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雙簧

關燈
龔鼎孳果然說到做到。

    過了幾天,錢謙益就得到他的通知,說已經同陳名夏商定,趁着新年的機會,由陳名夏領他去拜訪正黃旗都統譚泰,請這位頗有權勢的滿族貴官幫忙。

    龔鼎孳還特别透露:譚泰同攝政王的關系非同一般,說話很有分量。

    隻要他答應出面,事情就必定能辦成。

    對此,錢謙益自然沒有異議。

    于是到了第二日,也就是大年初三,他就按照事先約定的時辰,到指定的地點同陳名夏會齊,然後跟着後者,一道前往譚泰的府邸去。

     雖然紫禁城已經換了主人,但畢竟又到了新春佳節,北京這個帝王之都自有别的地方無法比拟的排場和氣概。

    且别說那滿城的彩棚燈飾,那震耳欲聾的爆竹,那漫天飄舞的風筝,光是大街小巷中絡繹來往的轎馬儀仗,那新奇異樣的馬褂花翎,就足以令人感到即使是在普天同慶的節日裡,北京城也自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威嚴,一種君臨萬方的風範。

    不過,錢謙益眼下卻沒有心思領略這些。

    因為雖然他早就知道譚泰,而且在上朝時遠遠見過他,但是卻從來沒有同對方打過交道,登門拜訪更是頭一次。

    雖然有陳名夏領着,但他心裡仍舊不免有點惴惴然,不知道會落得一個什麼結果。

     由于先行一步的承差已經把拜帖遞了進去,當他們來到譚泰的府邸,一位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已經在門前等候着了。

    看見陳、錢二人滾鞍下馬,那人就連忙迎上來,行着禮,說: “二位老爺新年大吉!不知二位老爺光降,有失遠迎,千祈恕罪!我家老爺恭請二位老爺入内相見!” “嗯?你家主人……”由于譚泰沒有按照官場的禮節,親自到門前迎接,陳名夏顯然多少有點奇怪,于是趁着往裡走的當兒,忍不住向對方探問。

     “啟禀老爺,我家主人正在花廳宴客,所以……”回答了這麼半句之後,大約發現客人的臉色有點不對,那管家又趕忙賠着笑臉,“我家主人今兒個喝了不少,他吩咐小的敬請二位老爺過去,同飲三杯哩!” 陳名夏“噢”一聲,沒有再吱聲。

    不過錢謙益卻想起:剛才在門外,他看見有幾匹鞍鞯鮮明的駿馬歇在牆陰下,旁邊還有幾個仆役模樣的漢子,在那裡圍作一堆兒賭錢。

    當時他就有幾分猜疑,沒想到果然有客先在。

    “不過,主人喝得再多,隻要還能見客,就沒有讓客人自己往裡走的道理!”他想。

    不過,沖着對方是滿人,而且還是炙手可熱的貴官,他卻唯有暗暗苦笑;隻是,心中那一份忐忑不安,就變得愈加強烈了。

     現在,兩人已經走在通往花廳的甬道上。

    錢謙益發現,這所宅子不止規模闊大,建築也相當考究。

    他事先聽陳名夏介紹過,這原是前明時内閣首輔周延儒的府第。

    崇祯十六年,周延儒因罪賜死之後,宅子便充了公。

    到了八旗大軍進入北京,一切房産照例由新主子重行分配。

    本來,這宅子也輪不到譚泰入住。

    不過這位都統大人有的是敢争敢吵的蠻勁兒,也不見他走什麼門道,咋咋呼呼就把宅子弄到了手。

    對于這種角色,錢謙益向來的宗旨是敬而遠之。

    倒是陳名夏别具手眼,不止同對方混得很熱乎,而且據說還成了莫逆之交。

    今天,他領錢謙益來找譚泰幫忙,憑借的就是這麼一種關系…… 當兩位客人踏入筝琶箫鼓之聲大作的花廳時,映入眼簾的果然是一幅鬧哄哄的狂歡景象:屋子裡的幾桌和椅子,不知怎麼一來都給搬走了。

    在空出的地方,排開了一溜的厚毯,那些杯、盤、碗、盞一股腦兒全擺在毯子上。

    先到的七八個人,包括主人在内,都在食具旁席地而坐。

    他們确實喝了不少酒,那一張張胖瘦不同的臉紅的血紅,青的鐵青,不過,看上去還沒有醉,隻是顯得神情亢奮,手足舞動,正在那裡一邊有節奏地搖晃着身子,一邊扯開喉嚨嗚嗚哇哇地唱歌。

    屏風邊上,還站着幾個樂師,在那裡調弦弄管,給他們伴奏。

    那些頭梳叉子髻,身穿旗裝的滿洲女子,則穿插于筵席之間張羅侍候。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筵席當中的一隻大鐵鍋,鍋蓋已經被揭開,帶着濃烈膻味的香氣充溢大廳,鍋裡竟然熱氣騰騰地煮着一隻頭角峥嵘、未經肢解的肥羊! 發現陳、錢二人到來,正在用兩把割肉尖刀互相擊打着,同客人們一道高聲唱歌的主人譚泰,眨眨眼睛,一下子從杯盞後面站起來。

     “哈哈,”他揮一揮手,制止了其他人的喧鬧,随即邁開羅圈腿,迎上來,朝陳名夏大聲大氣地說,“得知你老兄駕到,本來立即便要出門迎接的!可是這些弟兄們都說,老陳是個好蠻子,好兄弟!用不着那些狗屁禮節!我一想也是,就坐着沒動啦!”說着,已經來到跟前,他又狡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