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出密信

關燈
那部由他新編的《魯監國元年大統曆》,以便呈交朝廷頒布實行;但是因為心情煩躁,終于還是抛下筆,帶上黃安等幾名親兵,離開住所,沿着營地慢慢走去。

     已經是傍晚時分。

    薄翳浮蕩的天空上,冬日的斜陽無力地照臨着。

    從北岸吹來的風,緊一陣慢一陣地揪扯着人們的衣衫,也搖撼着遠近灌木叢光秃的枯枝。

    因為這一帶正在打仗,絕大多數居民都已經逃離,如今偌大一片河灘上,空蕩蕩的看不見人影。

    隻有幾隻白色的沙鷗從錢塘江那邊飛來,側着身子匆匆掠過,一轉身,又撲扇着修長的翅膀,消失在煙波浩渺的遠處,使蕭瑟寂寥的天地,好歹增添了一點活躍的聲息……不過,黃宗羲并沒有注意這些。

    他皺着眉毛,悶悶不樂地走着,同時想象着孫嘉績率領隊伍,經過大半天的跋涉,不久将要抵達指定的集結地,投入檢閱前的準備。

    隻不過,身為堂堂督師的孫嘉績,手中隻剩下那麼一點點疲兵弱卒,一旦站在方國安、王之仁率領的正規軍旁邊,肯定會愈加見得寒伧、可憐、微不足道……“哼,孫碩膚他們也真夠窩囊。

    這次浙東舉義,明明是他們帶頭鬧起來的,魯監國也是他們一手定策迎立,可是全不知因勢施為,改弦更張,仍舊一味因循舊習,唯監國一人的意旨是從,惴惴然以奴仆自處。

    怎麼開導,他也不聽。

    結果,讓方國安、王之仁那幫将帥輕易把持了大權不算,連兵饷也全給對方霸占了去,自己分不到半點兒,到頭來竟成了個光杆子督師!如此謀國,還有什麼指望?”這麼想着,黃宗羲的憤懑不由得又增加了幾分,踩踏在沙地上的腳步也更加粗重了…… 不過,他終于轉過臉去。

    因為他聽見,從右前方的河灘上,那一排接一排的窩棚當中,蓦地傳來了一陣喧嚷。

    那些供士兵們住宿的窩棚,是用竹子和蘆葦臨時搭成的,過去因為兵多,偌大的河灘上曾經密密層層地搭了個滿。

    到如今,不少已經被推倒、拆掉,變成了禦寒的柴火,剩下的也成片成片空置着。

    這些窩棚,大都搭得相當簡陋而且低矮。

    士卒們必須彎着身子才能鑽進去。

    到了人一離開,那裡很快就成了野狗的樂園。

    它們呼朋引類地鑽進裡面尋找食物,調情鬥毆,拉屎拉尿,甚至生兒育女。

    害得士兵們經常要像狩獵一樣,前攻後堵,下死勁往外轟趕。

    現在,黃宗羲發現,那裡正聚集着一群士兵。

    他們手中拿着槍棒,散落地擺出圍攻的陣勢,在那裡大呼小叫。

    看樣子,必定又發現闖進了什麼不速之客…… “哼,這才叫現眼報呢,一旦倒了黴,連野狗也來欺侮我們!”望着手忙腳亂的士兵,黃宗羲默默地想。

    忽然,他激動起來,伸手奪過親兵拿着的一根長槍,轉身向窩棚大步奔去。

     “散開!都散開!到那邊去,到後面去!”他一邊高聲叫着,一邊朝那些士兵做着手勢。

    “是的,我非要把那些可惡的東西逮住,狠狠揍一頓不可!”他惱恨地想。

     “在哪兒?是這裡嗎?啊?”當沖到士兵們站立的地方,他瞪着眼睛追問。

     “禀老爺,小人們也說不準。

    ”一個長得矮墩墩的兵回答。

     “那麼你們……” “小人們剛才走過這裡,聽見嘩啦一響,又乒乓一聲,便過來瞧瞧,卻又不見影兒,八成是那畜生怕趕,藏起來了。

    ” 黃宗羲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窩棚,發現它搭成長條樣,左右各有一個門進出,便用長槍朝那幾個士兵一指:“你、你,還有你,到那邊去!你和你,到後邊,都把牢了!”說完,也不等回答,他就彎着腰,從右邊的門鑽了進去。

     這是一間已經棄置了的窩棚。

    棚頂是用竹子支起來的,地下也鋪着竹子,平日士兵們就并排地睡在上面。

    大約因為天冷,所有的窗洞都被封住,裡面變得黑幽幽的,隻有從門口的方向透進來一點光。

    黃宗羲依稀看見,棚子裡亂堆着一些禾草,還有各種被丢棄的破壇爛布。

    地上東一攤西一團地布滿了各種可疑的物事,一股濃烈的屎尿的臭味從腳下散發出來,直沖鼻孔。

    也就是到了此刻,黃宗羲才明白,那幾個士兵為什麼遲遲不進來搜查。

    不過,就此退出他也不甘心,于是側起耳朵聽了聽,沒覺出什麼動靜,便踮起足尖,小心翼翼地尋找着落腳之處,走過去,舉起長槍,朝那些禾草猛然一戳,沒有什麼反應,又接連再戳了兩下,仍舊沒有動靜。

    “嗯,剛才外面大叫大嚷的,那畜生自必已經走掉了!”他想,随即把槍杆向橫裡一攪,打算就此退出。

    誰知,就是這最後一下,禾草堆忽然發出一聲尖叫,直滾出一團黑乎乎的東西來! 黃宗羲反而吓了一跳,忙不疊向後躍開。

    不過那東西顯然更加害怕,它匍匐在地上,不停地蠕動着,像在叩着頭,同時發出“軍爺饒命!軍爺饒命”的叫聲——原來是一個人! 黃宗羲這才定下神來。

    “你是誰?”他用長槍逼住對方,厲聲喝問。

     “良民百姓!小人是良民百姓!” “良民百姓?良民百姓怎麼會鑽了這裡來?” “走岔了路!小人是走岔了路!”那人繼續叩頭如搗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