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風流
關燈
小
中
大
一邊喝茶,一邊閑聊。
冒襄今晚是主要的客人,所以大家都照例同他寒暄幾句。
他雖然窩着滿肚子委屈,也隻好強打精神應酬,不過神色之間,總透着不大自然。
幸而後到的幾個人随即忙于同顧眉、李十娘打趣說笑,沒有覺察。
至于黃宗羲,當他發覺吳應箕在場之後,就時時瞅着他,露出親切的、急于要同他說話的神氣。
所以,黃宗羲現在便迅速走到吳應箕跟前,并且立即同他談起來: “啊,次尾兄!可記得去歲在杭州,我們曾論及田制之事麼?”他興沖沖地說,不待吳應箕答話,馬上就接下去,“數月來,小弟思之再三,如欲匡時除弊,唯一之法,便是恢複先王井田之制!” “哦?” “小弟以為,當今錢糧匮乏,國用不足,其源蓋出于田制之弊!田制之弊,則在貴戚官紳仗勢侵奪民業,遂緻官莊之田日廣,而小民之田日縮。
即以蘇州一府而論,幾乎至于無地而非官田,民田僅占十五分之一。
現今國家困于戰亂,用度浩大,賦稅日增;而富豪之家,不肯加額,結果便一并征之于小民百姓。
小民不堪重負,唯有棄田逃亡。
于是乎,不隻國家之賦稅,年年大量缺額,無法完成;而且逃亡之民,餓死溝壑者有之,倡亂造反者有之,盡成禍亂之源。
時至今日,此事已幾至積重難返,倘不急圖改革,隻怕局面一潰,就無可收拾了!” 吳應箕此刻顯然沒有心思讨論這類問題,他含糊地點着頭: “嗯,你是說,恢複井田制……?” “啊,你聽我說呀!”黃宗羲興奮地叫,全然沒有覺察對方的情緒。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從井田制的曆史和作用說起,然後将它同目前的田制進行比較。
他自信地、匆忙地說着,顯然打算把幾個月來,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結果,一股腦兒都擺出來。
他并不考慮急急忙忙這樣做到底有多大必要,也不考慮在這樣一種場合談論這麼嚴肅的問題是否适宜。
他隻是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而自己經過艱苦的努力,為解決這個問題所設想的一套,看來是可行的。
他急不可待地要把它說出來,因為它作為一種成熟了的思想,在他的心中已經憋了好些時候了。
正如一個足了月的嬰兒,要掙脫母體,以大哭大叫向周圍宣告他的誕生一樣。
而嬰兒的呱呱墜地是從不理會場合和旁人态度的…… 然而,黃宗羲并沒有能把他的見解陳述完畢。
一個十三四歲,長得挺秀氣的丫環從屏門後面轉了出來。
“各位相公、阿娘,請到花廳入席。
”她行着禮說。
黃宗羲怔了一下,猶疑不決地瞧瞧神思不屬的吳應箕,終于無可奈何地揮一揮手,閉上了嘴巴,同大家一齊起身,朝後面走去。
花廳的面積不大,同樣布置得異常雅潔,當中已經拼起了一張大圓桌,桌上的青花細瓷食具,在燈燭的輝映下熠熠生光。
李十娘的鸨母,正領着兩個丫環張羅着,看見客人們進來了,她們就一齊上前,斂衽為禮。
客人們走到桌前,就站住了。
陳貞慧上前一步,開始給大家定座。
因為是相知雅集,也不必弄那些開桌送酒的虛套,隻請冒襄坐了首席,依次是吳應箕、張自烈、顧杲、黃宗羲、梅朗中、侯方域。
陳貞慧自己坐了下首的主位。
李十娘和顧眉,就分坐在冒襄兩旁。
鸨母等客人坐定之後,吩咐兩個丫環幾句,就退了出去。
李十娘和顧眉從座位上盈盈站起來,開始給客人斟酒。
“眉娘!”侯方域轉臉瞅着顧眉,用了一種愉快的、輕松的聲調說,“今兒晚上,我隻當你不會來了呢!” 侯方域同顧眉,不久前很要好過一陣子,可是今晚進門以來,他一個勁兒隻同李十娘周旋親熱,對于顧眉,卻明顯地有意回避和冷淡,正式沖着顧眉說話,這還是第一句。
“為什麼?”顧眉問,沒有停止斟酒,也沒有回過頭來。
“嘻,還裝糊塗呐!自然是龔孝升啰!” “啐,沒有的事!”顧眉紅了臉。
侯方域冷笑一聲:“沒有的事?這事瞞得了别人,須瞞不過我侯方域!” 顧眉不響了。
“什麼?孝升?”“孝升怎麼了?”“朝宗,怎麼回事啊?”大家好奇地追問。
侯方域拿起筷子,從盤子裡揀了一顆鴿蛋,放進嘴裡慢慢嚼着,一邊瞅着顧眉,裝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氣。
顧眉忽然朝侯
冒襄今晚是主要的客人,所以大家都照例同他寒暄幾句。
他雖然窩着滿肚子委屈,也隻好強打精神應酬,不過神色之間,總透着不大自然。
幸而後到的幾個人随即忙于同顧眉、李十娘打趣說笑,沒有覺察。
至于黃宗羲,當他發覺吳應箕在場之後,就時時瞅着他,露出親切的、急于要同他說話的神氣。
所以,黃宗羲現在便迅速走到吳應箕跟前,并且立即同他談起來: “啊,次尾兄!可記得去歲在杭州,我們曾論及田制之事麼?”他興沖沖地說,不待吳應箕答話,馬上就接下去,“數月來,小弟思之再三,如欲匡時除弊,唯一之法,便是恢複先王井田之制!” “哦?” “小弟以為,當今錢糧匮乏,國用不足,其源蓋出于田制之弊!田制之弊,則在貴戚官紳仗勢侵奪民業,遂緻官莊之田日廣,而小民之田日縮。
即以蘇州一府而論,幾乎至于無地而非官田,民田僅占十五分之一。
現今國家困于戰亂,用度浩大,賦稅日增;而富豪之家,不肯加額,結果便一并征之于小民百姓。
小民不堪重負,唯有棄田逃亡。
于是乎,不隻國家之賦稅,年年大量缺額,無法完成;而且逃亡之民,餓死溝壑者有之,倡亂造反者有之,盡成禍亂之源。
時至今日,此事已幾至積重難返,倘不急圖改革,隻怕局面一潰,就無可收拾了!” 吳應箕此刻顯然沒有心思讨論這類問題,他含糊地點着頭: “嗯,你是說,恢複井田制……?” “啊,你聽我說呀!”黃宗羲興奮地叫,全然沒有覺察對方的情緒。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從井田制的曆史和作用說起,然後将它同目前的田制進行比較。
他自信地、匆忙地說着,顯然打算把幾個月來,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結果,一股腦兒都擺出來。
他并不考慮急急忙忙這樣做到底有多大必要,也不考慮在這樣一種場合談論這麼嚴肅的問題是否适宜。
他隻是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而自己經過艱苦的努力,為解決這個問題所設想的一套,看來是可行的。
他急不可待地要把它說出來,因為它作為一種成熟了的思想,在他的心中已經憋了好些時候了。
正如一個足了月的嬰兒,要掙脫母體,以大哭大叫向周圍宣告他的誕生一樣。
而嬰兒的呱呱墜地是從不理會場合和旁人态度的…… 然而,黃宗羲并沒有能把他的見解陳述完畢。
一個十三四歲,長得挺秀氣的丫環從屏門後面轉了出來。
“各位相公、阿娘,請到花廳入席。
”她行着禮說。
黃宗羲怔了一下,猶疑不決地瞧瞧神思不屬的吳應箕,終于無可奈何地揮一揮手,閉上了嘴巴,同大家一齊起身,朝後面走去。
花廳的面積不大,同樣布置得異常雅潔,當中已經拼起了一張大圓桌,桌上的青花細瓷食具,在燈燭的輝映下熠熠生光。
李十娘的鸨母,正領着兩個丫環張羅着,看見客人們進來了,她們就一齊上前,斂衽為禮。
客人們走到桌前,就站住了。
陳貞慧上前一步,開始給大家定座。
因為是相知雅集,也不必弄那些開桌送酒的虛套,隻請冒襄坐了首席,依次是吳應箕、張自烈、顧杲、黃宗羲、梅朗中、侯方域。
陳貞慧自己坐了下首的主位。
李十娘和顧眉,就分坐在冒襄兩旁。
鸨母等客人坐定之後,吩咐兩個丫環幾句,就退了出去。
李十娘和顧眉從座位上盈盈站起來,開始給客人斟酒。
“眉娘!”侯方域轉臉瞅着顧眉,用了一種愉快的、輕松的聲調說,“今兒晚上,我隻當你不會來了呢!” 侯方域同顧眉,不久前很要好過一陣子,可是今晚進門以來,他一個勁兒隻同李十娘周旋親熱,對于顧眉,卻明顯地有意回避和冷淡,正式沖着顧眉說話,這還是第一句。
“為什麼?”顧眉問,沒有停止斟酒,也沒有回過頭來。
“嘻,還裝糊塗呐!自然是龔孝升啰!” “啐,沒有的事!”顧眉紅了臉。
侯方域冷笑一聲:“沒有的事?這事瞞得了别人,須瞞不過我侯方域!” 顧眉不響了。
“什麼?孝升?”“孝升怎麼了?”“朝宗,怎麼回事啊?”大家好奇地追問。
侯方域拿起筷子,從盤子裡揀了一顆鴿蛋,放進嘴裡慢慢嚼着,一邊瞅着顧眉,裝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氣。
顧眉忽然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