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入夢 第三章 菊殘霜枝

關燈
她,待會兒到樓下唐拐子的裁縫鋪去量一下腰身,下午她從箱子裡翻出幾塊布料來,要給佩佩做幾件衣裳。

     “這麼急?你這個人呀,見了風就是雨的,現在才剛剛做外調,離正式調動還早着呢!哪裡就耽誤了你給她做衣裳!” “話是這麼說,還是早一點預備的好,佩佩你說是不是?” 姚佩佩說她這會兒頭痛得厲害。

    而且她還要寫一個入黨申請書,是昨天楊福妹特意囑咐的,明天一早就要交的。

    姑媽聽說她要入黨,又見侄女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便沒再堅持。

    姑父跷着二郎腿,手裡拿着一份報紙,對佩佩道: “怎麼,佩佩要入黨啦?” 姚佩佩苦笑了一下,歎了口氣道:“哎,我哪有那麼高的覺悟啊,哪有什麼資格入黨!還不是他們給逼的。

    ” 姑父一聽她這麼說,當即臉色陡變,放下報紙,正色道:“新鮮!入黨還有人逼你?” 姚佩佩便把楊福妹如何讓她寫入黨申請書,她如何不願意寫,楊福妹如何跟她說,這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而且明天一早就讓她交上去等等細枝末節,說了一遍。

    姑父氣得渾身亂抖,直着脖子喊道:“還有這樣的事!入黨是内心的一種純潔自然的要求,怎麼能強迫命令!我勸你不要寫,不僅不要寫,還要把這一情況及時地向上級黨組織反映,這是嚴重的違背黨章的行為!” “放你娘的狗臭屁!” 姑父正說得得意,不料姑媽把桌子一拍,跳了起來:“人家領導讓她入黨,關你屁事!還不是指望她進步!你他娘的吃硬飯、拉硬屎,卻不會說人話!這些年,入黨申請書我看你至少寫了十七八封了,可是頂個屌用!你别他娘的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了!你要是早早入了黨,那個副校長也不會給人家撸下來了。

    ” 姑媽一旦罵起人來,便有一種回腸蕩氣之美。

    不知為什麼,佩佩聽了,覺得雖是滿嘴髒話,心裡卻痛快無比! 姑父立刻吓得不敢吱聲了。

    他把飯碗一推,抓起一隻蒲扇,呼啦呼啦地亂扇一氣,一個人下樓散步去了。

     整整一個晚上,姚佩佩都坐在自己的梳妝台前,看着桌上的一疊信紙發愣。

    她的姑媽興奮勁還沒過,不時推門進來,跟她說話。

    一會兒問她入黨申請書難不難寫,一會兒又趴在她肩上柔聲道:“佩佩,你到了省城,當了幹部,會不會就不認我這個姑媽了?我以前對你狠了一點,言語上或許有個山高水低,可心裡待你比嫡親的女兒還要親,我和你那老不死的姑父沒能弄出一兒半女,日後就全指望你了……”說完照例又是抽泣。

    弄得姚佩佩隻得放下筆,回過身來勸她。

     到了九十點鐘的時候,姑父還沒回來。

    姑媽卻笑嘻嘻地抱着一大摞材料往佩佩的梳妝台前一放,悄悄地對她說:“這都是我從你姑父的抽屜裡翻出來的,你姑父什麼事都不會做,就會寫這個入黨申請書,你找找看,有沒有他寫過的申請書,若是有,你就照抄一份就行啦,費那麼大勁幹什麼!” 說完,就踮着腳出去了。

    她走到房門口,又回過頭來,對佩佩囑咐道:“要抄你就快點抄,你姑父一會兒恐怕就要散步回來了。

    ” 姚佩佩心裡隻得苦笑。

    她搖了搖頭,順手拿過那堆材料,一頁一頁地往下翻,可翻了沒幾頁,突然眼前一亮,暗自吃了一驚!這哪是什麼入黨申請書!一共六份材料,全是姑父寫的悔過書!材料中寫的是他和學校的一名化學女教師之間的腐化醜聞。

    她剛開始還不知道搞腐化是什麼意思,可看了兩頁,臉就紅了。

     姑父在信中交代說,這名出身地主家庭的白骨精女教師,如何向自己進行猖狂進攻;自己如何坐懷不亂、威武不屈;對方又如何窮追猛打。

    這是一條隐藏在革命教師隊伍中的資産階級美女蛇,因為她長得像電影演員王丹鳳,自己一時把持不住,竟做出了那樣一件“禽獸不如”的勾當…… 雖說是七月的夏日,可看完了這份材料,姚佩佩周身一陣冰涼。

    平常老實巴交、令人尊敬的姑父,竟然是這麼一個人!尤其是事發之後,他竟然将全部的髒水都潑到那個長得像王丹鳳的可憐女教師頭上!佩佩心裡突然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厭惡之感。

    不知怎的,她又忽然想起湯碧雲來,腦子裡盤旋着“人心隔肚皮”這句俗話,看着窗外迷茫的夜色,一時悲從中來,淚流不止。

     3 譚功達已經兩個多星期沒去縣裡上班了。

    他知道他眼下的任務就是做夢。

     沒日沒夜的昏睡,很快讓他對時間的感覺變得遲鈍。

    夏日的夜晚皓月當空,露水濃重。

    蟋蟀和金鈴子叫個不停。

    多少個晚上,他搖着扇子,躺在院中的竹椅上,看着天空中金粉一樣的星鬥,昏昏睡去,直到黎明啾鳴的鳥叫将他驚醒。

     他忽然記起十多天前,也就是他被解除職務停職檢查後的第二天,家中來了一位道士模樣的算命先生。

    這個人牙齒漆黑、面色焦黃,看上去就像一個鴉片煙鬼。

    一進門就對他說:“你知道為什麼在縣長的位置上給人撸下來了嗎?這屋子裡有鬼,馮寡婦陰魂不散。

    ” 随後他從懷裡摸出一面小圓鏡來,說是要替他降妖捉怪。

    那天中午,驟雨初歇,天空中同時出現了兩道絢麗的彩虹。

    道士說,這樣奇異的天象一百年才會出現一次。

     “這麼說,是吉兆喽?”譚功達厭惡而譏諷地問他道。

     “倒也不盡然。

    兩道彩虹分别是通往未來的跳闆,左邊那條是吉兆,右邊的那一條,卻也難說。

    ”道士說。

     譚功達又問他,将來自己會不會結婚。

     道士想了想,道:“會的,會的。

    還會有孩子。

    是個男孩。

    ” “跟誰結婚?” “那要看。

    現在,一切都很難說。

    因為畢竟,洗澡水還沒有潑到你身上。

    同樣的道理,時光可以倒流。

    苦楝樹和紫雲英花地的陰影,也可以重新被陽光驅散……你能不能先給錢?” 譚功達見他滿口胡言亂語,也沒怎麼搭理他。

    他按了按自己的下腹部,問道: “這幾天,我的左腎老是疼。

    我是得過腎炎的,還開過刀。

    近來傷口隐隐作痛,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身體不好,你應當去醫院。

    ”道士狡黠一笑,接着道,“不過,你的問題不在左邊,而在右邊。

    記住,永遠是右邊……” “右邊?右邊是肝啊,我的肝可沒什麼毛病……” 那道士冷笑着,向他伸出一隻瘦骨嶙峋的手來,暗示他先給錢。

     譚功達終于失去了耐心,連推帶罵,将他轟走了。

     那道士倒也不生氣,嘴裡隻是道:“慘了,慘了!你慘了!你慘透了!用不了幾天,洗澡水就要潑到你頭上了……” 洗澡水?他娘的,哪來的洗澡水? 在他書房的桌上,攤着一張梅城規劃圖。

    這張圖是他請一個剛剛分來的學美術的大學生繪制的:技法精湛,出神入化。

    圖上不僅精确地标明了梅城縣每一座村莊的具體位置,而且還畫出了山巒、河流、湖泊、峽谷的大緻形貌。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地圖,倘若稍加修飾,完全可以送去參加中國美術協會的年度畫展。

    他畫的是未來梅城春天的景象,甚至還用顔料點染出缤紛的鮮花、路上的行人和汽車。

     “這是紫雲英嗎?”他指着畫上的花叢問道。

     “不,是桃花。

    ”大學生說。

     他還給這幅地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桃源行春圖”。

    譚功達問他能不能在圖上畫上一道長廊,将梅城縣的每一個村莊都連接起來。

     “為什麼?”大學生吃驚地問道,“為什麼要畫長廊?” “這樣,全縣的人不論走到哪裡,既不用擔心日曬,也挨不了雨淋。

    ” “人家都叫我瘋子,原來縣長您比我還要瘋。

    ”大學生笑着對他說,“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不可能?”譚功達問他。

     “沒有為什麼。

    ”大學生神秘地揚了揚眉,“藝術,你不懂的!” 可惜的是,譚功達還沒有來得及将這幅新地圖拿到常委會上去讨論,就被免了職。

    到了晚上,地圖上的山川、河流一起進入他的夢中,他甚至能聽見潺潺的流水聲,聽到花朵在夜間綻放的聲響。

     一個星期前,縣裡派來了幾個工人,扛着梯子,把他屋裡的電話給拆走了,他與外界的聯系就此中斷。

    沒過兩天,又來了另一撥人,他們是一些木匠和泥瓦匠,手裡拿着皮尺,一進門就指手畫腳,把他家轉了個遍,随後拉開皮尺量這量那,忙活了整整一個上午。

    譚功達問他們是幹什麼的,工頭說:“這房子要大修了。

    ” 譚功達忙問,是誰讓他們來修房子的。

     工頭說:“你别緊張,這房子要拆,起碼還得等一個月。

    是縣委辦公室讓我們來的。

    ” “房子拆了,我住哪兒?” “這個我們哪裡管得了!”工頭道。

     由于心裡記挂着沼氣池的試驗,譚功達還抽空去了一趟紅旗養豬場。

    他特地起了個大早,從梅城縣汽車站坐車到城郊的造甲村,然後步行五華裡的山路,才趕到養豬場。

    一名飼養員告訴他,在這兒試驗沼氣的幾個人早就卷鋪蓋離開了。

    用來試驗的幾個大池,也早已出了糞…… “你不是不當縣長了嗎?”飼養員不解地看着他,“還管這些鳥事做什麼?” 這天晚上,譚功達在西津渡一家小飯館中喝了點白酒,一直到店主人再三催促打烊,他才怏怏不樂地離開。

    他喝了太多的酒,被風一吹,酒食翻滾,湧向喉口。

    他忍了又忍,才沒吐出來。

     他走到家門口,隔着濃濃的霧水,忽然看見自家屋裡竟然亮起了燈光。

    他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心裡明明記得一大早出門的時候是鎖上門的,這會兒,家裡怎麼會亮燈呢?他再次摸了摸門上的鐵鎖,濕漉漉的,并未打開。

    這時候家中怎麼會有燈光呢? 譚功達看見廚房中燈影幢幢,似有人影晃動。

    難道果然像道士所說,馮寡婦的冤魂不散?心中不免也有幾分疑心。

    他打開院門,蹑手蹑腳地走到廚房邊,正想探頭朝裡邊看個究竟,冷不防閃出一個黑影來,嘩地從裡面潑出一盆水來,澆得他渾身透濕。

    譚功達怪叫了一聲,把那人也吓得吱哇亂叫。

     “怎麼這麼巧?”那人咯咯地笑了起來,“把洗澡水潑了你一臉。

    ” 聽起來是個女人的聲音,譚功達在臉上胡亂地抹了幾把,湊到廚房的燈光下,定睛一看,哪是什麼馮寡婦的冤魂!原來是上次在老徐辦公室見過的那個農婦張金芳。

     她剛剛洗過澡,穿一條花短褲,上身隻穿一件對襟小馬夾,兩個乳房鼓鼓囊囊,像是要把馬甲撐破似的。

    她倚在門邊,笑嘻嘻地看着譚功達,嘴裡甜甜地道:“譚縣長,你不記得我了嗎?” “我已經不是什麼縣長了,你别亂叫!”譚功達的心裡還在怦怦亂跳,“先不跟你說這個,我門關得好好的,你是怎麼進來的?” “那還用問?從籬笆縫裡鑽進來的呗。

    ”張金芳擰了擰手裡的毛巾,就過來替他擦了擦頭上的水,她的乳房在他眼前晃個不停。

    她穿着一條紅短褲,大腿又粗又白,身上有一股好聞的肥皂味兒。

     她帶來的那個五六歲的孩子,歪在竈堂裡的柴火堆上,張着小嘴,已經睡熟了。

    這個女人洗了澡之後,自然有一種爽淨與妩媚:口寬臉闊,細眉大眼,膚色紅潤,身材壯碩。

    譚功達不禁酒往上翻,血往上湧,心中搖搖欲醉。

    他在看她的時候,那女人也望着他,一直在妖娆地笑着。

     “你怎麼又找到這兒來了?不是說好了不來的嗎?”譚功達扶住牆,隻覺得眼前一陣眩暈。

     “房子被沖了,地也被淹了,不找縣裡,你讓我找誰去?”婦人仍是笑。

     “縣裡不是在普濟設了臨時居民點嗎?” “那鬼地方也能住人?胡亂搭幾個窩棚,把我們往裡一塞,每天發幾個馊饅頭,就算完事啦?晚上連個帳子也沒有,我那苦命的孩子,渾身上下,被咬得沒有一塊好肉。

    ”張金芳道,“前天早上,縣防疫站的人又來噴藥,我一打聽,才知道是防霍亂的,我膽子又小,一聽說要鬧霍亂,就連夜帶着孩子,奔縣上來了。

    到了縣上,天已經快黑了,門都關了,傳達室那老頭認得我,死活不肯開門,我沒辦法,隻能一路打聽,找到您家來了。

    ” “有事請你到縣裡去說。

    再說,現在我已經不是縣長了。

    ”譚功達再次提醒她。

     張金芳也不搭理他,從水缸裡舀了水,把換下的衣服往腳盆裡一泡,蹲下身子去洗她的衣服去了。

    譚功達怎麼勸她離開,張金芳隻裝聽不見,嘴裡帶着笑,不時拿眼睛偷偷地觑他。

    譚功達極力顯出嚴肅威赫的樣子,可他的嗓音根本不聽使喚。

    再兇狠的話,一出口,全都變成了深沉低回的呢喃,就像清澈的水流漫過春天的草地,聲音中帶着柔情蜜意。

     四周靜谧無聲,窗外的一輪彎月,泛着清冷的光。

    他忽然覺得那月亮開始轉動。

    緊接着,整個廚房都像磨盤一樣地轉動起來,而且越轉越快。

    他一個立腳不穩,向前趔趄了一下,扶着牆就要嘔吐。

    張金芳見狀趕緊過來,在身上揩了揩濕手,一把攬住他,又在他背上輕輕地敲着。

     譚功達嘔吐了半天,隻瀝出一些綠色的苦水來。

    張金芳的臉和譚功達挨得那麼近,耳畔的發絲不時蹭着他的臉。

    她敲了半天,見他也吐不出什麼來,便拽過他的一隻胳膊,架在自己的肩上,摟着他的腰,扶着譚功達往卧室去了。

     四十多年來,除了白小娴之外,譚功達還是第一次這麼近地挨着一個女人。

    他渾身綿軟無力,可他知道自己血液奔湧,像脫了缰的野馬。

    她身上的汗味熏得他心旌搖蕩。

    在沉沉的睡意中,他能夠感覺到張金芳在脫他的鞋襪,解他衣服的扣子……他意識到女人用濕毛巾擦他的脖子、他的胸脯、腋窩……他能聽見張金芳輕聲地說:“真臭!你幾天不洗澡了?”聽見她用扇子在帳子裡趕蚊子。

    随後金屬帳鈎當啷一響,一個甜蜜而污穢的聲音在他耳朵邊慫恿他:算了,這樣多好!别管它那麼多了,由它去吧!他在涼席上暢快地打了個滾,趴在床上,沉沉地睡去了。

     到了後半夜,譚功達從一陣尖銳的頭痛中醒了過來。

    帳子頂上浮着一層微暗的月光。

    他摸索着想要找到燈繩,卻摸到了一個圓滾滾的腦袋上,心裡就覺得不妙,酒也醒了大半。

    他又朝左邊摸了摸,就摸到了那婦人的臉。

     “你是不是要喝水?” 原來,張金芳并未睡着,正眨巴着她那明亮的大眼睛,輕聲問他。

     她一下就拽住了譚功達的胳膊,抱在懷裡,任憑譚功達怎麼用力,也抽不出來了。

    在這個富有經驗的女人面前,譚功達就像一個不谙世事的孩子。

    她把他的手拽到罩衣的下沿,又貼着肌膚往上,滑向她的胸前……原來她的乳房這麼大,都快堆到胳肢窩裡了;原來她的身上這麼軟,這麼滑,這麼奇妙!張金芳渾身上下大汗淋漓,她平躺在涼席上,開始了沉重的喘息,嘴裡喃喃道:“快,快……”她的喘息那麼急促,胸脯起伏得那樣厲害,面目那麼猙獰、醜陋,牙齒咬得那麼緊,吓得譚功達趕緊俯身問她:“張同志,你,你是不是哪兒不舒服?” 第二天早上,譚功達一覺醒來,覺得通體舒坦。

    他懶洋洋地躺在床上,什麼心事也沒有。

    在早晨涼爽的微風中,心裡十分安逸。

    他從桌子上摸着了一包煙,叼起一根,正要點火,見自己全身赤裸,猛地就想起什麼事來,嘴裡叫了聲“不好”,一骨碌從床上翻身坐起,吓得面無人色。

     他要好好地想一想,昨晚的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可腦子裡一鱗半爪,什麼頭緒都沒有,就像是做了一個又甜又黑的夢。

    他手忙腳亂地穿上衣服,赤着腳,滿屋子找了個遍,怎麼也沒看見張金芳娘兒倆的身影。

    她和孩子都不見了。

    窗外的海棠樹上一隻梅鳥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

     他走到院子裡,看見院門大開,心裡不由得一陣狂喜:難道他們走了不成? 當然不可能。

     因為他很快就發現:他們随身帶來的那個髒兮兮的大挎包就擱在井台上,張金芳昨晚換洗下的衣服在晾衣繩上被風吹得飄來蕩去。

    他來到廚房,地掃得幹幹淨淨,水缸裡的水都滿了。

    他摸了摸鍋竈,是熱的,揭開鍋,看見鍋底蒸着一塊面餅,還有一隻雞蛋。

     他抓過面餅,剛吃了沒兩口,就聽見院中似有人語響動。

    趕緊跑出門一看,見張金芳一手拎着一隻蘆花公雞,一手抱着濕漉漉的水芹菜,那個孩子躲在她身後,兩人正從門外進來。

     “你醒啦?”張金芳笑道,“我做的餅子好不好吃?” 随後,她把那孩子往譚功達面前一推,道:“臘寶,快,叫爸爸。

    ” 那孩子怯怯地看了譚功達一眼,一轉身又朝他娘跑過去,緊緊地抱着她的大腿。

    張金芳臉一沉,勃然變色:“剛才在路上,我是怎麼跟你說的!你是叫還是不叫?”說完順手就給了那孩子一巴掌,臘寶嘴一張,哇哇大哭,眼淚鼻涕一起下來了。

     張金芳也不搭理他,把那蘆花大公雞往地上死命一摔,那公雞撲棱着翅膀,原地打轉。

    張金芳一看那雞還沒死,就更火了,大步上前,一腳踩住那雞的翅膀,把雞的腦袋輕輕一擰,那公雞吱的一聲,脖子就耷拉下來,死了。

     張金芳撸了撸袖子,對譚功達道:“你吃完了餅,就去幫我燒鍋開水,中午,我給你炖鍋雞湯喝。

    ”說完,她用腳尖挑了一下地上的那把掃帚,那掃帚就自動地跑到她手裡去了。

    她朝手心裡噗噗吐了兩口唾沫,搓了搓手,拉開架勢,清掃起場院來。

    臘寶這時也不哭了,正用一根棍子蹲在院子裡捅那公雞的腦袋。

     譚功達嘴裡噎着一塊餅,怎麼也吞不下去,吓得目瞪口呆。

     張金芳打掃完院落,又忙着去整理昨晚被他們踩壞的籬笆。

    譚功達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走到她身邊,蹲了下來,從地上抓過一根樹枝,撥弄着地上的土塊,一時不知怎麼跟她開口。

     “大嫂……”過了半天,他終于叫了她一聲。

     張金芳奇怪地轉過頭來,看着他,朗聲笑道:“你别大嫂、大嫂的,都是一家人了,叫得我心裡怪别扭的。

    我是有名字的,你往後就叫我金芳好了。

    ” “金芳同志,我……”譚功達根本不敢去看她的臉,低着頭道,“我想跟你說幾句話。

    ” “說呗。

    ”張金芳大聲道。

     她麻利地把倒塌的竹籬扶起來,再用草繩将它紮緊。

    譚功達拽了拽她的袖子,又朝籬笆外指了指,張金芳探頭朝外面張望了一眼,果然看見籬外人影晃動,腳步雜沓。

    便拍了拍身上的灰土,站起身來,笑道:“你這人,事情可真多!”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裡屋。

    一進卧室,張金芳就把門給反鎖上了。

    她走到床邊,一屁股坐在床沿,把頭上的方巾扯了下來,挪了挪身子,撣了撣床沿的灰土,對譚功達道:“你也過來坐。

    ” 譚功達沒敢過去。

    他靠在床邊的桌上,抖抖地點上一支煙,猛吸了起來。

     “你不是要跟我說什麼話嗎?說吧。

    ”金芳道。

     香煙在譚功達指縫中抖動。

    奇怪,他怎麼也控制不住它:“張金芳同志,你們打算什麼時候走?” “走?走到哪裡去?”張金芳一臉壞笑地看着他。

     “我是說,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離開這兒?” “我知道你要趕我走,是不是?”張金芳冷笑道,“不行啦!太晚啦!如今地也耕了,種子也下了,我已經是你的人了,你倒要趕我走,你這狗日的,良心都叫狗吃了!” 譚功達勉強地笑了一下,說,都怪他昨晚喝醉了酒,一時糊塗,才做出那樣豬狗不如的事來。

    他願意深刻檢讨。

    他說,為了做出必要的補償,他願意将這麼多年來積攢下來的全部工資都毫無保留地送給她,“隻要……” “隻要我答應離開,對不對?”沒等到譚功達把話說完,張金芳就咧開嘴笑了,“呆子,你可真是個呆子!做你娘的春秋大夢!雞巴一拔,轉臉就不認得人了?你就是送我一座金山,我也不會走的。

    再說了,既然我已經是你的人了,你的那些錢本來就是我的。

    ” 譚功達聽了她這一番話,才知道事情根本不像他預先想象的那麼簡單,腦袋嗡的一下就炸了。

    一個人呆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一會兒,他又找出了另外一套說辭。

     “張金芳同志,也許你還不知道,我如今已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譚功達故意在“嚴重”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已經不再是縣長了……”随後,他把自己如何被停職檢查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張金芳不屑一顧地噘着嘴,笑道:“你又編出這些瞎話來诓我!說你呆,倒也挺聰明的!你當我是三歲的孩子啊。

    ”說完,她從床上跳下來,一搖一扭地走到譚功達身邊,把臉貼在他的臉上,柔聲道:“你這個呆子!活了四十多年,我料你還沒聞着過女人味!如今白送給你一個老婆,你也不要?别看我是鄉下人,可當年青枝綠葉的時候,也算得上是十裡八鄉數一數二的美人哪!隻可歎我家那死鬼沒福消受,如今誤打誤撞落到你手裡,也不知道你們老譚家修了幾世幾劫的福,你就别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 譚功達正要說什麼,那張金芳早已将兩片厚厚的嘴唇貼了上去,堵住了他的嘴,身體随之也變得軟軟的,似乎就要癱倒,譚功達隻得用手去撈住她。

    她又開始了喘息。

    她這一喘息,譚功達的心馬上就亂了。

    那女人的身體軟得像發過頭的面團……兩個人跌跌撞撞,挨到床邊。

    仿佛是為了消弭一個小錯誤,就要去犯一個更大的錯誤,譚功達心一橫,一不做二不休,将她壓在了床上,一隻手就要到她的腰間扯那腰帶。

    張金芳見他正在興頭上,便假裝用力去掰他的手,嘴裡浪笑道:“你還趕我走不趕?” 譚功達嘿嘿地笑了一聲,嘴裡說:“不叫你走了。

    ” “你可想好了,不許反悔!” 譚功達說他已經想好了,絕不反悔。

     張金芳又讓他發誓,一遍比一遍刻毒。

    見譚功達無不應承,這才把手一松,由他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兩個人都赤條條地躺在床上,累得像死狗一樣。

    譚功達靜靜地吸着煙,極力地說服自己其實這樣也挺好。

    這樣也挺好,真的挺好!那張金芳把頭枕在他的臂彎裡,偷偷地笑。

    譚功達問她笑什麼,她也不答話。

    半晌,張金芳用手擰了一下他的鼻子,悄聲道:“你呀,果然是個呆子!”見譚功達愣愣地看着自己,就又接着道: “這大水退了以後,縣裡讓我們分批返鄉,重建家園。

    可是縣裡、鄉裡也撥不出多少錢來,如何能蓋得起新房子?我就想到來縣上再鬧它一鬧,混幾個錢,回去貼補貼補。

    可到了縣委大院門口,天已經黑了,門房死活不讓我進去,說幹部們都下班了,讓我第二天再來。

    我們娘兒倆,可憐,在大街上轉悠了半天,也找不到個落腳的地方,身上又沒帶幾個錢,就忽然想起你來。

    在路邊随便找了個人打聽了一下,還真的就問出了你家的地址。

     “到了你家門口,一看大門緊鎖,等了半天也不見你回來。

    正想着離開,還是我們家臘寶眼尖,一眼就看出你們家籬笆有個洞。

    我當時餓得頭昏眼花,一看四周又沒人,也就管不了許多了。

    本來我們也就想在你這兒讨碗水喝,對付着過一夜,運氣好的話讨得幾個錢,第二天就回去;如果運氣不好,第二天就到縣上去大鬧一場。

    可一等到你喝醉酒回來,就見你兩眼直勾勾地朝我身上看。

    我心裡一動,心說這人都當了縣長了,怎麼還這麼輕薄!我的心思就活動了。

    說實話,當時我有了這個心思,自己都吃了一驚。

    都說縣長四十歲還沒成家,可見是被憋壞了。

    我敢說,自打你進了廚房的那刻起,眼睛就沒離開過我。

    我心裡道:要是再激他一激,保不齊這事還真能成。

    結果呢,還真成了!”說完,抱着譚功達哈哈大笑。

     譚功達一時無語,反正後悔都已經來不及了,心裡就隻剩下了這樣一個念頭:說不定這樣倒也挺好的。

     傍晚的時候,隔壁的老徐下班回來,給他送來一封信。

    老徐進屋的時候,看見他們三個人正親親熱熱地圍着一個桌子吃飯,當即僵在那裡,吓得話都說不利索了。

     信是姚佩佩寫給他的。

    寫在一張日曆的背面,很短,隻有十幾個字: 電話打不通。

    現有一事相商:我也打算從縣裡辭職,你的意見如何? 這天晚上,譚功達一夜未睡。

    張金芳頻頻地招他、惹他、逗他,他心裡覺得膩膩的,沒有碰她。

    小寶睡在他身邊,靜靜地打着鼾。

    他一遍一遍默念着佩佩的名字,流出了悔恨的淚水。

     佩佩。

    佩佩。

     4 自從譚功達被解除職務之後,他那張大辦公桌一直空着。

    姚佩佩不安地想到:如果錢大鈞以新任代理縣長的身份,搬到這裡來辦公,自己勢必要與他朝夕相處,那可怎麼辦?她成天提心吊膽的,害怕錢大鈞突然出現在她的辦公室裡,望着她似笑非笑。

    不過事情過去兩三個星期了,她所擔心的事一直沒有發生。

    姚佩佩倒是在樓道裡遇見過他一回。

    他不知為何受了傷,頭上纏着一條白紗布,紗布上還隐隐地透出绛紅的血迹。

    後來,她才聽說,原來是叫譚功達用茶杯給砸的。

     那天下午,錢大鈞來辦公室找譚功達談話,沒多久兩個人就吵了起來。

    門房的老常說,那天下午,他正在院子裡生煤爐,一聽見樓上茶杯摔碎的聲音,就知道大事不好。

    正想上樓看個究竟,忽見一隻煙灰缸從窗口飛了出來。

    他跑到樓上,樓道裡早已擠滿了人。

    原來錢大鈞和譚功達兩人已經扭打到了樓道裡。

    他看見錢大鈞手按在額角上,指縫裡往外滴着血;譚功達手裡拿着一把長長的青石鎮紙,發了瘋似的亂揮。

    别看他四十大幾的人了,可畢竟是行伍出身,發起飙來,三兩個小夥子都攔他不住,一直追到二樓,最後才被人死死攔住了。

    譚功達還在那兒亂踢亂蹬,嘴裡罵道:“媽拉個巴子!當年你在挺進中隊,幹出了那檔子醜事,我真後悔當初沒一槍崩了你!” 錢大鈞也不答話,在幾個人的簇擁下,趕忙去醫務室包紮去了。

    老常說,他和另外幾個人扶着譚縣長,把他勸到辦公室去的時候,看見白庭禹書記站在四樓欄杆扶手邊悠閑地抽着煙。

    不過,他什麼話也沒講,人影子一晃,随後就不見了。

     随着譚功達的解職,姚佩佩覺得自己在縣機關也漸漸地被人們遺忘。

    沒有任何人向她下達任何指令,也沒有人打電話到她的辦公室來。

    她日複一日坐在桌前,托着腦袋,看着窗外發愣。

    那封入黨申請書她一直沒寫,楊福妹也不再催問。

    至于上調省裡的事,也似乎沒了音信。

    在這個寂靜的夏日,她成天昏昏欲睡,心裡像長了毛。

    漸漸地,多年來一直積壓在心中的一個念頭終于沉渣泛起。

     她想到了辭職。

     可一旦自己辭了職,又能到哪裡去呢?姑父剛當上副校長的時候,姚佩佩倒是動過一點心思,想央求姑父介紹她到梅城中學去教語文。

    自己讀過不少書,缺的隻是教書的經驗而已,中學教不了的話,去小學教孩子們識幾個字還是綽綽有餘。

    沒想到姑父那邊又出了事。

    另外,她一想起姑父那份悔過書,就覺得這個人也很不可靠。

     她每次騎車回家,都要經過以前在那兒賣籌子的梅城浴室。

    每次路過那兒,她總要莫名其妙地往那兒看一眼。

    心裡總有一種預感,說不定哪天又要回到這裡賣籌子了。

    看着浴室那斑駁的灰泥大門,看着大門拱頂上那個早已褪了色的水泥五角星,她覺得既虛幻、又踏實。

    可是忽然有一天,澡堂裡傳來了隆隆的機杼之聲,一群白衣白帽的女工從門裡進進出出。

    原來澡堂早已廢棄不用,那兒新建了一家紡織廠。

     難道自己真的要到海島上去隐居?她眼前又浮現出譚功達那張臉來。

    其實,他如果不把襯衫的領子弄得髒兮兮的,不把紐扣扣錯,剪裁一身合适的衣服,把身上弄幹淨,倒也挺像個人的。

    一想到譚功達,她的心裡就恨得直癢癢!這個人仿佛徹底從人間消失了似的,近一個月來她沒再聽到他任何的消息,連電話也沒有打過一個。

    這個人真是呆得可以!當年,他和白小娴要好的時候,出于本能的嫉妒,姚佩佩常常有意無意地挖苦他,說來也奇怪,隻要一張嘴,那些怪話就會從她嘴裡源源不斷地冒出來,可當自己好不容易恢複了平靜,甚至已經強迫自己認真地考慮萬一譚功達與白小娴結了婚,自己應該送什麼禮物合适時,他倒反而說出一些不三不四的話來逗她,發誓賭咒要跟她兩人到小島上男耕女織。

    他的話說得那麼決絕、那麼露骨,害得姚佩佩睜着眼睛數着窗外的星星,一個晚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

    可他說完了,也就忘了。

    第二天就像個沒事人一樣,就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譚功達離職那天,文件和碎紙片扔得滿地都是,最後還得姚佩佩一個人替他收拾。

    在清理這些紙片的時候,她從地上撿到一個揉皺的白紙團,展開一看,卻見上面寫滿了自己的名字。

    她數了數,一共有十三個“佩佩”,她認得出,那是譚功達的筆迹。

    在這張紙的下方,還列着幾道奇怪的算式: 1961-1938=231938-1912=2627-23=4 這樣的數字等式,她見過不止一次了,不知道他在盤算什麼。

    既然上面寫滿了自己的名字,說不定這張紙條真的與自己有關。

    或許她還能從這些奇怪的數字中勘查出自己一心想要知道的某些隐秘。

    她把這張紙條偷偷地藏在褲子口袋裡,像做賊似的帶回了家中,一個人坐在燈下,皺着眉頭,細細地推究起來。

     到了半夜,她都快把腦子想穿了,也不知道數字和等式分别代表什麼意思。

    臨睡前,她偶然看了一眼桌上擺着的台曆,心中突然漫過一陣驚喜:一九六一是年份,今年就是一九六一年。

    一九三八是自己的出生年份,二十三歲是自己的年齡。

    會不會,他是在計算我的年紀? 第二個算式也不難理解。

    她很容易就聯想到,一九一二年這個數字或許是譚功達的出生之年,因為他一直在說他是辛亥革命後的那一年出生的。

    那麼二十六歲就代表兩個人的年齡差。

    如果他擔心兩個人的年齡差得太大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其實是完全不必要的),他對自己陰晴不定的暧昧态度倒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不過白小娴的年齡也并不比我大,他怎麼就不擔心了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假如能當面問問他就好了。

     那麼,第三個算式又說明什麼問題呢?關鍵是27這個數字。

    她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

    往後一連好幾天,她把所有的這些數字放在一起加減乘除,可無論如何也得不出27這個答案。

    玩弄這個數字遊戲,成了想象中她與譚功達維持聯絡的唯一途徑。

     她很多次試着給他家打電話,但每一次,電話裡總是傳來吹哨一般的嘀嘀聲……她也曾想過直接去他家找他,可她不知道他家的确切地址——隻是隐隐約約聽說信訪辦的老徐就住在他家隔壁,當然,害羞和強烈的自尊心也不允許她這麼做。

     最後她決定給譚功達寫封信,可以托老徐帶去。

    這封信她寫了差不多一整天。

    寫了撕,撕了再寫,紙簍很快就滿了。

    她不能把信寫得太露骨,因為這樣一來,萬一遭到對方的回絕,她隻能是自取其辱——經過反複盤算,她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雖然譚功達曾當她面說過一些讓她心跳氣喘的瘋話,可她無法了解他的真正态度。

    那張紙條上的數字除了表明他的憂慮之外,畢竟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

     當然,她也不能把信寫得過于晦澀。

    那樣一來,譚功達這個粗心人極有可能不把它當一回事,甚至看不出自己藏在裡面的那點小心思……就這樣,快到下班的時候,她總算把這封信寫完了,它隻有短短的一行。

    佩佩悲哀地想到,即便在兩個有情人之間,非說不可的話,竟然如此之少: 電話打不通。

    現有一事相商:我打算從縣上辭職,你的意見如何? 她覺得這封信不冷不熱,不卑不亢,因而心中十分滿意。

    它雖然外表貌似冷峻,字面不留任何痕迹,但實際上卻暗藏着讓對方幫她拿主意,進而讓對方替自己做主的潛台詞在裡邊。

    她的耳根有些發熱,臉上很快就泛出一片潮紅。

    經過仔細推敲,她又對這封信做了如下改動: 電話打不通。

    現有一事相商:我也打算從縣上辭職,你的意見如何? 與上封信相比,它雖然隻多了一個“也”字,但意思又往前推進了一層。

    這個“也”字,恰如其分地在譚功達的被解職與自己的主動辭職之間,建立了因果關系,巧妙地反映出自己對譚功達被解職一事的同情,含有追随對方的意圖。

    甚至也能多多少少表現出兩個人在命運上的共同性,以及自己打算與他共患難的決心。

    為了給這封信增加一點感情上的修飾,她把落款的“姚佩佩”三個字改成了“姚”,後來想想不滿意,就改成了“佩佩”。

    最後,她又有些不要臉地将“佩佩”改成了單字的“佩”。

    當她把這封信謄抄一新,裝入信封,封好口之後,不知不覺中已累得快要虛脫了。

     在去信訪辦的路上,她不安地想到,如果那個傻瓜仍然看不出自己的心思來,那可怎麼辦呢? 第二天一上班,姚佩佩就在門邊的地上看到了一個信封。

    大概是老徐從門縫中塞進來的。

    她把這封信抓在手裡,有些不太敢看。

    由于沒有封口,她心裡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譚功達給她的回信是這樣的: 姚佩佩同志:是否辭職完全由你自己決定。

    我沒有任何意見。

    譚功達。

     她怔怔地看着信箋上端“梅城縣人民政府公函”幾個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