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遭屠掠
關燈
小
中
大
“不好了,鞑子來了!鞑子來了!快跑,快跑呀!”一聲尖銳的驚呼傳進耳朵。
冒襄心頭忐忑了一下:“什麼?鞑子?”他疑惑地直起身子,向四下裡看去,頓時,大吃一驚地呆住了。
隻見剛才還随意地散坐着的家人們,這會兒像一群受到突然襲擊的雞犬似的,正在哇哇地驚叫着,滿山坡地狂奔亂竄。
陽光下,幾支利箭正閃着光,刷刷地從他們的頭上飛過。
接着,就響起了驚心動魄的馬蹄聲。
冒襄懷着極大的恐懼看見:隻一眨眼工夫,已經有好幾個人中箭倒下。
他猛然緊張起來,轉身向父母和妻兒們奔去,同時大聲叫喊—— “不要慌!到這邊來!都到這邊來!” 但是,沒有作用。
被死亡和鮮血吓破了膽的人們,仍舊發瘋似的沒命逃竄。
這麼一來,他們也就照例成了追趕和殺戮的對象。
隻見一群裝束怪異的清軍騎兵,大約也就七八個人左右,立即分散開來,開始像打獵似的,不慌不忙圍裹上去,遠者箭射,近者刀砍。
他們的動作是那樣熟練、利索。
馬蹄到處,隻聽見傳來一陣陣垂死的慘叫,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站起來。
看見這種情形,後面的人吓得“哄”的一聲,又轉頭跑回來,并且顯然已經失去再逃的勇氣。
發現主人一家子還聚在竹樹叢下,他們就連滾帶爬地紛紛向這邊靠攏。
很快地,竹叢周圍就密密麻麻擠了個滿。
在極度混亂的這片刻當中,冒襄的心中也是極其混亂。
因為這一切來得實在太意外,太突然,以緻事先連一點準備都沒有,就一下子徹底陷入了絕境。
“是的,看來命中注定這一關到底還是過不去!即使依了父親方才所說的,剃了頭發做順民,隻怕也來不及了!也許,這樣了結倒更好!”他絕望地、渾身發抖地在心中說;同時,忽然想起了張維赤,“隻是,老張本來是用不着陪我們一道遭此劫難的,然而他卻自己找來了,實在是……”這麼想着,他就感到異常不安,不由得轉動着眼睛去尋找,然而,卻沒有找到,也不知這位古道熱腸的朋友躲到了什麼地方,還是已經死于剛才那一陣混亂之中。
“哎,他對這一帶的地勢熟悉,但願神明保佑,他能夠逃得脫!”這麼默默祝禱着,冒襄就聽見錯雜而猛烈的馬蹄聲,有如一陣狂風驟雨,從遠處直卷過來。
這自然就是剛才那一夥清兵。
隻見他們像面對羊群的惡狼,傲慢而快意地馳騁着,待到接近時,忽然一揚手,把幾個黑乎乎的東西直擲過來,“啪哒、啪哒”地跌落在人群跟前。
冒襄定眼一看,心中頓時抽搐似的猛然揪緊了,渾身汗毛卻直豎起來——原來那幾個血淋淋的東西竟然是剛剛砍下來的人頭! “喂,你們都是些什麼人?到這兒來做什麼?”不等由那幾顆人頭所引起的騷動和驚恐平息下來,一聲尖銳的喝問劈頭響起。
出乎意外,那話語居然明明白白,而且是江南口音。
冒襄看見勢頭兇險,已經招呼大家全體跪伏在地上,表示不再逃走。
忽然聽見這麼一句喝問,他不由得一怔,循聲望去,發現圍攏過來的七八名清兵,一個個全都面孔黧黑,神氣兇橫,頭上清一色的圓錐形涼帽,身穿白色号衣,腰挂弓箭,手中提着還在滴血的鋼刀,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
唯獨問話這個人,雖然也一樣的剃光了半爿腦殼,背後拖着發辮,但頭上卻戴着烏紗帽,身上穿一件闊袖圓領的明朝官袍,而且身材瘦小,白淨的臉孔上有着江南人特有的細膩肌理。
“嗯,這麼說,他是本地人,做了順民,又反過來替鞑子引路的。
”冒襄暗想,同時想起了小半天前有過的那種念頭,一下子倒呆住了。
“喂,聾了嗎?問你們是什麼人,到這兒來做什麼?快講!”那人再度發出喝問。
“哦……我等俱是良民,到這兒是、是逃難。
”由于意識到那幾個清兵正在一旁虎視眈眈,冒襄連忙收斂心神,用膝蓋向前挪動了兩步,拱着手回答。
“良民?若是良民,怎麼還不剃發,還要出逃?分明意在規避!昨日不是告示過你們嗎?我大清朝仁德廣被,四方之民無須驚擾。
隻要貼出黃紙,守在家裡,大兵過處,秋毫無犯!為何不遵号令,偏要出逃?” “這……小、小民實不知情。
” 那人回過頭去,向身旁那個身高體壯、軍官模樣的清兵連比畫帶說地叽裡咕噜了幾句,像是翻譯,然後又回頭問: “哼,适才你們見了大兵,不即時跪拜恭迎,反而四散逃竄,是否心懷鬼胎,恐怕敗露行藏?快講!” “啟禀大、大人……我們絕非心懷鬼胎,實因小民無知
冒襄心頭忐忑了一下:“什麼?鞑子?”他疑惑地直起身子,向四下裡看去,頓時,大吃一驚地呆住了。
隻見剛才還随意地散坐着的家人們,這會兒像一群受到突然襲擊的雞犬似的,正在哇哇地驚叫着,滿山坡地狂奔亂竄。
陽光下,幾支利箭正閃着光,刷刷地從他們的頭上飛過。
接着,就響起了驚心動魄的馬蹄聲。
冒襄懷着極大的恐懼看見:隻一眨眼工夫,已經有好幾個人中箭倒下。
他猛然緊張起來,轉身向父母和妻兒們奔去,同時大聲叫喊—— “不要慌!到這邊來!都到這邊來!” 但是,沒有作用。
被死亡和鮮血吓破了膽的人們,仍舊發瘋似的沒命逃竄。
這麼一來,他們也就照例成了追趕和殺戮的對象。
隻見一群裝束怪異的清軍騎兵,大約也就七八個人左右,立即分散開來,開始像打獵似的,不慌不忙圍裹上去,遠者箭射,近者刀砍。
他們的動作是那樣熟練、利索。
馬蹄到處,隻聽見傳來一陣陣垂死的慘叫,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站起來。
看見這種情形,後面的人吓得“哄”的一聲,又轉頭跑回來,并且顯然已經失去再逃的勇氣。
發現主人一家子還聚在竹樹叢下,他們就連滾帶爬地紛紛向這邊靠攏。
很快地,竹叢周圍就密密麻麻擠了個滿。
在極度混亂的這片刻當中,冒襄的心中也是極其混亂。
因為這一切來得實在太意外,太突然,以緻事先連一點準備都沒有,就一下子徹底陷入了絕境。
“是的,看來命中注定這一關到底還是過不去!即使依了父親方才所說的,剃了頭發做順民,隻怕也來不及了!也許,這樣了結倒更好!”他絕望地、渾身發抖地在心中說;同時,忽然想起了張維赤,“隻是,老張本來是用不着陪我們一道遭此劫難的,然而他卻自己找來了,實在是……”這麼想着,他就感到異常不安,不由得轉動着眼睛去尋找,然而,卻沒有找到,也不知這位古道熱腸的朋友躲到了什麼地方,還是已經死于剛才那一陣混亂之中。
“哎,他對這一帶的地勢熟悉,但願神明保佑,他能夠逃得脫!”這麼默默祝禱着,冒襄就聽見錯雜而猛烈的馬蹄聲,有如一陣狂風驟雨,從遠處直卷過來。
這自然就是剛才那一夥清兵。
隻見他們像面對羊群的惡狼,傲慢而快意地馳騁着,待到接近時,忽然一揚手,把幾個黑乎乎的東西直擲過來,“啪哒、啪哒”地跌落在人群跟前。
冒襄定眼一看,心中頓時抽搐似的猛然揪緊了,渾身汗毛卻直豎起來——原來那幾個血淋淋的東西竟然是剛剛砍下來的人頭! “喂,你們都是些什麼人?到這兒來做什麼?”不等由那幾顆人頭所引起的騷動和驚恐平息下來,一聲尖銳的喝問劈頭響起。
出乎意外,那話語居然明明白白,而且是江南口音。
冒襄看見勢頭兇險,已經招呼大家全體跪伏在地上,表示不再逃走。
忽然聽見這麼一句喝問,他不由得一怔,循聲望去,發現圍攏過來的七八名清兵,一個個全都面孔黧黑,神氣兇橫,頭上清一色的圓錐形涼帽,身穿白色号衣,腰挂弓箭,手中提着還在滴血的鋼刀,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
唯獨問話這個人,雖然也一樣的剃光了半爿腦殼,背後拖着發辮,但頭上卻戴着烏紗帽,身上穿一件闊袖圓領的明朝官袍,而且身材瘦小,白淨的臉孔上有着江南人特有的細膩肌理。
“嗯,這麼說,他是本地人,做了順民,又反過來替鞑子引路的。
”冒襄暗想,同時想起了小半天前有過的那種念頭,一下子倒呆住了。
“喂,聾了嗎?問你們是什麼人,到這兒來做什麼?快講!”那人再度發出喝問。
“哦……我等俱是良民,到這兒是、是逃難。
”由于意識到那幾個清兵正在一旁虎視眈眈,冒襄連忙收斂心神,用膝蓋向前挪動了兩步,拱着手回答。
“良民?若是良民,怎麼還不剃發,還要出逃?分明意在規避!昨日不是告示過你們嗎?我大清朝仁德廣被,四方之民無須驚擾。
隻要貼出黃紙,守在家裡,大兵過處,秋毫無犯!為何不遵号令,偏要出逃?” “這……小、小民實不知情。
” 那人回過頭去,向身旁那個身高體壯、軍官模樣的清兵連比畫帶說地叽裡咕噜了幾句,像是翻譯,然後又回頭問: “哼,适才你們見了大兵,不即時跪拜恭迎,反而四散逃竄,是否心懷鬼胎,恐怕敗露行藏?快講!” “啟禀大、大人……我們絕非心懷鬼胎,實因小民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