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善本
關燈
小
中
大
個個方正工整,刀法圓潤,更兼紙色墨汁,粲然奪目,一望而知是宋代浙版書中的精品。
美中不足的是,個别書頁上,如今留下了一些無法漂洗幹淨的污痕。
這污痕使黃宗羲感到心疼和憤恨,同時又使他對這書更多了一分抱愧和愛惜之情……終于,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把書合起來,不看了。
“雖然不得不暫時把它抵押出去,但是為了答謝錢老伯,也為了不讓替阮胡子翻案的陰謀得逞,這是應當的,值得的!”他一邊把書重新放回楠木匣子裡,一邊這樣說服自己,又用青布包袱重新把書裹好,擱在膝蓋上,擡起頭,開始向街上張望。
這條吳趨坊,緊連着阊門大街,雖然也是個人煙稠密、店鋪衆多的去處,可是街道卻挺窄,對面屋子裡的情形,可以看得很清楚。
書坊的正對面是一爿不小的布店,左側是間藥材鋪子,右側是賣雜貨的,再旁邊還有幾間書坊和别的店鋪。
這會兒,雨下得小了些,街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
黃宗羲看見:兩乘轎子踏着水花過去了;一個瞎眼的老頭掮着一把胡琴,由一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引路,從小巷裡慢慢轉了出來;三個小孩冒着雨,蹲在房檐下的積水邊,在放一隻木制的小船;于是又招來一個瓦刀臉的閑漢,指手畫腳地從旁充當指導,并以他的油腔滑調,逗引得正倚在就近門邊的一個濃妝豔抹的大嘴女人,吃吃地笑個不住。
此外,那些肩挑手提,匆匆而過的行人也自然不少。
“嗯,書坊老闆這會兒也該回來了吧?”黃宗羲想,不由得睜大眼睛,用熱切的目光迎着每一個走近來的可疑者,并不時擡起頭,向更遠的地方眺望。
正當他盼得有點心焦的時候,忽然,街道上響起了一陣雜沓的腳步聲,一個衙門公差,手裡揚着一張公文模樣的紙片,大搖大擺地走過來。
在他的身後,還跟着一群各執扁擔的挑夫。
他們來到書坊正對面的布店前,就站住了。
隻見那公差走進店去,大聲地說了幾句什麼,随即走出來,朝那群挑夫做了個手勢,說:“快,進去搬!” 挑夫們擠擁了一下,正要往裡走,這時,店主人——一個胖胖的中年男子氣急敗壞地奔了出來,朝那公差一個勁地行着禮說: “頭翁息怒,頭翁息怒!請聽小可一言,此次承值,非是小店有意拖延,實因遭遇荒年兇歲,虧損甚大。
這百匹之數,小店已是多方籌措,百計張羅,還望頭翁寬限數日,一定如數送到府衙,感激不盡!” 那公差冷笑一聲,說:“李老爸,你這話說了也隻好當放屁!你要我寬限你,大老爺卻不寬限我!你須也知道,這次可是京裡周國舅爺着人來姑蘇買貨,限令今日取齊,便是大老爺也隻有順着他!” 李老闆哭喪着臉道:“皆因機房歇業,貨源不繼,自從傳聞周國舅來蘇辦貨,綢緞之價,一夜暴長,竟高出往時一倍有餘。
小店大虧之後,本微力薄,實在是……” 那公差無動于衷地說:“你本微也罷,本厚也罷,今番該你承值,便是傾家蕩産,也得如數辦齊!”李老闆急了,結結巴巴分辯說:“可是、可是府裡分明出過告示,立了碑文,說一應上司按臨時之府縣公務,照依時價平賣,再不用鋪行承值的呀!” 那公差怔了一下,頓時變了臉,大吼一聲:“這個,你跟大老爺說去,我管不着!”說完,一揮手,吆喝那群挑夫:“給我搬!” 在他們對答的當兒,黃宗羲一直在目不轉睛地注視着。
這時他有點明白了:看來,是蘇州府責令這布店代購百匹綢緞,可是這布店卻因折了本,無力張羅。
所以如今官府便派人上門,強行收繳。
本來,朝廷過去是有所謂“鋪戶當行買辦”之制,規定各行鋪戶必須輪流義務當差,替官府采辦貨物。
辦貨的錢表面上由官府發給,但實際上,卻往往并不給足,到底給多少,那就得看當官各人的品性而定,其間伸縮性很大。
不足的部分,照例就由各行當值的鋪戶自己補足。
鋪戶們畏懼官府的勢力,隻有忍痛認賠。
這個制度實行多年,把鋪戶們逼迫得叫苦連天。
有辦法的富商,就設法投靠官府,逃避差役;沒有辦法的中小商人,往往被弄到傾家蕩産,甚至還有賣兒賣女、投河上吊的。
鋪戶們不堪重負,聯合起來實行罷市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後來朝廷看見積弊實在太多,不得不作一些變通,改“當行買辦”為“招商買辦”和“佥商買辦”,還立了碑文。
但是看來,此項弊政并未真正革除,隻要下面喜歡,照樣還這麼幹。
這當兒,街道上已
美中不足的是,個别書頁上,如今留下了一些無法漂洗幹淨的污痕。
這污痕使黃宗羲感到心疼和憤恨,同時又使他對這書更多了一分抱愧和愛惜之情……終于,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把書合起來,不看了。
“雖然不得不暫時把它抵押出去,但是為了答謝錢老伯,也為了不讓替阮胡子翻案的陰謀得逞,這是應當的,值得的!”他一邊把書重新放回楠木匣子裡,一邊這樣說服自己,又用青布包袱重新把書裹好,擱在膝蓋上,擡起頭,開始向街上張望。
這條吳趨坊,緊連着阊門大街,雖然也是個人煙稠密、店鋪衆多的去處,可是街道卻挺窄,對面屋子裡的情形,可以看得很清楚。
書坊的正對面是一爿不小的布店,左側是間藥材鋪子,右側是賣雜貨的,再旁邊還有幾間書坊和别的店鋪。
這會兒,雨下得小了些,街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
黃宗羲看見:兩乘轎子踏着水花過去了;一個瞎眼的老頭掮着一把胡琴,由一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引路,從小巷裡慢慢轉了出來;三個小孩冒着雨,蹲在房檐下的積水邊,在放一隻木制的小船;于是又招來一個瓦刀臉的閑漢,指手畫腳地從旁充當指導,并以他的油腔滑調,逗引得正倚在就近門邊的一個濃妝豔抹的大嘴女人,吃吃地笑個不住。
此外,那些肩挑手提,匆匆而過的行人也自然不少。
“嗯,書坊老闆這會兒也該回來了吧?”黃宗羲想,不由得睜大眼睛,用熱切的目光迎着每一個走近來的可疑者,并不時擡起頭,向更遠的地方眺望。
正當他盼得有點心焦的時候,忽然,街道上響起了一陣雜沓的腳步聲,一個衙門公差,手裡揚着一張公文模樣的紙片,大搖大擺地走過來。
在他的身後,還跟着一群各執扁擔的挑夫。
他們來到書坊正對面的布店前,就站住了。
隻見那公差走進店去,大聲地說了幾句什麼,随即走出來,朝那群挑夫做了個手勢,說:“快,進去搬!” 挑夫們擠擁了一下,正要往裡走,這時,店主人——一個胖胖的中年男子氣急敗壞地奔了出來,朝那公差一個勁地行着禮說: “頭翁息怒,頭翁息怒!請聽小可一言,此次承值,非是小店有意拖延,實因遭遇荒年兇歲,虧損甚大。
這百匹之數,小店已是多方籌措,百計張羅,還望頭翁寬限數日,一定如數送到府衙,感激不盡!” 那公差冷笑一聲,說:“李老爸,你這話說了也隻好當放屁!你要我寬限你,大老爺卻不寬限我!你須也知道,這次可是京裡周國舅爺着人來姑蘇買貨,限令今日取齊,便是大老爺也隻有順着他!” 李老闆哭喪着臉道:“皆因機房歇業,貨源不繼,自從傳聞周國舅來蘇辦貨,綢緞之價,一夜暴長,竟高出往時一倍有餘。
小店大虧之後,本微力薄,實在是……” 那公差無動于衷地說:“你本微也罷,本厚也罷,今番該你承值,便是傾家蕩産,也得如數辦齊!”李老闆急了,結結巴巴分辯說:“可是、可是府裡分明出過告示,立了碑文,說一應上司按臨時之府縣公務,照依時價平賣,再不用鋪行承值的呀!” 那公差怔了一下,頓時變了臉,大吼一聲:“這個,你跟大老爺說去,我管不着!”說完,一揮手,吆喝那群挑夫:“給我搬!” 在他們對答的當兒,黃宗羲一直在目不轉睛地注視着。
這時他有點明白了:看來,是蘇州府責令這布店代購百匹綢緞,可是這布店卻因折了本,無力張羅。
所以如今官府便派人上門,強行收繳。
本來,朝廷過去是有所謂“鋪戶當行買辦”之制,規定各行鋪戶必須輪流義務當差,替官府采辦貨物。
辦貨的錢表面上由官府發給,但實際上,卻往往并不給足,到底給多少,那就得看當官各人的品性而定,其間伸縮性很大。
不足的部分,照例就由各行當值的鋪戶自己補足。
鋪戶們畏懼官府的勢力,隻有忍痛認賠。
這個制度實行多年,把鋪戶們逼迫得叫苦連天。
有辦法的富商,就設法投靠官府,逃避差役;沒有辦法的中小商人,往往被弄到傾家蕩産,甚至還有賣兒賣女、投河上吊的。
鋪戶們不堪重負,聯合起來實行罷市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後來朝廷看見積弊實在太多,不得不作一些變通,改“當行買辦”為“招商買辦”和“佥商買辦”,還立了碑文。
但是看來,此項弊政并未真正革除,隻要下面喜歡,照樣還這麼幹。
這當兒,街道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