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留守

關燈
正當浙東的舉義士民為魯王政權的建立而全力奔走的時候,在位于錢塘江出海口北岸、與紹興隔水相望的海甯縣,冒襄及其一家,卻由于城中的混亂狀況,陷于惶惶不可終日之中。

     冒襄是在今年四月初,揚州陷落的前夕,偕同董小宛匆匆趕回如臯縣家中,收拾行裝,然後帶着母親和家人倉皇南來,同正在海甯監督漕運的父親會合的。

    由于很快就傳來了留都迎降的消息,結果全家便滞留了下來。

    起初,他們也曾考慮過是否繼續往南逃難,但由于頗得衆望的潞王近在杭州,估計憑借士民的擁戴,還能堅守一時;加上膽小體弱的母親對于再度逃難奔波又懼怕得很,所以便決定等待一下,看看情形再說。

    誰知過不了幾天,潞王已經開門迎降,杭州宣告陷落。

    緊接着,海甯縣知縣棄官而逃,城裡就亂了起來…… 按理說,縣城裡也不該這麼快就亂。

    因為清兵正打算全力南進,暫時還顧不上僻處一隅的海甯,而城中的明朝官兵又一緻決心堅守,加上有進士俞元良為首的一批鄉紳全力支持,應該能夠穩住局面,再不成,也起碼還能維持一些日子。

    可是,那幾位統兵的衛所千戶卻急于擴充兵員,籌集糧饷——本來,就備戰禦敵而言,這也沒有錯,但倉促決定、一哄而起的結果,事情就亂了套。

    那些官兵的紀律本來就不怎麼樣,新募的義兵又難免良莠不齊。

    于是沿門索饷、胡亂攤派的做法便大行其道。

    而且這些人還蠻橫得很,對出不起錢,或錢出得不夠的人家輕則臭罵毒打,重則拆房子抄家。

    至于乘機拉幫結黨,一心報私仇、發橫财的,就更别說了。

    上一個月,鄉紳葛征奇在南門内的那座富麗堂皇的府第,就因為一點小争執,被一把大火燒個精光,也搶個精光。

    随後,西城門和衙前大街又在二十天内接連起火,燒毀數以千計的民房。

    這麼一來,城中的殷實人家便大大恐慌起來,開始紛紛逃往鄉下避難。

    冒襄一家自然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僅僅由于冒襄本人反對,認為清兵近在杭州,随時都會來犯,到了鄉下,安全更無保障,才又勉強拖延下來…… 不過,挨到閏六月底,面對全家上下人心惶惶,一日數驚的困境,就連冒襄也開始有點動搖。

    所以這一天,他終于匆匆地趕到城南去訪他的一位本地朋友——在學秀才張維赤,同對方商量能否在城外找一個偏僻安全些的處所,暫時把全家搬出去避一避風頭。

    張維赤正在家中接待俞元良、查繼佐等一班起義的缙紳,聽了冒襄的想法,他滿口答應,說他家在西城外有一處取名“大白居”的别墅,有十幾間房子,完全可以安頓得下冒襄一家人。

    不過,在座的那班缙紳卻勸冒襄最好先别忙着出城,因為眼下城中雖然比較混亂,但他們正在商議設法整頓秩序,估計過幾天情形就會好起來。

    大家還興高采烈地告訴他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就是與海甯一江之隔的浙東各府縣,近日全都豎起了抗清義旗,并且已經把正在台州避難的魯王迎接到紹興去監國。

    不僅如此,他們還接到通知,說紹興方面準備派出原吏科給事中熊汝霖為使者,專程到海甯來聯絡,商談合力抗清的事宜。

    看來,一番新局面就要出現;像冒襄這樣大名鼎鼎的人才,今後必定還會大有作為。

     聽了大家的介紹和勸說,冒襄頓時又有點心動。

    因為就他本人而言,其實是很不願意走上舉家逃難那一步的。

    且别說一年前,他們為着躲避高傑在揚州的亂兵,也曾舉家從如臯出逃,結果證明不僅毫無必要,而且還白白地備嘗艱辛,疊遇兇險,損失慘重。

    就拿眼下來說,國家亡破到這種地步,清兵的鐵蹄已經踩到頭上,如果不想被來自關外的這些野蠻人征服、奴役,唯一的辦法,确實隻有奮起抗争,同對方拼個你死我活!如果說,前些日子,憑着區區一個海甯,未免過于勢單力弱,近乎螳臂擋車,以卵擊石的話,那麼眼下,整個浙東已經全都動起來,情勢就大不相同了,實在可以與敵人拼一拼!而且隻要上下齊心,運籌得當,複興明朝未必就沒有希望!既然如此,自己也就确實無妨暫時留下來不走。

    當然,冒襄也知道,這件事還得向父親禀告,征得他老人家的同意才行。

    他擔心光憑自己一個,說話不夠有力,于是等聚會一散,便邀請張維赤同他一道回家,好把這些最新的情況向父親當面再說一說…… 現在,兩位朋友由冒成等幾個跟班護送着,正沿着幾天前才遭過火災的衙前大街匆匆往北走。

    在浙西地區,海甯雖然算不上是頂富庶的縣份,但是正如它的名字所誇示的那樣,一向是個既平靜又安甯的地方。

    據說遠自元代起,三四百年下來,這裡的居民都沒有遭過戰禍的侵擾。

    就連本朝的太祖皇帝打天下,江南一帶亂得一塌糊塗那陣子,海甯也奇迹般地躲過了劫難,因此一直被人們美稱為“樂土”。

    然而,這一片“樂土”,如今已經完全失去了以往那種固有的甯靜和安閑。

    大街上,車載肩挑,亂哄哄地往外逃難的人群不必說;而且街道兩旁,那些不論門面大小,也不論經營什麼生意,一律都拾掇得十分整潔雅緻的店鋪,也已經被這十來天的動亂破壞得蕩然無存。

    代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