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喬迪
關燈
小
中
大
1952
媽媽離開幾周後,基娅最大的哥哥和兩個姐姐也相繼離開,似乎是以媽媽為榜樣。
他們忍受着爸爸臉紅脖子粗的怒火——先是叫喊,然後升級為拳頭或反手重擊,直到一個接一個消失。
不管怎麼說,他們也都算是長大了。
後來,和忘了他們的年紀一樣,基娅也想不起他們真正的名字了,隻記得他們叫米西、默夫和曼迪。
在她的門廊床墊上,基娅發現姐姐們給她留了一小堆襪子。
一天早晨,哥哥姐姐中喬迪成了唯一留下來的。
基娅醒來,聽到了嘩啦聲,聞到了早餐的熱油味。
她沖進廚房,想着是媽媽回來了,正在做玉米餡餅或煎餅。
然而是喬迪,他站在竈台旁,正攪拌着粗玉米粉。
基娅扯出微笑,以掩飾自己的失望。
喬迪拍拍她的頭,噓了一下,讓她保持安靜:不吵醒爸爸,他們就可以單獨吃飯。
喬迪不會做餅幹,也沒有培根了,所以他做了粗玉米粉和豬油炒蛋。
兩人坐下來,無聲地交換着眼神和微笑。
他們迅速洗完碗,跑出門去濕地,喬迪帶路。
就在此時,爸爸大聲喊叫,朝他們蹒跚走來。
他形銷骨立,像是從墳墓裡跳出來的。
臼齒黃得像老狗的牙。
基娅擡頭看向喬迪。
“我們可以跑,躲到長苔藓的地方。
” “沒關系。
會好的。
”他說。
後來,接近日落時分,喬迪發現基娅在沙灘上看海。
他走到她身旁,基娅沒有看他,還是緊盯着翻滾的海浪。
從喬迪說話的方式,基娅知道,爸爸扇了他的臉。
“我不得不走了,基娅。
這裡實在待不下去了。
” 基娅差點轉向他,但忍住了。
她想乞求他不要留下她單獨陪着爸爸,但是這些話哽在了嗓子眼裡。
“等你年紀足夠大了就會理解。
”他說。
基娅想大喊,告訴喬迪,雖然她小,但并不傻,她知道爸爸是他們離開的原因。
她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沒人帶她一起走。
她也想過離開,但無處可去,也沒有車錢。
“基娅,聽我說,你要小心。
如果有人來這兒,不要進屋,在那兒他們能抓到你。
跑進濕地深處,躲在灌木叢裡。
永遠都要掩蓋自己的行蹤,我知道你會。
你也可以躲着爸爸。
”基娅還是不說話,于是喬迪說了再見,大步走過沙灘,走向樹林。
就在他快要進入樹林時,基娅終于轉過身,看着他離開。
“這隻小豬留在家裡。
”基娅對着海浪說。
基娅回過神來,跑向棚屋。
她在客廳裡喊喬迪的名字,但他的東西已經不見了,地闆上的床墊也被剝得幹幹淨淨。
基娅癱坐在喬迪的床墊上,看着那天最後的日光滑下牆面。
太陽落山之後還餘留了一些光亮,其中一部分流入屋内,有那麼一會兒,這些粗笨的床和成堆的舊衣服看起來比外面的樹輪廓更清晰,顔色更鮮亮。
折磨人的饑餓感——如此世俗的東西——出人意料地到來了。
她走向廚房,站在門邊。
在她的一生中,這間屋子充斥着暖意,烤面包、煮奶油豆,還有炖魚湯。
現在,它卻是陳舊的、安靜的、陰暗的。
“誰做飯呢?”她大聲問。
本來可以問,誰來跳舞? 基娅點亮蠟燭,戳了戳竈台裡的熱灰,加進火種,拉起風箱,直到火焰蹿起,又加了些柴火。
冰箱被用作櫥櫃,因為附近沒有電。
為了不産生黴菌,廚房的門用蒼蠅拍支着。
然而黴菌黑綠色的紋路還是在每一條裂縫中蔓延。
基娅拿出剩下的食物,說:“我要用豬油翻炒粗玉米粉,加熱一下。
”她這麼做了,然後直接就着鍋吃,同時看着窗外搜尋爸爸的身影。
他沒有回來。
當上弦月最終照進棚屋,基娅爬上自己的門廊小床——一個放在地闆上的粗糙床墊,罩着真正的床單,上面印着藍色玫瑰,這是媽媽在舊貨市場淘的——開始了人生中第一個孑然一身的夜晚。
一開始,每隔幾分鐘她就會坐起來,看向紗門外,聽聽樹林裡的腳步聲。
她知道所有樹的形狀;似乎有什麼東西在追随着月亮東奔西突。
有那麼一會兒,她渾身僵硬,以緻難以吞咽,但恰在此時,樹蛙和紡織娘熟悉的歌聲充滿了夜空。
這比三隻瞎眼的老鼠和餐刀[1]更令人寬慰。
黑暗帶着甜蜜的氣息,那是蛙和蝾螈帶着泥土芬芳的呼吸,它們又熬過了熱烘烘的、難聞的一天。
霧氣低垂,濕地更緊地依偎在她身邊。
基娅睡着了。
爸爸三天沒回來了。
基娅采了媽媽園子裡的蕪菁葉做早飯、午飯、晚飯。
她去雞籠裡找過雞蛋,但沒有收獲。
沒有雞,也沒有蛋。
“雞屎!都是雞屎!”媽媽走後,她本來打算照顧它們,但還沒做什麼。
現在,它們結隊逃走了,在遠處的樹林裡咯咯叫。
她得撒些粗玉米粉,看看能不能把雞再聚集起來。
第四天晚上,爸爸出現了,手裡拿着一個酒瓶,四肢張開躺到床上。
第二天一早,
他們忍受着爸爸臉紅脖子粗的怒火——先是叫喊,然後升級為拳頭或反手重擊,直到一個接一個消失。
不管怎麼說,他們也都算是長大了。
後來,和忘了他們的年紀一樣,基娅也想不起他們真正的名字了,隻記得他們叫米西、默夫和曼迪。
在她的門廊床墊上,基娅發現姐姐們給她留了一小堆襪子。
一天早晨,哥哥姐姐中喬迪成了唯一留下來的。
基娅醒來,聽到了嘩啦聲,聞到了早餐的熱油味。
她沖進廚房,想着是媽媽回來了,正在做玉米餡餅或煎餅。
然而是喬迪,他站在竈台旁,正攪拌着粗玉米粉。
基娅扯出微笑,以掩飾自己的失望。
喬迪拍拍她的頭,噓了一下,讓她保持安靜:不吵醒爸爸,他們就可以單獨吃飯。
喬迪不會做餅幹,也沒有培根了,所以他做了粗玉米粉和豬油炒蛋。
兩人坐下來,無聲地交換着眼神和微笑。
他們迅速洗完碗,跑出門去濕地,喬迪帶路。
就在此時,爸爸大聲喊叫,朝他們蹒跚走來。
他形銷骨立,像是從墳墓裡跳出來的。
臼齒黃得像老狗的牙。
基娅擡頭看向喬迪。
“我們可以跑,躲到長苔藓的地方。
” “沒關系。
會好的。
”他說。
後來,接近日落時分,喬迪發現基娅在沙灘上看海。
他走到她身旁,基娅沒有看他,還是緊盯着翻滾的海浪。
從喬迪說話的方式,基娅知道,爸爸扇了他的臉。
“我不得不走了,基娅。
這裡實在待不下去了。
” 基娅差點轉向他,但忍住了。
她想乞求他不要留下她單獨陪着爸爸,但是這些話哽在了嗓子眼裡。
“等你年紀足夠大了就會理解。
”他說。
基娅想大喊,告訴喬迪,雖然她小,但并不傻,她知道爸爸是他們離開的原因。
她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沒人帶她一起走。
她也想過離開,但無處可去,也沒有車錢。
“基娅,聽我說,你要小心。
如果有人來這兒,不要進屋,在那兒他們能抓到你。
跑進濕地深處,躲在灌木叢裡。
永遠都要掩蓋自己的行蹤,我知道你會。
你也可以躲着爸爸。
”基娅還是不說話,于是喬迪說了再見,大步走過沙灘,走向樹林。
就在他快要進入樹林時,基娅終于轉過身,看着他離開。
“這隻小豬留在家裡。
”基娅對着海浪說。
基娅回過神來,跑向棚屋。
她在客廳裡喊喬迪的名字,但他的東西已經不見了,地闆上的床墊也被剝得幹幹淨淨。
基娅癱坐在喬迪的床墊上,看着那天最後的日光滑下牆面。
太陽落山之後還餘留了一些光亮,其中一部分流入屋内,有那麼一會兒,這些粗笨的床和成堆的舊衣服看起來比外面的樹輪廓更清晰,顔色更鮮亮。
折磨人的饑餓感——如此世俗的東西——出人意料地到來了。
她走向廚房,站在門邊。
在她的一生中,這間屋子充斥着暖意,烤面包、煮奶油豆,還有炖魚湯。
現在,它卻是陳舊的、安靜的、陰暗的。
“誰做飯呢?”她大聲問。
本來可以問,誰來跳舞? 基娅點亮蠟燭,戳了戳竈台裡的熱灰,加進火種,拉起風箱,直到火焰蹿起,又加了些柴火。
冰箱被用作櫥櫃,因為附近沒有電。
為了不産生黴菌,廚房的門用蒼蠅拍支着。
然而黴菌黑綠色的紋路還是在每一條裂縫中蔓延。
基娅拿出剩下的食物,說:“我要用豬油翻炒粗玉米粉,加熱一下。
”她這麼做了,然後直接就着鍋吃,同時看着窗外搜尋爸爸的身影。
他沒有回來。
當上弦月最終照進棚屋,基娅爬上自己的門廊小床——一個放在地闆上的粗糙床墊,罩着真正的床單,上面印着藍色玫瑰,這是媽媽在舊貨市場淘的——開始了人生中第一個孑然一身的夜晚。
一開始,每隔幾分鐘她就會坐起來,看向紗門外,聽聽樹林裡的腳步聲。
她知道所有樹的形狀;似乎有什麼東西在追随着月亮東奔西突。
有那麼一會兒,她渾身僵硬,以緻難以吞咽,但恰在此時,樹蛙和紡織娘熟悉的歌聲充滿了夜空。
這比三隻瞎眼的老鼠和餐刀
黑暗帶着甜蜜的氣息,那是蛙和蝾螈帶着泥土芬芳的呼吸,它們又熬過了熱烘烘的、難聞的一天。
霧氣低垂,濕地更緊地依偎在她身邊。
基娅睡着了。
爸爸三天沒回來了。
基娅采了媽媽園子裡的蕪菁葉做早飯、午飯、晚飯。
她去雞籠裡找過雞蛋,但沒有收獲。
沒有雞,也沒有蛋。
“雞屎!都是雞屎!”媽媽走後,她本來打算照顧它們,但還沒做什麼。
現在,它們結隊逃走了,在遠處的樹林裡咯咯叫。
她得撒些粗玉米粉,看看能不能把雞再聚集起來。
第四天晚上,爸爸出現了,手裡拿着一個酒瓶,四肢張開躺到床上。
第二天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