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
而以不變應萬變的對手,也就成了不好對付的對手。
也就難怪顧秋水有了那樣的沖動一真想拿個鐵錘把葉蓮子的腦袋砸開,讓她那不開竅的腦袋開開竅。
何況葉蓮子将手燙傷,更讓顧秋水怒火三丈,覺得她是有意把手燙末給他看,用苦肉計的辦法脅迫他的憐憫。
吳為看看葉蓮子又看看顧秋水,四歲多的她還不會對眼前發生的事情作出判斷,但她确知,突然在生活中出現、讓她叫做爸爸的這個人,就是她饑餓的時候媽媽不敢給她買飯吃的人,就是他一說什麼媽媽就比遭了天津大水還膽顫心驚的人……想不到逆來順受的葉蓮子還有這樣的本事。
顧秋水說:“好吧,那你就得為這個‘我不’付出代價。
”說完扭頭就走了。
葉蓮子沒有哀求。
按照她的人生經驗,誰也不會因了她的哀求就會對她稍加慈悲。
地抱起吳為,站在異鄉的平台上,凄惶地看着顧秋水越走越遠的身影”這才明白,此情此景,與顧秋水四年多前的北平之别,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
顧秋水說到做到,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錢花?他一概不聞不問。
不是顧秋水心狠手辣,也不是他小氣,他隻是想用這個辦法把葉蓮子逼走。
一旦過問這些,葉蓮子又會生出幻想,以為他回心轉意,願意留下她們母女。
剩下的路費沒有幾個了,葉蓮子又不能去找顧秋水,那他就會采取更為極端的辦法趕走她們母女。
她到小店買了一些粗瓷碗,又買了一袋大米。
以她一米五五的身高,不到一百磅的體重,豪邁地将那袋米扛上平台。
居住的小區沒有自來水,就拎着水桶到遠處有自來水的地方提,一手拖着吳為,一手拎着水桶。
不能快走,快走吳為跟不上,隻好走一步、等一等,水的重量就加倍重在了手上。
學着當地人的樣子,葉蓮子煮了米飯盛在碗裡,上面再澆點青菜。
不會說廣東話,把價錢寫在一塊紙闆上,有人問價,就指指紙闆,人家也就以為她是啞巴,不再問了,隻管吃了付錢就是。
好在這裡是貧民區,出苦力的工人很多,這碗實實在在、可以飽肚的蓋澆飯很受歡迎。
何況她心地善良,又比别人裝得更滿,所以銷路很好。
這使她覺得自己還有點能力,就像蠟燭,白天顯不出光亮,到了晚上,就顯出來了。
轉眼就是冬天,如果沒有錢,香港的冬天就很陰冷。
不像在東北老家,可以上山撿點落葉、柴火,生個火炕;也不像在天津包家,房子裡有暖氣。
當然更不能帶着吳為出去賣飯,街上更冷。
風從海上刮過來,深入、全面地刺進骨頭,還帶着一點鹹腥的味道,有一番腌在鹹菜缸裡濕嗒嗒的鹹冷。
葉蓮子隻好把吳為鎖在屋子裡,讓她坐在床上,再甩棉被把她圍在當中,地上放個便盆。
再三叮囑她:“南南不哭、不怕,媽媽很快就回來,等媽媽回來給你買糖糖、買果果,啊!” 葉蓮子說的糖,就是廣東盛産的土紅糖,價錢便宜,據說還能補血。
吳為仰着小臉,包打天下地應着:“我不哭——我不哭——我不哭——”從來沒有像别的孩子那樣須臾不離母親地吵鬧,也不曾阻攔過葉蓮子外出賣飯。
吳為的确不怕。
直至長大以後,面對十分陰險的事物也不懂得怕。
傻大膽再加莽撞,反倒幫助她渡過一個個難關。
葉蓮子一步一回頭地看着,自顧自在床上翻疊手帕的吳為,每次都難以邁出那個窄小的房門。
可她不走怎麼辦?眼瞅着娘兒倆又要沒飯吃了。
吳為卻不眷戀葉蓮子,很有興味地翻疊着媽媽的一方小手帕。
她愛媽媽的小手帕,小手帕一張,可以疊出各種不同的花樣,樣樣都是她自己做出來的。
她一面疊弄着小手帕,一面唱兒歌般地重複着:“我不哭,我不怕。
我不哭,我不怕……”這可不是她的兒歌又是什麼? 玩膩了就下地,到小櫃上去拿杯子,喝一點媽媽給她泡在杯子裡的紅糖水,多麼好喝啊!紅糖水是嬸除了媽媽之外的最愛。
所以她就有了很多尿,一會兒再爬下床撤尿,還會小心對準便盆,不讓尿灑在地闆上,不然媽媽又要像在二太太家那樣,趴在地上擦地闆了。
吳為差不多忘記了包家的日子,可永遠忘不了葉蓮子趴在樓梯上擦地闆的情景。
每每葉蓮子從街上賣飯回來,見到便盆裡很多的尿卻沒有灑在地上,再看看還圍在棉被裡的吳為,除了沒有自己給她圍得那麼嚴實,似乎什麼變化也沒有。
她照例問問吳為:“冷不冷啊!” “不冷。
”“餓不餓啊?” “不餓。
”都是讓葉蓮子安心的回答。
可是等到葉蓮子做好飯,吳為也不怕燙,拼命往嘴裡扒。
一面扒,一面緊盯着面前那一盤豆腐炒菠菜。
吃着、吃着;她會擡起頭來,對媽媽一笑,說:“媽媽,好吃,”有點不好意思,好像隻顧吃忘了媽媽。
賣飯掙的錢,不但掙出了她們兩個人的房租、吃喝,還能給吳為買點香蕉——揀那些不太新鮮、皮上開始長黑斑的,價錢便宜得多。
所以吳為就是有了錢之後,買香蕉也挑那種長了黑斑的。
直到她寫的書在歐洲很多國家出版,應出版社之邀到歐洲那些國家推銷她的書,出版社的人見她好端端的新鮮香蕉不吃,總要放到皮上長了黑斑的時候才吃,都非常奇怪。
最後她終于知道,新鮮的香蕉有多麼香甜,不該等到長了黑斑才吃。
雜志社裡的一些好事之徒對顧秋水說:“孩子剛來,怎麼也不給她買些點心?” 顧秋水皺皺眉頭,算是回答。
在雜志社服務部賣書的阿棠,很喜歡小孩,買了些廣式點心請顧秋水帶給吳為,不知道顧秋水是很少上山去看她們母女的。
雖然吳為沒有吃到阿棠給她買的點心,但她在香港得到的甜蜜,卻是她所不認識的阿棠給的。
有人從山上來,說到葉蓮子在擺地攤賣飯。
顧秋水不但不憐憫反倒心生恨意,認為葉蓮子有意給他丢人,心想,誰讓你來的?活該,受着去吧!暗中還盼着頂好沒有人買她的飯,讓她生計無着,熬不下去,也好早日打道回府。
直到一九四一年底珍珠港事件,她們母女二人過的就是這種日子。
好端端的一天,日本飛機說到就到了頭頂,而葉蓮子還在街上賣飯,她擡起頭,傻傻地看着天上的飛機,不知道那意味着什麼。
不要說她沒有想到,就在不久之前,連美國人也沒想到,連太平洋艦隊也沒想到,這些飛機偷襲了夏威夷群島中的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把美國太平洋艦隊炸了個灰飛煙滅,緊接着又來轟炸威克島、關島、馬尼拉、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英、美軍。
直到炸彈落下,鮮血噴湧,血肉橫飛,滿街繁華瞬間化為斷壁殘垣,歌舞升平變做鬼哭狼嚎,葉蓮子才丢下飯攤,冒着炸彈就往家跑。
多少次被防空人員攔住,讓她到防空洞裡躲一躲,她隻管叫道:“南南,我的南南!”萬幸的是她們那棟小樓,在變做一片瓦礫的樓群中,竟還像從前那樣搖搖欲墜地站立着! 正當她慶幸那棟小樓一息尚存的時候,一聲聲從未聽到過的、天塌地陷的巨響,再次沖進她的耳膜,無形而又擠滿空間的氣浪猛然把她掀倒在地。
她看到,一顆炸彈當當正正落在緊挨她們那棟小樓的十字路口。
她的眼睛一陣灼燙、灼痛,好像炸彈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落進了她的眼裡。
她絕望地想,完啦!那個為了生計不得不反鎖在家裡的南南,這回是完啦! 她再也看不見這個從生下來連一塊好糖、一頓好飯也沒吃過,一件玩具也沒有過,總是穿着用’她舊衣改制的衣裙、鞋子,除媽媽的笑臉以外一個好臉色也沒見過,從不訴苦、從不索求,隻在世上.辛苦活了四年多卻又不懂得是在受苦,因而以為世界就是這樣無情的小女兒了。
南南的小臉浮現在她的眼前,不是眼下這一張,而是兩歲多的那-‘張,對二太太讨好地笑着硝煙過去,她簡直不能相信,她們那棟搖搖欲墜的小樓,竟還在周圍的烈火中飄搖着。
葉蓮子跑上平台,踹進門去,屋子裡的瓶瓶罐罐全被震掉地上,所有的東西都挪了窩,亂作一團。
吳為也被氣浪從床上掀到地下,見到葉蓮子不哭也不鬧,隻是圓睜着一雙不明就裡的眼睛,翻轉身去把屁股給葉蓮子看,說:“媽媽,屁股疼。
”葉蓮子撲上前去,抱起吳為卻又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号啕起來…… 這也是吳為惟一次聽到過的,葉蓮子的号啕。
她伸出小手,抹着葉蓮子臉上洶湧的淚說:“媽媽不哭,媽媽不哭。
” 葉蓮子把臉頰往吳為厚厚、溫暖的小手掌上更緊地貼過去,可這并不能止住她的傷痛。
每份痛苦都像一份病痛,都有一份治療它的特别藥方,除了那個藥方,再好的藥也沒有用啊。
天黑了下來,炮火熄滅了這個城市,燈紅酒綠、活蹦亂跳的香港瞎了。
隻有當炸彈再次爆炸時,香港才會在閃爍的火光中做瞬間的跳躍,如垂死前的掙紮。
每一聲呼嘯的炸彈,都像瞄着她們這棟小樓,而小樓似乎比整個香港都泰然地在炸彈不斷的爆炸中等待着一個結局的到來。
葉蓮子終于承認,她是無助的了。
其實自顧秋水北平一别之後,她面臨的就是這種境地。
她根本不明白,一再将她們救出困境的其實是她自己。
遺憾的是直到離開人世,她都以為自己是個弱者。
這一顆幾乎将她們母女分離的炸彈,使葉蓮子再不敢丢下吳為出去賣飯,而一天之内,所有米店也都關張,說是要等人們更饑餓的時候米店商人才會抛出米來。
香港陷入了饑餓,人人都在為買不到吃的發愁。
隻有這個時候,窮人和富人才有了共同的憂慮。
而以不變應萬變的對手,也就成了不好對付的對手。
也就難怪顧秋水有了那樣的沖動一真想拿個鐵錘把葉蓮子的腦袋砸開,讓她那不開竅的腦袋開開竅。
何況葉蓮子将手燙傷,更讓顧秋水怒火三丈,覺得她是有意把手燙末給他看,用苦肉計的辦法脅迫他的憐憫。
吳為看看葉蓮子又看看顧秋水,四歲多的她還不會對眼前發生的事情作出判斷,但她确知,突然在生活中出現、讓她叫做爸爸的這個人,就是她饑餓的時候媽媽不敢給她買飯吃的人,就是他一說什麼媽媽就比遭了天津大水還膽顫心驚的人……想不到逆來順受的葉蓮子還有這樣的本事。
顧秋水說:“好吧,那你就得為這個‘我不’付出代價。
”說完扭頭就走了。
葉蓮子沒有哀求。
按照她的人生經驗,誰也不會因了她的哀求就會對她稍加慈悲。
地抱起吳為,站在異鄉的平台上,凄惶地看着顧秋水越走越遠的身影”這才明白,此情此景,與顧秋水四年多前的北平之别,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
顧秋水說到做到,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錢花?他一概不聞不問。
不是顧秋水心狠手辣,也不是他小氣,他隻是想用這個辦法把葉蓮子逼走。
一旦過問這些,葉蓮子又會生出幻想,以為他回心轉意,願意留下她們母女。
剩下的路費沒有幾個了,葉蓮子又不能去找顧秋水,那他就會采取更為極端的辦法趕走她們母女。
她到小店買了一些粗瓷碗,又買了一袋大米。
以她一米五五的身高,不到一百磅的體重,豪邁地将那袋米扛上平台。
居住的小區沒有自來水,就拎着水桶到遠處有自來水的地方提,一手拖着吳為,一手拎着水桶。
不能快走,快走吳為跟不上,隻好走一步、等一等,水的重量就加倍重在了手上。
學着當地人的樣子,葉蓮子煮了米飯盛在碗裡,上面再澆點青菜。
不會說廣東話,把價錢寫在一塊紙闆上,有人問價,就指指紙闆,人家也就以為她是啞巴,不再問了,隻管吃了付錢就是。
好在這裡是貧民區,出苦力的工人很多,這碗實實在在、可以飽肚的蓋澆飯很受歡迎。
何況她心地善良,又比别人裝得更滿,所以銷路很好。
這使她覺得自己還有點能力,就像蠟燭,白天顯不出光亮,到了晚上,就顯出來了。
轉眼就是冬天,如果沒有錢,香港的冬天就很陰冷。
不像在東北老家,可以上山撿點落葉、柴火,生個火炕;也不像在天津包家,房子裡有暖氣。
當然更不能帶着吳為出去賣飯,街上更冷。
風從海上刮過來,深入、全面地刺進骨頭,還帶着一點鹹腥的味道,有一番腌在鹹菜缸裡濕嗒嗒的鹹冷。
葉蓮子隻好把吳為鎖在屋子裡,讓她坐在床上,再甩棉被把她圍在當中,地上放個便盆。
再三叮囑她:“南南不哭、不怕,媽媽很快就回來,等媽媽回來給你買糖糖、買果果,啊!” 葉蓮子說的糖,就是廣東盛産的土紅糖,價錢便宜,據說還能補血。
吳為仰着小臉,包打天下地應着:“我不哭——我不哭——我不哭——”從來沒有像别的孩子那樣須臾不離母親地吵鬧,也不曾阻攔過葉蓮子外出賣飯。
吳為的确不怕。
直至長大以後,面對十分陰險的事物也不懂得怕。
傻大膽再加莽撞,反倒幫助她渡過一個個難關。
葉蓮子一步一回頭地看着,自顧自在床上翻疊手帕的吳為,每次都難以邁出那個窄小的房門。
可她不走怎麼辦?眼瞅着娘兒倆又要沒飯吃了。
吳為卻不眷戀葉蓮子,很有興味地翻疊着媽媽的一方小手帕。
她愛媽媽的小手帕,小手帕一張,可以疊出各種不同的花樣,樣樣都是她自己做出來的。
她一面疊弄着小手帕,一面唱兒歌般地重複着:“我不哭,我不怕。
我不哭,我不怕……”這可不是她的兒歌又是什麼? 玩膩了就下地,到小櫃上去拿杯子,喝一點媽媽給她泡在杯子裡的紅糖水,多麼好喝啊!紅糖水是嬸除了媽媽之外的最愛。
所以她就有了很多尿,一會兒再爬下床撤尿,還會小心對準便盆,不讓尿灑在地闆上,不然媽媽又要像在二太太家那樣,趴在地上擦地闆了。
吳為差不多忘記了包家的日子,可永遠忘不了葉蓮子趴在樓梯上擦地闆的情景。
每每葉蓮子從街上賣飯回來,見到便盆裡很多的尿卻沒有灑在地上,再看看還圍在棉被裡的吳為,除了沒有自己給她圍得那麼嚴實,似乎什麼變化也沒有。
她照例問問吳為:“冷不冷啊!” “不冷。
”“餓不餓啊?” “不餓。
”都是讓葉蓮子安心的回答。
可是等到葉蓮子做好飯,吳為也不怕燙,拼命往嘴裡扒。
一面扒,一面緊盯着面前那一盤豆腐炒菠菜。
吃着、吃着;她會擡起頭來,對媽媽一笑,說:“媽媽,好吃,”有點不好意思,好像隻顧吃忘了媽媽。
賣飯掙的錢,不但掙出了她們兩個人的房租、吃喝,還能給吳為買點香蕉——揀那些不太新鮮、皮上開始長黑斑的,價錢便宜得多。
所以吳為就是有了錢之後,買香蕉也挑那種長了黑斑的。
直到她寫的書在歐洲很多國家出版,應出版社之邀到歐洲那些國家推銷她的書,出版社的人見她好端端的新鮮香蕉不吃,總要放到皮上長了黑斑的時候才吃,都非常奇怪。
最後她終于知道,新鮮的香蕉有多麼香甜,不該等到長了黑斑才吃。
雜志社裡的一些好事之徒對顧秋水說:“孩子剛來,怎麼也不給她買些點心?” 顧秋水皺皺眉頭,算是回答。
在雜志社服務部賣書的阿棠,很喜歡小孩,買了些廣式點心請顧秋水帶給吳為,不知道顧秋水是很少上山去看她們母女的。
雖然吳為沒有吃到阿棠給她買的點心,但她在香港得到的甜蜜,卻是她所不認識的阿棠給的。
有人從山上來,說到葉蓮子在擺地攤賣飯。
顧秋水不但不憐憫反倒心生恨意,認為葉蓮子有意給他丢人,心想,誰讓你來的?活該,受着去吧!暗中還盼着頂好沒有人買她的飯,讓她生計無着,熬不下去,也好早日打道回府。
直到一九四一年底珍珠港事件,她們母女二人過的就是這種日子。
好端端的一天,日本飛機說到就到了頭頂,而葉蓮子還在街上賣飯,她擡起頭,傻傻地看着天上的飛機,不知道那意味着什麼。
不要說她沒有想到,就在不久之前,連美國人也沒想到,連太平洋艦隊也沒想到,這些飛機偷襲了夏威夷群島中的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把美國太平洋艦隊炸了個灰飛煙滅,緊接着又來轟炸威克島、關島、馬尼拉、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英、美軍。
直到炸彈落下,鮮血噴湧,血肉橫飛,滿街繁華瞬間化為斷壁殘垣,歌舞升平變做鬼哭狼嚎,葉蓮子才丢下飯攤,冒着炸彈就往家跑。
多少次被防空人員攔住,讓她到防空洞裡躲一躲,她隻管叫道:“南南,我的南南!”萬幸的是她們那棟小樓,在變做一片瓦礫的樓群中,竟還像從前那樣搖搖欲墜地站立着! 正當她慶幸那棟小樓一息尚存的時候,一聲聲從未聽到過的、天塌地陷的巨響,再次沖進她的耳膜,無形而又擠滿空間的氣浪猛然把她掀倒在地。
她看到,一顆炸彈當當正正落在緊挨她們那棟小樓的十字路口。
她的眼睛一陣灼燙、灼痛,好像炸彈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落進了她的眼裡。
她絕望地想,完啦!那個為了生計不得不反鎖在家裡的南南,這回是完啦! 她再也看不見這個從生下來連一塊好糖、一頓好飯也沒吃過,一件玩具也沒有過,總是穿着用’她舊衣改制的衣裙、鞋子,除媽媽的笑臉以外一個好臉色也沒見過,從不訴苦、從不索求,隻在世上.辛苦活了四年多卻又不懂得是在受苦,因而以為世界就是這樣無情的小女兒了。
南南的小臉浮現在她的眼前,不是眼下這一張,而是兩歲多的那-‘張,對二太太讨好地笑着硝煙過去,她簡直不能相信,她們那棟搖搖欲墜的小樓,竟還在周圍的烈火中飄搖着。
葉蓮子跑上平台,踹進門去,屋子裡的瓶瓶罐罐全被震掉地上,所有的東西都挪了窩,亂作一團。
吳為也被氣浪從床上掀到地下,見到葉蓮子不哭也不鬧,隻是圓睜着一雙不明就裡的眼睛,翻轉身去把屁股給葉蓮子看,說:“媽媽,屁股疼。
”葉蓮子撲上前去,抱起吳為卻又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号啕起來…… 這也是吳為惟一次聽到過的,葉蓮子的号啕。
她伸出小手,抹着葉蓮子臉上洶湧的淚說:“媽媽不哭,媽媽不哭。
” 葉蓮子把臉頰往吳為厚厚、溫暖的小手掌上更緊地貼過去,可這并不能止住她的傷痛。
每份痛苦都像一份病痛,都有一份治療它的特别藥方,除了那個藥方,再好的藥也沒有用啊。
天黑了下來,炮火熄滅了這個城市,燈紅酒綠、活蹦亂跳的香港瞎了。
隻有當炸彈再次爆炸時,香港才會在閃爍的火光中做瞬間的跳躍,如垂死前的掙紮。
每一聲呼嘯的炸彈,都像瞄着她們這棟小樓,而小樓似乎比整個香港都泰然地在炸彈不斷的爆炸中等待着一個結局的到來。
葉蓮子終于承認,她是無助的了。
其實自顧秋水北平一别之後,她面臨的就是這種境地。
她根本不明白,一再将她們救出困境的其實是她自己。
遺憾的是直到離開人世,她都以為自己是個弱者。
這一顆幾乎将她們母女分離的炸彈,使葉蓮子再不敢丢下吳為出去賣飯,而一天之内,所有米店也都關張,說是要等人們更饑餓的時候米店商人才會抛出米來。
香港陷入了饑餓,人人都在為買不到吃的發愁。
隻有這個時候,窮人和富人才有了共同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