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好情癡
關燈
小
中
大
惠香起居接客的處所,坐落在武定橋的北側。
那是一所帶天井的老舊河房,進門迎面是三開間的平房,後面靠左豎起一幢小小的木樓,右邊讓出半爿小院。
院中的芭蕉綠陰下,散置着幾塊湖石。
臨河的一面,照例伸出個露台。
從格局看,這河房在構築的當初,倒也不失為小巧别緻;隻是後來,大抵由于主人換了又換,房子卻始終沒有怎麼修葺,再加前兩年一直閑置着,到眼下已經是彩漆剝落,梁柱蛀蝕,有點東倒西歪的樣子了。
惠香是在同李沾散夥之後,極匆忙地搬到這兒來的。
當時清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她也慌得六神無主,一心指望老相好前來接她。
誰知左等右盼都沒有消息,末了,卻突然收到一封冷冰冰的短柬,其中也沒有說明任何原因,隻表示從今以後,斷絕一切來往。
惠香驚愕失色之餘,幾番托人追問,還親自上門。
李沾竟然一概拒絕不見。
遭此無情打擊,惠香氣苦得癡呆終日,茶飯不思,随即病倒在床。
她的鸨母眼見靠山已失,而且滿城兵荒馬亂,更生怕惠香這棵病得膩膩歪歪的“搖錢樹”有個三長兩短,便自作主張,連夜把原來那幢租金昂貴的河房退掉,搬到這所破房子來。
惠香病好之後,對她娘的做法起初還不以為然,認為丢了她的份兒,後來得知即便是秦淮舊院裡,那些往日頂叫紅的姐兒,也一夜之間全變得門庭冷落,生意銳減,她才明白今時确實不比往日,對于以後的日子如何撐持,自覺心中無數,隻得姑且将就着住下來…… 現在,惠香已經跟着狗兒回到河房,下了轎子。
由于前一陣子報信的耽擱,她怕客人等得不耐煩已經走了,便先左右望了一望,發現離門邊不遠歇着一頭鞍鞯俱全的驢子,一個小厮模樣的後生正歪在牆邊打盹,她才放下心來,于是一邊往裡走,一邊對已經聞聲迎出來的毛頭丫環阿好問:“嗯,客人呢?” “哦,在後樓上坐着呢!娘快去吧!阿婆老等不見娘回來,都快急成鬥昏雞了!”阿好急急地回答,胖胖的圓臉上現出如獲救星的神情。
“不就是來過一回的那個鄭公子麼!哪裡值得這等着急了?”惠香不以為意地說。
“哎呀,”阿好把雙手一攤,“娘去瞧瞧吧!來了半天了,卻不言不語,像個泥菩薩似的,同他說話也不應,可也不走!阿婆說,她混了這一大把年紀,什麼樣兒的客人沒見過?可侍候像鄭公子這樣的‘呆鳥’,還是破題兒第一遭呢!” 聽丫環這樣說,惠香不再問了。
提起這個“鄭公子”,她眼前就浮現出一張羞怯的、白淨的孩兒臉,和一雙同樣細白的、長得挺秀氣的手。
說來也怪,此人自稱姓鄭,問他的名字,卻高低不肯說。
而且言談舉止也與一般客人不同,上一回來坐了足有一個時辰,雖然也循例地開席擺酒,卻絲毫沒有輕佻浪蕩的模樣,甚至小指頭也不敢動惠香一下,隻是斯斯文文地坐着,專心而恭敬地聽惠香說話,偶爾加插上一兩句,卻像個姑娘家似的,未開口就先自紅了臉。
最後,留下銀子就走了,倒讓惠香和她娘猜測了半天。
現在,聽說他又來了,而且依舊是這麼傻呆呆的一副勁兒,惠香便不由得生出一份好奇,有心要摸清他的底細了。
“好了,好了,可回來了!”當惠香穿過堂屋,踏上後樓的扶梯時,她聽見一個熟悉的嗓音在上面高興地說。
接着,是樓闆吱扭吱扭地響,她娘那張濃施粉黛的瘦臉出現在扶梯口上。
為着竭力招徕顧客,也為着不顯得太過寒酸丢份兒,自從搬到這所破房子裡來之後,她娘倒是盡量把自己裝扮得光鮮些、整齊些。
不過,這反而使惠香更尖銳地意識到自己眼下的處境,并對李沾的薄情寡義感到錐心刺骨的怨恨。
不過,這種苦澀也隻是翻湧了一下,因為她已經踏上最後一級樓梯,并且看見客人已經離開了椅子。
于是她隻好定一定神,旋即照例把雙袖交疊在腰間,行着禮道歉說:“原來是鄭公子來了!賤妾不知,有失迎候,還請公子見恕!” “啊,不、不敢!”那書生馬上拱手當胸,“小娘子聞訊即回,小生已是受……受寵若驚了!”他結結巴巴地說,同時前傾着身子,半張着嘴巴,一雙圓鼓鼓的眼睛現出期待已久的驚喜。
等惠香款款地走前去,他就慌忙地倒退一步,給她讓出道來。
惠香微微一笑:“公子請坐!” “啊,小娘子請坐!” “公子請!” “小娘子請!” 惠香不由得笑起來:“鄭公子,不如我們誰也别請了,竟是各坐各的好啦!” 那位書生本來還畢恭畢敬地拱着手,聽了這話,倒怔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對,對,各坐各的,各坐各的!”說完,這才用袖子擦一擦汗,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鄭公子,”在一旁瞧着的鸨母,也就是到了這會兒,才分明松了一口氣。
待阿好重新奉上茶來,她就立即賠笑說:“寒舍還有些兒俗務,那麼,就偏勞惠娘陪伴公子,賤妾先行告退了。
”說着,行了一個禮,就忙不疊地下樓而去。
“哎,公子——”待到阿好也知趣地消失了蹤影,小小閣樓重新變得
那是一所帶天井的老舊河房,進門迎面是三開間的平房,後面靠左豎起一幢小小的木樓,右邊讓出半爿小院。
院中的芭蕉綠陰下,散置着幾塊湖石。
臨河的一面,照例伸出個露台。
從格局看,這河房在構築的當初,倒也不失為小巧别緻;隻是後來,大抵由于主人換了又換,房子卻始終沒有怎麼修葺,再加前兩年一直閑置着,到眼下已經是彩漆剝落,梁柱蛀蝕,有點東倒西歪的樣子了。
惠香是在同李沾散夥之後,極匆忙地搬到這兒來的。
當時清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她也慌得六神無主,一心指望老相好前來接她。
誰知左等右盼都沒有消息,末了,卻突然收到一封冷冰冰的短柬,其中也沒有說明任何原因,隻表示從今以後,斷絕一切來往。
惠香驚愕失色之餘,幾番托人追問,還親自上門。
李沾竟然一概拒絕不見。
遭此無情打擊,惠香氣苦得癡呆終日,茶飯不思,随即病倒在床。
她的鸨母眼見靠山已失,而且滿城兵荒馬亂,更生怕惠香這棵病得膩膩歪歪的“搖錢樹”有個三長兩短,便自作主張,連夜把原來那幢租金昂貴的河房退掉,搬到這所破房子來。
惠香病好之後,對她娘的做法起初還不以為然,認為丢了她的份兒,後來得知即便是秦淮舊院裡,那些往日頂叫紅的姐兒,也一夜之間全變得門庭冷落,生意銳減,她才明白今時确實不比往日,對于以後的日子如何撐持,自覺心中無數,隻得姑且将就着住下來…… 現在,惠香已經跟着狗兒回到河房,下了轎子。
由于前一陣子報信的耽擱,她怕客人等得不耐煩已經走了,便先左右望了一望,發現離門邊不遠歇着一頭鞍鞯俱全的驢子,一個小厮模樣的後生正歪在牆邊打盹,她才放下心來,于是一邊往裡走,一邊對已經聞聲迎出來的毛頭丫環阿好問:“嗯,客人呢?” “哦,在後樓上坐着呢!娘快去吧!阿婆老等不見娘回來,都快急成鬥昏雞了!”阿好急急地回答,胖胖的圓臉上現出如獲救星的神情。
“不就是來過一回的那個鄭公子麼!哪裡值得這等着急了?”惠香不以為意地說。
“哎呀,”阿好把雙手一攤,“娘去瞧瞧吧!來了半天了,卻不言不語,像個泥菩薩似的,同他說話也不應,可也不走!阿婆說,她混了這一大把年紀,什麼樣兒的客人沒見過?可侍候像鄭公子這樣的‘呆鳥’,還是破題兒第一遭呢!” 聽丫環這樣說,惠香不再問了。
提起這個“鄭公子”,她眼前就浮現出一張羞怯的、白淨的孩兒臉,和一雙同樣細白的、長得挺秀氣的手。
說來也怪,此人自稱姓鄭,問他的名字,卻高低不肯說。
而且言談舉止也與一般客人不同,上一回來坐了足有一個時辰,雖然也循例地開席擺酒,卻絲毫沒有輕佻浪蕩的模樣,甚至小指頭也不敢動惠香一下,隻是斯斯文文地坐着,專心而恭敬地聽惠香說話,偶爾加插上一兩句,卻像個姑娘家似的,未開口就先自紅了臉。
最後,留下銀子就走了,倒讓惠香和她娘猜測了半天。
現在,聽說他又來了,而且依舊是這麼傻呆呆的一副勁兒,惠香便不由得生出一份好奇,有心要摸清他的底細了。
“好了,好了,可回來了!”當惠香穿過堂屋,踏上後樓的扶梯時,她聽見一個熟悉的嗓音在上面高興地說。
接着,是樓闆吱扭吱扭地響,她娘那張濃施粉黛的瘦臉出現在扶梯口上。
為着竭力招徕顧客,也為着不顯得太過寒酸丢份兒,自從搬到這所破房子裡來之後,她娘倒是盡量把自己裝扮得光鮮些、整齊些。
不過,這反而使惠香更尖銳地意識到自己眼下的處境,并對李沾的薄情寡義感到錐心刺骨的怨恨。
不過,這種苦澀也隻是翻湧了一下,因為她已經踏上最後一級樓梯,并且看見客人已經離開了椅子。
于是她隻好定一定神,旋即照例把雙袖交疊在腰間,行着禮道歉說:“原來是鄭公子來了!賤妾不知,有失迎候,還請公子見恕!” “啊,不、不敢!”那書生馬上拱手當胸,“小娘子聞訊即回,小生已是受……受寵若驚了!”他結結巴巴地說,同時前傾着身子,半張着嘴巴,一雙圓鼓鼓的眼睛現出期待已久的驚喜。
等惠香款款地走前去,他就慌忙地倒退一步,給她讓出道來。
惠香微微一笑:“公子請坐!” “啊,小娘子請坐!” “公子請!” “小娘子請!” 惠香不由得笑起來:“鄭公子,不如我們誰也别請了,竟是各坐各的好啦!” 那位書生本來還畢恭畢敬地拱着手,聽了這話,倒怔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對,對,各坐各的,各坐各的!”說完,這才用袖子擦一擦汗,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鄭公子,”在一旁瞧着的鸨母,也就是到了這會兒,才分明松了一口氣。
待阿好重新奉上茶來,她就立即賠笑說:“寒舍還有些兒俗務,那麼,就偏勞惠娘陪伴公子,賤妾先行告退了。
”說着,行了一個禮,就忙不疊地下樓而去。
“哎,公子——”待到阿好也知趣地消失了蹤影,小小閣樓重新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