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馳援
關燈
小
中
大
痛心疾首地認為,那些反抗剃發、視死如歸的可敬士民,如果始終得不到同胞們哪怕一兵一卒的支援,實在是沒有天理!不過,正如啟程前許多勸阻者所警告的:要進入江陰城,首先就要通過清軍的陣地。
而目前圍攻江陰城的清朝大軍,據說已經多達十餘萬之衆,而且還在繼續增加。
試圖憑着這區區一百二十多人,前去增援,恐怕除了白白送死之外,不可能有别的結果。
但是,顧杲仍舊決定這麼做;不光是他,他的夥伴們也同樣決定這麼做。
因為大家都明白,對于他們這樣的人來說,事到如今,這已經是唯一的路。
“是的,如果留在家中,剃了頭去做鞑子的順民,像狗一般搖尾乞憐地苟活于人世,那同死了又有什麼分别?又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與其那樣,倒不如橫下一條心,拼上一拼,或許還能闖出一條生路!就算不幸失敗,戰死在江陰,也博個忠勇壯烈,青史留名,不枉此生!”這麼默默地想着,顧杲的一顆心,在這一刻裡甚至變得更加強硬和冰冷了。
落到了河道左側的圓月,越來越向西天傾斜,而且變得越來越朦胧昏暗。
葦叢深處,一隻不知名的水鳥被航船驚動,發出“磔——格,磔——格”的不安叫聲。
現在,顧杲感到坐得有點累了。
他動彈着身子,試圖舒展一下有點麻木的大腿,但思緒還在繼續向前延伸着。
他想到,這一次慷慨赴敵,最終能夠凱旋,固然不必說了;倘若就此死去,那麼留在家中的母親、弟妹和别的親人,還有那些平日要好的社友像黃宗羲、陳貞慧、吳應箕、方以智、冒襄、梅朗中、侯方域等等,今後恐怕就再也見不着了!而他,其實是多麼想同舊友們再見上一面呀,特别是在眼下這種艱難竭蹶的時世!那麼,如今他們都在做什麼呢?是躲在家中?是逃進了深山?還是同自己一樣,正走在慷慨赴敵的征途上?“嗯,不管怎樣,他們是絕不會自堕節志,向鞑子俯首稱臣的,我知道他們!如今四方義師風起雲湧,眼下他們說不定都已經投筆從戎,在各地轟轟烈烈地幹着,并且正在設法打聽我的消息呢!”由于想到,自己眼下的行動并不是孤立無援的,顧杲的心情變得稍稍開朗一點。
為着回報那一份既遙遠又親近的情誼,他眯縫着眼睛,緊盯着煙水蒼茫的前方,開始設想自己這一百多人,一旦到了江陰城外,如何趁着夜深人靜、清兵熟睡之際,神不知鬼不覺地從敵人疏于防範的地方接近城池……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也可能被對方發覺,甚至發生戰鬥,但到時城裡也派兵殺出,前來接應,結果,還是成功地得以進城……“是的,别看鞑子兵來勢洶洶,一路上破州陷府,好像所向無敵;其實,眼下不也照樣被江陰的士民硬是堵在城外,足有兩個半月,一點便宜也讨不到麼!而且他既然師老無功,就難免生出懈怠之心。
隻要我們設法進得了城,再堅守幾時,待得各地的義軍雲合響應,局面未必就沒有翻轉過來的一天!” 這樣暗暗鼓勵着自己,顧杲那一直繃得很緊的思緒,漸漸松弛下來。
他從遠處收回目光,不由自主打了個長長的呵欠,雖然模模糊糊又想起,一旦拼殺起來,帶在身邊的妻兒始終是個拖累,或許到了前邊,應該尋一戶老實人家,把他們暫且寄住一時?可是,變得遲鈍起來的腦子,已經不讓他細想下去。
他的眼皮越來越重,頭也在胸前越垂越低,終于,歪靠在船篷上,蒙眬睡去…… 這一覺似乎隻睡了一會兒,但也似乎睡了很久。
突然,顧杲一下子驚醒了。
他睜眼一看,發現不知怎麼一下子,周圍的情景全變了樣。
隻見火光閃耀,人影幢幢,耳朵邊鬧哄哄的,交混着一片亂七八糟的聲響,而他所乘坐的船,則完全失去平衡,在身子下面劇烈地搖晃着。
“這是怎麼回事?”他怔怔地想,忽然覺得眼前黑影閃動,仿佛一支利箭帶着勁風從面門掠過,“噗”地插入旁邊的一個物體。
顧杲悚然一驚,本能地抓起身下的鋼刀,猛地躍起來;與此同時,就聽見一聲悶哼,一個軀體直挺挺地撲倒在跟前。
“怎麼?到了江陰了麼?”他疑惑地自問,但馬上就否定了這種判斷,因為眼前的事變分明發生在船上。
“那麼,一定是鞑子的追兵殺上來了!”這麼一轉念,他頓時睡意全消,渾身的血液也由于意外和緊張,一下子沸騰起來。
而怒氣——一股發現敵人如此可恨,竟然當真對自己趕盡殺絕的怒氣,撲騰騰地直往腦門上蹿。
雖然發現水面上遠遠近近,散布着無數熊熊焚燒的火把,喊殺聲響成一片,自己這方面的五隻船,已經被為數衆多的敵船所層層包圍,但他仍舊怒喝一聲,沖向船頭,打算加入正在那裡奮力抵敵的仆人當中去。
“大、大爺,不要!不要過來!”黑暗中,有人氣喘籲籲地高喊。
那是一個高個子仆人,他一邊拼命地
而目前圍攻江陰城的清朝大軍,據說已經多達十餘萬之衆,而且還在繼續增加。
試圖憑着這區區一百二十多人,前去增援,恐怕除了白白送死之外,不可能有别的結果。
但是,顧杲仍舊決定這麼做;不光是他,他的夥伴們也同樣決定這麼做。
因為大家都明白,對于他們這樣的人來說,事到如今,這已經是唯一的路。
“是的,如果留在家中,剃了頭去做鞑子的順民,像狗一般搖尾乞憐地苟活于人世,那同死了又有什麼分别?又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與其那樣,倒不如橫下一條心,拼上一拼,或許還能闖出一條生路!就算不幸失敗,戰死在江陰,也博個忠勇壯烈,青史留名,不枉此生!”這麼默默地想着,顧杲的一顆心,在這一刻裡甚至變得更加強硬和冰冷了。
落到了河道左側的圓月,越來越向西天傾斜,而且變得越來越朦胧昏暗。
葦叢深處,一隻不知名的水鳥被航船驚動,發出“磔——格,磔——格”的不安叫聲。
現在,顧杲感到坐得有點累了。
他動彈着身子,試圖舒展一下有點麻木的大腿,但思緒還在繼續向前延伸着。
他想到,這一次慷慨赴敵,最終能夠凱旋,固然不必說了;倘若就此死去,那麼留在家中的母親、弟妹和别的親人,還有那些平日要好的社友像黃宗羲、陳貞慧、吳應箕、方以智、冒襄、梅朗中、侯方域等等,今後恐怕就再也見不着了!而他,其實是多麼想同舊友們再見上一面呀,特别是在眼下這種艱難竭蹶的時世!那麼,如今他們都在做什麼呢?是躲在家中?是逃進了深山?還是同自己一樣,正走在慷慨赴敵的征途上?“嗯,不管怎樣,他們是絕不會自堕節志,向鞑子俯首稱臣的,我知道他們!如今四方義師風起雲湧,眼下他們說不定都已經投筆從戎,在各地轟轟烈烈地幹着,并且正在設法打聽我的消息呢!”由于想到,自己眼下的行動并不是孤立無援的,顧杲的心情變得稍稍開朗一點。
為着回報那一份既遙遠又親近的情誼,他眯縫着眼睛,緊盯着煙水蒼茫的前方,開始設想自己這一百多人,一旦到了江陰城外,如何趁着夜深人靜、清兵熟睡之際,神不知鬼不覺地從敵人疏于防範的地方接近城池……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也可能被對方發覺,甚至發生戰鬥,但到時城裡也派兵殺出,前來接應,結果,還是成功地得以進城……“是的,别看鞑子兵來勢洶洶,一路上破州陷府,好像所向無敵;其實,眼下不也照樣被江陰的士民硬是堵在城外,足有兩個半月,一點便宜也讨不到麼!而且他既然師老無功,就難免生出懈怠之心。
隻要我們設法進得了城,再堅守幾時,待得各地的義軍雲合響應,局面未必就沒有翻轉過來的一天!” 這樣暗暗鼓勵着自己,顧杲那一直繃得很緊的思緒,漸漸松弛下來。
他從遠處收回目光,不由自主打了個長長的呵欠,雖然模模糊糊又想起,一旦拼殺起來,帶在身邊的妻兒始終是個拖累,或許到了前邊,應該尋一戶老實人家,把他們暫且寄住一時?可是,變得遲鈍起來的腦子,已經不讓他細想下去。
他的眼皮越來越重,頭也在胸前越垂越低,終于,歪靠在船篷上,蒙眬睡去…… 這一覺似乎隻睡了一會兒,但也似乎睡了很久。
突然,顧杲一下子驚醒了。
他睜眼一看,發現不知怎麼一下子,周圍的情景全變了樣。
隻見火光閃耀,人影幢幢,耳朵邊鬧哄哄的,交混着一片亂七八糟的聲響,而他所乘坐的船,則完全失去平衡,在身子下面劇烈地搖晃着。
“這是怎麼回事?”他怔怔地想,忽然覺得眼前黑影閃動,仿佛一支利箭帶着勁風從面門掠過,“噗”地插入旁邊的一個物體。
顧杲悚然一驚,本能地抓起身下的鋼刀,猛地躍起來;與此同時,就聽見一聲悶哼,一個軀體直挺挺地撲倒在跟前。
“怎麼?到了江陰了麼?”他疑惑地自問,但馬上就否定了這種判斷,因為眼前的事變分明發生在船上。
“那麼,一定是鞑子的追兵殺上來了!”這麼一轉念,他頓時睡意全消,渾身的血液也由于意外和緊張,一下子沸騰起來。
而怒氣——一股發現敵人如此可恨,竟然當真對自己趕盡殺絕的怒氣,撲騰騰地直往腦門上蹿。
雖然發現水面上遠遠近近,散布着無數熊熊焚燒的火把,喊殺聲響成一片,自己這方面的五隻船,已經被為數衆多的敵船所層層包圍,但他仍舊怒喝一聲,沖向船頭,打算加入正在那裡奮力抵敵的仆人當中去。
“大、大爺,不要!不要過來!”黑暗中,有人氣喘籲籲地高喊。
那是一個高個子仆人,他一邊拼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