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關燈
夜色籠罩的錢塘江面上,風高浪急,星月無光。

    共有五六十艘的一支滿載着士兵的船隊,在極匆忙地砍斷最後一根纜繩之後,就扯起鼓漲的船帆,接二連三地離開譚山江岸,奮力向着茫茫暗夜駛去。

    它們顯得那樣緊張、慌亂,以緻完全失去了正常的隊形,隻顧争先恐後地逃命。

    而船上的将士們,則分明受到巨大的震動和驚吓,有好長一陣子,大多數人任憑浪濤的颠簸,竟然始終噤若寒蟬,一片靜默。

    隻有那一雙雙驚魂未定的眼睛,依稀隐約地在黑暗中閃着光。

    這就是黃宗羲和他部下的三千兵馬,他們已經被迫徹底放棄一切行動計劃,目前正打算撤退到正對岸的餘姚地界去。

     查繼佐的估計不錯,由于浙東明軍突如其來的全線崩潰,當時還在譚山紮營的黃宗羲和他的将士們,确實一度處于極其危險的境地之中。

    不過,他們總算及時得到消息。

    正當江面上忽然出現許多倉皇逃竄的船隻,大家都感到驚疑不定的時候,七天前,奉派前往龍王堂求援的陳潛夫也終于喪魂落魄地趕回來了,他除了帶回那個晴天霹靂般的噩耗之外,還聲淚俱下地告訴大家:這些天來,抱病在身的孫嘉績一直都在同義興伯鄭遵謙加緊磋商,懇請對方從小尾渡口揮師渡江,以配合黃宗羲向海甯進攻。

    本來,鄭遵謙已經同意,準備一兩日内就出兵。

    誰知做夢也沒想到,整個局面一下子就全垮了下來。

    孫嘉績氣急攻心,背疽當場迸發,全靠手下的親兵把他背着,才逃離了龍王堂。

    臨分手時他盡管氣息微弱,但還忘不了叮囑:一定要設法盡快通知黃宗羲!陳潛夫是乘着一隻小船,夾雜在衆多潰逃的兵船當中,拼着命兒趕回來報信的。

    他還報告說,眼下無論是大江之上,還是浙東各府縣,到處都亂成一片,各路軍馬隻顧争相逃命,甚至互相殘殺,已經誰也顧不上誰。

    眼下孫嘉績去了哪裡,固然無從打聽,就連魯監國的安危如何,也不得而知,有傳說已經被方國安劫持過了江,也有傳說正跟着張國維、朱大典、餘煌等大臣逃往福建……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前,大家盡管已經多少感到情形有點不妙,但是卻萬萬沒有想到,局勢竟然已經崩潰到這一步,以緻“啊”的一聲,全都焦雷擊頂一般呆住了。

    其中,又數黃宗羲受到的沖擊最強烈。

    一刹那間,他的臉可怕地扭歪了,嘴唇卻顫抖起來,接着,像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推搡着,噔噔噔一連倒退幾步,最後茫然跌坐在一塊石頭上。

    直到王正中、章欽臣、朱大定、吳乃武等将領們從震駭中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這支孤軍處境已經極其危迫,因而變得緊張異常,議論紛紛,黃宗羲仍舊呆呆地坐着,大瞪着失神的眼睛,不動,也不說話。

     的确,也難怪黃宗羲這樣子。

    因為這場大崩潰來得實在太突然,太令人難以置信,以緻恍惚之間,他的整副神魂都脫出了軀殼,渾渾噩噩,像是飄浮在一場荒誕而又可怖的夢境之中。

    事實上,近七八天來,也許由于長久地等待,心情焦躁的緣故,黃宗羲經常被各種光怪陸離的夢境所纏繞。

    有時,他夢見自己揮軍前進,一路上勢如破竹,取海甯,破杭州,長驅北上,直取南京和北京,大旗指處,清軍兵敗如山倒,轉眼之間,神州光複,大明中興……有時,又夢見自己回到黃竹浦家中,與母親、妻兒和兄弟們團聚在一起,依舊過着讀書耕田、潛心著述的鄉居生活,并常常為了某個問題,同來訪的友人争得面紅耳赤……還有一次,則夢見敵人前來襲擊,自己倉促應戰,忽然發現部下已經全部犧牲,自己也身負重傷,陷入了重圍,最終被敵人亂刀殺死……那麼,這一次是不是同樣在做夢?隻不過情境來得特别荒誕、特别逼真而已? 不過,他終于還是驚覺了過來。

    因為部下們開始圍着他,焦急地請示應變的辦法。

    同時,從各營也接二連三傳來報告,說士卒們已經亂作一團,紛紛醞釀散夥逃命。

    面對這種急迫的情勢,黃宗羲隻好強自壓下滿心的驚疑和慘苦,收斂心神,一面聽取部下的建議,一面考慮如何當機立斷,應付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