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鴻溝遙遙相望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光彩,沒有希望——“你們把這種生活帶給我,還希望我今後過這種生活,我不想過你們這種日子。
” 是啊别人的父母都是呼風喚雨的,想去哪裡就能安排,她的交際面很窄,誰都不認識,偶爾出門聚會,回到家爸爸就冷着臉。
她不被别人需要,不被認同,過了十八年,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優勢,完全沒有自信——她一點都不想考研了,她不想過這種整天背書的日子。
是啊是啊海紅知道,孩子跟她的同學面對的幾乎是兩個世界了,她的四個好朋友,有三個會開車并有駕照,她不會。
誰家沒有私家車呢?有車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道良認為有私家車的一律就是資本家—— 他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北京市日增機動車是2500輛,一周淨增1.8萬輛,現在每百戶人家擁有汽車30輛,再過幾年,北京的私家車擁有量将突破一千萬輛。
連銀禾都知道,現在要買汽車的人太多太多,政府不得不通過搖号來控制,有人搖了兩三年還搖不着号呢,每58個号才有一個号能搖中,想想看吧。
幾千塊錢就能買到一兩二手車,連她家雨喜都準備學開車了。
春泱的同學,五一十一,家裡會自駕車出去旅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寒暑假,時間長,就出國玩,每次聚會,到不齊的人,總是不是在美國就是在歐洲,春泱呢,長到十八歲,她連一次飛機都沒坐過呢! 有一次,春泱忽然問海紅:媽媽,我的教育經費有多少?有沒有二十萬?海紅笑了,說怎麼有這麼多,最多兩萬。
現在想來,春泱的同學,他們父母給孩子準備的教育經費,往多裡就不說了,往少裡說,大概怎麼也有個四五十萬,他們是準備出國的——春泱給自己減半,卻不料,是一個零頭。
同學過生日,收到的禮錢是上萬元,請同學吃飯,是到五星級酒店。
有的同學剛剛上大學,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子! 按道良的說法,這都是“資産階級的生活方式”,春泱并不羨慕,但是她覺得自己跟同齡人的隔膜太大了,跟中學的同學甚至無法交談。
同齡人談什麼呢? 談将來。
同學的将來都是很清楚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大學畢業以後要幹什麼,父母都為他們安排好了,一個要到企業的管理層去,一個要進銀行,一個要進入國際貿易行業,同是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位,她畢業之後,到海外的孔子學院給老外教中文。
她們問:史春泱,你将來幹什麼呀?春泱很有底氣地回答:我到報紙當記者! 記者這個行當,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他們說:記者,那都是給政府當走狗的。
走狗這樣的字眼,對春泱的打擊真是太大了,愣了一會兒她低聲說道:我可能還要考研,先讀個研究生再說。
研究生,她們竟然覺得研究生這個字眼難聽得很,她們告誡春泱,女孩子,讀了研究生當心嫁不出去! 前途真是渺茫啊,她覺得自己被時代的大洪水撂倒在砂礫上,無依無靠的,沒有人能幫她,父母年老體衰,早已被時代所淘汰。
——她委屈得一抽一抽的。
道良徹夜難眠,他的心往下沉,一直沉到了床墊上,越沉心越寒,是啊他以為自己給女兒創造了一個最好的學習環境,他常常問春泱,你想想,你們班有誰有你這樣好的家庭環境?是啊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他就退休了,天天送她,陪她學習,陪她玩。
學校要演自編的小話劇,他就幫她寫話劇;學校要每人交一個科技小制作,他就挖空心思,給她用飲料瓶做一個土火箭,拿到學校的操場上,“砰”的一下,它真的升到了五層樓那麼高。
“十八年白過了”,她說這十八年白過了,說父母的生活沉悶、封閉、邊緣,跟社會脫節。
父母親引以為高尚的精神生活她認為無趣,沒有光彩,還埋怨父母把這樣的生活帶給她。
這一代,竟然認為當企業的管理者是最好的職業——在道良看來,一個沒有理想的管理者是低等的,不但低等,而且低賤。
道良三天三夜一言不發。
到了第四天,他跟海紅說,春泱對他的傷害非常大,他覺得她變成了一個陌生人,隔着很深的鴻溝,隻能遙遙相望,再也不可能走近了。
“這個時代價值觀混亂極了,混亂極了。
”道良對着他滿屋子的古錢币字帖舊書報說道。
是啊社會對人的影響,遠遠大過家庭——時代洪流滾滾,不由分說地奪走了他的女兒。
” 是啊别人的父母都是呼風喚雨的,想去哪裡就能安排,她的交際面很窄,誰都不認識,偶爾出門聚會,回到家爸爸就冷着臉。
她不被别人需要,不被認同,過了十八年,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優勢,完全沒有自信——她一點都不想考研了,她不想過這種整天背書的日子。
是啊是啊海紅知道,孩子跟她的同學面對的幾乎是兩個世界了,她的四個好朋友,有三個會開車并有駕照,她不會。
誰家沒有私家車呢?有車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道良認為有私家車的一律就是資本家—— 他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北京市日增機動車是2500輛,一周淨增1.8萬輛,現在每百戶人家擁有汽車30輛,再過幾年,北京的私家車擁有量将突破一千萬輛。
連銀禾都知道,現在要買汽車的人太多太多,政府不得不通過搖号來控制,有人搖了兩三年還搖不着号呢,每58個号才有一個号能搖中,想想看吧。
幾千塊錢就能買到一兩二手車,連她家雨喜都準備學開車了。
春泱的同學,五一十一,家裡會自駕車出去旅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寒暑假,時間長,就出國玩,每次聚會,到不齊的人,總是不是在美國就是在歐洲,春泱呢,長到十八歲,她連一次飛機都沒坐過呢! 有一次,春泱忽然問海紅:媽媽,我的教育經費有多少?有沒有二十萬?海紅笑了,說怎麼有這麼多,最多兩萬。
現在想來,春泱的同學,他們父母給孩子準備的教育經費,往多裡就不說了,往少裡說,大概怎麼也有個四五十萬,他們是準備出國的——春泱給自己減半,卻不料,是一個零頭。
同學過生日,收到的禮錢是上萬元,請同學吃飯,是到五星級酒店。
有的同學剛剛上大學,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子! 按道良的說法,這都是“資産階級的生活方式”,春泱并不羨慕,但是她覺得自己跟同齡人的隔膜太大了,跟中學的同學甚至無法交談。
同齡人談什麼呢? 談将來。
同學的将來都是很清楚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大學畢業以後要幹什麼,父母都為他們安排好了,一個要到企業的管理層去,一個要進銀行,一個要進入國際貿易行業,同是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位,她畢業之後,到海外的孔子學院給老外教中文。
她們問:史春泱,你将來幹什麼呀?春泱很有底氣地回答:我到報紙當記者! 記者這個行當,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他們說:記者,那都是給政府當走狗的。
走狗這樣的字眼,對春泱的打擊真是太大了,愣了一會兒她低聲說道:我可能還要考研,先讀個研究生再說。
研究生,她們竟然覺得研究生這個字眼難聽得很,她們告誡春泱,女孩子,讀了研究生當心嫁不出去! 前途真是渺茫啊,她覺得自己被時代的大洪水撂倒在砂礫上,無依無靠的,沒有人能幫她,父母年老體衰,早已被時代所淘汰。
——她委屈得一抽一抽的。
道良徹夜難眠,他的心往下沉,一直沉到了床墊上,越沉心越寒,是啊他以為自己給女兒創造了一個最好的學習環境,他常常問春泱,你想想,你們班有誰有你這樣好的家庭環境?是啊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他就退休了,天天送她,陪她學習,陪她玩。
學校要演自編的小話劇,他就幫她寫話劇;學校要每人交一個科技小制作,他就挖空心思,給她用飲料瓶做一個土火箭,拿到學校的操場上,“砰”的一下,它真的升到了五層樓那麼高。
“十八年白過了”,她說這十八年白過了,說父母的生活沉悶、封閉、邊緣,跟社會脫節。
父母親引以為高尚的精神生活她認為無趣,沒有光彩,還埋怨父母把這樣的生活帶給她。
這一代,竟然認為當企業的管理者是最好的職業——在道良看來,一個沒有理想的管理者是低等的,不但低等,而且低賤。
道良三天三夜一言不發。
到了第四天,他跟海紅說,春泱對他的傷害非常大,他覺得她變成了一個陌生人,隔着很深的鴻溝,隻能遙遙相望,再也不可能走近了。
“這個時代價值觀混亂極了,混亂極了。
”道良對着他滿屋子的古錢币字帖舊書報說道。
是啊社會對人的影響,遠遠大過家庭——時代洪流滾滾,不由分說地奪走了他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