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破摔
關燈
小
中
大
魯王軍隊蠻橫而殘暴的報複行為使冒襄感到震驚和絕望。
在城東他的家裡,同樣的消息也已經傳開,并且在家人中引起巨大的恐慌。
消息是由冒成帶回來的。
目前家中唯一剩下來的這名男仆,幾乎獨力挑起了養活全家大小的擔子。
也真虧了他的耿耿忠心和特别能幹,這個十口之家雖然生計艱難,尚不至于斷炊絕糧。
今天,冒成受雇到城外去替人打短工,聽到魯王的軍隊将要打過江來,并對剃發投清的士民橫加誅殺的消息,十分緊張,立即趕回家中報信,正好冒襄外出不在,便報告了冒起宗。
冒起宗目瞪口呆之餘,讓冒成馬上到張維赤家去找冒襄。
誰知冒成去了半天,卻獨自回來,說冒襄已經離開了張家,到底去了哪裡,張維赤也不清楚。
于是一家人便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愈加惶急起來。
現在,冒成已經再度出門,去繼續尋找。
馬夫人、奶奶蘇氏、劉姨太、董小宛,還有丫環春英,則齊集在冒起宗的屋子裡,等候消息。
已經過了晌午,桌子上,那一席幾乎頓頓如此的午飯——發黴的玉米糊,也擺開了很久,可是大家全都愁眉苦臉,誰也沒有心思去吃。
這當中,照例又數馬夫人最為驚恐緊張。
老太太手中拿着一串念珠,盤腿坐在用破竹門搭成的坐榻上,一會兒閉着眼睛,嘴裡念念有詞;一會兒張開眼睛,問:“襄兒……回來了麼?怎麼……還……不回來呀……”顫抖的聲音,失神的目光,愈加把人們弄得意亂心煩。
大家知道她的秉性,因此都不去阻止。
但是時間一長,可就有點忍受不了。
冒起宗首先跺一跺腳,發火說: “夠了!别颠來倒去地唠叨個沒完了!聽見沒有?” 這聲斷喝似乎有效,馬夫人果然停止了誦經,拿着念珠的手也垂了下來。
然而,正當大家松了一口氣時,老太太卻再度睜開眼睛,固執地用顫悠悠的嗓音問:“襄兒……回來了麼?怎麼……還……不回來……” 大家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同時,不無擔心地把目光投向冒起宗。
發現老爺那張方正秀氣的臉蓦地漲紅了,顯然要發更大的脾氣,奶奶蘇氏連忙站起來勸解說: “哎,老爺别生氣。
太太是心裡着急罷咧!說來也真是的,竟有這種駭人的事,誰個心裡不着急呢!偏偏相公又不見回來!桌上的飯都涼了。
依媳婦之見,老爺、太太還是先吃飯吧!” 說着,她就挪動小腳,走向桌子,伸手摸了摸盛着玉米糊的碗,回頭吩咐:“小宛,這飯都涼得不能吃了,拿到廚下去熱一熱再端來!” 董小宛早在旁邊準備着,連忙答應一聲,上前去把玉米糊倒回瓦罐裡,誰知,卻聽見馬夫人有氣無力地說:“不要熱。
襄兒不回來,這飯我是不吃的!” “别聽她的!”太約看見董小宛讪讪地住了手,冒起宗冷冷地說,“為什麼不熱?熱!她不吃,我要吃!” 老太太溜了丈夫一眼,嘴巴開始一扁一扁的,可憐巴巴地說:“啊呀,你今兒個火氣可真大!我知道,你是嫌我拖累你。
不錯,我膽小,我沒用!你也不用發火,趁着又要逃難,你就把我丢下,讓我死了好了!”說着,用袖子掩着面孔,嗚嗚地哭泣起來。
“你說什麼?我嫌棄你?這挨得上嗎!我是叫你不要唠叨個沒完!南兵就要打來了,凡是剃了頭的碰見都得死!你知道不知道?是我得死,不是你!知不知道?啊,已經夠煩的了,可是你還要胡攪蠻纏!”冒起宗忍無可忍地吼叫起來。
兩位老人家這麼一吵不要緊,夾在中間的董小宛卻被弄得進退兩難。
她站在桌邊,去拿玉米糊又不是,不去拿又不是。
正在狼狽之際,忽然聽見有人說:“哎,你呆着做什麼?不管現在老爺、太太吃還是不吃,這玉米糊都不能這麼放着呀。
你就先拿到廚下去熱着好了!” 說話的是生得身材矮胖的劉姨太。
因為替冒襄添了一個弟弟而顯得頗為神氣的這個女人,一邊擺弄着剛滿周歲的男嬰,一邊在轉着眼珠子,已經有好一會兒了。
董小宛被她提醒,如同得救似的,連忙答應一聲,把玉米糊一碗一碗地倒回瓦罐裡,雙手捧着,匆匆走出屋子去。
劉姨太斜眼目送着,等董小宛的背影消失了,她才回過頭來,歎了一口氣,說:“按說呢,我們這個家本來可是好端端的,别說老爺、太太從來都
在城東他的家裡,同樣的消息也已經傳開,并且在家人中引起巨大的恐慌。
消息是由冒成帶回來的。
目前家中唯一剩下來的這名男仆,幾乎獨力挑起了養活全家大小的擔子。
也真虧了他的耿耿忠心和特别能幹,這個十口之家雖然生計艱難,尚不至于斷炊絕糧。
今天,冒成受雇到城外去替人打短工,聽到魯王的軍隊将要打過江來,并對剃發投清的士民橫加誅殺的消息,十分緊張,立即趕回家中報信,正好冒襄外出不在,便報告了冒起宗。
冒起宗目瞪口呆之餘,讓冒成馬上到張維赤家去找冒襄。
誰知冒成去了半天,卻獨自回來,說冒襄已經離開了張家,到底去了哪裡,張維赤也不清楚。
于是一家人便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愈加惶急起來。
現在,冒成已經再度出門,去繼續尋找。
馬夫人、奶奶蘇氏、劉姨太、董小宛,還有丫環春英,則齊集在冒起宗的屋子裡,等候消息。
已經過了晌午,桌子上,那一席幾乎頓頓如此的午飯——發黴的玉米糊,也擺開了很久,可是大家全都愁眉苦臉,誰也沒有心思去吃。
這當中,照例又數馬夫人最為驚恐緊張。
老太太手中拿着一串念珠,盤腿坐在用破竹門搭成的坐榻上,一會兒閉着眼睛,嘴裡念念有詞;一會兒張開眼睛,問:“襄兒……回來了麼?怎麼……還……不回來呀……”顫抖的聲音,失神的目光,愈加把人們弄得意亂心煩。
大家知道她的秉性,因此都不去阻止。
但是時間一長,可就有點忍受不了。
冒起宗首先跺一跺腳,發火說: “夠了!别颠來倒去地唠叨個沒完了!聽見沒有?” 這聲斷喝似乎有效,馬夫人果然停止了誦經,拿着念珠的手也垂了下來。
然而,正當大家松了一口氣時,老太太卻再度睜開眼睛,固執地用顫悠悠的嗓音問:“襄兒……回來了麼?怎麼……還……不回來……” 大家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同時,不無擔心地把目光投向冒起宗。
發現老爺那張方正秀氣的臉蓦地漲紅了,顯然要發更大的脾氣,奶奶蘇氏連忙站起來勸解說: “哎,老爺别生氣。
太太是心裡着急罷咧!說來也真是的,竟有這種駭人的事,誰個心裡不着急呢!偏偏相公又不見回來!桌上的飯都涼了。
依媳婦之見,老爺、太太還是先吃飯吧!” 說着,她就挪動小腳,走向桌子,伸手摸了摸盛着玉米糊的碗,回頭吩咐:“小宛,這飯都涼得不能吃了,拿到廚下去熱一熱再端來!” 董小宛早在旁邊準備着,連忙答應一聲,上前去把玉米糊倒回瓦罐裡,誰知,卻聽見馬夫人有氣無力地說:“不要熱。
襄兒不回來,這飯我是不吃的!” “别聽她的!”太約看見董小宛讪讪地住了手,冒起宗冷冷地說,“為什麼不熱?熱!她不吃,我要吃!” 老太太溜了丈夫一眼,嘴巴開始一扁一扁的,可憐巴巴地說:“啊呀,你今兒個火氣可真大!我知道,你是嫌我拖累你。
不錯,我膽小,我沒用!你也不用發火,趁着又要逃難,你就把我丢下,讓我死了好了!”說着,用袖子掩着面孔,嗚嗚地哭泣起來。
“你說什麼?我嫌棄你?這挨得上嗎!我是叫你不要唠叨個沒完!南兵就要打來了,凡是剃了頭的碰見都得死!你知道不知道?是我得死,不是你!知不知道?啊,已經夠煩的了,可是你還要胡攪蠻纏!”冒起宗忍無可忍地吼叫起來。
兩位老人家這麼一吵不要緊,夾在中間的董小宛卻被弄得進退兩難。
她站在桌邊,去拿玉米糊又不是,不去拿又不是。
正在狼狽之際,忽然聽見有人說:“哎,你呆着做什麼?不管現在老爺、太太吃還是不吃,這玉米糊都不能這麼放着呀。
你就先拿到廚下去熱着好了!” 說話的是生得身材矮胖的劉姨太。
因為替冒襄添了一個弟弟而顯得頗為神氣的這個女人,一邊擺弄着剛滿周歲的男嬰,一邊在轉着眼珠子,已經有好一會兒了。
董小宛被她提醒,如同得救似的,連忙答應一聲,把玉米糊一碗一碗地倒回瓦罐裡,雙手捧着,匆匆走出屋子去。
劉姨太斜眼目送着,等董小宛的背影消失了,她才回過頭來,歎了一口氣,說:“按說呢,我們這個家本來可是好端端的,别說老爺、太太從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