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相當高。
顧秋水從前不是這樣的,是香港這個花花世界改變了他——事到如今,葉蓮子還這樣體諒地想,不明白這其實就是顧秋水。
從前隻是沒有一張合适的床,或像顧秋水對她說的那樣:“我和你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樣說來,他和阿蘇自然就是酒逢知己、将遇良才了。
葉蓮子可以天天面壁,吳為卻不能,她既沒有玩具汽車也沒有洋娃娃,隻好依在葉蓮子肩頭,日複一日觀察室内的景象。
顧秋水就對葉蓮子吼道:“滾,把她帶到外面去!”外面是連天戰火。
即便在炮火短暫停息期間,街上也有爛仔亂搶亂殺。
可葉蓮子又不能違抗2顧秋水的命令,隻好帶着吳為到樓頂陽台上去。
海上來風一旦爬上樓頂,似乎就随着飙升,變得又“削”又硬。
本扣‘算對付着挨過香港的冬天,一旦站在八面來風的陽台上,就顯出難以對付的情況。
從内地帶到香港的那隻箱子,至今還留在鄒家的地下室。
箱子裡裝着她和吳為的全部“細軟”,還有結婚初期顧秋水給她做的那件駱駝毛大衣,在吳為出生前的那個大年三十,葉蓮子穿着它和顧秋水在北平東四的一條胡同裡看過放花。
街頭賣飯的收入,僅夠她們母女二人卞胡口、付房租,哪有閑錢添置衣物? 葉蓮子還能忍,她從幼年起就餓慣了,也凍慣了,可吳為受不了。
但她不敢要求顧秋水:“給南南做件暖和的衣服吧。
”不對他提什麼要求,還讓她們滾回去呢,再提什麼要求,更得讓她們滾回去了。
滾回去怎麼辦?靠誰?顧秋水畢竟是她的丈夫,到了炮火連天、生命攸關的時刻,不是還惦記着她們的安全,把她們送到鄒家的地下室? 葉蓮子脫下自己的外衣裹在吳為身上,緊摟着她相互取暖,但吳為還是凍得瑟瑟發抖。
她們就這樣在陽台上堅持着,估計顧秋水和阿蘇的事情已經辦好,才回到屋子裡去。
特别在晚上,顧秋水和阿蘇在窗下那張床上操練得天昏地暗,從那裡傳來的動靜也讓人驚恐萬分。
葉蓮子和吳為栖身的那棟小樓,雖然沒有被madeinJapan的炸彈炸垮,卻幾乎被顧秋水和阿蘇制造的動靜震垮。
顧秋水和阿蘇皆屑粗俗之人,他們肆無忌憚、呼天搶地、死去活來地表達着享受的快感。
那時,天下就是他們二人的天下,或者不如說,天底下就剩下了他或她那兩個性器官。
不但顧秋水和阿蘇變成了畜生,他們也要把葉蓮子和吳為變成畜生。
葉蓮子緊緊捂着自己的耳朵,兩個手指深深插進耳道,可仍然擋不住從那張床上傳來的響動。
從人性的角度說,顧秋水和阿蘇的享樂完全正當,對葉蓮子可就慘無人道。
雖然顧秋水那時還沒有對葉蓮子大開打戒,卻率先用這個辦法抽打了她的感情、神經、尊嚴……且不是一般的抽打,而是把她的神經一根根從血肉的包裹中剝離出來,讓它們沒有一點掩護地暴露在鞭子底下,再細細品味那一根根神經在抽打中如何痙攣、伸縮。
從古到今,男人肆虐女人的辦法無所不包、洋洋大觀,但像顧秋水如此充滿想像力的發揮,可謂登峰造極。
醒着的時候,葉蓮子還能忍住她的屈辱、哭泣和哀歎,這并不很難。
可是睡着之後,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就開始有了夢魇,這個毛病自此跟了她一生一世。
在夢魇中,她的屈辱、她的哭泣、她的歎息無拘無束地伸展、攤放開來,顧秋水這時才大開打戒。
此時的顧秋水又還原為兵痞。
他赤身裸體.從床上一躍而起,一把拉起睡夢中的葉蓮子,劈頭益臉就打。
他睡帽上的小絨球;他兩胯間那個剛才還昂揚挺立現在卻因暴怒而疲軟,說紅不紅、說紫不紫的雞巴,也随着他的跳來跳去、拳打腳踢,滴溜當啷,蕩來蕩去。
盡管葉蓮子受盡精神上的欺淩、折磨、摧殘,可還沒有實實在在挨過顧秋水的拳腳,所以當第一個拳頭夯下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夢魇的繼續,等到明白過來不是夢也沒覺出更大的不幸——與别的遭遇比較起來,顧秋水的拳腳又能慘到哪裡? 葉蓮子血管裡那本就不多的、退色的、蒼紅的血,或順她的臉,或順她的嘴角,或順她的額頭,縱橫蜿蜒而下。
她的臉卻像一張死面那樣慘淡,紋絲不動。
不這樣苦熬又能怎樣?哭喊嗎?哭喊就能讓顧秋水停止他的拳腳?而且那隻能讓她在阿蘇面前更加丢臉。
雖然她已慘敗,但不能再自己敗壞自己。
可這并不能讓顧秋水心生憐惜。
他一面繼續拳腳相加,一面拽着她的頭發,把她藏在臂彎裡的臉扭向自己,對着她的臉說:“對了,你是漂亮,可我就是不愛你。
她不漂亮,有麻子,町我就是愛她。
你受不了啦,受不了滾呀,怎麼不滾?!” 呆為被驚醒了,她那還沒長大的心疼痛起來。
這并非因為懂得這個極其簡單的場景後面所隐藏的更為深刻、更為複雜的内涵,她隻是被葉蓮子那張鬼慘慘的臉吓傻了,所以吳為的疼痛是物質的。
吳為不得不彎下腰來,用兩隻小手兜住那顆疼痛不已的心。
即便吳為自己動辄被顧秋水沒頭沒腦地用烙鐵砸、用腳踹、用巴掌扇的時候,也不曾感到如許的疼痛,因為她不可能站在局外,冷眼相看一個強壯的男人恃強淩弱自己的情狀。
現在吳為卻清清楚楚看到一個強者對一個弱者的殘暴,而這個被如此殘害的人,正是饑餓時為她覓食,寒冷時為她禦寒,孤苦時為她生出歡樂,病痛時為挽救她生命而奔波的、無所不能的母親……然而這個無所不能的母親,現在卻一籌莫展地任憑顧秋水拳打腳踢。
吳為異常劇烈地哭鬧起來。
她的哭鬧,超出了一個孩子的正常哭鬧,為日後的歇斯底裡顯示了最初的迹象,并在她生命的結尾演進為徹底的瘋狂,該說是順理成章。
一心想做上等人卻永遠也不是上等人的顧秋水對葉蓮子的暴力,不過是男女間微不足道、經典非常的一個小節,吳為卻固執地保留下它毀滅性的顔色,不肯退色,不肯放棄。
她從來不曾忘記迫問:為什麼上帝在制作男人和女人的時候,先就制作了他們體力上的不等,從而讓她們在暴力面前毫無抗衡、反手的餘地,惟一能做的就是俯首帖耳地“苦挨”,畏懼地束手待斃? 誰能改變這個天生由你一手制造的缺陷?回答我呀,上帝! 從此,吳為就将對手無寸鐵、毫無反抗能力的弱者施暴,視為人性中卑鄙無恥的極端;極至,甚至是男人卑賤懦弱的極端、極至,當他們無法直面人生的時候。
更有顧秋水兩胯之間,那個随他跳來跳去、拳打腳踢,滴溜當啷、蕩來蕩去,說紅不紅、說紫不紫,醜陋無比的東西又是什麼? 吳為實在猜不出來,最後把它歸結為暴力——既然它随顧秋水的暴力而來,自然就是那暴力的一個部分。
也就難怪後來吳為把與男人的性愛看得那樣隆重,必須先将這個銘刻在心、其醜無比的形象遮蓋起來,而後才能與男人進人做愛的程序。
不知”道世上坯有多少女人有過這樣的經曆?不知道世上還有多少女人在與異性做愛之前,必須先克服這樣一個巨大的障礙? 如果說吳為兩歲上的那個樓梯決定了她的奴性、奠定了她人際關系的基調,那麼顧秋水對葉蓮子的暴力,則奠定了她對“暴力”的仇恨,也可以解釋為對“暴力”的迷信和崇拜,從此将她造就為一個“暴力拜物教”。
這個界限其實很難分清,仇恨與迷信崇拜往往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兩面。
她與男人的關系中,那無可救藥的基調正是由此而來。
顧秋水正是如此灑脫地在吳為的靈魂深層播種、栽培下對男人的仇恨、敬畏和依賴,而這仇恨、敬畏和依賴,又在她屢屢失敗的人生灌溉下茁壯成長起來。
從未讀過《孫子兵法》的吳為,不知從哪裡學得這個招數:并不以牙還牙,而是鐵下心腸站在男人之上,剖析他們,審視他們,這難道不是比報複更為徹底的報複?難怪她和男人做愛的肘候,冷靜得像部X光機,從來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并非她起始就如此歹毒。
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她都沒有放棄尋找一個男子漢的夢想,妄圖依靠那個男子漢戰勝她對男人的恐懼,結束她對男人的審判,推翻她對男人的成見,完全一個舊式女人或正常女人的夢想,而非人們通常理解的戀父情結,卻一次又一次陷入絕境,最後隻好落人與男人勢不兩立、孤走天涯的下場。
所以當吳為成長為少女的時候,生理與精神勢不兩立的局面也随之出現。
她的身體開始渴望男人,她的精神卻抵制、抗拒着男人。
一個時期内,她對男性的生、理渴求曾戰勝她對男人的精神審判,直到遇見胡秉宸之前,都可以算做她生理渴求對精神審判的全勝時期。
而在胡秉宸介入這一戰事後,潛伏下來的精神審判又開始浮升,并帶着更加老辣、成熟的眼光,俯視、審判着男2人。
這種較量、決戰從未停息,直到她的精神殺死她的生理。
不過她勝利的同時也是她失敗的結果,這可能是男人對她極度失望并棄她而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失敗的結局并未挽救吳為于執迷不悟,也沒有引起她的反思或反省。
當她心目中那男人的最高典範胡秉宸讓她感到不過爾爾之後,她竟以此報廢了所有的男人。
試想,如果男人的最高典範不過爾爾,還有哪個男人值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由此認為是胡秉宸徹底毀滅了她對男人的向往,這不但是對胡秉宸的冤枉,更是對自己的姑息。
吳為從來以為,再也沒有像愛情那樣容易再生的東西,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都不如愛情那樣容易再生;而且像她那樣容易陷入戀愛的人(哪怕哪個男人為她倒杯水、幫她提一件重物,都可能成為她點燃愛情的導火索),完全可以重新開始。
但是,當胡秉宸結束了與她長達二十多年的糾葛之後,當她可以再次面對另一個男人的時候,她卻失去了品味男人的能力,再也不能以一種異性的眼光看待男人了。
每每看到男人就像看到一張桌子或一張椅子,即便那是一張明代的桌子或椅子,頂多贊歎一聲“哦,好桌子!”可她再也不能陷入情愛。
幹脆說,她被胡秉宸骟了。
當她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她想到了“殘酷”那兩個極為通俗的字眼。
事到如今,孤家寡人的她需要的其實不是情愛而是一種證明,可以向他人和自己證明,她和這個世界還有那麼點牽挂,而不是皓月當空下一隻奔走在荒原上的雪狼。
所以她最後的那個結論也非常錯誤——正是由胡秉宸引發的對男人的總體失望,才扼殺了她在男歡女愛、兩情相悅上的物質能力。
她真正的敵人其實是顧秋水。
不是嗎? 總結人這一生方方面面的關系,不過就是人際與異性這兩條線索,而顧秋水在這兩方面對吳為的貢獻、鋪墊,可不就颠覆了她的一生? 胡秉宸憑什麼認為她對顧秋水的仇恨是由于顧秋水對葉蓮子的情變?這個認識是何等地淺薄,何等地淺薄!吳為是白白地期望于胡秉宸,也白白地以他為知己了! 難道吳為自己沒有千條萬條理由,來仇恨這個自打她出生就把她滅了的顧秋水嗎? 随着顧秋水每一下拳腳,吳為就尖厲地哭叫一聲“媽媽!——” 她尖厲的哭叫妨礙着顧秋水的宣洩,使他怒上加怒,于是抓住吳為兩隻小腳,一把将她懸空提溜起來,兩手一揚,吳為就被掄到門外的水泥地上,她頓時沒了聲息。
葉蓮子撲到門外,抱起吳為,凄厲地叫着:“南南,南南!”吳為無聲無息,雙目緊閉,這時葉蓮子才對顧秋水喊道:“顧秋水,你還是人嗎?你把孩子摔死啦!” 顧秋水倒也慌了起來,抱過吳為,探探她的鼻息,說:“還有氣兒呢,不過昏了過去。
” 到了現在,葉蓮子的情感、精神、肉體、生活,沒有一樣不苦的了。
一般人占着一樣就難得不行,她是樣樣都占全了,從裡往外再搜羅搜羅,還能找到一處不苦的地方嗎?再也找不到了,她是讓苦浸透了,可還是緊閉着嘴,——受。
葉蓮子并不知道,她無言的忍受使顧秋水更加惱怒。
其實她的忍受或不忍受,都可以成為顧秋水肆虐的理由。
在顧秋水看來,她的無言不但不意味着心悅誠服,甚至是反抗的另外一種,于是就别出心裁地非要葉蓮子開口,哪怕是拳腳下的呻吟、抵擋、流血也好,——大白天的,竟讓葉蓮子看着他與阿蘇做愛。
倒不是顧秋水厚顔無恥到這種地步,他對付葉蓮子的策略像所有想要離婚而又不能馬上如願以償的男人一樣,為制造離婚的口實,不惜以殘酷的手段折磨對方,以為這樣一來,就能把死不改悔的對方,逼迫得自行解除與他們共舞的幻想。
阿蘇順從地脫了衣服,赤裸裸地坐在床上,靜待顧秋水揪着葉蓮子的頭發,擰着、掰着葉蓮子的腦袋往她這邊瞧。
盡管顧秋水對阿蘇寵愛有加,阿蘇并沒有在葉蓮子面前逞強的心思,隻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傭人,做夢也想不到與這樣一個男人有緣。
這個男人不必在太陽或是風雨裡辛苦勞作,隻須進進出出、寫寫說說,西其服、革其履,飾油頭,叼煙鬥,有時還能和鄒可仁一起坐坐小卧車,且不忘她的救難之恩,又大明大擺收她進了屋,甚至把,明媒正娶的太太扔在-邊,這不是她前輩子修來的福又是什麼?自然是顧秋水怎麼說她就怎麼做,好像顧秋水說什麼葉蓮子也就做什麼一樣。
葉蓮子的頭在顧秋水如鉗子般的手裡拼力扭動着、掙紮着,死也不肯往阿蘇那邊瞧。
她終于掙脫那把鉗子,把臉甩了過來,一把頭發自然就留在了顧秋水的手裡,然後她照着顧秋水的手咬了一口。
于是顧秋水更有了拳腳葉蓮子的理由,他打得格外瘋狂,哪裡要命就往哪裡打。
随着他的每一下拳腳,吳為就緊緊擠一下眼睛,好像一拳一腳同樣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用兩隻小手快速刨開疊好的被子,像鴕鳥那樣把腦袋紮進被窩,不行,隔着被子仍然能看見拳腳落在媽媽身上的慘狀,又溜下床去藏到門後,還是不行……她張着小小的淚眼四顧,哪裡才是一個平安的地方? 此時,一股溫熱、柔軟的水流,知情知意、知根知底、知疼知熱地順着她的小腿流向地面,她近乎崩潰的恐懼,似乎也随着這股溫熱、柔軟的水流一起流走了。
她感動得打了一個冷顫,并且愛上了這股溫熱、柔軟、知情知意、知根知底、知疼知熱的水流。
這就是從小既不尿褲子也不尿床的吳為,長大之後,一旦面臨精神崩潰或極度的恐懼,反倒尿褲子、尿床的緣由。
三歲左右于天津聆聽過的那支《水神交響曲》,此時也在她的耳邊響起。
先是它的前奏,慢慢悠悠、汩汩上漲的水聲,而後跟出風的嗚咽、水的呼嘯,和着似是而非、斷斷續續的哭聲,彙成越來越強的索命厲号,真切得似要将她淹沒。
她重又感到窒息,重又感到滅頂前的甯靜…… 在這個背景音樂下,在顧秋水的拳腳一下下落在她那至親至愛的受體上的音響中,吳為開始思考:爸爸是個什麼東西?要是她聽話,顧秋水就打她;要是她不聽話,顧秋水也打她。
如此打來打去,吳為從來也沒有明白過顧秋水為什麼打她。
于是她斷定那個叫做爸爸的東西,就是天天要打人的一種東西。
打她,或是打媽媽。
根本不知道這個叫做爸爸的東西曾經愛過地,當年離開北平的時候,還因為離她而去掉過眼淚。
顧秋水一拳打在葉蓮子的眼睛上,葉蓮子就地來了個趔趄;接着他擡起腳,一腳踹到她的腰上,葉蓮子的骨頭咔嚓一響,像是什麼地方折斷再不能直立那樣跌撞到櫃子上。
櫃子發出一聲巨響,倒了,裡面的東西傾了滿地,葉蓮子跟着也就貼伏在躺倒的櫃子上,不知是不是脖子出了毛病,頭也擡不起來了,臉也挫在櫃子上,血泡從櫃子和她嘴角的夾縫中噗噗外冒,慢炖鍋似的。
她用那啃着櫃子的嘴說道:“你們是畜生嗎,當着孩子這樣做?” “就是畜生。
”隻見顧秋水兩手一抓又一揮,話音還沒落,葉蓮子就被扔出了門外…… 沒想到打人還會這麼累,顧秋水點上一支煙,停下歇口氣。
趁顧秋水歇手的時候,支離破碎的葉蓮子,把自己斂巴斂巴跑下了樓。
她不停地跑,跑,跑。
槍炮好像還在響着,但是她聽不見了; 街上似乎有人在逃;但是她看不見了; 吳為還在家裡丢着,但是她記不得了……隻有一個念頭,找個能夠安安靜靜死去的地方。
她不要活了,她真的活夠了。
她就這樣遍體鱗傷地跑着、跑着,一直跑到她從未到過的海邊。
一眼看不到頭的海灘上阒無人迹,往日那經海潮吮吸之後變得模糊而倦怠的歡聲笑語,那五彩缤紛的泳衣、洋傘,還有泳衣,洋傘底下膨脹着的女人和男人都投有了,戰争就這樣消解了活命之外的所有附加物。
是上帝的指引嗎?他大概是太憐憫、太同情葉蓮子了,所以才帶她來到這裡。
海大,無幹無系地遼闊着。
面對這樣的遼闊,葉蓮子更覺得自己的走投無路。
不大的碎浪飛濺着,拍打、細數着葉蓮子不算太長的一生。
鄉下的日子,與繼母相處的日子,顧秋水别後的日子,在包家當保姆、遭大水淹的日子……格外清晰起來。
何處是她的災難之始?也許不全是顧秋水的責任;要是墨荷活着,她也就不會嘗盡寄人籬下之苦,處處、事事委曲求全,可能就會成長為一個敢于反抗、敢于争奪的人,更不會匆匆抓住顧秋水,以圖離開繼母的家……她徜徉在這個冬季的、失色的香港的失色的海邊,直到香港又沉淪在黑夜中。
為什麼不離開這個殘忍、對她不公的世界呢?她豁然地想。
她向暗海的深處走去。
一波一波、冰涼刺骨的海浪,發出一陣又一陣細密沉悶的咒語,如蛇一般攀緣、纏繞在她的身上。
她放棄掙紮,随着那攀緣、纏繞,亦東亦西、亦上亦下,翻飛悠遊于沒落的邊緣,她想起了,明白了,後悔了……難怪她那些兄弟姐妹對這個花花世界隻匆匆瞥了一眼,就心甘情願地放棄這個已經一腳踏人的世界,連忙轉身離去。
難怪在童年那場傷寒中,空漾中有冬對她說“回來吧!”她卻回答說“不廠對不肯回頭的她,那高人繼續指點迷津:“……你還沒有苦到頭兒呢。
下面這些話,你可要一字一句聽仔細了:再往前走,更是水深火熱、槍林彈雨、戰亂流離、貧困失所、寄人籬下、慘遭遺棄……”還拉着她向一條河裡走去,她卻掙脫了,留在了河的岸上…… 自然,一聲炮響解開了如蛇一般攀緣、纏繞在身的海的咒語,原來她還處身在這無情的世界裡。
炮聲提醒她,還有一個比她更無力、無助的生命被丢棄在這無情的世界上,特别是吳為被炸彈氣浪從床上震落在地的景況,什麼時候回想起來都讓葉蓮子心驚——不懂得呼救,不懂得逃亡,更不懂得再有一顆炸彈也許就不僅僅是從床上震落地下…… 還有顧秋水提溜着吳為的小腿,兩手一掄就把吳為摔沒了氣息的險情。
自己在一旁守着顧秋水還這樣對待孩子,如果她死了顧秋水又會怎樣對待她呢? 她已經吃盡沒有母親的苦,不能再把吳為造就成另一個自己。
槍炮更激烈地響起來了,葉蓮子又冒着炮火快步往家跑,遠遠就看見樓柱下有團小黑影,走近一着是吳為——像被人丢棄的一隻小貓小狗,蜷縮在槍炮的呼嘯和爆炸中,除了早上給她穿的那件小毛衣,身上苒翠有其他禦寒的衣服了。
葉蓮子把吳為摟進自己更,為冰冷的懷抱,愧疚地想,以後再怎麼苦也不能把吳為丢下,自己一死了之。
吳為在黑暗中已經坐了很久。
對于四歲多的吳為,黑暗既不可怕也不可憎,黑暗于她反倒是一本打開的書。
當黑暗将大地漸漸籠罩之時,她便興味盎然地開始了對黑暗的閱讀,不但極有耐力,還在黑暗中讀出了光亮。
直到葉蓮子将她一把摟進懷抱,吳為才潦草、不舍地轉過神色恍惚執拗的臉,好像知道葉蓮子會回來。
默契地朝葉蓮子輕輕一笑。
這笑裡有點未老先衰的怆然、豁然、逆來順受。
接着那輕笑又被歉疚打住,好像不是這個世界而是她對葉蓮子不公正,她為這個不公正而負疚;然後發出一聲有點凄然的輕歎,這聲歎息使四歲多的吳為在某些方面有了成熟的意味。
對黑暗的閱讀着實累着了她,歎息之後罷手似的,不再深究也深究不亍地頭一歪,睡着了。
就像合上了一本未曾讀完、暫時也不打算再讀的書。
這個閱讀要等若幹年後才能在黃土高原上得到延續。
應該說她對閱讀塬的酷愛早在此時做了鋪墊,也就難怪她對那閱渎駕輕就熟。
一月底,顧秋水送走了鄒可仁一家。
顧秋水并非不想離開這個戰亂之地,可是除了兩袋米,他沒有足夠的盤纏,而且他需要的是三張船票。
他隻能奮勇地說,社裡需要留人照顧。
鄒可仁給顧秋水留了一百塊錢,臨上船的時候,又把公私兩方面的事托付一遍:“我想了想,你留下短期照顧一下也好,而且再沒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顧秋水大包大攬地說:“有我在,你盡管放心。
” 鄒太太說:“相處這麼多年,這我們還不知道?再沒有像你這樣熱誠可靠的人了。
” 顧秋水心裡冷冷地笑着,這樣熱誠可靠才給我留一百塊錢?就不想想空前糧荒的香港,一斤米是什麼價錢? 鄒可仁又說:“無論時局怎樣,最後大家在桂林會齊吧。
中共方面營救被困香港的民主愛國人士、文化人士,差不多也都集中到了桂林;方方面面的力量既然都撤到廣西,也就便于開展我們的工作了。
”沒過多久,香港總督向日本人挂出了白旗,趾高氣揚
顧秋水從前不是這樣的,是香港這個花花世界改變了他——事到如今,葉蓮子還這樣體諒地想,不明白這其實就是顧秋水。
從前隻是沒有一張合适的床,或像顧秋水對她說的那樣:“我和你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樣說來,他和阿蘇自然就是酒逢知己、将遇良才了。
葉蓮子可以天天面壁,吳為卻不能,她既沒有玩具汽車也沒有洋娃娃,隻好依在葉蓮子肩頭,日複一日觀察室内的景象。
顧秋水就對葉蓮子吼道:“滾,把她帶到外面去!”外面是連天戰火。
即便在炮火短暫停息期間,街上也有爛仔亂搶亂殺。
可葉蓮子又不能違抗2顧秋水的命令,隻好帶着吳為到樓頂陽台上去。
海上來風一旦爬上樓頂,似乎就随着飙升,變得又“削”又硬。
本扣‘算對付着挨過香港的冬天,一旦站在八面來風的陽台上,就顯出難以對付的情況。
從内地帶到香港的那隻箱子,至今還留在鄒家的地下室。
箱子裡裝着她和吳為的全部“細軟”,還有結婚初期顧秋水給她做的那件駱駝毛大衣,在吳為出生前的那個大年三十,葉蓮子穿着它和顧秋水在北平東四的一條胡同裡看過放花。
街頭賣飯的收入,僅夠她們母女二人卞胡口、付房租,哪有閑錢添置衣物? 葉蓮子還能忍,她從幼年起就餓慣了,也凍慣了,可吳為受不了。
但她不敢要求顧秋水:“給南南做件暖和的衣服吧。
”不對他提什麼要求,還讓她們滾回去呢,再提什麼要求,更得讓她們滾回去了。
滾回去怎麼辦?靠誰?顧秋水畢竟是她的丈夫,到了炮火連天、生命攸關的時刻,不是還惦記着她們的安全,把她們送到鄒家的地下室? 葉蓮子脫下自己的外衣裹在吳為身上,緊摟着她相互取暖,但吳為還是凍得瑟瑟發抖。
她們就這樣在陽台上堅持着,估計顧秋水和阿蘇的事情已經辦好,才回到屋子裡去。
特别在晚上,顧秋水和阿蘇在窗下那張床上操練得天昏地暗,從那裡傳來的動靜也讓人驚恐萬分。
葉蓮子和吳為栖身的那棟小樓,雖然沒有被madeinJapan的炸彈炸垮,卻幾乎被顧秋水和阿蘇制造的動靜震垮。
顧秋水和阿蘇皆屑粗俗之人,他們肆無忌憚、呼天搶地、死去活來地表達着享受的快感。
那時,天下就是他們二人的天下,或者不如說,天底下就剩下了他或她那兩個性器官。
不但顧秋水和阿蘇變成了畜生,他們也要把葉蓮子和吳為變成畜生。
葉蓮子緊緊捂着自己的耳朵,兩個手指深深插進耳道,可仍然擋不住從那張床上傳來的響動。
從人性的角度說,顧秋水和阿蘇的享樂完全正當,對葉蓮子可就慘無人道。
雖然顧秋水那時還沒有對葉蓮子大開打戒,卻率先用這個辦法抽打了她的感情、神經、尊嚴……且不是一般的抽打,而是把她的神經一根根從血肉的包裹中剝離出來,讓它們沒有一點掩護地暴露在鞭子底下,再細細品味那一根根神經在抽打中如何痙攣、伸縮。
從古到今,男人肆虐女人的辦法無所不包、洋洋大觀,但像顧秋水如此充滿想像力的發揮,可謂登峰造極。
醒着的時候,葉蓮子還能忍住她的屈辱、哭泣和哀歎,這并不很難。
可是睡着之後,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就開始有了夢魇,這個毛病自此跟了她一生一世。
在夢魇中,她的屈辱、她的哭泣、她的歎息無拘無束地伸展、攤放開來,顧秋水這時才大開打戒。
此時的顧秋水又還原為兵痞。
他赤身裸體.從床上一躍而起,一把拉起睡夢中的葉蓮子,劈頭益臉就打。
他睡帽上的小絨球;他兩胯間那個剛才還昂揚挺立現在卻因暴怒而疲軟,說紅不紅、說紫不紫的雞巴,也随着他的跳來跳去、拳打腳踢,滴溜當啷,蕩來蕩去。
盡管葉蓮子受盡精神上的欺淩、折磨、摧殘,可還沒有實實在在挨過顧秋水的拳腳,所以當第一個拳頭夯下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夢魇的繼續,等到明白過來不是夢也沒覺出更大的不幸——與别的遭遇比較起來,顧秋水的拳腳又能慘到哪裡? 葉蓮子血管裡那本就不多的、退色的、蒼紅的血,或順她的臉,或順她的嘴角,或順她的額頭,縱橫蜿蜒而下。
她的臉卻像一張死面那樣慘淡,紋絲不動。
不這樣苦熬又能怎樣?哭喊嗎?哭喊就能讓顧秋水停止他的拳腳?而且那隻能讓她在阿蘇面前更加丢臉。
雖然她已慘敗,但不能再自己敗壞自己。
可這并不能讓顧秋水心生憐惜。
他一面繼續拳腳相加,一面拽着她的頭發,把她藏在臂彎裡的臉扭向自己,對着她的臉說:“對了,你是漂亮,可我就是不愛你。
她不漂亮,有麻子,町我就是愛她。
你受不了啦,受不了滾呀,怎麼不滾?!” 呆為被驚醒了,她那還沒長大的心疼痛起來。
這并非因為懂得這個極其簡單的場景後面所隐藏的更為深刻、更為複雜的内涵,她隻是被葉蓮子那張鬼慘慘的臉吓傻了,所以吳為的疼痛是物質的。
吳為不得不彎下腰來,用兩隻小手兜住那顆疼痛不已的心。
即便吳為自己動辄被顧秋水沒頭沒腦地用烙鐵砸、用腳踹、用巴掌扇的時候,也不曾感到如許的疼痛,因為她不可能站在局外,冷眼相看一個強壯的男人恃強淩弱自己的情狀。
現在吳為卻清清楚楚看到一個強者對一個弱者的殘暴,而這個被如此殘害的人,正是饑餓時為她覓食,寒冷時為她禦寒,孤苦時為她生出歡樂,病痛時為挽救她生命而奔波的、無所不能的母親……然而這個無所不能的母親,現在卻一籌莫展地任憑顧秋水拳打腳踢。
吳為異常劇烈地哭鬧起來。
她的哭鬧,超出了一個孩子的正常哭鬧,為日後的歇斯底裡顯示了最初的迹象,并在她生命的結尾演進為徹底的瘋狂,該說是順理成章。
一心想做上等人卻永遠也不是上等人的顧秋水對葉蓮子的暴力,不過是男女間微不足道、經典非常的一個小節,吳為卻固執地保留下它毀滅性的顔色,不肯退色,不肯放棄。
她從來不曾忘記迫問:為什麼上帝在制作男人和女人的時候,先就制作了他們體力上的不等,從而讓她們在暴力面前毫無抗衡、反手的餘地,惟一能做的就是俯首帖耳地“苦挨”,畏懼地束手待斃? 誰能改變這個天生由你一手制造的缺陷?回答我呀,上帝! 從此,吳為就将對手無寸鐵、毫無反抗能力的弱者施暴,視為人性中卑鄙無恥的極端;極至,甚至是男人卑賤懦弱的極端、極至,當他們無法直面人生的時候。
更有顧秋水兩胯之間,那個随他跳來跳去、拳打腳踢,滴溜當啷、蕩來蕩去,說紅不紅、說紫不紫,醜陋無比的東西又是什麼? 吳為實在猜不出來,最後把它歸結為暴力——既然它随顧秋水的暴力而來,自然就是那暴力的一個部分。
也就難怪後來吳為把與男人的性愛看得那樣隆重,必須先将這個銘刻在心、其醜無比的形象遮蓋起來,而後才能與男人進人做愛的程序。
不知”道世上坯有多少女人有過這樣的經曆?不知道世上還有多少女人在與異性做愛之前,必須先克服這樣一個巨大的障礙? 如果說吳為兩歲上的那個樓梯決定了她的奴性、奠定了她人際關系的基調,那麼顧秋水對葉蓮子的暴力,則奠定了她對“暴力”的仇恨,也可以解釋為對“暴力”的迷信和崇拜,從此将她造就為一個“暴力拜物教”。
這個界限其實很難分清,仇恨與迷信崇拜往往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兩面。
她與男人的關系中,那無可救藥的基調正是由此而來。
顧秋水正是如此灑脫地在吳為的靈魂深層播種、栽培下對男人的仇恨、敬畏和依賴,而這仇恨、敬畏和依賴,又在她屢屢失敗的人生灌溉下茁壯成長起來。
從未讀過《孫子兵法》的吳為,不知從哪裡學得這個招數:并不以牙還牙,而是鐵下心腸站在男人之上,剖析他們,審視他們,這難道不是比報複更為徹底的報複?難怪她和男人做愛的肘候,冷靜得像部X光機,從來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并非她起始就如此歹毒。
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她都沒有放棄尋找一個男子漢的夢想,妄圖依靠那個男子漢戰勝她對男人的恐懼,結束她對男人的審判,推翻她對男人的成見,完全一個舊式女人或正常女人的夢想,而非人們通常理解的戀父情結,卻一次又一次陷入絕境,最後隻好落人與男人勢不兩立、孤走天涯的下場。
所以當吳為成長為少女的時候,生理與精神勢不兩立的局面也随之出現。
她的身體開始渴望男人,她的精神卻抵制、抗拒着男人。
一個時期内,她對男性的生、理渴求曾戰勝她對男人的精神審判,直到遇見胡秉宸之前,都可以算做她生理渴求對精神審判的全勝時期。
而在胡秉宸介入這一戰事後,潛伏下來的精神審判又開始浮升,并帶着更加老辣、成熟的眼光,俯視、審判着男2人。
這種較量、決戰從未停息,直到她的精神殺死她的生理。
不過她勝利的同時也是她失敗的結果,這可能是男人對她極度失望并棄她而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失敗的結局并未挽救吳為于執迷不悟,也沒有引起她的反思或反省。
當她心目中那男人的最高典範胡秉宸讓她感到不過爾爾之後,她竟以此報廢了所有的男人。
試想,如果男人的最高典範不過爾爾,還有哪個男人值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由此認為是胡秉宸徹底毀滅了她對男人的向往,這不但是對胡秉宸的冤枉,更是對自己的姑息。
吳為從來以為,再也沒有像愛情那樣容易再生的東西,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都不如愛情那樣容易再生;而且像她那樣容易陷入戀愛的人(哪怕哪個男人為她倒杯水、幫她提一件重物,都可能成為她點燃愛情的導火索),完全可以重新開始。
但是,當胡秉宸結束了與她長達二十多年的糾葛之後,當她可以再次面對另一個男人的時候,她卻失去了品味男人的能力,再也不能以一種異性的眼光看待男人了。
每每看到男人就像看到一張桌子或一張椅子,即便那是一張明代的桌子或椅子,頂多贊歎一聲“哦,好桌子!”可她再也不能陷入情愛。
幹脆說,她被胡秉宸骟了。
當她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她想到了“殘酷”那兩個極為通俗的字眼。
事到如今,孤家寡人的她需要的其實不是情愛而是一種證明,可以向他人和自己證明,她和這個世界還有那麼點牽挂,而不是皓月當空下一隻奔走在荒原上的雪狼。
所以她最後的那個結論也非常錯誤——正是由胡秉宸引發的對男人的總體失望,才扼殺了她在男歡女愛、兩情相悅上的物質能力。
她真正的敵人其實是顧秋水。
不是嗎? 總結人這一生方方面面的關系,不過就是人際與異性這兩條線索,而顧秋水在這兩方面對吳為的貢獻、鋪墊,可不就颠覆了她的一生? 胡秉宸憑什麼認為她對顧秋水的仇恨是由于顧秋水對葉蓮子的情變?這個認識是何等地淺薄,何等地淺薄!吳為是白白地期望于胡秉宸,也白白地以他為知己了! 難道吳為自己沒有千條萬條理由,來仇恨這個自打她出生就把她滅了的顧秋水嗎? 随着顧秋水每一下拳腳,吳為就尖厲地哭叫一聲“媽媽!——” 她尖厲的哭叫妨礙着顧秋水的宣洩,使他怒上加怒,于是抓住吳為兩隻小腳,一把将她懸空提溜起來,兩手一揚,吳為就被掄到門外的水泥地上,她頓時沒了聲息。
葉蓮子撲到門外,抱起吳為,凄厲地叫着:“南南,南南!”吳為無聲無息,雙目緊閉,這時葉蓮子才對顧秋水喊道:“顧秋水,你還是人嗎?你把孩子摔死啦!” 顧秋水倒也慌了起來,抱過吳為,探探她的鼻息,說:“還有氣兒呢,不過昏了過去。
” 到了現在,葉蓮子的情感、精神、肉體、生活,沒有一樣不苦的了。
一般人占着一樣就難得不行,她是樣樣都占全了,從裡往外再搜羅搜羅,還能找到一處不苦的地方嗎?再也找不到了,她是讓苦浸透了,可還是緊閉着嘴,——受。
葉蓮子并不知道,她無言的忍受使顧秋水更加惱怒。
其實她的忍受或不忍受,都可以成為顧秋水肆虐的理由。
在顧秋水看來,她的無言不但不意味着心悅誠服,甚至是反抗的另外一種,于是就别出心裁地非要葉蓮子開口,哪怕是拳腳下的呻吟、抵擋、流血也好,——大白天的,竟讓葉蓮子看着他與阿蘇做愛。
倒不是顧秋水厚顔無恥到這種地步,他對付葉蓮子的策略像所有想要離婚而又不能馬上如願以償的男人一樣,為制造離婚的口實,不惜以殘酷的手段折磨對方,以為這樣一來,就能把死不改悔的對方,逼迫得自行解除與他們共舞的幻想。
阿蘇順從地脫了衣服,赤裸裸地坐在床上,靜待顧秋水揪着葉蓮子的頭發,擰着、掰着葉蓮子的腦袋往她這邊瞧。
盡管顧秋水對阿蘇寵愛有加,阿蘇并沒有在葉蓮子面前逞強的心思,隻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傭人,做夢也想不到與這樣一個男人有緣。
這個男人不必在太陽或是風雨裡辛苦勞作,隻須進進出出、寫寫說說,西其服、革其履,飾油頭,叼煙鬥,有時還能和鄒可仁一起坐坐小卧車,且不忘她的救難之恩,又大明大擺收她進了屋,甚至把,明媒正娶的太太扔在-邊,這不是她前輩子修來的福又是什麼?自然是顧秋水怎麼說她就怎麼做,好像顧秋水說什麼葉蓮子也就做什麼一樣。
葉蓮子的頭在顧秋水如鉗子般的手裡拼力扭動着、掙紮着,死也不肯往阿蘇那邊瞧。
她終于掙脫那把鉗子,把臉甩了過來,一把頭發自然就留在了顧秋水的手裡,然後她照着顧秋水的手咬了一口。
于是顧秋水更有了拳腳葉蓮子的理由,他打得格外瘋狂,哪裡要命就往哪裡打。
随着他的每一下拳腳,吳為就緊緊擠一下眼睛,好像一拳一腳同樣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用兩隻小手快速刨開疊好的被子,像鴕鳥那樣把腦袋紮進被窩,不行,隔着被子仍然能看見拳腳落在媽媽身上的慘狀,又溜下床去藏到門後,還是不行……她張着小小的淚眼四顧,哪裡才是一個平安的地方? 此時,一股溫熱、柔軟的水流,知情知意、知根知底、知疼知熱地順着她的小腿流向地面,她近乎崩潰的恐懼,似乎也随着這股溫熱、柔軟的水流一起流走了。
她感動得打了一個冷顫,并且愛上了這股溫熱、柔軟、知情知意、知根知底、知疼知熱的水流。
這就是從小既不尿褲子也不尿床的吳為,長大之後,一旦面臨精神崩潰或極度的恐懼,反倒尿褲子、尿床的緣由。
三歲左右于天津聆聽過的那支《水神交響曲》,此時也在她的耳邊響起。
先是它的前奏,慢慢悠悠、汩汩上漲的水聲,而後跟出風的嗚咽、水的呼嘯,和着似是而非、斷斷續續的哭聲,彙成越來越強的索命厲号,真切得似要将她淹沒。
她重又感到窒息,重又感到滅頂前的甯靜…… 在這個背景音樂下,在顧秋水的拳腳一下下落在她那至親至愛的受體上的音響中,吳為開始思考:爸爸是個什麼東西?要是她聽話,顧秋水就打她;要是她不聽話,顧秋水也打她。
如此打來打去,吳為從來也沒有明白過顧秋水為什麼打她。
于是她斷定那個叫做爸爸的東西,就是天天要打人的一種東西。
打她,或是打媽媽。
根本不知道這個叫做爸爸的東西曾經愛過地,當年離開北平的時候,還因為離她而去掉過眼淚。
顧秋水一拳打在葉蓮子的眼睛上,葉蓮子就地來了個趔趄;接着他擡起腳,一腳踹到她的腰上,葉蓮子的骨頭咔嚓一響,像是什麼地方折斷再不能直立那樣跌撞到櫃子上。
櫃子發出一聲巨響,倒了,裡面的東西傾了滿地,葉蓮子跟着也就貼伏在躺倒的櫃子上,不知是不是脖子出了毛病,頭也擡不起來了,臉也挫在櫃子上,血泡從櫃子和她嘴角的夾縫中噗噗外冒,慢炖鍋似的。
她用那啃着櫃子的嘴說道:“你們是畜生嗎,當着孩子這樣做?” “就是畜生。
”隻見顧秋水兩手一抓又一揮,話音還沒落,葉蓮子就被扔出了門外…… 沒想到打人還會這麼累,顧秋水點上一支煙,停下歇口氣。
趁顧秋水歇手的時候,支離破碎的葉蓮子,把自己斂巴斂巴跑下了樓。
她不停地跑,跑,跑。
槍炮好像還在響着,但是她聽不見了; 街上似乎有人在逃;但是她看不見了; 吳為還在家裡丢着,但是她記不得了……隻有一個念頭,找個能夠安安靜靜死去的地方。
她不要活了,她真的活夠了。
她就這樣遍體鱗傷地跑着、跑着,一直跑到她從未到過的海邊。
一眼看不到頭的海灘上阒無人迹,往日那經海潮吮吸之後變得模糊而倦怠的歡聲笑語,那五彩缤紛的泳衣、洋傘,還有泳衣,洋傘底下膨脹着的女人和男人都投有了,戰争就這樣消解了活命之外的所有附加物。
是上帝的指引嗎?他大概是太憐憫、太同情葉蓮子了,所以才帶她來到這裡。
海大,無幹無系地遼闊着。
面對這樣的遼闊,葉蓮子更覺得自己的走投無路。
不大的碎浪飛濺着,拍打、細數着葉蓮子不算太長的一生。
鄉下的日子,與繼母相處的日子,顧秋水别後的日子,在包家當保姆、遭大水淹的日子……格外清晰起來。
何處是她的災難之始?也許不全是顧秋水的責任;要是墨荷活着,她也就不會嘗盡寄人籬下之苦,處處、事事委曲求全,可能就會成長為一個敢于反抗、敢于争奪的人,更不會匆匆抓住顧秋水,以圖離開繼母的家……她徜徉在這個冬季的、失色的香港的失色的海邊,直到香港又沉淪在黑夜中。
為什麼不離開這個殘忍、對她不公的世界呢?她豁然地想。
她向暗海的深處走去。
一波一波、冰涼刺骨的海浪,發出一陣又一陣細密沉悶的咒語,如蛇一般攀緣、纏繞在她的身上。
她放棄掙紮,随着那攀緣、纏繞,亦東亦西、亦上亦下,翻飛悠遊于沒落的邊緣,她想起了,明白了,後悔了……難怪她那些兄弟姐妹對這個花花世界隻匆匆瞥了一眼,就心甘情願地放棄這個已經一腳踏人的世界,連忙轉身離去。
難怪在童年那場傷寒中,空漾中有冬對她說“回來吧!”她卻回答說“不廠對不肯回頭的她,那高人繼續指點迷津:“……你還沒有苦到頭兒呢。
下面這些話,你可要一字一句聽仔細了:再往前走,更是水深火熱、槍林彈雨、戰亂流離、貧困失所、寄人籬下、慘遭遺棄……”還拉着她向一條河裡走去,她卻掙脫了,留在了河的岸上…… 自然,一聲炮響解開了如蛇一般攀緣、纏繞在身的海的咒語,原來她還處身在這無情的世界裡。
炮聲提醒她,還有一個比她更無力、無助的生命被丢棄在這無情的世界上,特别是吳為被炸彈氣浪從床上震落在地的景況,什麼時候回想起來都讓葉蓮子心驚——不懂得呼救,不懂得逃亡,更不懂得再有一顆炸彈也許就不僅僅是從床上震落地下…… 還有顧秋水提溜着吳為的小腿,兩手一掄就把吳為摔沒了氣息的險情。
自己在一旁守着顧秋水還這樣對待孩子,如果她死了顧秋水又會怎樣對待她呢? 她已經吃盡沒有母親的苦,不能再把吳為造就成另一個自己。
槍炮更激烈地響起來了,葉蓮子又冒着炮火快步往家跑,遠遠就看見樓柱下有團小黑影,走近一着是吳為——像被人丢棄的一隻小貓小狗,蜷縮在槍炮的呼嘯和爆炸中,除了早上給她穿的那件小毛衣,身上苒翠有其他禦寒的衣服了。
葉蓮子把吳為摟進自己更,為冰冷的懷抱,愧疚地想,以後再怎麼苦也不能把吳為丢下,自己一死了之。
吳為在黑暗中已經坐了很久。
對于四歲多的吳為,黑暗既不可怕也不可憎,黑暗于她反倒是一本打開的書。
當黑暗将大地漸漸籠罩之時,她便興味盎然地開始了對黑暗的閱讀,不但極有耐力,還在黑暗中讀出了光亮。
直到葉蓮子将她一把摟進懷抱,吳為才潦草、不舍地轉過神色恍惚執拗的臉,好像知道葉蓮子會回來。
默契地朝葉蓮子輕輕一笑。
這笑裡有點未老先衰的怆然、豁然、逆來順受。
接着那輕笑又被歉疚打住,好像不是這個世界而是她對葉蓮子不公正,她為這個不公正而負疚;然後發出一聲有點凄然的輕歎,這聲歎息使四歲多的吳為在某些方面有了成熟的意味。
對黑暗的閱讀着實累着了她,歎息之後罷手似的,不再深究也深究不亍地頭一歪,睡着了。
就像合上了一本未曾讀完、暫時也不打算再讀的書。
這個閱讀要等若幹年後才能在黃土高原上得到延續。
應該說她對閱讀塬的酷愛早在此時做了鋪墊,也就難怪她對那閱渎駕輕就熟。
一月底,顧秋水送走了鄒可仁一家。
顧秋水并非不想離開這個戰亂之地,可是除了兩袋米,他沒有足夠的盤纏,而且他需要的是三張船票。
他隻能奮勇地說,社裡需要留人照顧。
鄒可仁給顧秋水留了一百塊錢,臨上船的時候,又把公私兩方面的事托付一遍:“我想了想,你留下短期照顧一下也好,而且再沒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顧秋水大包大攬地說:“有我在,你盡管放心。
” 鄒太太說:“相處這麼多年,這我們還不知道?再沒有像你這樣熱誠可靠的人了。
” 顧秋水心裡冷冷地笑着,這樣熱誠可靠才給我留一百塊錢?就不想想空前糧荒的香港,一斤米是什麼價錢? 鄒可仁又說:“無論時局怎樣,最後大家在桂林會齊吧。
中共方面營救被困香港的民主愛國人士、文化人士,差不多也都集中到了桂林;方方面面的力量既然都撤到廣西,也就便于開展我們的工作了。
”沒過多久,香港總督向日本人挂出了白旗,趾高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