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
關燈
小
中
大
泱往前走了,她還在看樹上的一隻喜鵲呢。
所以,道良早上要跟在兩人身後走出很遠,傍晚則要遠迎到半道上。
所以,春泱上學,小學、初中、高中,每天幾乎總是有兩個人在接送! 這樣的天下奇觀,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了。
道良說:說下一個大天來,我也絕不會改變。
報紙上的消息,總是讓天下的父母飽受驚吓——一個母親,女兒被拐賣了,母親就瘋了。
道良說,先瘋比後瘋好,甯可先瘋也不要後瘋,出了事再瘋就來不及了。
青天白日,乾坤朗朗,小學生戴着小黃帽列隊回家,每隊小黃帽都有路隊長,還舉着墨綠色的三角旗呢,街上車輛見了戴黃帽子的孩子,個個小心,教委規定,一律就近入學。
小黃帽走着走着就到家了,胡同裡、馬路牙子上,常年累月坐着一些佩戴着紅袖箍的老太太,叫做“治安協管”——壞人她們雖然抓不了,卻人人有一雙警惕的眼睛,任何陌生人出現,她們都會盯着,凜然盤問:找誰?幹什麼? 縱然如此,還是擋不住世風日下。
道良堅信,這是一個最混亂的時代,好人差不多都變壞了,壞人變得更壞。
總是有一個對社會不滿的人,他失意,或者失戀了,或者失業了,他頭腦裡的一根支柱“嘣”的斷了,于是他就去買一把鋒利的刀,守在一個小學校的門口,大門開了,孩子唱着叫着像鳥一樣湧出,這個歹徒,他逮住孩子一刀一個。
福建南平,一次就捅死了八個孩子,什麼精神分裂,是社會出了問題。
道德淪喪天地搖搖欲墜,真讓人寝食不甯——就在北京的市中心,小學門口,孩子就被拐賣了。
那個小姑娘十二歲,她清晨上學,穿着校服,戴着紅領巾,邊走邊背着英語單詞,第一節課就是英語,要測驗呢,忽然有一輛白色面包車在她旁邊停下來,一個年輕女人探出頭來問她:請問到亞運村怎麼走?女孩子想亞遠村還遠着呢,那女人就把孩子拽上了車,“上車再說吧”她說,然後讓孩子喝下了一杯牛奶,然後孩子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過了八年,孩子被警方救出,回到父母身邊,她已經二十歲,身上穿的還是被拐賣那天穿的校服,都認不出原來的顔色了。
她被賣到遙遠山溝給一個男人當老婆,生了兩個孩子,她小學的同班同學,都已經上大學了。
海紅發着抖看完了這版報紙,要知道,這不是地攤上聳人聽聞的法制類小報,而是知識分子大報《南方周末》,她讓道良看,道良說他不看,這玩意兒太刺激神經。
不看也知道這世道壞,“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魯迅早就說過。
刺激實在太多。
但有時,道良卻又要反複講述報上的負面新聞:一個男孩被車撞了,車又來回再碾一次,把男孩碾死了;一個女生被綁架,父母給了五萬塊錢贖金,之後還是被殺掉了。
道良有時要把一個負面新聞連着說上四五遍,這時候,海紅就被拽進驚恐中,失眠,沒有食欲,感到災難即将降臨。
連接不斷的轟隆聲,把世界炸得七零八落,到處都是窟窿眼,大的大小的小,誰也修補不過來。
小學、初中和高中,春泱在兩個大人日複一日的護送下上下學。
銀禾覺得實在好笑,她過年回家跟王榨村的人說,才屁那麼點路都要接送,怕她丢了,我家雨喜一個人走南闖北,要丢還不得丢上一百遍!
所以,道良早上要跟在兩人身後走出很遠,傍晚則要遠迎到半道上。
所以,春泱上學,小學、初中、高中,每天幾乎總是有兩個人在接送! 這樣的天下奇觀,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了。
道良說:說下一個大天來,我也絕不會改變。
報紙上的消息,總是讓天下的父母飽受驚吓——一個母親,女兒被拐賣了,母親就瘋了。
道良說,先瘋比後瘋好,甯可先瘋也不要後瘋,出了事再瘋就來不及了。
青天白日,乾坤朗朗,小學生戴着小黃帽列隊回家,每隊小黃帽都有路隊長,還舉着墨綠色的三角旗呢,街上車輛見了戴黃帽子的孩子,個個小心,教委規定,一律就近入學。
小黃帽走着走着就到家了,胡同裡、馬路牙子上,常年累月坐着一些佩戴着紅袖箍的老太太,叫做“治安協管”——壞人她們雖然抓不了,卻人人有一雙警惕的眼睛,任何陌生人出現,她們都會盯着,凜然盤問:找誰?幹什麼? 縱然如此,還是擋不住世風日下。
道良堅信,這是一個最混亂的時代,好人差不多都變壞了,壞人變得更壞。
總是有一個對社會不滿的人,他失意,或者失戀了,或者失業了,他頭腦裡的一根支柱“嘣”的斷了,于是他就去買一把鋒利的刀,守在一個小學校的門口,大門開了,孩子唱着叫着像鳥一樣湧出,這個歹徒,他逮住孩子一刀一個。
福建南平,一次就捅死了八個孩子,什麼精神分裂,是社會出了問題。
道德淪喪天地搖搖欲墜,真讓人寝食不甯——就在北京的市中心,小學門口,孩子就被拐賣了。
那個小姑娘十二歲,她清晨上學,穿着校服,戴着紅領巾,邊走邊背着英語單詞,第一節課就是英語,要測驗呢,忽然有一輛白色面包車在她旁邊停下來,一個年輕女人探出頭來問她:請問到亞運村怎麼走?女孩子想亞遠村還遠着呢,那女人就把孩子拽上了車,“上車再說吧”她說,然後讓孩子喝下了一杯牛奶,然後孩子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過了八年,孩子被警方救出,回到父母身邊,她已經二十歲,身上穿的還是被拐賣那天穿的校服,都認不出原來的顔色了。
她被賣到遙遠山溝給一個男人當老婆,生了兩個孩子,她小學的同班同學,都已經上大學了。
海紅發着抖看完了這版報紙,要知道,這不是地攤上聳人聽聞的法制類小報,而是知識分子大報《南方周末》,她讓道良看,道良說他不看,這玩意兒太刺激神經。
不看也知道這世道壞,“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魯迅早就說過。
刺激實在太多。
但有時,道良卻又要反複講述報上的負面新聞:一個男孩被車撞了,車又來回再碾一次,把男孩碾死了;一個女生被綁架,父母給了五萬塊錢贖金,之後還是被殺掉了。
道良有時要把一個負面新聞連着說上四五遍,這時候,海紅就被拽進驚恐中,失眠,沒有食欲,感到災難即将降臨。
連接不斷的轟隆聲,把世界炸得七零八落,到處都是窟窿眼,大的大小的小,誰也修補不過來。
小學、初中和高中,春泱在兩個大人日複一日的護送下上下學。
銀禾覺得實在好笑,她過年回家跟王榨村的人說,才屁那麼點路都要接送,怕她丢了,我家雨喜一個人走南闖北,要丢還不得丢上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