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
董貴左想右想:“還是一步步來比較穩當,先到江蘇淮安落腳,那是一一二師駐地,你父親還在那裡,看看情況再做到香港去的打算。
就是去你父親那裡一路也很危險,一個孤身年輕女人帶着個三歲多的孩子,又沒個伴兒,還要經過日本敵占區、汪精衛的敵僞區……” 葉蓮子頭也不擡,還是那句話:“我行。
” 董貴先去打聽南下路線,然後前前後後對葉蓮子交代了幾遍,在哪兒-下車,在哪兒換車,換什麼車,到什麼地方找什麼人聯絡,最後聯絡人會送她到一一二師的駐地……葉蓮子一遍又一遍默記在心。
又幫葉蓮子賣掉僅存的镯子。
這隻金镯子自顧秋水走後葉蓮于就沒有戴過,隻在夜深入靜吳為睡着之後,才拿出來套在手腕上細細端詳,這一端詳就像和顧秋水相會了一番……為了千裡尋夫,現在隻好把它賣了。
賣了镯子,董貴又帶她到銀行兌換了通行于各個占區的貨币,買了火車票,送她們上了去徐州的火車。
董貴是一千個、一萬個對得起顧秋水的囑托了。
葉蓮子從來沒忘記過董貴對她的關照,常常對吳為念叨董貴一家的情誼,可是他們從此一别再沒見過面,雖然二十年後也就是七十年代,他們都住在北京西直門附近。
本以為解放以後是窮人的天下,可是他們又有了别的煩惱,在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他們不得不丢掉人和人之間那份溫馨,去奔他們的日子。
直到葉蓮子去世後吳為才找到他們,董貴和他的妻子都還健在。
吳為一進門,他們就老淚縱橫地說:“你媽太不易、太不易啦,你能長大也是太不易、太不易啦……” 他們相對無言,隻能不停地流下濃縮着他們一生辛酸的淚。
回家之後,吳為激動地對胡秉宸說到與董貴的會面,胡秉宸隻待答不理地點了點頭。
到徐州後沒有當即轉往淮安的汽車,葉蓮子母女非得在徐州過夜不可。
雖然北平和天津也是日本人的天下,可還不像這裡,如此赤裸地對人訴說着亡國的慘狀。
每棟燒焦的房子都像一顆死去的頭顱,黑洞洞的窗戶像大張着的嘴,凝固着臨死前的呼救和死不暝目的控訴。
僥幸留下的半堵牆壁,像一本被槍彈翻閱過的書,每一個彈孔、每一處焚燒的地方都是劫難的字符。
最讓人恐懼的是被日本人強暴後又殺死的女人,她們陰戶裡插着木棒或是鐵具。
日本人的的确确是有創造力的民族,凡是人類無法想像的殘暴的生命雜耍,都被日本人發掘得淋漓盡緻,也許連希特勒都不如日本人那樣,能把殺人變成一項精雕細刻的手藝。
葉蓮子像是等過鬼門關,抱着吳為,提着一個小箱子,排在出站隊伍中一步步往前挪。
眼見一個獨行青年男子被拉出隊伍,——那時,獨自進入敵占區的男人或女人都會被日本人懷疑為奸細。
随着一聲槍響,鮮紅的血美如詩畫飛濺開來,灑落在四周束手待斃的人群中。
葉蓮子一把将吳為的腦袋按進懷裡,又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吳為不哭,小小的身子卻猛烈抖動着。
日本兵聲色俱厲地對她說:“快點,快點廣她努力想要邁出沉重無比的腳,可沒等她邁出自己的腳,日本兵的槍托就重重地打在她的背上,手裡的箱子也就掉在地上,裡面的東西撒了一地。
她放下吳為,手腳并用,忙把散落在地的東西扒拉到站口外,然後再往箱子裡撿,要是丢了這些必要的衣物,她們就真是饑寒交迫了。
吳為也蹲了下來,一邊膽怯地用小眼睛瞄着日本兵,一邊幫葉蓮子往箱子裡撿東西。
幸虧有吳為,日本人才不緻懷疑葉蓮子是奸細,隻對攤在地上的箱子看了看就放行了。
葉蓮子驚魂未定地走出車站,明知應該趕快逃離這個虎口,可不知何去何從,哪裡好像都是魔窟。
往東走幾步退了回來,往西走幾步又退了回來……除了從車站陸陸續續走出的人和不時在街上遊蕩的餓狗,滿街沒有一個活物。
望望從站裡出來的旅客,各個都像死裡逃生的灰狗,夾着尾巴、貼着牆根嗖嗖地、溜溜地疾走,想找個人打聽一下都不好張嘴。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沒把腦袋紮進胸口的旅客,便趕快上前打探住店的事。
那人把她帶到附近一家小店,還幫她提着箱子,隻是一路無話。
她千謝萬謝,那人還是無言地苦着臉,走了。
嘴上總是叼着香煙的枉僞軍軍官在小店裡走來走去,一面噴煙吐霧,一面吆五喝六地使喚着他們的馬弁或是店小二,好像這裡不是小店而是兵營。
店後的竈膛裡妪着濕柴火,店面裡的煙氣更加混濁,大白天也看不清人們的嘴臉,又在人們臉上添上如許的猙獰。
葉蓮子的目光小心翼翼在煙中搜索,希望看到一個女人。
可是除她和吳為,即便有個把女人往來,也是賣春的女人。
向店老闆租房時,旁邊一個僞警官說道:“聽說話,你是東北的口音。
” 她不敢說是也不敢說不是,隻是歪着頭求助地看着店東。
那僞警官挺有人情味兒,說:“咱們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呀。
”不過再調轉頭來臉色就酷了起來,“你一個人能大老遠的跑到這裡,也真不簡單……”已經站在老虎嘴下的時候就是害怕也沒有用了,葉蓮子隻有聽天由命垂頭而立、還好,他沒有再刁難就走回自己房間去了。
恰巧在葉蓮子隔壁! 到了晚上,小店更是熱鬧而不是更加安靜,她那間小房前後左右住的都是汪僞軍官,各房之間隻隔一牆薄闆,四周的酗酒聲、麻将聲、狎弄聲,聲聲入耳。
其中倒是有許多東北口音。
偏偏有人對着牆闆怪聲地咳,葉蓮子甚至看見一隻眼睛,在寬闊的牆闆縫裡閃爍又閃爍。
看遍窄小的房子,再低頭看看自己的手掌,苦于想刁;出辦法擋住外面的世界,隻能用椅子把房門毫無意義地頂了又頂。
這就是她面對一個兇險世界所能想出的保護自己的辦法。
這辦法以後就成了她的常規武器,用來對付無數可怕的夜晚。
惟恐有人進來鬧事,葉蓮子一夜沒敢合眼,連吳為都斂聲屏氣,睜着驚恐的眼睛,傾聽着四周的動靜。
也許正是一點鄉情,那些當兵的才沒來刁難。
第二天登上去淮安的汽車,同座的正是那個自稱老鄉的僞警官。
他說:“你到淮安去對不對?” 葉蓮子隻好點頭承認。
“幹嗎去?”“找我父親。
” “你父親在那邊幹什麼?” “經商。
” “東北人這時候到淮安經什麼商!”說到這裡,他似乎沒有再逼問下去的意思,而是往椅子背上一靠,開始閉目養神。
葉蓮子的心跳得又快又。
向,她真擔心一旁的僞警官聽見,可又無處逃遁,隻有假作鎮定,直挺挺地坐着。
僞警官很快下車了,臨下車前低聲對葉蓮子說:“我知道你去淮安找什麼人。
你說你父親在那裡經商,不對,淮安以北駐的都是抗日東北軍。
你可要多加小心,前面還有好長的路呢!”對着那個遠去的背影,她默默地說了聲謝謝。
一下汽車就到了東北軍的地盤淮安。
可是距董貴告訴她的那個聯絡點還有十幾裡,隻好雇輛人力車,按董貴說的路線,向淮安附近一個小鎮而去。
拉車的是個身強力壯、臉色陰沉的小夥兒,沒穿上衣,肌肉強健的後背在陽光下閃着生機勃勃的光澤。
即将收割的秋莊稼經過腰際,行走在莊稼圍。
屏的土路上,就像被埋葬在莊稼地裡。
葉蓮子左看右看,希望碰見一個行人,可是沒有,一個也沒有,太陽底下隻有他們三個人,四周靜得都能聽見莊稼成熟的聲音。
吳為也在她的懷裡睡着了,經過一路折騰,現在就是在她耳邊打雷,地也醒不了了。
路也好像越走越背,越走越像是往回而不是前行,她也不敢問,問又有什麼用?天這麼高,地這麼遠,哪兒能夠得着,抓得着一縷安全? 走到一個僻靜之處,拉車的不聲不響将車停下,并回頭朝她望着,葉蓮子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她垂下眼睛看看腳下的皮箱,期望這隻皮箱能在關鍵時候起點作用。
拉車的說:“歇歇腳,那邊地裡有口井,我去喝口水。
”說罷,就丢下她們走了。
她縮頭縮腦坐在車上。
莊稼地裡一片此起彼伏的蟲鳴,似暗藏殺機,歎暗藏着激戰前夜的騷動不安。
很長時間也不見拉車人回來,葉蓮子更加焦急,似乎時間拉得越長陰謀醞釀得越大。
終于聽到背後漸走漸近的腳步,她絕望地想,來了,來了,可又不敢回頭張望。
她的兩眼在太陽底下發了花,一陣陣黑霧也随之在眼前浮升滾騰。
拉車人轉到她的面前,看出她的恐懼,冷冷笑着把手裡一個甜瓜遞給她,說:“想必你們連飯也沒吃、水也沒喝吧?這個甜瓜你拿着。
” 葉蓮子不敢接也不敢不接,盡量往靠背上縮着身子。
拉車人也不強讓,順手把甜瓜放在葉蓮子腳下的踏闆上,拉起車又往前走了。
當越來越多的樹、越來越多的房子出現時,葉蓮子才知道地多慮了。
’付錢時拉車人冷冷地接下錢,沒說個什麼就走了,把葉蓮子尴尬地丢在那裡。
她們終于找到了聯絡員的家。
結婚時葉蓮子曾想,她是再也不會回這個家了,可是才過五六年,她就回來了,而且落魄成這個樣子。
結婚時的風光已成舊事,師裡入無不稱贊的“郎才女貌”,這樣快就殘敗凋零,天各一方。
葉蓮子一眼就認出,繼母穿的居然還是參加她婚禮時做的一件旗袍,而自己的風采不但早已消散,嫁衣也早就進了當鋪。
“回來啦。
”繼母說。
對着這樣落魄的人真就沒法兒客氣,然後看看吳為,“這就是南南?” “叫姥姥。
”吳為吓得緊往後捎。
“認生呢。
”葉蓮子忙說。
繼母并不在意,葉蓮子本不是她的女兒。
“路上還好走吧?”父親比她沒出嫁之前客氣許多。
“好——好走。
” 在父親的眼裡,葉蓮子再不是那個瘦弱的鄉下小姑娘而是個成年婦女了。
可幼年時就鑄在她身上的畏瑟不但沒有消逝,反倒亨那懵懂之上又增添了一種頗為明确、自覺、滄桑的畏,讓葉志清一陣悲從衷來,——不論怎樣,父親還是父親。
“老顧家真行,自己家的媳婦卻——推六二五。
”繼母從髻子上抽下簪子,一邊挖着耳朵眼兒一邊評論着。
“是我自己要走的。
” “想必也是待不下去吧。
”繼母一針見血地說。
葉蓮子求救地望望父親。
父親說:“把行李放下,先去洗把臉,再煮點兒東西吃吧。
”吳為就貼着葉蓮子的腿出去了。
她們的腳後跟剛擦過門檻,就聽見繼母對父親說:“你打算怎麼辦?” 父親說:“給她男人寫封信吧。
” “蓮子不是說到婆家之前就給他寫了信,怎麼老不回信?你指望那個拆白黨能來接她們?我早、就看出他不是個東西,沒和蓮子結婚前就跳郭連長家的牆,一邊打牌一邊和李營長的太太吊膀子。
” 父親的目光頻頻向外掃去,他怕葉蓮子聽見,她這會兒是山窮水盡哪。
“你當初為什麼不說?” “你們家蓮子閨女做得不耐煩了嘛。
” 葉志清有點不悅,“蓮子不是那樣的人。
” “忘了她塞在你口袋裡的字條了?”父親沒的說了,無形中就有些埋怨葉蓮子,若是
董貴左想右想:“還是一步步來比較穩當,先到江蘇淮安落腳,那是一一二師駐地,你父親還在那裡,看看情況再做到香港去的打算。
就是去你父親那裡一路也很危險,一個孤身年輕女人帶着個三歲多的孩子,又沒個伴兒,還要經過日本敵占區、汪精衛的敵僞區……” 葉蓮子頭也不擡,還是那句話:“我行。
” 董貴先去打聽南下路線,然後前前後後對葉蓮子交代了幾遍,在哪兒-下車,在哪兒換車,換什麼車,到什麼地方找什麼人聯絡,最後聯絡人會送她到一一二師的駐地……葉蓮子一遍又一遍默記在心。
又幫葉蓮子賣掉僅存的镯子。
這隻金镯子自顧秋水走後葉蓮于就沒有戴過,隻在夜深入靜吳為睡着之後,才拿出來套在手腕上細細端詳,這一端詳就像和顧秋水相會了一番……為了千裡尋夫,現在隻好把它賣了。
賣了镯子,董貴又帶她到銀行兌換了通行于各個占區的貨币,買了火車票,送她們上了去徐州的火車。
董貴是一千個、一萬個對得起顧秋水的囑托了。
葉蓮子從來沒忘記過董貴對她的關照,常常對吳為念叨董貴一家的情誼,可是他們從此一别再沒見過面,雖然二十年後也就是七十年代,他們都住在北京西直門附近。
本以為解放以後是窮人的天下,可是他們又有了别的煩惱,在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他們不得不丢掉人和人之間那份溫馨,去奔他們的日子。
直到葉蓮子去世後吳為才找到他們,董貴和他的妻子都還健在。
吳為一進門,他們就老淚縱橫地說:“你媽太不易、太不易啦,你能長大也是太不易、太不易啦……” 他們相對無言,隻能不停地流下濃縮着他們一生辛酸的淚。
回家之後,吳為激動地對胡秉宸說到與董貴的會面,胡秉宸隻待答不理地點了點頭。
到徐州後沒有當即轉往淮安的汽車,葉蓮子母女非得在徐州過夜不可。
雖然北平和天津也是日本人的天下,可還不像這裡,如此赤裸地對人訴說着亡國的慘狀。
每棟燒焦的房子都像一顆死去的頭顱,黑洞洞的窗戶像大張着的嘴,凝固着臨死前的呼救和死不暝目的控訴。
僥幸留下的半堵牆壁,像一本被槍彈翻閱過的書,每一個彈孔、每一處焚燒的地方都是劫難的字符。
最讓人恐懼的是被日本人強暴後又殺死的女人,她們陰戶裡插着木棒或是鐵具。
日本人的的确确是有創造力的民族,凡是人類無法想像的殘暴的生命雜耍,都被日本人發掘得淋漓盡緻,也許連希特勒都不如日本人那樣,能把殺人變成一項精雕細刻的手藝。
葉蓮子像是等過鬼門關,抱着吳為,提着一個小箱子,排在出站隊伍中一步步往前挪。
眼見一個獨行青年男子被拉出隊伍,——那時,獨自進入敵占區的男人或女人都會被日本人懷疑為奸細。
随着一聲槍響,鮮紅的血美如詩畫飛濺開來,灑落在四周束手待斃的人群中。
葉蓮子一把将吳為的腦袋按進懷裡,又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吳為不哭,小小的身子卻猛烈抖動着。
日本兵聲色俱厲地對她說:“快點,快點廣她努力想要邁出沉重無比的腳,可沒等她邁出自己的腳,日本兵的槍托就重重地打在她的背上,手裡的箱子也就掉在地上,裡面的東西撒了一地。
她放下吳為,手腳并用,忙把散落在地的東西扒拉到站口外,然後再往箱子裡撿,要是丢了這些必要的衣物,她們就真是饑寒交迫了。
吳為也蹲了下來,一邊膽怯地用小眼睛瞄着日本兵,一邊幫葉蓮子往箱子裡撿東西。
幸虧有吳為,日本人才不緻懷疑葉蓮子是奸細,隻對攤在地上的箱子看了看就放行了。
葉蓮子驚魂未定地走出車站,明知應該趕快逃離這個虎口,可不知何去何從,哪裡好像都是魔窟。
往東走幾步退了回來,往西走幾步又退了回來……除了從車站陸陸續續走出的人和不時在街上遊蕩的餓狗,滿街沒有一個活物。
望望從站裡出來的旅客,各個都像死裡逃生的灰狗,夾着尾巴、貼着牆根嗖嗖地、溜溜地疾走,想找個人打聽一下都不好張嘴。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沒把腦袋紮進胸口的旅客,便趕快上前打探住店的事。
那人把她帶到附近一家小店,還幫她提着箱子,隻是一路無話。
她千謝萬謝,那人還是無言地苦着臉,走了。
嘴上總是叼着香煙的枉僞軍軍官在小店裡走來走去,一面噴煙吐霧,一面吆五喝六地使喚着他們的馬弁或是店小二,好像這裡不是小店而是兵營。
店後的竈膛裡妪着濕柴火,店面裡的煙氣更加混濁,大白天也看不清人們的嘴臉,又在人們臉上添上如許的猙獰。
葉蓮子的目光小心翼翼在煙中搜索,希望看到一個女人。
可是除她和吳為,即便有個把女人往來,也是賣春的女人。
向店老闆租房時,旁邊一個僞警官說道:“聽說話,你是東北的口音。
” 她不敢說是也不敢說不是,隻是歪着頭求助地看着店東。
那僞警官挺有人情味兒,說:“咱們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呀。
”不過再調轉頭來臉色就酷了起來,“你一個人能大老遠的跑到這裡,也真不簡單……”已經站在老虎嘴下的時候就是害怕也沒有用了,葉蓮子隻有聽天由命垂頭而立、還好,他沒有再刁難就走回自己房間去了。
恰巧在葉蓮子隔壁! 到了晚上,小店更是熱鬧而不是更加安靜,她那間小房前後左右住的都是汪僞軍官,各房之間隻隔一牆薄闆,四周的酗酒聲、麻将聲、狎弄聲,聲聲入耳。
其中倒是有許多東北口音。
偏偏有人對着牆闆怪聲地咳,葉蓮子甚至看見一隻眼睛,在寬闊的牆闆縫裡閃爍又閃爍。
看遍窄小的房子,再低頭看看自己的手掌,苦于想刁;出辦法擋住外面的世界,隻能用椅子把房門毫無意義地頂了又頂。
這就是她面對一個兇險世界所能想出的保護自己的辦法。
這辦法以後就成了她的常規武器,用來對付無數可怕的夜晚。
惟恐有人進來鬧事,葉蓮子一夜沒敢合眼,連吳為都斂聲屏氣,睜着驚恐的眼睛,傾聽着四周的動靜。
也許正是一點鄉情,那些當兵的才沒來刁難。
第二天登上去淮安的汽車,同座的正是那個自稱老鄉的僞警官。
他說:“你到淮安去對不對?” 葉蓮子隻好點頭承認。
“幹嗎去?”“找我父親。
” “你父親在那邊幹什麼?” “經商。
” “東北人這時候到淮安經什麼商!”說到這裡,他似乎沒有再逼問下去的意思,而是往椅子背上一靠,開始閉目養神。
葉蓮子的心跳得又快又。
向,她真擔心一旁的僞警官聽見,可又無處逃遁,隻有假作鎮定,直挺挺地坐着。
僞警官很快下車了,臨下車前低聲對葉蓮子說:“我知道你去淮安找什麼人。
你說你父親在那裡經商,不對,淮安以北駐的都是抗日東北軍。
你可要多加小心,前面還有好長的路呢!”對着那個遠去的背影,她默默地說了聲謝謝。
一下汽車就到了東北軍的地盤淮安。
可是距董貴告訴她的那個聯絡點還有十幾裡,隻好雇輛人力車,按董貴說的路線,向淮安附近一個小鎮而去。
拉車的是個身強力壯、臉色陰沉的小夥兒,沒穿上衣,肌肉強健的後背在陽光下閃着生機勃勃的光澤。
即将收割的秋莊稼經過腰際,行走在莊稼圍。
屏的土路上,就像被埋葬在莊稼地裡。
葉蓮子左看右看,希望碰見一個行人,可是沒有,一個也沒有,太陽底下隻有他們三個人,四周靜得都能聽見莊稼成熟的聲音。
吳為也在她的懷裡睡着了,經過一路折騰,現在就是在她耳邊打雷,地也醒不了了。
路也好像越走越背,越走越像是往回而不是前行,她也不敢問,問又有什麼用?天這麼高,地這麼遠,哪兒能夠得着,抓得着一縷安全? 走到一個僻靜之處,拉車的不聲不響将車停下,并回頭朝她望着,葉蓮子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她垂下眼睛看看腳下的皮箱,期望這隻皮箱能在關鍵時候起點作用。
拉車的說:“歇歇腳,那邊地裡有口井,我去喝口水。
”說罷,就丢下她們走了。
她縮頭縮腦坐在車上。
莊稼地裡一片此起彼伏的蟲鳴,似暗藏殺機,歎暗藏着激戰前夜的騷動不安。
很長時間也不見拉車人回來,葉蓮子更加焦急,似乎時間拉得越長陰謀醞釀得越大。
終于聽到背後漸走漸近的腳步,她絕望地想,來了,來了,可又不敢回頭張望。
她的兩眼在太陽底下發了花,一陣陣黑霧也随之在眼前浮升滾騰。
拉車人轉到她的面前,看出她的恐懼,冷冷笑着把手裡一個甜瓜遞給她,說:“想必你們連飯也沒吃、水也沒喝吧?這個甜瓜你拿着。
” 葉蓮子不敢接也不敢不接,盡量往靠背上縮着身子。
拉車人也不強讓,順手把甜瓜放在葉蓮子腳下的踏闆上,拉起車又往前走了。
當越來越多的樹、越來越多的房子出現時,葉蓮子才知道地多慮了。
’付錢時拉車人冷冷地接下錢,沒說個什麼就走了,把葉蓮子尴尬地丢在那裡。
她們終于找到了聯絡員的家。
結婚時葉蓮子曾想,她是再也不會回這個家了,可是才過五六年,她就回來了,而且落魄成這個樣子。
結婚時的風光已成舊事,師裡入無不稱贊的“郎才女貌”,這樣快就殘敗凋零,天各一方。
葉蓮子一眼就認出,繼母穿的居然還是參加她婚禮時做的一件旗袍,而自己的風采不但早已消散,嫁衣也早就進了當鋪。
“回來啦。
”繼母說。
對着這樣落魄的人真就沒法兒客氣,然後看看吳為,“這就是南南?” “叫姥姥。
”吳為吓得緊往後捎。
“認生呢。
”葉蓮子忙說。
繼母并不在意,葉蓮子本不是她的女兒。
“路上還好走吧?”父親比她沒出嫁之前客氣許多。
“好——好走。
” 在父親的眼裡,葉蓮子再不是那個瘦弱的鄉下小姑娘而是個成年婦女了。
可幼年時就鑄在她身上的畏瑟不但沒有消逝,反倒亨那懵懂之上又增添了一種頗為明确、自覺、滄桑的畏,讓葉志清一陣悲從衷來,——不論怎樣,父親還是父親。
“老顧家真行,自己家的媳婦卻——推六二五。
”繼母從髻子上抽下簪子,一邊挖着耳朵眼兒一邊評論着。
“是我自己要走的。
” “想必也是待不下去吧。
”繼母一針見血地說。
葉蓮子求救地望望父親。
父親說:“把行李放下,先去洗把臉,再煮點兒東西吃吧。
”吳為就貼着葉蓮子的腿出去了。
她們的腳後跟剛擦過門檻,就聽見繼母對父親說:“你打算怎麼辦?” 父親說:“給她男人寫封信吧。
” “蓮子不是說到婆家之前就給他寫了信,怎麼老不回信?你指望那個拆白黨能來接她們?我早、就看出他不是個東西,沒和蓮子結婚前就跳郭連長家的牆,一邊打牌一邊和李營長的太太吊膀子。
” 父親的目光頻頻向外掃去,他怕葉蓮子聽見,她這會兒是山窮水盡哪。
“你當初為什麼不說?” “你們家蓮子閨女做得不耐煩了嘛。
” 葉志清有點不悅,“蓮子不是那樣的人。
” “忘了她塞在你口袋裡的字條了?”父親沒的說了,無形中就有些埋怨葉蓮子,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