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相公(續)
關燈
小
中
大
馬橋人的“趕肉”即圍獵;“做鞋”即下铗套;“請客”即下毒藥;“打轎子”即挖陷阱;“天叫子”即粉槍火铳,如此等等。
他們疑心動物也通人語,說獵事的時候即使坐在屋裡,也必用暗語,防止走漏風聲讓獵物竊聽了去。
尤其是指示方向的詞必須重新約定:“北”實際上是指南,“東”實際上是指西。
反之亦然。
這是因為圍趕黑相公的時候,人們敲鑼呐喊,人多嘴雜,為了隐蔽陷阱或槍手的方向,隻有約定暗語,聲東擊西,虛虛實實,才可能迷惑畜生。
牟繼生明明知道這一切,就是不往心裡去,有時候事到臨頭腦子轉不過彎來。
他是初二級八班的,比我高一屆,同我一起下鄉。
有一次我們從羅江邊上買秧回來,他說要早點回去洗鞋,沖沖地一個人走在最前面,一眨眼就沒看見人影了。
我們憤憤地揭露:好沒意思,洗什麼鞋呢?他何時洗過鞋?無非是怕路上萬一有人走不動了,他身坯最壯大,不好意思不來接一肩。
其實不接就不接,不必賊一樣地跑那麼遠。
累呵! 牟大個确實不曾洗鞋子,有時候發現鞋子裡面實在滑腳,就用鞋帶把鞋子連成串,吊到溪溝的急流處,三五天以後再拉上來曬幹再穿。
他說這叫“自動洗鞋法”。
不用說,這樣洗出來的鞋子還是問題嚴重,時不時湧出一股鮮臭。
無論主人何時脫鞋,旁人一定有鼻感,趕緊四散奔逃。
我們沒有猜錯,這一天他果然沒有洗鞋子。
不僅如此,我們到家的時候,也沒見他的秧擔子,這就是說,他還沒有回來。
整整一個下午,走在最後的人都回來了,我們插完了好幾丘田的秧了,還沒見他的人影。
直到天黑,聽到路上有重重的腳步聲,有拉風箱一般的呼吸,才謝天謝地,心上一塊石頭落地。
他全身是泥,竹箢箕裡的秧隻剩下淺淺一小半,根本壓不住扁擔。
箢箕撞腳絆腿的,也合不上步子。
他破口大罵:“媽媽的,這個鼈地方,這些鼈人!講話跟放屁一樣,把老子騙得嶺上到處轉,差點一腳踩到套子裡。
我嬲起你們老娘頓頓的呵——” 不知道他罵誰。
我們問他怎麼回事,一整天他耍到哪裡去了?他一臉怒氣對誰都不理,走到他的房裡去摔東打西。
我們花了好一陣工夫,才知道他居然忘了本地人方向颠倒的習慣,也不大适應本地口音,不問路還好,一問必錯,把沉沉的一擔秧擔到馬橋東面的雙龍弓,又擔到馬橋南面的龍家灘,最後在嶺上轉來轉去大遊行,一直快到天黑的時候,才有個過路的本地人疑心他不懂話,多給他一句提醒。
他差點氣暈。
我們大笑。
農民們知道這件事以後,更加覺得好笑。
羅伯說:“那個肉坨子不懂人話,不成了個黑相公?” 嶺上野物越來越少,黑相公這個詞本來已經很少用了,不料牟繼生讓這個詞卷土重來,隻是改變了詞義。
牟繼生平時出工不戴鬥笠,光着上身在日頭下暴曬,曬出了黑油油的虎背熊腰,一跑動身上就有黑浪晃蕩。
把黑相公的綽号加在他頭上,似乎也能得其形似。
他體質強,喜歡同旁人鬥個狠,尤其喜歡把本地的“鼈人”們比下去。
鼈人挑兩籮谷,他就偏偏要挑四籮,挑斷兩三根扁擔,吓得旁人直吐舌頭,這才強忍呼呼粗氣,自鳴得意地罷休。
鼈人穿上棉襖,他就偏偏要穿短褲,在雪地裡凍得嘴唇發紫,吓得旁人啧啧贊歎,這才咬緊牙關,在人們的勸說之下半推半就地進屋。
他喜歡打籃球,大伏天中午也不休息,在曬坪裡一個人頂着烈日運球投球,沒有籃筐架子也能玩出一身大汗。
天氣熱得蟬靈子、蛤蟆和雞都不叫了,惟有他的咚咚球聲響徹全村,讓農民們咋舌。
“我十三歲還吃奶。
媽媽老是出差,奶娘硬要擠給我吃。
”他經常這樣宣布,解釋他身體強壯無比的原因,也暗示他革命幹部的家庭背景。
人奶是好東西。
農民覺得這個解釋是讓人信服的。
仲琪很快對他表示了特别的興趣。
仲琪一到冬天就有個火籠子,閑時就提着它到處轉。
籠子小得隻夠燒兩三塊炭,隻适合一個人把它夾在胯下或窩在胸口,也算是有了個火種,存了點熱氣。
仲琪從來不讓别人享用這個火籠,即便是女子們來暖暖手,他嘿嘿嘿笑得較為大方,也要限時限刻,不時提醒她們對木炭的花費,斥責她們對熱氣的大舉侵奪。
他惟有
他們疑心動物也通人語,說獵事的時候即使坐在屋裡,也必用暗語,防止走漏風聲讓獵物竊聽了去。
尤其是指示方向的詞必須重新約定:“北”實際上是指南,“東”實際上是指西。
反之亦然。
這是因為圍趕黑相公的時候,人們敲鑼呐喊,人多嘴雜,為了隐蔽陷阱或槍手的方向,隻有約定暗語,聲東擊西,虛虛實實,才可能迷惑畜生。
牟繼生明明知道這一切,就是不往心裡去,有時候事到臨頭腦子轉不過彎來。
他是初二級八班的,比我高一屆,同我一起下鄉。
有一次我們從羅江邊上買秧回來,他說要早點回去洗鞋,沖沖地一個人走在最前面,一眨眼就沒看見人影了。
我們憤憤地揭露:好沒意思,洗什麼鞋呢?他何時洗過鞋?無非是怕路上萬一有人走不動了,他身坯最壯大,不好意思不來接一肩。
其實不接就不接,不必賊一樣地跑那麼遠。
累呵! 牟大個确實不曾洗鞋子,有時候發現鞋子裡面實在滑腳,就用鞋帶把鞋子連成串,吊到溪溝的急流處,三五天以後再拉上來曬幹再穿。
他說這叫“自動洗鞋法”。
不用說,這樣洗出來的鞋子還是問題嚴重,時不時湧出一股鮮臭。
無論主人何時脫鞋,旁人一定有鼻感,趕緊四散奔逃。
我們沒有猜錯,這一天他果然沒有洗鞋子。
不僅如此,我們到家的時候,也沒見他的秧擔子,這就是說,他還沒有回來。
整整一個下午,走在最後的人都回來了,我們插完了好幾丘田的秧了,還沒見他的人影。
直到天黑,聽到路上有重重的腳步聲,有拉風箱一般的呼吸,才謝天謝地,心上一塊石頭落地。
他全身是泥,竹箢箕裡的秧隻剩下淺淺一小半,根本壓不住扁擔。
箢箕撞腳絆腿的,也合不上步子。
他破口大罵:“媽媽的,這個鼈地方,這些鼈人!講話跟放屁一樣,把老子騙得嶺上到處轉,差點一腳踩到套子裡。
我嬲起你們老娘頓頓的呵——” 不知道他罵誰。
我們問他怎麼回事,一整天他耍到哪裡去了?他一臉怒氣對誰都不理,走到他的房裡去摔東打西。
我們花了好一陣工夫,才知道他居然忘了本地人方向颠倒的習慣,也不大适應本地口音,不問路還好,一問必錯,把沉沉的一擔秧擔到馬橋東面的雙龍弓,又擔到馬橋南面的龍家灘,最後在嶺上轉來轉去大遊行,一直快到天黑的時候,才有個過路的本地人疑心他不懂話,多給他一句提醒。
他差點氣暈。
我們大笑。
農民們知道這件事以後,更加覺得好笑。
羅伯說:“那個肉坨子不懂人話,不成了個黑相公?” 嶺上野物越來越少,黑相公這個詞本來已經很少用了,不料牟繼生讓這個詞卷土重來,隻是改變了詞義。
牟繼生平時出工不戴鬥笠,光着上身在日頭下暴曬,曬出了黑油油的虎背熊腰,一跑動身上就有黑浪晃蕩。
把黑相公的綽号加在他頭上,似乎也能得其形似。
他體質強,喜歡同旁人鬥個狠,尤其喜歡把本地的“鼈人”們比下去。
鼈人挑兩籮谷,他就偏偏要挑四籮,挑斷兩三根扁擔,吓得旁人直吐舌頭,這才強忍呼呼粗氣,自鳴得意地罷休。
鼈人穿上棉襖,他就偏偏要穿短褲,在雪地裡凍得嘴唇發紫,吓得旁人啧啧贊歎,這才咬緊牙關,在人們的勸說之下半推半就地進屋。
他喜歡打籃球,大伏天中午也不休息,在曬坪裡一個人頂着烈日運球投球,沒有籃筐架子也能玩出一身大汗。
天氣熱得蟬靈子、蛤蟆和雞都不叫了,惟有他的咚咚球聲響徹全村,讓農民們咋舌。
“我十三歲還吃奶。
媽媽老是出差,奶娘硬要擠給我吃。
”他經常這樣宣布,解釋他身體強壯無比的原因,也暗示他革命幹部的家庭背景。
人奶是好東西。
農民覺得這個解釋是讓人信服的。
仲琪很快對他表示了特别的興趣。
仲琪一到冬天就有個火籠子,閑時就提着它到處轉。
籠子小得隻夠燒兩三塊炭,隻适合一個人把它夾在胯下或窩在胸口,也算是有了個火種,存了點熱氣。
仲琪從來不讓别人享用這個火籠,即便是女子們來暖暖手,他嘿嘿嘿笑得較為大方,也要限時限刻,不時提醒她們對木炭的花費,斥責她們對熱氣的大舉侵奪。
他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