
” 轉身出門而去。
楊晉突然想起膽叟、頑童和譚雲這些人,都被嶽秀遣派了出去,不知現在何處? 他想叫住嶽秀問個明白,但最後還是忍下未言。
楊姑娘換過衣服,特意打扮的素雅可人,但卻晚了一步,嶽秀已去。
楊晉望望嬌生慣養的愛女,不過幾個月的時光中,但卻似長大了,變的很文靜。
交代了女兒幾句話,舉步欲行,楊玉燕突然沉聲叫道:“爹,王府的事情太複雜,咱們管不了,這世間,唯一有能管這件事的,就是嶽秀,但人家不願卷入江湖是非,也不能硬拖人家。
他外面柔和,内心剛毅,他對人和氣,但卻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越過了那個限度,他就剛毅不屈,氣勢迫人。
爹,能辭了總捕頭就辭了算了,咱們連夜離開金陵。
” 楊晉啊了一聲,道:“孩子,你長大了。
” 楊玉燕笑一笑道:“當半個多月丫頭,似過了十幾年……” 楊晉呆了一呆,道:“怎麼,孩子你吃了苦頭?” 楊上燕道:“皮鞭抽打和掃穴手的折磨……” 楊晉啊的一聲,接道:“孩子,傷的……” 楊玉燕笑一笑,接道:“爹,當時,我都忍受了,現在已經好了大半,不用為孩兒擔心……”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嶽伯母人很好,也很和氣,如是爹能辭去這總捕頭的位置,咱們也就即日離開金陵。
” 話說的很明白,楊晉那還能不了解女兒的心情,歎口氣,道:“孩子,我會盡心力,但我能不能辭掉,為父的心中也無把握。
” 楊玉燕微微一笑,道:“爹!應天府也管不到府中事,你拿王府的帽子壓他們。
” 楊晉失聲一笑,道:“孩子,我知道,能用的方法,爹都會用。
” 趕楊晉回應天府,直奔向文案劉文長的書房。
文案師爺劉文長,還在書房裡蹁着方步,到楊晉行進來,有如看到救星一般,急急說道:“楊兄,你來的正好,兄弟正要找你!” 楊晉一皺眉頭,暗道:我還未開口,他倒先開口,既不能不理會,隻好說道:“文長兄又有什麼事了?” 劉文長道:“玉府中有一道令谕下來。
” 楊晉道:“說些什麼?” 劉文長道:“要大人把人犯準備妥當,七王爺明日要提審正兇呢!” 劉文長道:“胡大人現在内宅等候,咱們一起去見大人。
” 兩人行入内宅,胡大人便裝相迎,把兩人延入書房落座。
女婢獻上了香茗後,俏然退出。
胡大人堆了一臉笑容,道:“楊總捕頭,這件案子,辦的漂亮的很,明天七王爺審過正兇之後,我準備替你當面請賞。
” 楊晉搖搖頭,道:“大人,請獎的事,再也休提,我是來辭職的。
” 胡大人道:“為什麼?” 楊晉道:“大人對我楊某人,一向十分着重,因此,楊某人心中有幾句話,不得不說出來。
” 胡正光哦了一聲,道:“什麼事?” 楊晉道:“七王爺府中的形勢,十分複雜,決非應天府能管得了。
” 胡正光道:“這話怎麼說?” 楊晉略一沉吟,簡略他說出了楊姑娘和嶽秀目睹的經過。
劉文長聽得呆住了,胡正光更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楊晉輕輕咳一聲,接道:“七王爺要拿的兇手,咱們已經抓到,可以銷案了,如若事情真的牽扯到王府中去,大人無法辦,卑職也辦不到了,所以,請大人體念下情,恩準卑職退休。
” 劉文長籲了一口長氣,道:“楊兄。
兄弟昨天還在和大人談起楊兄,應天府藏龍卧虎,這幾年能過這麼太平,實仗楊兄之力,退休的事,再也休提。
” 胡正光道:“唉!楊總捕頭,本官待你不薄,這當口,你怎能提出退休的事呢?” 楊晉道:“小人年紀大了,再說承蒙大人看重,這些年勉得保持個平穩局面,這次,追查王府兇手,卑職已盡了全力,卑職想一個全身退休。
” 胡正光道:“楊晉,你落個全身退休,本官呢?咱們相處數年,你就能放得下本官的事情不管。
” 楊晉接道:“胡大人,王府的事,咱們辦不了……” 劉文長,接道:“我知道,大人不會逼你辦,事實上,大人也無能辦,這就要看七王爺的意思了。
”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楊兄,嶽秀這個人,似乎是很有點才氣,是嗎?” 楊晉道:“不瞞文長兄,此人的武功,已到了令人莫測之境,年紀不大,但遇事的沉着、幹練,在下難及萬一。
” 劉文長道:“楊兄,介紹他一位副總捕頭的位置,由他協助楊兄如何?” 楊晉連連搖頭,道:“文長兄,就算這總捕頭的位置,他也不放在眼中,就在下所知,他不喜同官府中人往來。
” 劉文長回顧了胡正光一眼,道:“大人,文長有一點拙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胡正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