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妾争寵
關燈
小
中
大
偏西的早春陽光,透過窗外竹樹叢的間隙,把斑斑駁駁的影子,鋪灑在梅花暖簾上。
每當輕風搖動翠竹,那一簾碎影,便像溪水般來回流淌。
地闆上厚厚的紅氍毹,襯托着褐色的雕花窗棂和紫檀木桌椅,使這房間的基本色調顯得十分和諧;而華美的泥金描花草圍屏,映襯着大銅火盆裡通紅的炭火,又增加了寝室的溫暖和甯帖;粉壁上那幀獨一無二的北宋院畫人物,頗有分量地暗示出主人的趣味和家世;在畫的下面,還擺着一張式樣素雅的古琴,兩架收拾得纖塵不染的線裝書;一隻裝飾着走獸圖形的景泰藍博山爐,正袅袅地吐出沉檀的煙縷,淡薄的、若有若無的幽香在房間裡浮蕩……這間小小的、整潔舒适的閨房,雖然是用绫羅錦繡和金玉器皿布置起來,顯得奢華而富麗,卻依然保持着高雅的氣息。
這裡看不見一樣多餘的擺設,也沒有一樣是可以缺少的,即便是一根雀翎、幾片綠葉,都經過精心的挑選,反複的比較,被安插到最恰當的位置上。
躺在懸着流蘇錦帳的月洞式門罩架子床上的柳如是,靠着白緞紅花軟枕,斜瞅着那一簾竹影,漸漸覺得目眩起來。
她重新把眼睛閉上一會兒,從大紅雲緞被底下,慢慢地伸出來一隻雪白的胳膊,然後,又伸出另外一隻,悠悠地舒展了一下身子。
十四歲的丫環紅情,聽見響動,踮着小腳兒從圍屏後面轉出來。
她長着一張蘋果樣的小圓臉,和一雙靈活的眼睛。
看見女主人打算起床,她就走近前去,輕輕地把柳如是扶起來,又從暖籠上取下一件綠絨女衣,替女主人披在身上;然後,走到靠門内側的一張八仙桌旁,用一隻仿成化鬥彩葡萄紋茶盅,細細地沏了一杯酽茶,送到柳如是手中,含笑請安道: “夫人,您醒了,睡得可好?” 柳如是沒有回答。
她遠遠地瞟着窗前的一張紫檀木書案。
那上面不知什麼時候放了一張詩箋。
她心不在焉地揭開茶盅的蓋子,湊在嘴邊輕輕地吹着熱氣,問道: “老爺——又作詩了?” “啊,老爺又作了兩首七律,真好!早一陣子着人送進來的。
婢子見夫人正睡着,沒敢驚動,就擱在書案上了——夫人您這就看?” 柳如是搖搖頭,啜了一口茶。
這是她平日愛喝的蘭雪茶,泡沖時又加進一點松蘿茶葉,使茉莉的香味稍煞,而茶味更酽。
她含着茶,就在紅情捧來的唾壺中漱了口,抱着膝蓋,又出了一會子神,終于掀開錦被,把兩條腿兒垂落在床沿上。
等紅情服侍她穿好衣裳,裹好了腳,又把一雙瘦才半指的紅繡鞋兒替她套上之後,她就扶着紅情的肩膀,踩着花梨木腳踏,款款地走下地來。
她是一個二十五歲的标緻女人,因為長得嬌小玲珑,看上去還要年輕一點——一頭又黑又亮、緞子似的豐厚柔軟的長發,橢圓形的、異常白淨細嫩的臉蛋,一雙顧盼含情的細長眼睛,在遠山般彎曲的眉毛下,流動着美妙動人的波光。
光潔平整的前額,使她的臉容顯得高雅;微微張開的鼻翼和緊閉的小巧的嘴唇,又使她有一種果決的、桀骜不馴的神情。
她生性耐冷,雖然正是春寒料峭的天氣,也隻穿了一身薄薄的暗花紫絨衣裙,越發見得輕盈俏麗。
去冬以來,她一直都在鬧病,舉止之間,時時顯出嬌弱不勝的樣子。
她不慌不忙地走到窗下的紫檀木書案前,拿起了那頁詩箋,看見上面寫着: 獻歲書懷二首 香車簾閣思蔥茏,旋喜新年樂事同。
蘭葉俏将回淑氣,柳條剛欲泛春風。
封題酒甕拈重碧,囑累花幡護小紅。
幾樹官梅禁冷蕊,待君佳句發芳叢。
香殘漏永夢依稀,網戶疏窗待汝歸。
四壁圖書誰料理?滿庭蘭蕙欲芳菲。
梅花曲裡催遊騎,楊柳風前試夾衣。
傳語雕籠好鹦鹉,莫随啁哳羨群飛。
詩後有一則附注: 辛巳冬,河東君赴姑蘇療疾,越歲未歸,不勝蒹葭之思。
詩以促之。
越三日,謙益舣舟姑蘇,迎返常熟。
眷眷此情,耿耿是心,河東君當能察之也。
下署:
每當輕風搖動翠竹,那一簾碎影,便像溪水般來回流淌。
地闆上厚厚的紅氍毹,襯托着褐色的雕花窗棂和紫檀木桌椅,使這房間的基本色調顯得十分和諧;而華美的泥金描花草圍屏,映襯着大銅火盆裡通紅的炭火,又增加了寝室的溫暖和甯帖;粉壁上那幀獨一無二的北宋院畫人物,頗有分量地暗示出主人的趣味和家世;在畫的下面,還擺着一張式樣素雅的古琴,兩架收拾得纖塵不染的線裝書;一隻裝飾着走獸圖形的景泰藍博山爐,正袅袅地吐出沉檀的煙縷,淡薄的、若有若無的幽香在房間裡浮蕩……這間小小的、整潔舒适的閨房,雖然是用绫羅錦繡和金玉器皿布置起來,顯得奢華而富麗,卻依然保持着高雅的氣息。
這裡看不見一樣多餘的擺設,也沒有一樣是可以缺少的,即便是一根雀翎、幾片綠葉,都經過精心的挑選,反複的比較,被安插到最恰當的位置上。
躺在懸着流蘇錦帳的月洞式門罩架子床上的柳如是,靠着白緞紅花軟枕,斜瞅着那一簾竹影,漸漸覺得目眩起來。
她重新把眼睛閉上一會兒,從大紅雲緞被底下,慢慢地伸出來一隻雪白的胳膊,然後,又伸出另外一隻,悠悠地舒展了一下身子。
十四歲的丫環紅情,聽見響動,踮着小腳兒從圍屏後面轉出來。
她長着一張蘋果樣的小圓臉,和一雙靈活的眼睛。
看見女主人打算起床,她就走近前去,輕輕地把柳如是扶起來,又從暖籠上取下一件綠絨女衣,替女主人披在身上;然後,走到靠門内側的一張八仙桌旁,用一隻仿成化鬥彩葡萄紋茶盅,細細地沏了一杯酽茶,送到柳如是手中,含笑請安道: “夫人,您醒了,睡得可好?” 柳如是沒有回答。
她遠遠地瞟着窗前的一張紫檀木書案。
那上面不知什麼時候放了一張詩箋。
她心不在焉地揭開茶盅的蓋子,湊在嘴邊輕輕地吹着熱氣,問道: “老爺——又作詩了?” “啊,老爺又作了兩首七律,真好!早一陣子着人送進來的。
婢子見夫人正睡着,沒敢驚動,就擱在書案上了——夫人您這就看?” 柳如是搖搖頭,啜了一口茶。
這是她平日愛喝的蘭雪茶,泡沖時又加進一點松蘿茶葉,使茉莉的香味稍煞,而茶味更酽。
她含着茶,就在紅情捧來的唾壺中漱了口,抱着膝蓋,又出了一會子神,終于掀開錦被,把兩條腿兒垂落在床沿上。
等紅情服侍她穿好衣裳,裹好了腳,又把一雙瘦才半指的紅繡鞋兒替她套上之後,她就扶着紅情的肩膀,踩着花梨木腳踏,款款地走下地來。
她是一個二十五歲的标緻女人,因為長得嬌小玲珑,看上去還要年輕一點——一頭又黑又亮、緞子似的豐厚柔軟的長發,橢圓形的、異常白淨細嫩的臉蛋,一雙顧盼含情的細長眼睛,在遠山般彎曲的眉毛下,流動着美妙動人的波光。
光潔平整的前額,使她的臉容顯得高雅;微微張開的鼻翼和緊閉的小巧的嘴唇,又使她有一種果決的、桀骜不馴的神情。
她生性耐冷,雖然正是春寒料峭的天氣,也隻穿了一身薄薄的暗花紫絨衣裙,越發見得輕盈俏麗。
去冬以來,她一直都在鬧病,舉止之間,時時顯出嬌弱不勝的樣子。
她不慌不忙地走到窗下的紫檀木書案前,拿起了那頁詩箋,看見上面寫着: 獻歲書懷二首 香車簾閣思蔥茏,旋喜新年樂事同。
蘭葉俏将回淑氣,柳條剛欲泛春風。
封題酒甕拈重碧,囑累花幡護小紅。
幾樹官梅禁冷蕊,待君佳句發芳叢。
香殘漏永夢依稀,網戶疏窗待汝歸。
四壁圖書誰料理?滿庭蘭蕙欲芳菲。
梅花曲裡催遊騎,楊柳風前試夾衣。
傳語雕籠好鹦鹉,莫随啁哳羨群飛。
詩後有一則附注: 辛巳冬,河東君赴姑蘇療疾,越歲未歸,不勝蒹葭之思。
詩以促之。
越三日,謙益舣舟姑蘇,迎返常熟。
眷眷此情,耿耿是心,河東君當能察之也。
下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