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關燈
小
中
大
國慶節早上吃罷餃子後,這個家就分成了三路:玲玲去學校參加演出;麗英抱着兵兵上街去了;盧花華兄妹倆相跟着出去散步。
不用說,盧若華在心裡是疼愛妹妹的。
自從父母親去世後,這世界上除過玲玲,她就是和他有血緣關系的唯一的親人了。
母親去世後,他不忍心把不滿二十歲的妹妹一個人丢在老家,把她帶到他身邊。
他随時準備用自己有力的手來幫扶她。
他會給她創造條件,鼓勵她好好複習功課,争取考一個好大學。
他想讓他們兄妹倆在生活中都能成為受人尊敬的人。
他看得出來,若琴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姑娘,聰敏,早熟,遇事很有主見,雖然還不足二十歲,但在日常生活中滿可以獨立了。
他認為唯一欠缺的是涉世未深,不懂得生活的複雜性。
一般說來,盧若華很喜歡妹妹那種獨立性。
因為他自己就是十幾歲離開父母親,一個人在社會上闖蕩過來的。
但是,他感到她的這種意識是太強了,甚至有點過分。
他相當不滿意妹妹對他和麗英結婚所抱有的那種态度。
按常情說,不論怎樣,她總應該站到他一邊,為哥哥着想。
可是她偏偏對他生活中這件重要的事采取了一種批判的态度,弄得他心裡很不痛快。
更有甚者,她竟然完全站在高廣厚的一邊來評論這件事。
她看來對這件事的看法非常頑固,似乎像在捍衛某種神聖的原則似的。
盧若華禁不住對他的妹妹憐憫起來:可憐的孩子!你實際上還沒真正開始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哩!當你真正認識了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時,你就會對問題的看法更接近實際一些! 是的,他也年輕過,也像她一樣堅持過一些是非原則,後來慢慢才明白那樣一種處世哲學在這世界上吃不開。
後來,他到了社會上,才糾正了自己的執拗。
妹妹若要是這樣下去,非得在社會上碰釘子不可!再說,愛情嘛,這裡面的是非你能說清楚?看來人成熟得經曆一個過程——他深有體會地想。
從這一點上說,不管妹妹怎樣攻擊他娶麗英“不道德”,他也寬宏大量地原諒她——因為她還沒有經曆那個“過程”。
再說,她是他的親妹妹。
這一個月來,她賭氣不回家來,他心裡一直是很惦記的。
但他知道急于說服她不容易,正如她不容易說服他一樣。
他想得緩一段時間再說。
所以這一個多月他沒有主動與她聯系,也沒有捎話讓她回來。
自從他聽到風聲說妹妹和高廣厚有點“麻糊”後,他的心才“咯噔”一下!他一下子慌了:他怎麼能沒想到這個糟糕的問題呢?當然,他想這一切也許不是真的。
但畢竟已經造成了影響。
這件事将會使他在縣上多麼不光彩啊!而且更酸的是,人們将會嘲笑他盧若華用妹妹換了個老婆! 就像螞蟻在脊背上一樣,他聽見這個傳聞後,心裡極不舒服。
他敏感地想:這件事說不定已經在文教系統或者在縣上的幹部們中間傳播開了!這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他決定很快找妹妹談談,主要的意思是想叫她趕緊換個學校。
因此,前兩天麗英想叫若琴把她兒子帶來過節,他沒有反對。
他并不是體貼到麗英想念兒子的感情,而是他想借此機會要好好和若琴談一談…… 現在這兄妹倆走在城外的一條小土路上,正閑聊着一些家常話。
秋天的陽光照耀在色彩斑斓的原野上。
碧藍而高遠的天,潔淨而清澈,甚至看不見一絲雲彩。
城郊的田野裡,莊稼和草木都開始變黃。
有些樹的葉片已經被早霜打得一片深紅,在陽光下像燃燒的火苗似的。
“若琴,給你換個學校好不好?五裡灣小學,實際就在城邊上。
噢,就在那裡!”盧若華突然轉了話題,他用修長的手指指着不遠處的一個村落。
“我已經給你說過了,我就在高廟那裡教。
我在那裡已經熟悉了……”盧若琴手裡拿幾片紅色的梨樹葉,用手指頭輕輕摩挲着。
“我希望你能聽哥哥的話,我完全是為了你好……”
不用說,盧若華在心裡是疼愛妹妹的。
自從父母親去世後,這世界上除過玲玲,她就是和他有血緣關系的唯一的親人了。
母親去世後,他不忍心把不滿二十歲的妹妹一個人丢在老家,把她帶到他身邊。
他随時準備用自己有力的手來幫扶她。
他會給她創造條件,鼓勵她好好複習功課,争取考一個好大學。
他想讓他們兄妹倆在生活中都能成為受人尊敬的人。
他看得出來,若琴是一個很有希望的姑娘,聰敏,早熟,遇事很有主見,雖然還不足二十歲,但在日常生活中滿可以獨立了。
他認為唯一欠缺的是涉世未深,不懂得生活的複雜性。
一般說來,盧若華很喜歡妹妹那種獨立性。
因為他自己就是十幾歲離開父母親,一個人在社會上闖蕩過來的。
但是,他感到她的這種意識是太強了,甚至有點過分。
他相當不滿意妹妹對他和麗英結婚所抱有的那種态度。
按常情說,不論怎樣,她總應該站到他一邊,為哥哥着想。
可是她偏偏對他生活中這件重要的事采取了一種批判的态度,弄得他心裡很不痛快。
更有甚者,她竟然完全站在高廣厚的一邊來評論這件事。
她看來對這件事的看法非常頑固,似乎像在捍衛某種神聖的原則似的。
盧若華禁不住對他的妹妹憐憫起來:可憐的孩子!你實際上還沒真正開始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哩!當你真正認識了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時,你就會對問題的看法更接近實際一些! 是的,他也年輕過,也像她一樣堅持過一些是非原則,後來慢慢才明白那樣一種處世哲學在這世界上吃不開。
後來,他到了社會上,才糾正了自己的執拗。
妹妹若要是這樣下去,非得在社會上碰釘子不可!再說,愛情嘛,這裡面的是非你能說清楚?看來人成熟得經曆一個過程——他深有體會地想。
從這一點上說,不管妹妹怎樣攻擊他娶麗英“不道德”,他也寬宏大量地原諒她——因為她還沒有經曆那個“過程”。
再說,她是他的親妹妹。
這一個月來,她賭氣不回家來,他心裡一直是很惦記的。
但他知道急于說服她不容易,正如她不容易說服他一樣。
他想得緩一段時間再說。
所以這一個多月他沒有主動與她聯系,也沒有捎話讓她回來。
自從他聽到風聲說妹妹和高廣厚有點“麻糊”後,他的心才“咯噔”一下!他一下子慌了:他怎麼能沒想到這個糟糕的問題呢?當然,他想這一切也許不是真的。
但畢竟已經造成了影響。
這件事将會使他在縣上多麼不光彩啊!而且更酸的是,人們将會嘲笑他盧若華用妹妹換了個老婆! 就像螞蟻在脊背上一樣,他聽見這個傳聞後,心裡極不舒服。
他敏感地想:這件事說不定已經在文教系統或者在縣上的幹部們中間傳播開了!這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他決定很快找妹妹談談,主要的意思是想叫她趕緊換個學校。
因此,前兩天麗英想叫若琴把她兒子帶來過節,他沒有反對。
他并不是體貼到麗英想念兒子的感情,而是他想借此機會要好好和若琴談一談…… 現在這兄妹倆走在城外的一條小土路上,正閑聊着一些家常話。
秋天的陽光照耀在色彩斑斓的原野上。
碧藍而高遠的天,潔淨而清澈,甚至看不見一絲雲彩。
城郊的田野裡,莊稼和草木都開始變黃。
有些樹的葉片已經被早霜打得一片深紅,在陽光下像燃燒的火苗似的。
“若琴,給你換個學校好不好?五裡灣小學,實際就在城邊上。
噢,就在那裡!”盧若華突然轉了話題,他用修長的手指指着不遠處的一個村落。
“我已經給你說過了,我就在高廟那裡教。
我在那裡已經熟悉了……”盧若琴手裡拿幾片紅色的梨樹葉,用手指頭輕輕摩挲着。
“我希望你能聽哥哥的話,我完全是為了你好……”