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内搜人

關燈
要求,也盡可能給予滿足或幫助,使這些人一個個都受寵若驚、大為感動;受到恩惠的,對他更是滿懷感激。

    消息一傳開,又招引來更多的拜訪者。

    以至到後來,半野堂前竟弄得一天到晚轎馬不斷,城裡城外的客店都住滿了等待接見的人。

    錢謙益也不辭勞苦,一邊服着參湯,一邊抖擻精神接客。

    在這期間,他自然也想方設法散布例如“虜寇交煎,國事日危,亟宜平息黨争,和衷共濟”一類的論調,隻是回避不提阮大铖這一點。

    這樣一直忙了将近一個月,眼看同陳在竹、錢養先約定的會合日期已到,他才帶着柳如是匆匆趕到蘇州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幾天過去了,陳、錢二人卻沒有一個回來複命,錢謙益就有點擔心了。

    他不由得開始想,自己是不是把事情估計得太簡單?事實上吳應箕、陳貞慧那一幫子人數雖少,在複社當中的影響力仍然相當大。

    加上阮大铖是欽定逆案中的成員,是狗彘不如的閹黨兒子,這種觀念十多年來已經在人們的頭腦裡生了根,一旦要加以改變,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何況,士林當中的情況相當複雜,人人都熟讀詩書,腦瓜都會繞彎子,要完全騙過他們并不容易。

    不錯,他們之間确有糾紛,而且相當尖銳。

    善于利用這些糾紛,固然有可能達到目的;但是反過來,也會恰恰因為這些莫名其妙的糾紛,使再好的計劃也葬送掉…… 不過,錢謙益内心雖然煩躁,表面上卻依然保持從容鎮定。

    他對于下人的态度,甚至比往常更溫和一些。

    今天早上起來,丫環紅情失手打破了一隻細瓷盅子,把剛炖好的參湯灑了一地毯。

    要是在平時,錢謙益難免會皺起眉毛申斥兩句。

    可是今天,他隻是淡淡地叫她收拾幹淨,就完了。

    錢謙益這種“不示人以迹”的處事涵養,自然瞞不過他的那位絕頂聰明的如夫人。

    隻是,即使柳如是,這會兒也在暗暗着急,想不出用什麼話來安慰他。

    而且她還不願多問,生怕加深了錢謙益的憂慮。

    所以此刻,當兩人在揖峰軒中擺開棋局對弈,錢謙益接連下錯了數子之後,柳如是便含笑推開棋枰,說: “這天氣怪困人的,我也沒勁兒再下了,想去歇會兒。

    相公在園子裡窩了兩天,想必也悶得慌哩,何不到外面散散心?” 錢謙益本來就沒有心思下棋,聽見柳如是這樣建議,他點點頭,站起來,等紅情服侍他換過衣服之後,便攜了一支藜杖,叫了一名小厮跟着,慢慢地走出外面去。

     錢謙益來到大門口,就站住了。

    他揚起臉,朝彩雲裡南頭眺望了一陣,直到斷定無論是陳在竹還是錢養先的影子,都不會很快出現之後,才失望地轉過身,信步向西園行去。

     西園也是徐府的産業,跟東園隔着一截街道。

    徐太仆死後不久,他的兒子把西園東面的一片住宅舍做了佛寺,取名戒幢寺。

    寺内的住持茂林法師,是一位有道高僧。

    錢謙益因為常在東園落腳,也就認識了茂林,平日談經論禅,彼此頗為投契。

    現在錢謙益想找個人解解悶,便自然想到了他。

     正是春天進香的季節,街道上,來來往往淨是從四鄉趕來進香的客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者乘轎,或者步行,不少人還背着包袱、挑着籮擔,在又窄又長的街道上挨着、擠着,那些低矮淺窄的茶館,生意清淡的香燭店,像着了魔似的,一下子緊張忙碌起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氣。

    顯然,盡管四鄉都在鬧饑荒,米價騰踴,人心惶惶,但是人們奉祀神靈之心,卻絲毫不敢懈怠。

    他們甯可把褲腰帶勒得更緊一點,也要設法拿出盡可能多的香燭和捐贈,再加上更虔誠的禱告和許願,希望求得神明的垂憫,保佑自己及親人的福祿康甯…… 錢謙益夾在香客當中,來到懸着“戒幢律院”橫匾的山門前。

    他稍稍停留了一下,将門外那些擺賣香燭元寶、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經典木魚的大小攤檔浏覽了一遍,發現并無看得上眼的貨色之後,才慢慢地踱着方步,走進寺中。

     戒幢寺的規模不算太小,一共三進,兩邊還有别院。

    寺前的部分本是門廳,現在改成了四天王殿;寺後是藏經閣和僧舍。

    居中一進的大雄寶殿,是大廳改建的,頂上加了一重飛檐,殿前築起了露台,氣象頗為宏偉。

    不過這樣一來,兩側的廂房便顯得低矮局促,不大相稱。

    以往錢謙益也曾一再向茂林住持指出這個毛病,不過茂林聽了,總是合十低眉,念一聲“阿彌陀佛”,說:“罪過罪過,前次改建大殿,所費之資已抵百戶中人之産,貧衲為此事至今不安,怎敢再生妄念!”現在,錢謙益發現兩廂的景狀依然如故。

    在殿前的空地上,分男女兩邊,密密麻麻地坐滿了香客;露台上設着一架高腳香爐,爐上香煙袅袅,身軀瘦小而面目慈和的茂林法師身披袈裟,端坐于蒲團之上,正在向善男信女們宣講佛法。

     錢謙益因為耳背,開始聽不清茂林說什麼,後來走得近了,才聽出是在述說《大莊嚴論經》當中的《屍毗王舍身飼鷹》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說:古時有個屍毗王,精勤苦行,一心向佛。

    佛祖為了考察他心志是否堅牢,乃命天神毗首羯摩化作鴿子,他自己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